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场者・说 | 树才&佘文涛

围绕“人文”的10个问题

简单  永恒

关乎我们的来路和去处

人类目前似乎没有共识

100位在各自领域内成绩斐然的专家学者

以赤子之心  真诚作答

最深刻的个人专访

这个时代  他们在场

ADCC生活艺术学院

相信

这个世界会好

【 在 场 者 · 说 】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


如果问我的人是警察,我会出示身份证。身份证上有我的姓名:陈树才。如果我在街上走着,突然有人截住我问:“你是谁?”我应该会下意识地回答:“我是树才。”没准儿我还会反问:“你是谁?”那么,问题来了:“陈树才就是树才吗?”回答是肯定的。我的简介就是这么写的:树才,本名陈树才。有时遇到认真的人:“树才是你真名吗?”我回答时也会开个玩笑:“是我真名。我坐改姓,行不改名。”我是谁?我是我。我今年活到55岁了,碰巧还赶上了新冠疫情,让我春节后在浙江临安呆了整整三个月!真是发呆似地呆着。那段日子,我曾想起老子的话“小国寡民,老死不想往来。”面对病毒的威胁,我们都被打回到“保命先于一切”的欲望原形。保命肯定是对的,其它价值只能建立在“活着”这个基础上。幸运的是,我,还活着。我,还在写诗。我。还在译诗。我,还在做视频讲座。好了,这就是我。

“你,从哪里来?”守着小区门口的保安就是这么问我的。我坦诚相告:“我刚从杭州回来”。于是,我被要求“居家自我隔离14天”。带着口罩的社区大姐,走过来补充了一句:“这是规定,没有例外。从抵京第二天算起。”还有什么可争辩的呢!这一次回北京,我回答是从杭州回来;下一次我再回杭州,如果那边有人问起,我就只能回答我从北京回来了。去来,来去。一来,一去。人的一生,奔波来,奔波去,无非就是这两个方向。按达尔文的猜想,我们是从猿猴变来的。我们现在进化到了“人”。我们一生下来就成了“人”。但也有人认为,人不是一生来就是“人”。做人做人,人是逐渐做成的。做人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在生存中获得存在的意义。这赋予生活一种任务,或者一个合目的性。从这个意义来说,光“活着”是不够的。“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个方向问题。我这一次从那个方向来,下一次又从另一个方向来。我写过一首诗叫《去来》,是有一次在北京西郊大觉寺宿了一夜,看见寺里一块匾额写着四个大字“无去来处”,于是得了灵感。结尾两节比较好玩:“左脚比如去/右脚比如来/任你去又来/大觉寺不觉”。“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我还真回答不了。唯一能肯定的是,我还在人生这条路上。


您如何看待自然与万物,您觉得我们的后代会面临怎样的危机?


我小时候生活在浙江奉化一个叫下陈的村子里。村子很大,为便于管理,就被分成三个村子。我家在下陈三村。村口有好几棵茂盛的香樟树,一座尖尖的培风塔(我还从最矮那一级窗口爬进去过,发现地上横着一条大蟒蛇,幸亏已经死了,我和几个小伙伴就把它拽出塔外)。村子前面有山,是芝屏山。家门前,走几步,就是一条小溪。村子周围是农田,栽种水稻。本来海水沿象山湾可以一直涨到我家门口,后来围海造田,一条大堤把海水推出去五里远。但小时候,我还是喜欢走五里路,去下海,摸一些小鱼小虾来吃。我是在乡野长大的孩子,在我眼里,房屋是矮的,山才是高的。那时我就有这种想法:自然比我们大。这也许是从直观得来:我就生活在自然中。成年后,这成了我的一种确认:是自然养活了人类,而不是相反。我不认可这个口号“我们要保护自然”。明明是自然在养活我们,怎么就变成了我们要保护它?我们凭什么保护它?我们有什么力量保护它?我们保护得了它吗?按我的理解,这个口号暴露出人类的主人心态,它的含义其实是“我们少破坏一点自然吧”。自然,唉,已经被人类破坏得很厉害了!塑料降解不了,空气变成了雾霾,土壤被化肥污染了,水体被污染了,最麻烦的是,全球气候正在变暖……这不,新冠病毒也找上门来了!我觉得,这场疫情在把人类逼回屋子自我隔离的同时,也迫使人类思考“以后如何与自然相处”这个大问题。以目前的情况看,很显然,人类和自然没有处好。人类有了工业设备,有了科技产品,有了机器人,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天真地以为自己“控制”了自然。但人类必须明白:自然不是可控制之物!自然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生命集合体。金木水火土,万物的这些基本构成元素,都不是人能控制的。地震、海啸,闪电、山火,一次次教育我们:自然大于人类。我们赖以生存的条件就是自然,而我们只是自然的一部分。让我们恢复对自然的敬畏吧!自然没了,万物何存?我们的后代又将如何生存?

