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英国的当代艺术和中国的50周年

 英国象一个靴子,在地图上我端详着这个国家的版图,正在琢磨的时候,正好是中国的50周年大庆,时间真快啊,转眼50年了,这年我才24岁,准备第一次出国,准备也来一番大事业。

    走了很长的路去英国大使馆,而且拍摄了很多珍贵的照片,毕竟是50年的大型庆典,彩车特别有社会主义的色彩,大概都讲述了我们曾经痴迷过的四个现代化还有以前的对主席总理的敬仰之情,时间的推移让我也有些感动,毕竟是曾经辉煌的50年,毕竟我所学习的知识中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社会主义的终极想象和对未来的憧憬,等等以上的情绪让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尤其是当你知道自己就要离开祖国的时候,就要在资本主义的国土上享乐的时候,总有一些舍不得,第一次啊!

    办理签证的结果并不理想,其实是糟糕透顶,我的签证被拒绝了,我只好找到当时英国使馆文化处的WILL先生询问,并得到证实这不是恶作剧,在被拒绝以后的12小时以后,我拿到了签证,也体会到了作为普通人的尴尬,可能是被他们文化部邀请的结果,使得这一切有变的顺理成章,命运的结果和其他人一样,在没有路口的街道重新发现一个拐弯,然后就是通天的大路,我的愉快心情从一开始的失望已经转换成为一种幸灾乐祸,因为不知道多少人的签证没有能够拿到而大声的骂娘,或者变态的忍受这样的排队、领表、递材料等等手续之后的拒签。

    我甚至怀疑这是我的精神在极度的刺激以后和自己开的一个玩笑,而这个玩笑在机场又得到了印证,飞机坏了!我不知道如何是好,我的英文也已经不利索了,和父母告别的时候,他们很担心我的情况,希望我小心而且注意身体,我想这一切都已经没有什么用了,因为我就不可能离开啊!所有的一切可能都是我想象的结果,不过是另外的一次恶作剧。但是这次和以往不同,我们被送到昆仑饭店,在这里享受了舒服的接待,因为我们的飞机耽误了,航空公司为我们赔偿了时间,在最高层的旋转餐厅吃了午饭,在单间稍适休息以后,终于在飞机上透过蓝天白云俯瞰我的祖国,而这个时候我终生难忘,我的祖国50岁,而这一天我第一次飞上了蓝天。

莎士比亚的剧场

    到了英国的机场经过漫长的等待得到了入关签证以后,我离开了其他同胞和一些印度团体,在机场的出口有一个中年英国人拿着有我名字的牌子等,我和他打招呼,跟着他上了车,车的牌子已经不清楚了,只记得在车上有一个皮质的小桌,我在上面翻看给我准备的资料、日程、英国简介,和这个人说了写话,有一种莫名的困意,可能是我睡着了,也可能因为英国阴郁的天气,雨点在车窗上有无数不规则的痕,而我的印象之中这种痕慢慢的就成了一个固定的画面,这样的天气的时候在北京我就喜欢睡觉,这样天气的英国让我这个第一次离开中国的人感受到了北京,所有的相同和不同都变的比较明显,我喜欢这个感觉的时候,我也喜欢这样的相似,可能我本不喜欢离开家的,可能我的生活就是在不同的地点体会一样的感受,可能本来就没有过什么地点,只有这种感受是我可以忆起的一种童年往事。

    生存还是毁灭,是莎士比亚的名句,可是回想起来我还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意思,但是知道英语的时候才明白这并不准确的莎翁词句应该是to be or not to be,这里有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to be 的意思不是生存,而not to be也不是毁灭,如果说意思的话在话剧中的场景里的人在说的时候的意思大概是,我该怎么办?!如同屈原的天问一样,是用手中的剑斜指向天。

