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诺奖新主古尔纳不够好?

不久前,202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诞生,爆了一个冷,叫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以下简称古尔纳)。古尔纳是来自坦桑尼亚,但在二十岁就到英国留学,大部分时间,工作生活在英国,用英语写作。在英语写作界,之前他没有获得过最高的荣誉,比如没有获得过布克奖,只是入围。诺奖给出的颁奖理由是:因为他对殖民主义文学的影响,以及对身处于不同文化夹缝中难民处境毫不妥协且富有同情心的洞察。仅从这些外部信息来看,给这个奖,显然透着浓浓的追求政治正确的气息,然而,作为一个文学奖,我们最关心的是,这个小说家究竟写得怎么样?值不值得?

古尔纳的长篇小说还没有中译本,那天晚上,我们在读书群里预测,结果出来后,大家都很懵,然后就有人转发信息说,古尔纳仅有的中译作品,收录在13年出版的《非洲短篇小说选集》里面,两个短篇。我才想起来,居然有这本书。像很多买书成癖的人一样,买的远远多于读过的,这本书买来一直吃灰,压根儿没有翻过。一朝获奖了,我也不能免俗,立刻也就读了。我们就以这两个短篇小说,来品评管窥一下诺奖新主的文学品质。


第一个小说叫《博西》,以小说核心人物的名字命名。开篇就是回忆的调子,说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们坐在玛格丽特公主码头玩耍。这个我们,结合后文,是指叙述者哈吉和好友博西。开篇这个段落,叙述者特别提了一句:1956年,就在这个码头,玛格丽特公主踏上了这片卑微的土地。查一下历史会发现,坦桑尼亚在1956年还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这个码头,估计也是因此而得名。

第二个段落,小说切到了一天早上,我,收到了一封来自家乡的朋友卡里姆寄来的航空信,打破了宁静,这也是我为什么开始回忆的引子。我是在何地收到这封信的,没有交代。通过信件上落款的1973年,结合作者古尔纳的履历,还有后文说的“在这个冰冷且总是充满敌意的地方”,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个小说人物此时在英国,至少是在更发达的异国他乡,因为卡里姆表达了对哈吉隐隐的羡慕,也准备向山姆大叔提交申请。信的主要篇幅,是卡里姆讲述一年前参加号召到西部去的活动,结果上了大概是工头的当,上了人称哈姆莱特的船长的船,被劳务输出到内陆,如今正在写信的地方,半工半读。信的末尾,他提到了拉希德的妹妹已经是个妓女了。这个拉希德,就是博西,拉希德应该是博西的姓。

由博西这个点,小说接续追忆的模式,我想起了多年前,也是十二月的一天,和博西借船出游。博西自命为船长。开始,他建议再找一个人同去。我们遇到了尤尼斯,一个绰号叫金属丝的人,因为脑子有点问题,有些线没有接上。我在认识博西之前,曾和他玩过很长时间。金属丝一家大约是印度裔,租住在我父亲的一栋房子里,但从来没有付过房租。金属丝的父亲成天向人借钱,金属丝本人更是陷入幻想不能自拔,镇上的人连小孩都欺负他,但他从不反击,也不工作,一心研究航海,打算建造轮船,并号称父亲在印度有很多房产,要亲自驾船送他回家。我们当然不会让金属丝加入。现在,我已经耻于与他为伍,学校里的明星博西是我的朋友,游泳健将,各种运动的健将,又长相俊俏,皮肤白皙——博西应该是白种人,阿拉伯人。有这样的朋友,我非常骄傲。

当天出海的目的地是监狱岛,英国统治者曾短暂用作监狱。在航行途中,看着大陆远去,博西感慨自己不能丢下妈妈和妹妹。博西不喜欢的父亲已经去世了,他说如果出去当个林业管理员什么的,回来发现母亲死了,妹妹成了妓女,就觉得自己的离开,追求好的生活没有意义。我劝慰他,不要想得那么黑暗。

然后,就来到了岛上开始冒险。两个少年人一下子进入某种情境游戏,这是整篇小说最诗化的部分。他们把岛上的监狱遗址视为往昔的帝国,代入了帝国殖民者的角色,高唱着英国爱国歌曲,在丛林中一路披荆斩棘,情绪高涨,臆想自己是当年外来的航海先辈,来撕穿大自然神秘的面纱,肩负了上帝赋予的使命,同时又感到肩负起了自己种族的重负。

回到海滩后,博西就夸口自己能游回去。没想到他不是戏言,刚刚回程扬帆,就跃入水中,不见踪影。这时候起了风,我不如博西会驾船,被吹离了航线,一开始,我咒骂博西不管我了,继而担心博西怎么样了,怎么呼喊都没有回音。

