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朱:诗六首

胡亮导读

  朱朱最终没有成为司法局的科员、律师或教师,可能与他的母亲有关。司法局的科员、律师或教师,乃是父亲的预期;母亲也许有着相同的预期,但是呢,她的美丽、天真、惊惘,她在车厢里的可怕的尖叫,将朱朱推向了另外的可能。比如,诗人、小说家或艺术评论家。诗人朱朱的鹊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将叙事美学带入到险境或新境。九十年代,孙文波、萧开愚力倡此种美学,并试图在拉杂的日常生活中重构写作的当代性。朱朱对此绝非无知,然而他却将叙事美学首先导向对“古代故事”的重构,也就是说,朱朱的当代性——他的态度——隐藏得如此逶迤,以至于最后几乎体现为此种叙事美学本身。组诗《清河县》的分角色叙事重构了一个家喻户晓的艳俗故事,已经冷却的色香慢慢升温,叙事者不再是“兰陵笑笑生”,而是“西门庆”、“武大郎”、“武松”、“王婆”或“陈经济”,当然,他们都使用朱朱之眼:《金瓶梅》的全知叙述,转换为《清河县》的半知叙述。朱朱分头分身,换心换肺,享受着每个角色的处境、目的、局限性和“断了头的激情”。或许还可以反过来讲,这些角色呢,也都是诗人的面具。再比如,柳如是也曾是诗人的面具。可参读《江南共和国》。可见朱朱就是隐形人,他却如此称呼张枣。可参读《隐形人》。朱朱对张枣的描绘,也恰好就是揽镜自照。“与其说德语是冰,汉语是炭,不如说/现在是冰,过去是炭,相煎于你的肺腑”。不管是对张枣来说,还是对朱朱来说,所谓“现在”,“过去”,都不仅是个人的往今,而必然指向文字和文化的往今。文化,历史,南京,既然有鸿爪,必然留雪泥。朱朱拿地域的气场换了个人的日常,在这个历代的气场里,他只留下了若有若无的自我。尽管如此,在对“古代故事”的重构里,在各种“面具”下,朱朱终将会现出真身:一个颓废诗人!一个江南抒情诗人!这个诗人长发披拂,双眼迷离,在戏剧的边陲,只剩下悠远的喟叹和精致的性情。他用个人化的叙事美学,淡化了九十年代的作为小潮流的叙事美学。缘木求鱼并非无望:且让我们继续追踪诗人的“头颅叙事”。值得注意的作品,还有《林中空地》。朱朱采用相似的故事和戏剧之笔,虚构了一个发人深省的舞台化情景,“我获得的是一种被处决后的安宁,头颅撂在一边”,这是什么样的赴死者?坚强,又厌倦,最终“依靠”刀斧手成就了自己的命运。引人注意的不仅如此,接下来的情景,让我们得知赴死者的身后之事,“周围,同情的屋顶成排,它们彼此紧挨着。/小镇居民们的身影一掠而过,只有等他们没入/了深巷,才会发出议论的啼声”。至此,已经完整引述《林中空地》全诗:朱朱用如此细小的篇幅,激起了我们波澜壮阔的想象。叙事耶,抒情耶,“发出悦耳的碰撞”。到了现在,我们就不难理解,当被问及“小说是什么”,何以朱朱回答说“是诗”。在朱朱看来,他的幻想故事,比如《林·范·克里莫夫》或《伞美人》,他的小说,比如《间谍》,应该都是诗,正如他的诗有可能都是独幕剧或幻想故事。(选自胡亮《窥豹录》,江苏文艺出版社,2018)


我身上的海

那片海没有出路,浪
从层叠的沟壑间撕开豁口,
转瞬即至,扑向这一处岬角;
来,就是为了撞击礁岩,
以千万道闪电在一个词语上纵深,
留下钻孔,升到半空,蒸汽般
撒落海盆,变成烟花的残屑
藻草的流苏,变成无数只帐篷
搭建半秒钟的营地,突然间受余力
推动,又绷成一道应急的脊梁,
为了让下一排浪跃得更高,来了!
如此黏稠的穿越,以血卷曲刀刃,
以犁拉直瀑布,裹挟着风
再一次攀登,是的,只有撞击过
才满足,只有粉碎了才折返,
从不真的要一块土地,一个名字,
一座岸——虽已不能经常地听见
身上的海,但我知道它还在。

相处

在灯下我们一起挑捡着苍耳,
这些山里的小狼牙棒,

这些植物刺猬,
龇着牙,还在发怒呢。

这些兔子的摩托车终于熄火了,
本想沿着我们的裤管和衣褶

钻进我们的肉里去。
这小小肉球充满了雄性,

在温煦的灯光下审视
是一个挑衅的形状,

它长满的尖刺是其脉搏,
在膨胀的幻觉里。我们用一只杯子来盛放,

目击它们的共处
也是一场争斗。

下午不能被说出

在远去的世界中,
有人越来越清晰:
有人用风的铲翻动房屋。
从石头下,拆走你们清晨的床

乌儿衔来“炉火”这个词寻觅着地板,
我凝视一扇空中跳动的窗;
写作!写作!
听漏向黑暗的沙……

波浪

引不起你的恐惧,灰颈鸟
我走在楼梯上,听你的啼鸣
像货摊上的乐器,放满了
我的家。
远处是外省的铅灰的海港。

每一次母亲出走,
都能在那里找回她。听你的
啼鸣,像是爱上了

另一个世界——我被时光收紧的中午,
我小时候失落的鼓
我的女人吻我并脱去我的衣服。

幻影

骑自行车的男孩,树影抽打他的脸
他抽搐的嘴唇,野兽般的身体
远远看去,热情,而又漂亮

打开了琴盒
山坡上是刺目的光线
仿佛夏天的幻影,正要驱散

夏天。
他骑着自行车,穿过了我的手指
很快不见

经过同样的街道,有些疲倦
当我就要沉浸于记忆,从山坡之上
突然传来他越来越完美的琴声

斜坡

我怀疑有一架织布机
在这里的空寂里。
那闪亮的雨丝就是佐证,
或者,那被灯光投向门边的身影。

我已听不见
枣树飒响在你们的庭院,
水在厨房里汩流,或者,
在房间的一隅一起说过的话。

那些声音想必和
瀑布一起汇成一个静寂的纺锤,
沉进山中的水库里捉弄着我,
让我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故障。

当我半夜起身去找水喝,
甚至掀起那张为我临时搭成的床
寻找着,也许我很小像一只蟋蟀
但懂得对自己的修正:

我感到空气筛流着
使两腮变得酸楚而甜蜜,
那声音越来越大,
即使是季风也不曾如此地敦促

人和动物在迁徙中
不停地检验它们的沉疴——
我的听觉在涣散中
捕捉着这一架,那一架,另一架,

那一架又一架的织布机
多过星光下的树叶;它们编织着自己,
既紧张又光滑,从那些偶然撕裂的表层
我们的眼睛还可以窥望到涌泉。

元知

miniyuan.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 佳作欣赏] 镜中 || 张枣
黄灿然:张枣谈诗
胡晓明:从桃花诗看中国诗的文化心灵
70后实力诗人赵晓梦和他的诗
晏榕||诗的复活(1):从叙事的“无能”到意义的重构--兼论一种呈现诗学
诗毕竟是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