    在去莎士比亚剧场的路上的时候,开始下雨了,我没有地方躲雨也没有雨伞之类的工具,沿着泰吾士河向莎士比亚的剧场进发,沿途有一些在雨中奔跑的人给了我动力,我脚步加快,怀着激动忐忑的心情在这个不熟悉的国度,努力不让手里的地图和文件湿了,我的头发开始在雨水中弯曲,伴随着雨水成了一个小小的帘幕。烟雨蒙蒙中的伦敦和小说中伦敦,一个是雨中,一个是雾都。到达剧场的时候我的头发已经很有型,因为雨已经停了,可是我的头发还在滴水,身上的衣服已经完全的湿透,我坐在一个比较靠近门的位置,大家看到我的形象是这个样子,也就没有说什么,大概是终于来到英国不容易之类的话吧!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在场的人说了什么,吃了什么,喝了什么,只有一个场景之中大家温和的交谈并说着什么,想起我在雨里的时候,就发现好象在水里,我们都变成了鱼,大张着嘴。

    剧院在我们吃完饭以后,也正好演完了戏,散场的人并没有我想象的多,稀稀拉拉的人群向门口涌动,一会就不见踪影了,我们看了关于莎士比亚剧场的介绍,和一张仿古的地图,在泰吾士河旁边曾经有很多个剧场,现在被保留的只有一个最大的,有剧场和二楼的餐厅,眺望泰吾士河的时候,看到船和下面的行人,就在桥的边上,有一个崭新的建筑正在兴建,而不远处有一个巨大的建筑,就是后来的TATE MODERN博物馆,我们毕竟拿到的是文化方面的奖学金,自然被安排到各种文化机构之中。

    这样的聚会在来到伦敦的前几天比较频繁,好象每天上课一样,到一个地点见一个人,他会介绍他的机构和英国的情况,而我们就在地铁或者走路之中慢慢的了解这个城市,从海德公园到泰吾士河,从泰吾士河到莎士比亚,从莎士比亚到TATE MODERN,这里的戏剧没有悲喜,也没有太多的刺激,也许我还带着一种中国的特制眼镜观察这个城市,在看到艺术之前,我没有发现他们的优越和我们的生活上的差距,有的就是对食品的不适应和对每天的安排慢慢的失去兴趣,莎士比亚的剧场里没有看戏,却因为吃饭而浑身湿透,在我慢慢的觉得这样不是我的目的的时候,我们几个人开始不见面了,因为我们都来到了属于我们要求的单位,我的单位就在白金汉宫200米远的地方,在那个时候我只知道白金汉宫,并不知道ICA或者YBA。

    ICA伦敦当代艺术学院,一个不是学院的展示中心,有剧场、电影院、展览厅、书店等等设施,是英国当代艺术的发源地,有50多年的历史。

    YBA英国青年艺术家,特指一批从ICA起步后来成为大师的年轻艺术家们,代表人物是DAMIEN HURST。

ICA的早晨

    早上10点的时候我来到了ICA,这里离地铁站非常的近,我在那个著名的大街上看到了骑马的警察,在来的路上到处可以发现近500年的雕塑,这些雕塑在各种情况下,在最普通的公园长椅旁边就是。