我被吹到了离镇上三英里的地方上岸。写到这里,几乎是全篇最后的段落了,不料却发生了两个波折:一个是我先被人截住,用棍子打、石头砸,说这是阿拉伯人遭报应的日子;流着血走了一段路,又被一群野人拦住打了一顿,说他们已经攻占军营,苏丹王逃了,阿拉伯人该死。我去查了资料,这个时间节点,应该是1963年,苏丹王在这里的统治被推翻。最后一段是一句话:你错过了最残忍的一幕,博西。小说结束。

——我把小说的结构,和密布的意义符码尽可能地梳理出来了。我看到有人在盛赞这篇小说,无非就是说这些殖民、后殖民的历史文化符码编织得如何精巧,如何具有象征意义。是,我承认,这篇小说是有内蕴,塞了很多东西进去,有很多前后呼应的编织,但是,在我看来,这些符码真正得到善用的,构成了小说有机的意义空间的,只有在岛上探险的部分,它既是殖民地少年人的本真幻想,也非常有力地象征了殖民与后殖民议题,比如被殖民者对殖民者的模拟,伟大而可怖的他者,等等,的确是这篇小说的华章。但是,整篇小说的起承转合,详略安排,我认为都有点问题。卡里姆的书信和金属丝的故事,和小说的核心事件岛上探险部分,包括后面的社会动乱部分,没有太多事实的勾连,若说意义上的对比,也显得茬口不匹配,有必要铺排得那么多吗?然后是博西的死,纯粹系于一时兴起,是不是太弱了?而且这里是小说最关键的转折。当然,你可以说是之前冒险把情绪嗨上去了,或者说是某种地域性格所致,或者少年心性,但放在这里就是有点荒诞,这个荒诞感,最重要的是与上下文的情感色彩差异太大。博西出海的时候还信誓旦旦说,不能扔下母亲和妹妹,妹妹有可能因此沦为妓女,回程的时候,就忽然丧失了责任心,结果小说最后告诉我们,他妹妹真的成了妓女,这种悲剧就有点变成闹剧了。最后,遭遇动乱,前面没有任何伏笔和铺垫,完全是巧合,尽管强有力,但突兀感也很强。很多人可能会说,生活不就是这样吗,可能突然兴起,可能突然遭遇,但小说的世界,是一个有意义的世界,因此它必须是有机自洽的,它必须是偶然与必然统一的。其实,生活中的偶然,背后都有必然,只是一时一地,你没有能力明白而已,因为你没有上帝视角,而艺术创造,就是人要充任上帝,创造一个世界。所以,我不赞同说这篇小说有多么好,虽然凭着岛上探险的部分,包括整个格局,可以判断这是一个优秀作家的手笔,但小说的完成度不算好。


再来看第二篇《囚笼》。这篇用的是第三人称,主人公叫哈米德,在一个城乡结合部的小卖店当售货员,感觉自己会这么度过余生了。在这种熟稔而又无望的状况下,某个晚上,来了一个很美的姑娘打酥油,哈米德被震撼到了,死水一样的生活和内心掀起了波澜,开始了暗恋。

第二晚,哈米德和一个老主顾曼塞,在店里侃大山的时候,姑娘又来了。有着眼疾的曼塞,眼睛也亮了,很猥琐地去勾搭。勾搭不成,就说,这种姑娘看上去骄傲,其实开价合适,就能搞定。但哈米德认为这个姑娘不是干这营生的,不是这种人。

哈米德吃住在店后面,店是一个叫法吉尔老人的,此时已经卧床不起。他十几岁来到这个小镇后,就为老人干活,他想起父母和自己的出生地,会哭。大致能看出,哈米德是被迫到这里。此前老人能走动时,哈米德出门的话,也只是跟老人一块儿,后来几乎一年都足不出户。现在,每晚陪老人聊聊天,收拾一下,就睡觉,生活很封闭,对应标题囚笼。

姑娘再来买东西的时候,哈米德称分量时多给了一点,两人开始交谈了。姑娘说自己叫茹基亚,刚搬到这里,和亲戚住一起。哈米德从她的穿着看出是做帮佣的,但姑娘谈到工作时,有些不愿意承认,最后透露,在找到更好的工作前,会在城里最好的那家酒店继续当女招待。从这个时候开始,哈米德的桃色幻梦发酵,他意识到是多年来没有亮色的生活让他把情感寄托在这个不熟悉的姑娘身上,于是,晚上,他试着出门了,到镇上走动,一直走到了海岸。他发现一条防波堤上灯火通明,有机器轰鸣,按理说这个钟点不应该有人干活,他因为恐惧而浑身战栗。小说一直没有交代,哈米德为什么恐惧,他还很恐惧对岸城里的人。但不管怎样,走出了这一步后,他每晚都要出门溜达,一边走,一边幻想和姑娘亲昵,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不断地给姑娘小恩小惠,两人言谈甚欢。姑娘完全成为了他心中,必须靠实力和勇气去赢得,但事实上又无法触及的女神,想起曼塞的话,简直是胡言乱语。