大理的天空 

您对“文化”与“文明”的定义分别是什么?您对中国文化最具信心的是什么?中国历史上最打动您的人物是哪位?为什么?


文化就在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里吧。我赞同这种说法:文化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为什么称中国为“文明古国”?因为古人积累了很多文化成果。我们说要“讲文明,讲礼貌”,这说明“文明的人”必是讲“礼貌”的。文明,往小了说,就是一个人的文化和教养,往大了说,就是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和精气神。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我似乎对“博大”的信心更大一些。说到“精深”,它是摸不到底的。在肤浅、物质、实用的当代生活中,我们哪里还有“精深”可言!精深可能尚存于中国文化的源头,比如老子庄子那里,比如《易经》《诗经》那里。但我们后来的阐释,把这些思想浅化了,实用化了。也许,还是“博大”救了我们。它意指中国文化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它证实中国文化的胃口是杂食的,而不是排斥的;它显示中国文化的消化力是强劲的,而不是差劲的。从丝绸之路到佛教西来,从翻译佛经到请入“德先生”和“赛先生”,中国文化在经受一百多年的贫弱之后,终于迎来了一个自信时期。这个变化,就是幸赖中国文化的“博大”精神吧。知自己落后,所以学习强国。知自己贫弱,所以对外开放。知自己守旧,所以经济改革。

中国历史上最打动我的人物是慧能。为什么?因为他很智慧。“慧”而“能”,他的法号很好地阐释了这一点。他之所以开悟,不是因为知识(他不识字),而是因为智慧(灵性花开)。他的伟大之处,一是“慧”(发现了中国人自己的问题所在),二是“能”(找到了中国人自己的解决之道)。活泼泼的禅宗因他而盛!这对中国人的文化、艺术、诗歌等等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慧能的“慧”和“能”,对后来的中国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起到了解放作用。

您对“艺术”的定义是什么?最打动您的一件艺术品是什么?为什么?


艺术,没法定义吧,如同诗歌。如果非要我定义,我就用“人为”两字。人为,是说一切艺术作品均出自人的劳作。当然,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劳作,而是创造意义上的劳作。最初的艺术就是描摹自然万物。因为不满足于模仿,艺术才从具象跃向抽象。艺术的本质也许是抽象的。但我认为,具象与抽象,它们不是对立,而是“有形”和“无形”的关系,或者说是“有”和“无”的关系。“大象无声”、“意在言外”这些说法,证明中国人明白“有”“无”之间的无缝之缝。有创造力的劳作都能抵达艺术作品,反过来说,真正的艺术家一定渴望超越劳作的“人为”,渴望通过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精神”。人被动地出生,艺术是人活着时能做的主动选择,它代表着人生态度。艺术的神奇力量,就是它能帮助人抵抗死亡,或者说暂时平息对死亡的恐惧。艺术是一个位置吧。这个位置曾被占据,但它本质上仍是空的、虚设的,它仍在等待新的艺术、未知之物。艺术家从生活世界出发,通过艺术创作,最终转化并超越了生活现实。

最打动我的艺术品,我不想指认了。不是不想,而是无法。一切人为均不能完全得我心。巧夺天工,这是一种夸张。我经常观看天空,总是为天象所迷醉。天象万变,也是万有,但万有的天空,又总能复归于虚无。天空天空,天真的是空的。如果“天空本身”可以被视为一件艺术品,它就是最打动我的。在艺术中,我最感兴趣的,一是艺术品本身,二是去想象这件艺术品是怎么“发生”的,去追究它和艺术家之间是什么关系。另外,纯粹是玩儿,我画过十几张画,冠其名曰“天空的肚脐”(因为只是画了一些圆圈)。




您对“美”的定义是什么?“审美力”对我们的生活真有影响吗?

