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尤瑟纳尔:从黑山庄园到荒山岛的独行者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的名字几乎已经成为一个传说。作为法兰西学院三百多年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院士,她在生前就赢得了“不朽者”之名,她的小说集入选法国著名的“七星文库”。同样引人注目的,是她后半生定居在美国东北海岸的一个小岛上,始终与喧嚣的巴黎文学界保持距离。超然独立的生活态度和富于古典气质的行文风格,使尤瑟纳尔在上个世纪热闹非凡的法国文坛显得卓尔不群。
  尤瑟纳尔原名玛格丽特・德・克央古尔,1903年出生于布鲁塞尔,她的母亲是比利时人,父亲是法国人。尤瑟纳尔的母亲在孩子出生十天后死于产褥热。父亲带着襁褓中的婴儿回到位于法国北部里尔城附近的家族领地黑山庄园。也许在现代心理学看来,母爱的缺失会给人留下终生的阴影,但尤瑟纳尔却坦言自己的情况未见得是一件坏事,因为母亲倾向于引导女孩子扮演传统所规定的角色。尤瑟纳尔从未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但她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父亲,让阅读和旅行成为她真正的学校。尤瑟纳尔回忆说:“他几乎不像一个父亲。这是一位比我年长的先生……我跟他一起好几个小时地散步,一边谈论希腊哲学和莎士比亚,或者他的回忆……这是一位朋友,我跟他一起参观教堂,考古现场,或者跟他谈论动物……”这位父亲喜欢冒险,热衷旅行,对以积累财富和延续家族姓氏为天职的资产者生活嗤之以鼻;他有良好的文学修养,并不欣赏专门的儿童读物,更愿意和年幼的女儿一起朗读阿里斯托芬、但丁、莎士比亚、拉辛、夏多布里昂和易卜生等经典作家。父亲培养了她的文学趣味,也传递给她自由无羁的生活态度。
  玛格丽特从小立志成为作家,她后来在作品中借人物之名写下“孩童时代,我向往荣耀”这样的句子,道出了自己的心声。18岁那年,父亲出资为她出版了诗剧《幻想之园》。为此父女两人玩了一个文字游戏,他们将原来的姓氏克央古尔的字母打乱,重新组合成了尤瑟纳尔。笔名尤瑟纳尔在作家1947年加入美国国籍时正式成为她的合法姓氏。
  就在20世纪20年代前半期,日后的一些作品已经在年轻的玛格丽特头脑中渐渐萌芽,其中就有闻名于世的《哈德良回忆录》和《苦炼》。1929年对于尤瑟纳尔来说也许是一个有着转折点意味的年份,两件大事在这一年里相继发生:一件事是父亲的病故,这个以世俗的眼光看来似乎一事无成的人,却让尤瑟纳尔意识到他度过了自己丰富而自由的人生;另一件事是小说《阿历克西,又名徒劳无益的战斗契约》问世,这是尤瑟纳尔的第一部重要作品,尽管主人公在苦闷中的精神探索为作品打下了深刻的纪德影响的烙印,但是年轻作家的个性与潜质已经崭露头角,引起当时评论界的关注。
  接下来的30年代是在频繁的旅行中度过的。年轻的作家对欧洲古代文明十分倾心,这一时期她经常前往希腊和意大利。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尤瑟纳尔并不仅仅从欧洲古典文学中汲取养分,尽管她从未高喊过今天盛行的“文化多样性”的口号,但她面对不同文化形态的开放态度,在早期创作中已经有了明显的体现。1938年出版的《东方故事集》就是一例。这个集子收录了10个短篇故事,来源颇为芜杂:一篇取材于中国道家寓言,一篇是尝试续写日本古典小说《源氏物语》,还有一篇是对印度神话传说的改写,余下的大部分来自希腊和巴尔干地区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篇幅短小。并无统一的主题,但背景丰富,充满奇幻的想象。作为早年的试笔之作,无论是洗练、机智的语言风格,还是其中的哲思,已经显露出日后尤瑟纳尔创作的某些重要特征。