    经常路过的建筑也是有很多老房子,他们不是在外面被加固,就是里面被改造,但是前提是不许破坏任何和历史有关的墙面,颜色等等。早晨的ICA安静的躺在那里,白色的门窗非常不起眼,房子是女王赞助的,谁都无法想象这样的一个有如此声名的当代艺术殿堂是如此的普通、安详。穿过一个高台阶,到ICA的后门,从这里的员工通道就可以直接到办公室,这里的对外开门时间是下午1点,经常是早上在办公室和这里的管理人员探讨管理和艺术的情况,或者在每个周一打扰这里的艺术总监PHILIP DODD先生,他非常的忙,但是总会有时间给我,因为他是我的接待人,而我被安排在办公室和电影部、戏剧部的人在一起,展览部却要穿过另外的门,和我来英国之前的要求完全的一样,本来我都觉得要求的比较不切实际,但是在这里完全的实现了我的要求的时候,这样的震撼来自于完全的不可能在轻描淡写之间被完整的实现了,在时间上还不知道中国到什么时候才能够实现这样的景况。当时的最大梦想就是回到中国要建设这样的一个空间,完整的艺术形态和所有当代艺术的可能性被包容其中,场所不需要太大。这里来的人可以说是伦敦最时尚的团体,他们的到来改变了ICA以往的严肃形象,在前卫的当代艺术的带领之下,不失为最时髦场所。我曾经在那里看到了一个重要的展览,而这个展览恰好要由我在北京制作,他们的名字在中国知道的人非常少,而且非常普通,就是一个数字的关系<1.0>。这里的演出也是最有意思的,很大胆的邀请艺术家参与到娱乐的项目之中,曾经在剧场里面看到《打印机交响乐》是由一个艺术家和一个 电脑工程师现场完成的声音作品,使用了14台打印机,通过电脑控制打印机的打印速度,创造了一种电子音乐的氛围效果,不失为好听的现场机械表演。这里的演出是连续不断的,但是我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电影院里,看那些完全不曾听说的大师作品,时间完全回到1930年-70年之间,在这里看到的法国或者日本的先锋大师电影作品,感觉异常的兴奋,对艺术电影的迷恋达到了顶点,陆续在这里还有一些中国的电影,如张元的《东宫西宫》,贾樟柯的《小武》,王家卫的《阿飞正传》,这些电影在还是盗版VCD的北京是难得一见的,可是在这里的艺术影院全都可以看到,他们的安排非常的好,以至于观众经常是排队到门口以外,虽然影院的座位不多,小的是50人,大的是100人,但是几乎是整天处在爆满的情况。

ICA之外的冒险

    渐渐的这样的情况在一周之内已经差不多清楚了,开始了我在伦敦的另外的探险,在SEPENTAIN画廊见LISA KAREN,去SAACHI的画廊看新YBA作品,看到了TRACY EMIN等人的新做,这些人后来都参加了英国最高级别的艺术奖项特纳奖的评比,尤其是TRACY通过其女性的独特视角和充满了对自身暴力的完整的呈现,成为当时伦敦的在DAMIEN HURST之后的又一个明星艺术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的一个帐篷的作品,在里面缝制了很多人的名字,作品的名称是《从1950-1996所有和我睡过的人》,名字的翻译很直接主要还是因为她作品本身的力量和导向是这样的,在一个花花绿绿的帐篷里面是一个小女孩经历过的所有与她有关的人的名字,而这些人影响着她的生活和未来,只是一个小小的帐篷,充满了幻想的奇景和想象的空间。

    因为这个特纳奖的原因我拜访了伦敦TATE博物馆的馆长和去了利物浦的TATE看利物浦双年展,利物浦的负责人当时不在,到了这个城市的时候,脑子里想的却是甲壳虫乐队,四个来自利物浦的人在70年代红遍全球,现在还在不断出版他们的唱片,无论是HEY JUDY或者YELLOE Sumerian, 到了利物浦的时候自然体会到了这个海港城市给人的幻想,和近似超现实的空旷带来的想象。

    双年展的作品没有太突出的印象,只有一个艺术家做的声音装置造成地板的一种轻微震颤的效果,地板上放置的水瓶中的水保持着一种不变的从中间向外扩散的波纹。还有一些影像的装置作品,很大很空虚,并没有什么震撼,到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女艺术家的作品,在一个熨衣板上投射的抖开床单的作品很有力量,每一次床单抖开的时候都有一幅她生活中的场景出现,给人一种很日常又很温情的美感,楼梯进口处还有一件互动的作品,将整个空间有锡纸包了起来,使用了很强的灯,在人开门的时候灯光闪耀,整个空间造成的反光,给人一种错觉,有些象被逼视和暴露在一种视觉之下的感受,这个作品当时看来是很重要,后来觉得这样的作品现场非常的好,但是实在经不起推敲。

