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听倾心||朱朱:蚂蚁

一听倾心

兰心,浙江金华人,热爱文学艺术,曾担任主持人、婚庆司仪,目前在义乌经营跨境电商公司,自媒体公众号《十点读首诗》主编。业余时间读诗、写诗。主张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

朗读者

蚂   蚁

文/朱朱

你要那些该死的力量做什么?

拿去,我给你一个人的力量,

一个男人的力量,

一个年轻男人的力量,

一支军队的力量,

隐藏在你颤抖的躯体里。

但谁敢承受你的抚摸呢?

谁能想象那种密度与浓缩,

谁能保证它不会突然爆炸,

为了失去?

你用该死的力量,

在夏日午后的沉沉睡意中,

翻过一座山丘,

遗弃了同类。

吴  西  峰  赏  析

读 诗 笔 记

一直以为,应该以最小最少的词去表现最大最多的意思,而不是用词去堆一些东西,诗尤其如此。朱朱的《蚂蚁》。诗虽然很短,但却是相当著名也相当有分量的一首。第一次读这首诗,是在戟兄的飞天论坛,戟兄转的。十多年过去了,今天读,这首诗的冲击感依然非常强烈。

最近读诗有点多,读出浓郁的荒诞感了。如何疗治?读点让人坚定的诗,比如朱朱的这首。荒诞感何来呢?关于阅读有这么个体会,过于理性的东西必然指向虚无,过于感性的东西必然指向荒诞。一定是这样。没有足够的免疫力,最好选择性阅读。况且庄子也说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挺危险的事,需要警惕。哲学,原本就是为解除这一危险而存在的,结果却困住甚至困死了很多人。

很多书都是通读的,比如经史之类。唯独对于诗,是选择性阅读的,这玩意很泛滥,不对味的东西即是败坏胃口的阅读。不读比读更有益处,起码心态会更健康,不会被荒诞感所抓住。须知,被这玩意抓住,想脱身其实不那么容易。

朱朱的这首诗,对于脱离荒诞感有明显疗效。首先注意这首诗的视角,以人类的立场去与蚁类相沟通,而且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不是俯视,而是平视的,将蚂蚁提高到比肩的兄弟层次。我们知道,蚂蚁是以力量而存在的,芝麻大点,但做出的事情实在令人惊叹,比如其行进的速度,其营造的巢穴,其啮食的物种,其负荷的重量等等。也因此,其生命力很是强悍,将领地扩展得到处都是,寻常而普遍。仔细想想,何以如此呢?蚂蚁们这是要做什么呢?对于人而言,一脚可以踩死一群,一泡尿可以毁了一窝。但消灭得了吗?一只一只的数过去,即使以光年计,恐怕也无法将蚂蚁的数目理得清楚。

其次,关于力量的问题。面对一只蚂蚁所形成的这些严峻命题,诗人显然被触怒了:小小蚂蚁,要这么强大的该死的力量做什么呢?给你,一个成年男人的力量,全拿去。这样,蚂蚁的体内无疑就潜伏着一支军队了,足以毁灭或占领更多更大的地方。但这只获取力量的蚂蚁并没有这样做,显然小蚂蚁意识识到自己远远超越了同类,于是,“用该死的力量/在夏日午后的沉沉睡意中/翻过一座山丘/遗弃了同类”。这首诗真的高明,真的有拍案惊绝、叹为观止的感觉。

再次,关于生命与价值取向。诗的最后一节,有自我的影子。很难说,这只小蚂蚁不是诗人自己。原本,普普通通、平平凡凡地活在族群之中,做一只勤快忙碌的工蚁,生活绝对是充实而美好的,即使有什么危险灾难之类,也是极其微小可以忽略不计的。然而,何以就有了该死的思想?有了该死的诗意?有了该死的欲望?有了该死的力量?正是因为这些该死的思想、诗意、欲望和力量的存在。人就不那么安分了,甚至在人们普遍沉睡的时候,翻过一座座高山大河,远远地离弃同类而去。

这首诗完全可以理解为对道家思想的反思。比如,那个称为老子的人,不就是一只体内蕴藏有巨大力量的蚂蚁?正是因为这个力量,所以西出函谷关遁去,遗弃了同类。

第四个问题?该用这个力量来做什么的问题?无论对于个人还是集体而言,构成力量的有四种要素:一是财富;二是智慧;三是能力;四是团结。拥有了这些力量,该用来做什么呢?这真是个问题。有些力量是可以分享,诸如财富类;有些力量则无法分享,是专属的,比如智慧。可以分享的容易散去。无法分享的一旦上身,连想完全消去都会很成问题。那么,相对于同类,就自觉高明、自觉有力,就难免会形成两种路径:一种是制服并奴役驾驭同类;另一种是离开同类而去。由此来看,这个翻过山丘与遗弃同类倒不失为明智之举。也因此,老子其人虽隐,但在同类中是保持有足够而必然的敬意的。当然,还有类似的意识到自己负有诸如力量、智慧之类的人呢?要么沉默,忍受着力量从内向外的挤压撑开,并予以绝对的管束,像《笑傲江湖》中的令孤冲控制体内的八道真气一样;要么,就是在世间的特立独行了,这也是佛道两家所讲的神通之一种,是关于力量的故事与传奇。这类故事挺多,挺典型的,有时翻翻,足以对抗无论何等程度的荒诞与虚无。还有一种,就是驾驭不了,从而走向疯癫或疯狂。

关于蚂蚁,莎士比亚说:“我要把你送到蚂蚁那里去接受教育。”毫无疑问,朱朱这只蚂蚁让我们受到了深刻教育。

平   台

顾        问:沈天鸿     余   怒     方文竹

                   沙   马     张建新

主        编:参   玄

                      
点击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如垤而进
蚂蚁的生存哲学 >> 善于利用别人的智慧
狐蝠“借血”有道
微信被拉黑删除,居然还能看到朋友圈?
读《孙子兵法》
思想日记14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