一天晚上,很晚的时候,姑娘来买糖。还是穿着工作服,腋下有汗渍,她这次没有着急离开,跟哈米德闲聊,打趣他工作卖力,一定攒了不少钱,打算攒多少回老家呀?哈米德说自己一无所有。姑娘不相信,在凑过身来接东西的时候,带着意味说:你总在给我东西,我知道你也想得到回报,那样的话,光靠这些小恩小惠就不够喽。她笑着扎进夜色中去,小说结束。

坦率说,我有点惊讶,这篇小说写得如此之普通,甚至是平庸。上一篇《博西》至少还有东西,只是说没有捏合好,而这一篇《囚笼》,尽管写得整洁一些,整饬一些,但是,是没有意义的整饬。一个凡人暗恋女神的故事,最后,女神跌落神坛,幻灭了,仅此而已。我在读的时候,一直在等,等那个美妙的一击,但是没有等到。我知道,肯定有人会说,哈米德的恐惧,以及为何流落异乡的原因,如果我们了解了,就能体会到这篇小说的深度。我也高度怀疑,这个背景来自于古尔纳在去英国之前的那段流亡历史,但是,小说不是这样读的。没有交代,那么,在文本层面,就是没写,因为连具体指向的标记都没有,只有情绪,读者就不能强行做注解。没有一个小说,要求读者,必须阅读作者传记才能理解作品,如果是这样,那必定不是好小说,一定会被时间、空间打败,因为小说艺术毕竟不是打暗语。马原曾经说,读小说要读表面,就是这个意思。


古尔纳这两个小说我读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知识的成分太多,文化历史的成分太多,或者说,暗暗地要求你必须知道很多这些,而文学的成分偏少。这不能拿文化隔膜来简单解释。我们比较一下同样是诺奖得主的奈保尔的作品,很容易明白。奈保尔跟古尔纳很有可比性,都是书写殖民、后殖民生活,也是多民族,也是移民。同样是短篇,看《米格尔街》,不需要知道背景知识,也可以顺畅地理解作品,既具体又普世,反过来还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背景。

我不知道这跟古尔纳本身是大学教授,主要学术兴趣也是研究后殖民写作与殖民主义,是否有关。但是,我知道,古尔纳这种写作倾向,非常符合如今严肃文学生产评价链条上面,学院派的文化研究风潮,诺奖的政治正确也多少感染于此。

我一直认为,对文学作文化研究需要谨慎,很容易走火入魔。经常会看到,分析的人一套一套的,各种大格局,听的人不明觉厉,说好深刻呀,走近一看,原来谈论是一文学垃圾,太荒诞了。而且,这很容易败坏文学创作阅读的生态,有些作家因此一味地去编制文化符码,而有些被学院风气带偏了的所谓高眉读者,一拿到文本就开始解密,过度阐释,这只会让严肃文学的路越走越窄。

文化研究有没有价值?有,但运用在文学鉴赏,文学批评,文学研究上,它只能是辅助作用。第一位的,还是得对文学作文学价值的判断,如果是好作品,文化研究才能附丽,才有施用的意义。而何为文学价值,那就要回到文学艺术的本质。文学艺术就是用语言创造的感性形式,盛放我们的生存体验,我们的情感。正因为其感性,能穿越时间、空间,能够让异族、异代的读者共鸣。所以,要判断有没有文学价值,我们必须看重作品的感性形式是否自足、成立,没有这个,或者做得不好,其他所谓的深刻的意义都无从谈起。

当然,并不是说古尔纳就是一个无从谈起的作家,只是我们需要警惕文学领域的文化研究风潮,对古尔纳这种适配作家的利用、涂抹,要回到本质来判断。就古尔纳这两个短篇来讲,我觉得一般,没有符合我对诺奖作家的期待,但公正地说,远不能盖棺论定古尔纳的水平,也许古尔纳更适合写长篇,期待他的长篇引进时,能刷新我们的认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读 |《博西》,你怎么看?
“我们一个整体”?!——古尔纳长短篇创作主题和技法探析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囚笼》阅读答案
流亡者的沉默、自我欺骗与恐惧
02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坦桑尼亚小说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漂泊灵魂的历史书写——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古尔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