    可能有的时候这样的大型展览总会让人有一种逛庙会的感觉吧!一切事情的发生和作品的连贯性,需要观众不断的变换视角和调整思考状态,和这个城市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很多作品呈现出来的异国情调是如此的明显,无论艺术家来自于哪个国家,他们身上的符号是如此的强烈,到是最后在离开展览的时候才能喘口气,离开那种压迫感,如果说这样的压迫感在1999年还是可以接受的话,现在的观众完全有理由拒绝这样过于讨巧的作品,看不到任何艺术家的工作和思想,有的只是闪眼的瞬间,如果我们将这样的瞬间称作美感或者反美感的话,我们在也不能逃避一个当代艺术的最终问题,它的当代性?挑战性?时间性?说到最后一点的时候,我想这已经非常的明了。

英国的吃住行

    在英国最有意思的是地铁,在地铁里面象进了迷宫,分成4个层面,用英国的原住民的话就直接把地铁叫管道TUBE,地铁的分布极为不科学,有些象现在北京的路上交通,有英国人说,如果你认识最好的方法是走路,其次是乘坐地铁,打车在英国完全是奢侈品,大概要在20英镑左右。坐地铁也不便宜,大概每次2镑左右,所以走路就成了一种最节约最有效的办法,我经常在各个重要的当代艺术展览馆徘徊,幸好他们都在同样的街区,可以每天选择去不同的街区,有一次到英国非常著名的一个地方,是一个完全自由的露天论坛,这里的人只要站在啤酒箱上就可以演讲了,演讲的主题有人权问题、种族问题、爱滋病问题、毒品问题等等,听众大部分是游客或者在公园里无所事事的人,这里的治安最乱套,经常有人在厕所里被抢劫。当被其中的一个演讲者问到毛主席和红宝书的时候,我觉得这个老人太可爱了,看他的装束还打算拯救我呢!我告诉他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他还是不相信,大概他希望那个时代没有过去,而他恰恰可以站在这里大谈中国的不幸和全世界的灰暗的未来。

    英国食品非常出名,这里的食品因为难吃而出名,来之前我并不了解什么叫做不好吃,但是在英国的高级餐厅吃饭的时候,已经发觉英国食品的油腻程度和口味完全和我接触的西餐大相径庭,后来在街头吃到的著名的炸鱼薯条,还有后来在一些当地著名的中国餐厅吃到的中国菜,突然眼泪差点下来,英国人民太苦了!这不是一般的难吃,吃了以后还隐约的会有胃承担不了重负向下移动的迹象,只有在原地不动,可是这样的结果就是这里的人腰都很粗,在这里的大街上可以说没有漂亮女孩,矮矮的胖胖的到处都是。

    住的地方是一个很好很小的酒店,因为是在市中心,这里的房价奇贵,大概要每天100镑左右,我在这里住了大概3个月,邀请我们的英国文化部和ICA要大大的破费了,这里的酒店在繁华的市中心还保留了一个很小的饿花园,花园里和安静的花和植物,经常是我在喝英国茶的时候,很少得到的一份恬静,酒店里还可以做饭,这让我的生活开始慢慢的有些生气,可以买到一些鸡肉和调料,虽然不是正宗的中国调料,但是至少比大街上的食品好一些,一个曾经在国外待过的朋友回到中国,第一件事情就是喝酱油,我终于理解了他的心情。

建筑和生活

    这里的建筑总和钢铁石头分不开,在泰吾士河上有一个连查尔斯王子都不喜欢的摩天轮,他曾经用愚蠢描述过这个东西,还有在到一个大博物馆的铁桥上,你可以透过铁网看远出流出或者向着远出流去的泰吾士河。

