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霍俊明 : 作为个体诗学和新诗史概念的80后诗歌 | 诗歌评论专栏 | 诗生活网
作为个体诗学和新诗史概念的80后诗歌
◎ 霍俊明

目前谈论80后诗歌多少觉得有些困难也可能有些为时过早,尽管80后诗歌作为一个诗歌史概念已经被反复提及甚至激烈的争论,加之相关的诗集、诗选和网站推出的相关活动都促进人们来关注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语境、文本特征以及不可避免存在的诗学问题。当所涉及的80后诗歌和诗人的写作还处于变动的未成型期以及对80后诗歌概念的聚讼纷纭的争论还都有待于时间的必要沉淀,那么对80后诗歌就不能不谨慎待之。而实际上,不管80后诗歌作为诗歌史概念其学理性有多少,我想真正考察一种新诗现象,就80后诗歌而言,最基本的就是从这些诗歌文本的成色出发,而非是诗坛新一轮的权力话语之争和强行占领山头的不良心态。如果不是抱着种种偏见与成见,评价80后诗歌的最为恰切的姿态我想就是从具体诗人的文本出发,在这个意义上,80后诗歌更多程度是一种作为多向度的个体的诗学。
而80后诗歌作为一个诗歌史概念显然是来自于一种惯用的代际划分,而这种划分的背后是世纪末诗人的经典化影响的焦虑意识的必然呈现。
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台湾,用代际来作为文学史概念是相当常见的现象,但也存在着诸多争议。李泽厚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中就指出代际概念和划分方法不是仅指生理年龄,同时也涉及到更为复杂的文化特征和社会意识,并以此为观照,将知识分子分为辛亥一代、五四一代、大革命一代、三八式一代、解放一代和红卫兵一代 。而“朦胧诗”之后的诗歌命名大多是一种代际划分,与“第三代诗”相关的概念就不下十几种,并且这些角度各异的命名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命名者之间的企图,但唯独“第三代”影响最大。返观百年新诗史,确实,以“代”来划分诗歌写作是较为通用的方式,但是以代作为划分的标准是否就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式?韦勒克和沃伦对此就表示怀疑。尽管韦勒克和沃伦认为毫无疑问,在某些历史时期文学的变化无疑是受一批年龄相仿的青年人所影响的,但这只不过是一个有力的社会影响的情况而已,仅仅以代代交替或社会阶级划分作根据是不足以解释文学变化的。诗人周伦佑也认为按一种社会的或自然的年龄对诗人作“代”的划分,或换句话说,以年龄划分诗歌,是一种相当牵强的做法 。
确实,代际本来就相当模糊,而代代之间的差异是否就是像文学史家指认的那样界限分明,一目了然?是否代代之间就是一种更多的断裂关系 ?是否所谓的70后诗歌与80后诗歌就是完全不相容的性质迥异的诗歌写作?以70后诗歌和80后诗歌为例,也许1970年出生的诗人与1989年出生的诗人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在心理上肯定是会有差异的,但是1979年出生的诗人和1980年出生的诗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到底有怎样的差异呢?而实际上,代代之间的关系远非是黑白界限分明那样的简单,而是相当复杂,并且应该注意到即使是同一代之间也是有明显差异的。
目前所见的以代际命名的新诗史概念,影响较大的有第三代、新生代、新世代、85一代、第四代、中间代、90年代诗歌、70后诗歌、80后诗歌等 。80后诗歌概念在2001年前后产生,在一般界定者那里显然是指涉1980年出生的诗人的写作,而80年代诗人成长的语境显然不能离开大众文化和网络传媒文化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80后诗歌概念的提出以及相关的活动都是最初经由网络传播开来的,围绕着80后诗歌的争论也主要是在“扬子鳄”、“漆”等网络论坛上展开。