美是遍在的,就像一个上帝。信仰美的人,就是视美为一个上帝。一个人信仰什么,“什么”就成了最大的美。当然,美不能脱离真,抽空善,它们三个本来就是在一起的,如果不说是一体的话。也不要把美分成外在和内在,朴素地相信美是在的,这就够了。须知,灵魂也需要一个身体,灵魂一直就寓居在身体里,身体一呼一吸时,灵魂就在一呼一吸的空隙里(人死后,灵魂大约就是从这个空隙飞出去的)。

肯定的!“审美力”对每一个人都产生着影响。这种影响也许不是那么为人所察觉。我认为,没有人能离得开“美”。审美力是什么?是一个人对美的感知和行动能力。它体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种态度上。审美力是内在于一个人的,就是说人有审美的天性,审美是人类的一种天然需要。人首先要生存,“美”这个字的本义(“一只大羊”)就得到了很好的解释。古人说,充实谓之美。充实什么?充实胃。美首先是一个人的生存之美,欲望满足后的各种喜悦。所以说,美是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舌之所尝,是一切感官能享受到的东西,所谓眼耳鼻舌身。但一个人在生存中又有精神的需求、灵魂的渴望,于是在审美的过程中,精神和灵魂也参与进来,所谓意。我甚至想到,思念也可以是一种美,在诗歌里应该有一种“思念诗学”。它是欲望本身之美。欲望的实现获得一种美的享受,但欲望总有剩余,也就是说,欲望本身不会真正被满足,它继续孕育下一次欲望。欲望的这种带着强迫性的重复,需要通过欲望本身来满足(满足于不满足)。话说回来,由于我们同事物和自身难以达到默契,美总是欠缺的,甚至缺席的,但正因为这种欠缺和缺席,我们对美的渴望就愈发强烈。大诗人叶芝曾惊叹:“一切都变了……出现了一种可怕的美!”瞧,美也可以用可怕来形容,就像现代诗有一本最伟大的诗集叫《恶之花》。说到诗歌,我认为,从古诗到现代诗,美的重心也出现了一种可怕的位移:从音形义之美移向了自由心之真。

人类代代相传,你怎样看待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您的童年中有一件让您记忆深刻影响至今的事情吗?


追根溯源地讲,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原生家庭。原生的,给人一种天然的或完整的错觉。实际上,原生也并非原生意义上的原生。人降生在一个家庭,这是无法选择的。每一个人都是“被动地”来到世界上。“原生家庭”重要吗?肯定重要。据我所知,孤儿院的孩子在说话这方面,同原生家庭的孩子相比,平均要晚半年到一年左右。这说明生命成长是需要爱和温暖的,在“某种寒冷”中,生命发育会受到抑制,像一个花蕾遇到坏天气,突然遭到雪压或者霜打,它也就无法如期舒展地开花了。

可以说,整个童年都在影响着一个人的长大。生命因此是一个谜。童年中让我记忆深刻的事情有不少,但最深刻的那一件,肯定是我母亲的死。我不记得她的容貌,至今想不起来(也许是保存在我的记忆深处了)。她去世时我才五岁。五岁孩子应该能记得自己妈妈长什么模样,但我确实不记得了。这令我迷惑,我怀疑自己小时候的记忆力很差。但少年时代,我的记忆力却是过人的。如果不是这一优点,我想我是考不上大学的(考到第五年,我才终于考上北外,靠的全是死记硬背的功夫)。具体来讲,我记得,母亲的遗体是被一辆军车运回到我家门口的。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母亲的遗体被放进棺材的那个晚上。我以前曾描述过一次那个晚上的情景,这次就不细加描述了(那是无法描述之事)。我就讲一个细节吧:当我母亲的遗体被放进棺材时,滚浪似的恸哭声突然电闪雷鸣般轰响起来,在场的所有人好像都有一种默契似的。刹那间我怔住了!我应该是被这一从未遇见过的场景震慑到了!后来我小姨妈告诉我,说我那个晚上竟然没哭。我究竟哭了还是没哭,反正我自己是不记得了。小姨妈又说“你后来倒是哭了,但那是我把你打了一下”。她认为我是被她打哭的。她的回忆应该不会有错。成年后,有时我会突然疑问:为什么我那个晚上没哭?也许是愚笨吧!毕竟是农村的孩子。显然,不是我不会哭。那难道是我不想哭吗?这真是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总之,这是一个事实:那个晚上,母亲的遗体被放进棺材的那一刻,别人都在哭,我竟然没哭!小姨妈对我回忆起这件事时,她脸上的表情告诉我,她一直没能理解我为什么不哭。她说完回忆,就轮到我不能理解我自己了。我自己的行为。我不记得的但显然是我的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理解总是滞后的,所谓总结,所谓教训,所谓反省。我甚至觉得,人是无力理解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的。极致地说,人不知道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当然不是一点也不知道,而是欠缺那种理解意义上的洞察。人也许能洞察别人,但肯定不是自己。既然连自己都洞察不了,洞察别人也就不能成立。随着年龄和阅历,我好像比以前多明白一点了。但我仍然无法真正明白我身上发生的事情。我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成了我怀疑的缘由,也成了我思考的动力。为了再多明白一点,我需要在我内部再诞生另一个我,我需要回到自心。生命是一个谜。活着是一个谜。知道这个谜底的,也许是沉默之神。

树才与父亲       

对科技迅猛的发展,您觉得人类应该保留怎样的底线,您觉得人类的“永生”应该实现在机器人的身体里吗?