  此外,30年代出版的作品还有古希腊诗人传记《品达》、小说《梦中银币》、《慈悲的一击》以及散文诗集《火》。年轻作家的旅行见闻和情感经历与对历史、神话和现实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在这些体裁、内容变化多样的作品里以曲折隐晦的方式得到表达,也得到升华。
  尤瑟纳尔喜欢将生活中一系列始料不及的事件称为“偶然造成的奇妙的连环相撞”。30年代末她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当属此列。1937年初,尤瑟纳尔在巴黎结识了美国女子格雷斯・弗里克,这次相识以及随后时局的变化,彻底改变了尤瑟纳尔的生活轨迹。应格雷斯之邀,尤瑟纳尔计划于1939年秋冬时节前往美国。未料启程前夕,二战在欧洲全面爆发,当尤瑟纳尔在波尔多登船赴美时,她绝不会想到这次原本预计为期半年的旅行会无限期地延长,自己只有在12年后才得以重返欧洲。尽管有格雷斯忠诚的友情,初到美国的这些年仍然是尤瑟纳尔生命中最黯淡的一段时光。欧洲战事蔓延,隔岸观火令她深感痛苦,其中有对古老文明遭受战火蹂躏的痛惜,有对无数生灵惨遭涂炭的忧愤,也掺杂着自己的过去被截然斩断后顿感前途未卜的困惑与茫然。迫于生计,尤瑟纳尔在纽约郊区的一所女子学院找到了一份教法语和意大利语的工作,从1942年底一直工作到1950年,这是她一生中唯一一段靠薪水生活的经历。1950年,尤瑟纳尔和格雷斯在缅因州的荒山岛购置了一所小房子,这个如同它的名字一样荒僻的小岛,从此成为她们的定居之地。
  1949年初,一个偶然事件为尤瑟纳尔的生活-带来了改观。新年刚过,她收到一只从欧洲寄来的箱子,那是战前她寄存在瑞士洛桑经常下榻的一家旅馆里的。这只劫后余生的箱子里,除了几件祖传的物品和已经失效的契据,还有一些书。她这样描写当时的情形:
  那天晚上,我打开刚刚收到的那些书中的两本。它们都是四处散落的藏书的残余。一本是亨利・埃蒂安出版的漂亮的狄翁・卡西乌斯的著作,另外是一本普普通通的《奥古斯都传》。这两本书是了解哈德良生平的主要来源,是我当初想写这本书时买下来的。从那时到现在,世界和我本人经历的一切丰富了这段古老的历史,在这位帝王的人生上投射下别样的光线和阴影。从前,我想到的主要是文人、旅行家、诗人和情人;这些形象丝毫没有消逝。但我第一次看见另一个形象极其清晰地显现出来,它在所有这些形象中最正式同时也最隐秘,那就是皇帝的形象。
  此时的尤瑟纳尔清楚地看见了自己要做的事情,那就是完成这本关于哈德良皇帝的书。从1924年第一次参观罗马郊外的哈德良行宫起,她就梦想写这本书。当年未谙世事的年轻作家,迷恋的是富于艺术气质的哈德良,但是刚刚过去的二战的惨痛教训,使思想日臻成熟的她对哈德良的形象有了重新认识和定位。要理解哈德良对于尤瑟纳尔的意义,我们还必须提及作家早年在福楼拜的书信中读到的这样一句话:“从西塞罗到马克・奥里略,这是一段独一无二的时期,诸神已不复存在,耶酥尚未降生,唯有人的存在。”从古代世界过渡到基督教世界之间这段特定的历史时期,哈德良丰富的人生经历显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范例,尤瑟纳尔生命中的相当一部分时间,
  “就将用于努力去理解,然后去描绘这个孤独而又与一切相联系的人”。来到新大陆后的这些年里,她虽然深陷迷惘和焦灼,却从未中断 过阅读古代作家的作品,只是没有明确意识到自己不知不觉中一直在为写这本书作准备。1951年底,《哈德良回忆录》在法国出版。小说以第一人称写成,垂危之际的哈德良皇帝在给继承人马克・奥里略的一封长信中回顾自己的一生。尤瑟纳尔塑造的致力于振兴罗马帝国经济,维护与周边国家和平的哈德良,在战后百废待兴的形势下折射了作家对建立一个繁荣安全的世界的愿望。然而这部作品大获成功的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哈德良对于人生诸多问题的思考具有超越具体时空的普遍意义。哲理与诗意兼备。
