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戴潍娜 | 文学的声音,几乎沦为沉默一种

绿茶按:

应纯文学期刊《江南》之邀,我请26位来自文学、艺术、学术、媒体、自由职业等领域的朋友,通过不同视角,分析和思考文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角色,文学具有哪些不可替代性,以及我们为什么还需要文学等问题。六根以《文学会客厅》为专栏名,逐一刊出各位受访者的回答,此为戴潍娜篇。

文学的声音,几乎沦为沉默一种

问 | 绿茶

答 | 戴潍娜

绿茶

戴潍娜

绿茶:文学在您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阅读文学,和您的日常生活有发生什么关系吗?

戴潍娜阅读写作始终是最热烈的情人。我常常想,这一生可以辜负人,可以辜负事,可以辜负自己,但不能辜负诗。诗歌是我随时随地的生活方式和猝不及防的神秘体验。

绿茶:您的文学消费习惯是什么样的?既然是消费,您希望从中获得什么样的营养?

戴潍娜我想说我希望获得的文学营养,能够帮我拥有一种良好的心态,和看待这个世界的通透眼光,但欲望告诉我,我最真实的目的,仍然是希望在这些营养的滋养下,将它们转化为笔下的作品。尽管说出来有些功利,但事实如此。

绿茶:文学有没有不可替代性?如果没有文学,我们会缺少什么呢?

戴潍娜文学始终要让在现实生活中沉默的部分,被削弱的部分,被压抑的部分,还有那些难以道明,微妙的,不可言状的部分去发出自己的声音。然而这些年,文学自身的声音,也几乎沦为沉默一种。阅读和文学都在沦为一种濒危小众艺术。

我想,我们最终还是会发现,诗与美都是人性里最坚固的基本需求。文学始终承载着一部分飘零的神性,文学基因里镌刻了我们最古老的抒情和最坚固的人性。

绿茶:互联网时代,我们的阅读变得更丰富多样,阅读文学,一定要选择纸质书吗?或者说,什么才是打开文学的正确姿势?

戴潍娜数字媒介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人性。尽管以纸质书时代的遗老自居,我们还是逃无可逃的生活在了“后人类时代”。每个人都被卷入了生存空间的时间感、节奏,以及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中。

文学向来不仅仅描述世界,也不断的挑逗世界,冒犯世界,去超越生存的现实世界,超越此刻文化所建构出来的此世界。当人性,当我们自身的节奏,世界的节奏都在发生变化的时候,文学究竟是会跟着向前冲,还是往后退,会以什么样的舞步去适应美丽新世界的图景?技术侵略了人性,文学也会反过来侵略技术。这恐怕会是一场漫长的较量。

在一个注意力和沉思力空前贫乏的时代,一方面很多人在说,文学已经龟缩到了一个极小众的圈子当中,没有多少人买书读书了,文学在死亡,且死了很多遍;但另一方面,我觉得诗歌也好文学也好,会以自我更新的方式去渗透延伸到各种新的艺术和媒介当中。

我猜想纸质书可能会越来越是一种奢侈品。比如维也纳现在很多出版社会做很贵重的纯手工诗集,每一帧都极端精美,完全是一种艺术收藏品。而那些新型的媒介,可能它们此刻还不具备文学性,但我相信文学隐性的侵略性是无限的,未来总有一天它会重新渗透,甚至奇袭到这些新的媒介形式里。

绿茶:贾樟柯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记录了四代文学写作者,可以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样貌,您心中,什么最能代表当下这个时代的文学样貌?

戴潍娜汤显祖在《牡丹亭》的题词里曾写道:“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因为人没法透彻理解人世,于是乎搬出来很多粗暴的道理;而捉摸不定的情,才是历史的原生动力——无论个人历史,还是民族历史。我觉得汤显祖的话,同样可以套用在文学身上——诗之事,非诗所可尽。

绿茶:根据您的观察和思考,在今天这个时代,谁是文学的主力消费者?

戴潍娜有时候我不禁怀疑今日文学的主力消费者,就是文学的从业者。一小撮人互为表演者和观众,小圈子自嗨。毕竟在空无一人的剧场独自起舞,需要巨大的信念支撑。但这样说起来未免有点悲观了,希望事实并非如此吧。

26位受访者

戴潍娜简介:

戴潍娜,青年诗人,作家。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文学博士,杜克大学访问学者。近年来高频率活跃于文坛诗会上,作品和评论文字见于各类媒体,其自成一格、反潮流的文风引发多方关注。出版诗文集《瘦江南》、童话小说集《仙草姑娘》、诗集《面盾》 、《灵魂体操》 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当古体诗词遇上互联网 | 观点
綦江的山与福建的风
文学港湾|素素|在摇晃的人世,稳住身形……
我们从这里整装出发
曾巩这首诗,借柳树讽刺人性,道出了人心的不足,和社会的复杂
「诗评文论」王瑞东:刚刚就在刚刚,我亲手残杀我一首诗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