人类意识到了底线,但人类又是保不住这条底线的。底线在哪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尤其行为里。说到底,底线是每一个人的底线,普遍的底线也许是不存在的。如果非要说它存在,那它也是滑动的,就像我们看见的地平线,它是推移的,我们无法固定它。依我看,伦理是人类的底线。伦理诉诸于外在的禁忌,同时它又内化为个人的自觉。道德已经沦丧了。怎么办?幸亏还有伦理的底线撑着。道德沦丧可能会击穿伦理底线。道德伦理,我们常常合在一起使用,但实际上,道德是道德,伦理是伦理,它们不是一回事儿。时代和风尚的变化都冲击着道德,尤其在看上去一直道德至上的中国。道德是不牢固的一种价值,伦理就不同,它植根于每一个人的心理深处。伦理保证了人之为人的最基本禁忌。它是人类对自由的自觉限制。

“永生”是一个词,不是事实。本来就不存在“永生”这回事儿。人是会死的,也应该是会死的。人的所谓“永生”价值,其实就建立在“人是会死的”这个基础上。永生是人类的一个梦,或者说人类只能在梦里永生。既然人是会死的,机器人当然也会失效。失效就是失灵。人类不可能不去制造机器人。人类连人都奴役,更何况机器人。一开始,机器人是为人服务的,人类控制得了它。但逐渐逐渐,人类必将对机器人失控。机器人会怎么演化?这取决于人工智能的更新换代。人类已经有这种担心,那就是未来有一天,机器人会不再听从人的指挥,会反过来控制人类。这个趋势几乎是不可逆的,因为人类无法克制继续制造机器人的冲动。这种冲动是一种原始冲动,也是死亡冲动的一种。人类一定会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凭借自己的发明创造,给自己准备最终毁灭的条件。但即便毁灭,也不是末日。我们为什么对“永生”这个词有想象力?因为在必死的事实面前,我们需要“永生”这么一种可能性,这么一个梦。机器人会做梦吗?也许。

梁漱溟先生有本晚年口述《这个世界会好吗》,那么在您心里,您觉得这个世界会好吗?

我希望它会好。但这个希望迟早会落空,因为它不会好的。梁漱溟如果还活着,不知他作何感想。因为爱的基础被抽掉了,伦理的土壤被污染了,权力被滥用了,语言留不下痕迹……物质的狂欢肯定导致精神的虚空。根本原因,是人类弥合不了自身心理结构的那种分裂、那种疯狂和那种毁灭冲动。

假如发个愿望,一定会成真,您会发个什么愿望?

所有人都“玩儿着”写起诗来。这是可能的,既然每一个人都在使用语言。诗歌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玩儿。诗歌把民主精神启示给每一个写诗的人,因为每一个词(符号)都有同样的价值,只要用得恰到好处,因为臭这个字并不臭,香这个字也不会冒出香气。同时,诗歌也让每一个写诗的人品尝到独断的快感,仿佛独步地球,可以目中无人,仿佛第一次发现事物,享受着命名的极乐,就像一个神。


您的专业作品您最满意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是我的组诗《雅歌》(收入我的诗集《去来》中),总共有22首爱情诗(那真是一些不可能的诗)。这些诗让我发现了另一个自己(在诗句里诞生并一直活着的那一个我)。爱,我不得不说,它是人世间最美的真实,同时又是虚无中最善的虚拟。人类幸存到今天,就是因为还对“爱”这个字有信。有些人是信仰,有些人是信念,有些人是信任,或者只是一种信心,这都没关系。只要还有对“爱”这种价值的信,我们就仍然可以期待某种奇迹。

树才诗集作品《去来》 树才诗集作品《节奏练习》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

我是智吉。

我从虚空来。

(每个问题的回答都是针对每个当下语境的即时反应,这是去年策展今日美术馆《你从哪里来|艺术设计·如是生活》时,媒体记者现场提问时我的回答。)




您如何看待自然与万物,您觉得我们的后代会面临怎样的危机?
自然与万物是一个整体,如果能把万物都视为自己的生命一般看待与爱惜,则人类可以永远活在快乐与美好之中。



您对“文化”与“文明”的定义分别是什么?您对中国文化最具信心的是什么?中国历史上最打动您的人物是哪位?为什么?
 