    这里的建筑都保持了工业时代的文明和发展,到处是铸铜的雕像,这里的大门也很多,大部分的城市保持了本来的街道和生活风貌,有几次我迷路了,找不到去ICA的方向,在这些斜街里面走,看周围的建筑和人,经过了很多剧场和电影院,如果没有迷路的话,我可能永远不能体会到这种在一个城市盲目游走的感觉,我没有其他人要去名胜古迹的需要,只想在这个城市之中体会这个城市的视角和生活,后来这一直影响着我对事物的看法。

    这里的建筑都有自己的颜色,可是因为伦敦总有小雨或者阴天,很少可以体会什么颜色在这个城市,人也是比较严肃的感觉,现在想起来还是那种阴雨的天气加上暗绿色的泰吾士河水在缓缓的天上漂移或者在锈记斑斑的铁桥下流淌而过。建筑的宏伟被这种庄严的自然氛围融合成为一种钢铁的感觉。

当代的舞曲和北京在伦敦

    有一次有待带领我们去看SASHA的演出,还有一个著名的DJ JOHN DIGWEED也演出,我们没有排队就来到了门口,高大的保安和长长的人群形成鲜明对比,这里是一个新的俱乐部叫FEBRIC,面积非常大,有3000平米左右到处是人,等到SASHA和JOHN出场的时候人群开始骚动,我们离开的时候大概是凌晨4点,出门好象做梦一样,高大的保安依旧,人群的长队依旧。只听说过这些著名的DJ,在伦敦真正见识了他们的现场,有点失望,有点愉快,当时觉得SASHA的名气很大,但是音乐一般,而JOHN却是一个实力派,现在好象确实和我想的差不多,他们的位置在变化,直到2002年在德国参加艺术节的时候发现SASHA的海报到处都是,可能他已经转变市场策略了,JOHN却在伦敦红透了半边天。

    北京在伦敦是我在的时候的计划,来自北京的20几位艺术家参加这个活动,策划人是ICA的总监PHILIP DODD先生,希望将北京的文化情况直接搬到伦敦,他后来的计划还有俄罗斯在伦敦等等项目,这次可能是中国当代艺术群体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在最高级别的美术场馆做活动,叫做活动因为还有音乐演出、舞蹈、电影项目,这次的感觉很奇特,好象只有关心中国或者和中国有联系的人才关心这个展览,参加活动的人是ICA很少见到的一个群体,他们或多或少都和中国有联系,可能这就是PHILIP的策略吧!让这个展览充分的体现北京的情况,将真实的北京文化现状的部分直接移植到伦敦的时候,它受到的不管是欢迎还是尴尬,都反映了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上的位置,这里不难看到一种中国热现象的开始,每次活动的开始人都很多,大家关心的问题是文革影响、经济开放、东西方文化冲突问题,整个展览在伦敦成功的展出是一种标志,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另外的一种标志,其中还有一些不愉快的片段,事实的结果是随着这个展览的结束,也是我的归期,我已经盼望已久的回到北京。

YBA的终结

    本来这里要说到的YBA需要很多笔墨,事情本来是应该找到原因的,英国的YBA还是影响到中国的当代艺术,无论是DAMIEN HURST的鲨鱼标本,还是他的奶奶同意在死后将身体捐献给他做成艺术品,还是以挑战自身和内心的女艺术家TRACY EMIN都是当时的翘楚,他们的作品早就超越了国界,在经济方面也已经是超级的明星,YBA在SAACHI兄弟、BBC4台、TATE美术馆、ICA等等机构的联合推动之下,在90年代初期就扫荡了世界艺术市场,一次新文化的胜利,一次新内阁模式的政治胜利,一次当代艺术商业化的胜利。

    YBA给我的印象异常深刻,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险些成为我判断作品的标准,也是我一直徘徊的问题,什么才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方式和方法,可能老栗和高铭潞都在找,现在的策划人和艺术家也在找的东西,到底失落到了哪里?我们的失落可能是一个整体的失落吧!这里的艺术家、策划人、投资商、展览机构、媒体从来就没有象英国这样的合作,也不会有象DAMIEN HURST这样的艺术家,也不可能有续写当代艺术史的话语权。