  从这时起,尤瑟纳尔和格雷斯的生活就在荒山岛和在欧洲的旅行中交替度过。尤瑟纳尔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包括诗集《阿希普的仁慈》、新版本《梦中银币》、随笔集《有待核实》、几部剧作以及译成法文的美国黑人圣歌集《江水深深,河流沉沉》。
  1968年,小说《苦炼》出版,立即被公认为当年出版界的一件大事,并以评委会全票通过的殊荣获得该年度的费米娜文学奖。这部小说以16世纪的欧洲为历史背景,主人公泽农身兼医生、哲学家、炼金术士几重身份,《苦炼》的书名就取自欧洲中世纪炼金术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将物质放在坩埚中进行煅烧和分离,以提炼出纯粹成分的过程。无论是对世界还是对人自身的认识,泽农都不甘心接受任何现成的概念,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用毕生的观察、实践和思考来努力获得接近于真理的知识。书名的寓意正在于此。泽农班有着达・芬奇、伊拉斯谟、帕拉塞尔苏斯等人的影子,他的经历浓缩了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这一历史转折时期人文主义者对于知识和人性的探求。《苦炼》出版之际,适逢法国爆发“五月风暴”,此外从整个世界格局的角度来看,正值东西方铁幕对抗最严峻的时期。因此,泽农身上体现出的对现存秩序和价值观的质疑和反抗。作品中揭露的宗教改革时代不同阵营之间的残酷厮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引起了回响。从《哈德良回忆录》到《苦炼》,不难看出尤瑟纳尔对历史题材的偏爱,评论也往往据此把她的作品冠以“历史小说”之名,但是作家本人对此颇不以为然,她强调自己写作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再现历史场景,而意在截取人类历史上的某些关键时期为背景,通过展示不同人物的遭遇和探索,来表达对于人类生存状况的关切,进而对今天的人们如何理解和应对当下的现实进行思考。
  1971年,尤瑟纳尔被比利时皇家学院接纳为外籍院士。正当她稳步走向荣誉的顶峰时,从1958年起就罹患癌症的格雷斯・弗里克的病情却每况愈下。整个70年代,她们几乎完全放弃了旅行,但尤瑟纳尔内心始终对旅行怀有一种焦灼的期待。对她而言,旅行并不仅仅意味着发现未知的风景,与地域上的迁移相伴随的是对不同生存形态的观察,是对自身以及社会成见的拷问。她曾借哈德良皇帝之口道出旅行的意义:
  很少人喜欢长期旅行,因为旅行使人不断粉碎一切习惯,不断摆脱一切偏见。而我想尽力做到的,正是没有任何偏见和只有极少的习惯。
  也许平静的生活正是深入阅读和思考的良机。尤瑟纳尔长期以来对以佛教(尤其是禅宗)和道教为代表的东方宗教和哲学思想深感兴趣。这段时期她系统地阅读了大量相关著作,留下不少读书笔记。这种兴趣不是肤浅的猎奇,甚至也不限于纯粹知性的满足,而是将阅读所得融入自己的心灵世界和日常行为,比如她常常念诵佛教的四弘誓愿,并时时提醒自己身体力行。