文化与文明都是由人类生活而创造出来的,文化因地域而不同,文明已不自觉成为社会的一种界定。践行以“良善心性为本”的生命观,可以超越文化与文明对人的限制。

中国文化更强调人与宇宙和谐共处的圆满状态,具有符合真理性的内在力量。

中国的生命精神由无数悟道的圣人智慧集合而成,近代的印光法师与弘一法师是我最景仰的人物:印光法师道心坚固、恒定不移的力量时刻提醒我日常的心念;弘一法师敢于舍弃艺术而追求佛法的自省精神时刻鞭策我前行。




您对“艺术”的定义是什么?最打动您的一件艺术品是什么?为什么?

艺术,是一种具有精神性的生活方式,自然而然的生活状态就是艺术。

大自然是我心目中最喜欢的伟大艺术作品,因为它是没有意志的,没有情绪喜好的,没有是非对错的……

大自然的艺术作品一号《佛陀涅槃图》

陕西陈炉石 智吉珍藏 2019  

大自然的艺术作品二号《重生》

广西大湾石 智吉珍藏 2019  


您对“美”的定义是什么?“审美力”对我们的生活真有影响吗?
 

美,是真,充满善意与良心。

审美力可以帮助人更有热情地生活,但真正自在的心灵状态是要超越美与丑的区别性。

人类代代相传,你怎样看待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您的童年中有一件让您记忆深刻影响至今的事情吗?

 

原生家庭的精神结构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与工作追求。

我父亲与母亲都是共产党员,父亲从事政府行政工作,母亲是医院药库部门的职员。少年时,家里每月都会订《民间故事》《读者文摘》等种种杂志,父亲伏案的背影也深深地印在我的脑际中……母亲将近四十年前开始信佛,她虔诚的颂经礼佛身影更是让我们深植了善根……小学时候,印象最深的是爸爸唯一一次的“打”我(其实只是用手扭红我的腿肉而已),因为上课时传阅、写画一张讥讽政治课温老师为“弼马温”的漫画而被学校记过处分,这件事让我直至而今还深深地忏悔。感恩父亲对我有错必纠的教育,感恩母亲影响我以佛法修持作为此生追求的信心。

父母亲在佘文涛设计的《一心茶院》中 



对科技迅猛的发展,您觉得人类应该保留怎样的底线,您觉得人类的“永生”应该实现在机器人的身体里吗?


“永生”,也许只是人类自己的一个幻想而已,世间万物,没有任何一种会得以永恒存在。智能时代自有智能时代的好处与坏处,就让我们平静地进入、享受它给生活带来的一切。

梁漱溟先生有本晚年口述《这个世界会好吗》,那么在您心里,您觉得这个世界会好吗?

 

世界,本质上没有好坏。好与坏,只存在每个人的心念中。


假如发个愿望,一定会成真,您会发个什么愿望?


愿众生都离苦得乐。

您的专业作品您最满意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我的一生,只为完成一件作品,这件作品包括我生命的全部内容。

策展作品《在此 | 中国生活艺术之国家大剧院展》

策展作品《书斋追古 | 中国生活艺术之国家大剧院展》

策展作品《石非石 | 中国生活艺术之国家大剧院展》

(请横屏观看)

水墨作品《天机 2017》

宣纸水墨干藤丙烯 300*100cm(十连幅)

水墨作品《一念 2016》

宣纸水墨 175.8*142.7cm  

水墨书写《合一》

宣纸水墨 47*48cm  

佘文涛在无上堂禅茶室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
而不只在于生存
—— 亚里士多德

ADCC生活艺术学院

出品

鸣谢

无上堂

INTERIOR DESIGN

战略合作

今日美术馆

Artpower100

三十六度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45年医院将消失 纳米机器人让人类永生?
专家:人类2050年将实现永生,纳米机器人可延缓衰老!
2045年医院也许会消失,纳米机器人让人类永生,想死也要走后门!
重大突破!科学家发明纳米机器人,可以让人类永生,想死都难
纳米机器人能让人永生?科学家大胆预言:2029年人类就能长生不老
谷歌发出惊天预言:人类将在2029年开始实现永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