较之百年新诗史上的诗歌概念大多是出于当事人之外的评论者的命名,80后诗歌是当事人自我命名的结果。80后诗人急于推出80后诗歌概念不免有些草率,而这种草率的动因则是出于世纪末诗人的影响的焦虑。当第三代、第四代、中间代、70后诗人纷纷走上诗坛的历史地平线的时候,在世纪末的氛围中出生于80年代的诗人的蠢蠢欲动、急于挤进诗歌队伍的行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于是,在70年代诗人推出各种《70后诗人诗选》并产生不小的影响的后,80年代出生的诗人也编选了一些“80后诗选”。
实际上我们在谈到80后诗歌时最终都离不开对具体诗人的认知与评价,而80后诗人的数目显然不是小数。80后诗人啊松啊松在《80后文献整理(2000,12-2003,3)》中提到了8位诗评家和所谓的“80后诗人全体英雄大榜”计200余人。面对长长的80后诗人名单,一个重要的不能忽视的诗学难题摆在面前。当有诗人和研究者试图以大而无当的条条框框来规约和总结80后诗歌时多少是一件荒唐的事情。面对所列举的200多位诗人,试问真正通读这些诗人作品的读者存在吗?在我的阅读视野中,所谓的80后诗人我约略知道春树、老刀、朵孩、三米深、谷雨、巫女琴丝、阿斐、唐不、丁成、潇潇枫子、山上石等。如果对诗人的诗作都没有全面的了解又何以对之进行名目繁多、冠冕堂皇或不怀好意的评价呢?
对80后诗歌无论是作为一种诗歌史概念还是作为一种写作现象我更情愿从具体的诗人诗作的视域出发来进行考察。应该说80后诗界的行动主要还是在网络等媒体上,状态也比较纷繁错乱,80后诗人的写作也还处于远未成型的发展阶段,也谈不上形成一种一代人的具有倾向性的整体风格的诗歌写作。较之比80后诗人在年龄上年长的诗人我倒是看到了一种较为稳定的可以呈现的诗学特征,这种诗学特征在80后诗人这里反倒有些模糊。换言之,80后诗歌中不乏优秀的甚至的优异的诗人,但是面对着刚刚浮现的诗歌现象还是应该经过必要的时间积淀。但是出于各种考虑目前已经有媒介推出了所谓的“80后诗歌排行榜” 。编选者声称入选本次《中国80后诗人排行榜》的,是我们迄今为止所见的最优秀的中国80后诗人。“他们以各自的方式抵达存在的真实,或创造独特的审美空间”。“与前几代诗人相比,眼界开阔、思想解放是他们的明显优点,而对物质的驳斥与自我嘲讽是他们区别于前几代诗人的本质所在。……他们的写作仍在成长之中,他们所创造的诗歌已经在艺术星空中闪烁。时代为证,历史必将记住他们的名字:唐不遇、木桦、谷雨、羊、阿斐、肖水、AT、蒋峰、春树、莫小邪”。编选者的这段赞誉之词多少有些矛盾,尽管在我的阅读体验中确实有出色的80后诗人出现,但是既然这些诗人的写作仍处于未定型的“成长”之中,那么草率的推出80后诗人排行榜而将之经典化显然就有悖常理。
对于80后诗歌注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众说纷纭的话题,我也希望对于80后诗歌要客观对待,赞赏其中的优异诗作和不忽视其存在的诗学问题都是研究者应坚持的基本立场。希望在祛除时间神话的前提下,在新世纪的诗坛上,出现重要的青年诗人,如果80后诗歌作为诗歌史概念成立的话,希望这些诗人一路走好!对于诗人而言,唯有勤恳的写出好诗,此外无它。

                                             2006-9-11于北京

【简   介】  霍俊明(1975-),河北丰润人,文艺学博士,《新诗界》副主编,主要从事20世纪新诗与新诗史研究。已在《文学评论》、《文艺评论》、《当代作家评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诗刊》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和各种报刊转载,曾获新锐批评(诗歌)奖,2005年青年诗歌评论奖等。
E-mail:hongshailibai@sina.com
【通讯地址】
北京西城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 100011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10008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诗歌批评和诗歌创作应互相砥砺,推动精品力作诞生
曾贤兆|论叶燮的杜诗学——以《原诗》为对象的考察
叶燮的文学史观
再探"汉语新诗"概念的可行性 傅天虹
【诗词讲座】漫说唐宋诗的异同与优劣
被“黑”的诗史——南北朝诗掠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