  还要指出的是,深受欧洲人文主义传统浸润的尤瑟纳尔,早年的世界观可以说是以人为中心和出发点,然而后期则逐渐显示出一个深刻的转变,那就是对生态环境的强烈关注。促成这一转变的,当然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用尤瑟纳尔自己的话来说是“从对人类的思考转向对土地的思考……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尽管它最终令人获益良多”。这一过程使她对当代消费社会的种种弊端更加警觉,也对人在宇宙中的位置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人类只是无限时空中一个暂时的现象,自然是比人类更长久的存在。在尤瑟纳尔的最后一部小说《默默无闻的人》中,主人公纳塔纳埃尔在荒岛上感到自己是“万物中之一物”,这种体验令他沉醉,并平静地走向生命的终结。在这些蛰居岁月里,尤瑟纳尔还完成了《虔诚的回忆》和《北方档案》两部回忆录,她在书中分别追溯了自己母系和父系的历史,目的并不在于炫耀自己古老的身世。而是试图呈现几百年来欧洲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这两部作品与未竟之作《什么?永恒》一起,构成了以“世界迷宫”为总题目的家世三部曲。
  1979年11月,格雷斯经过与疾病的长年抗争后去世。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法国媒体正在沸沸扬扬地议论尤瑟纳尔能否成为法兰西学院自1634年创立以来的第一位女院士。1980年3月,尤瑟纳尔入选法兰西学院。这个消息没有阻挡她远行的脚步,她重新出发的第一站是加勒比海群岛。在生命的最后10年里,年届八旬的尤瑟纳尔迸发出过人的精力。一方面,她不仅多次重游欧洲旧地,还走访了埃及、肯尼亚、印度和日本等从前未曾涉足的国度;另一方面,她的新作源源不断地问世:翻译的古希腊诗集《花冠与竖琴》论文《三岛由纪夫或空的观念》、随笔集《时间,伟大的雕刻家》、《作为朝圣者和外来者》(1989)和游记《牢狱环游》。最后一部作品的名称取自《苦炼》的主人公的一句话――20岁的泽农离家出走,准备到大干世界中去寻求知识时说:“一个人倘若还没有环绕他的牢狱走一圈就死去,岂不荒唐?”
  1987年12月17日,尤瑟纳尔由于脑溢血发-作,在荒山岛的一所医院里去世。深冬时节,在这个远离欧洲的小岛上,她孤独、安详而骄傲地走完了自己的生命历程。在文学日渐成为一种自给自足的文字游戏,甚至沦为大众娱乐的20世纪,尤瑟纳尔的创作始终着眼于探究与人类生存相关的根本问题。晚年的尤瑟纳尔之所以愿意以回忆录的形式回顾自己的经历,丝毫不是出于浅薄的自恋,乃是将自己作为一个可供剖析的人类的样本:
  ……她从来没有忍饥挨冻……除了在最多七八年的时间里,她没有在“谋生”一词单调的和日常的意义上谋生过;她没有,像与她同时代的成百上千万人那样,忍受过集中营的苦役,也没有,像另外成百上千万自以为自由的人那样,为那些源源不断地输送无用或者有害物质、新奇玩意儿或者武器的机器服务过。她几乎没有,像今天仍然有很多妇女那样,受到过身为女人的束缚,也许是因为她没有想过她应当受到束缚……她跌过跤,但膝盖擦破后又站了起来;她不无艰辛地学会使用自己的眼睛,然后像潜水员那样,努力睁开双眼……
  尤瑟纳尔在穿越整个世纪的一生中,对物质和习俗的束缚不屑一顾,始终致力于摆脱环境和时代的偏见。她确信作家的使命在于通过写作成为一个对人类有用的人,让自己的作品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对自由进行思考,也许这正是她不同寻常的人生轨迹留给我们的启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段映虹:荒岛上的不朽者
尤瑟纳尔和杜拉斯
欧洲相关作家作品
《红楼梦》与锦州——补天石的证明
犹太人在上海的浮沉岁月 | 以色列时报
欧洲边缘的列车-从基律纳到纳尔维克(2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