    当我们迷恋于追捧YBA的时候,显然是很表面化的理解了这个群体的力量和导向性,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因为成功决定一切,我们所能够做的不过是等待整体的成熟。

    这是对1999年的一个回顾,发生的事情已经不能记清楚,有的是零星的碎片,还有当时的模糊感受,可能已经不准确了,不可能是当时的感受了,不可能那么强烈了,但是回忆好的地方就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迟到,因为经历的事情就在脑海深处漂游,随时都有可能靠岸。

1.0

英国当代数字艺术的前锋

    在ICA 的一个晚上曾经体验到这个艺术节的力量,整个展览场地成为一个大的数字空间,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发现游戏机或者艺术家制作的互动媒体装置,活动的现场极为火暴,来自各地的艺术精英和曾经是ICA 的老顾客都在这一天汇聚在这里。

    今年将是1.0来中国的时候,将在6月掀起一次新的数字艺术浪潮,把当代艺术的可能性和商业的可能性并置展出,这样的时机从2002年以后越来越成熟,数字艺术或者数字化生存再不是什么陌生的话题,电脑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家庭化,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早在1996年有人提出的网络革命在网络泡沫时代终结的时候真正的到来,可能这次的机会是又一次革命的可能,是我们在发现逻辑思维中线性标准的时候,发现其他的可能性的好时机,在社会上还在讨论的人与电脑的问题之外,我们会看到一次近乎完美的展览,这个展览里面只有数字媒体,纯粹结果就是将更直接的交流数字的可能性和艺术的可能性,同时体会更新的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这个时代的深远意义已经远离生活本身,我们在探询的就是仅仅凭借视听感受,是否可以为我们提供另外的生存经验,思考变的更加视觉或者听觉化的时代正在到来。

ONEDOTZERO2004年在中国

先锋+原创在双城

简介

    自1996年起,onedotzero数字多媒体影像节和相关项目超过200小时的原作.1999年起成为数字电影最大的专门节日,作为伦敦一年一度的重要艺术活动,环游了世界60多个城市.

    onedotzero是最重要的数字多媒体影像节之一,随着桌面数码电影制片的产生于1996年在伦敦诞生.它是关注于非传统制片人跨媒体创作的先行者,这些创作来自于不同的背景-平面设计,插画,电脑游戏,时尚设计等等.onedotzero电影节涵盖了移动影响的所有形式-从革新的商业作品到纯实验性的作品-电影,广播设计,创意平面设计,数码网络动画,音乐录像,电脑游戏,互动项目和现场视频声音演出.

    Onedotzero很荣幸受邀来到中国两个重要的城市—北京和上海,继续这一年一度的国际盛事.这是一次独一无二的机会体验数字艺术.同样也是中英之间文化交流,信息传递和创造性工业纽带连接的好机会.

    Onedotzero的项目规划被冠为极具领导性和革命性的,它大大影响了世界各地的类似项目.这些是新一代同时创造商业和个人艺术作品的艺术家们,他们的全球思维影响着动态影像的全新形式,在onedotzero上被彰显出来.

    Onedotzero把这次中国之行看作一次更长旅行的起点,onedotzero shanghai 和onedotzero Beijing 将在起点上逐步搭建起艺术和商业,观众和艺术家的合作桥梁,拓展这段延续到未来的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收藏家394期:最成功的艺术商人 ,查尔斯•萨奇和他的收藏帝国
世界顶级藏家萨奇一个人的传奇
她的所有不幸皆为艺术...
当代艺术关键词100(系列)英国年轻艺术家YBA
她特辑|我为什么做艺术家?
他的画高达8620万美金,看看这画能否唤起你内心的情感按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