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莫言:河北是我文学的第二故乡

  ■1981年秋天,保定市文学期刊《莲池》在头条位置刊发了一个署名莫言的陌生作者的小说,这篇题为《春夜雨霏霏》的小说正是莫言的处女作,它让中国文坛第一次记住了莫言这个名字。

  ■山东高密故乡是与我在河北生活了几年的保定地区、白洋淀地区结合在一起的,我的文学故乡应该是山东高密加上河北保定。

  ■我的文学是在河北起步,我的命运也因河北而改变,每次提起河北,我心里都很激动,有一种感恩戴德的想法。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感恩的想法更加强烈。

  ■大江健三郎曾经这样评价莫言——“中国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提起作家莫言,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电影《红高粱》里那些色彩鲜艳的画面和黄土地上张扬的生命力,接着便是莫言的那个高密东北乡。山东高密不仅仅是莫言地理意义上的家乡,更是他几十年来在文学创作道路上一直苦心构筑的文学故乡。正像作家福克纳一辈子都在写他家乡那块邮票般大小的地方一样,莫言的小说创作也从未离开过山东高密,那是独属于莫言自己的文学王国。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莫言的高密东北乡里居然有着保定农村的影子,有着白洋淀的影子。莫言说:“山东高密故乡是与我在河北生活了几年的保定地区、白洋淀地区结合在一起的,我的文学故乡应该是山东高密加上河北保定。”作为河北人,听到莫言说出这番话时,内心先是感到惊诧,接着便是一种莫名的惊喜——作家莫言最初竟然是从河北开始走上中国文坛!

  从《莲池》里“扑腾”出来的作家

  1981年秋天,保定市文学期刊《莲池》(第5期)在头条位置刊发了一个署名莫言的陌生作者的小说,这篇题为《春夜雨霏霏》的小说正是莫言的处女作,它让中国文坛第一次记住了莫言这个名字。

  谈起那篇小说刚刚发表时的感受,莫言如是说:“对于一个多年来热心文学的青年人来说,对于一个写了无数稿件全部被退稿的业余作者来说,终于有一篇小说变成了铅字,堂堂皇皇地上了文学刊物,这种欣喜是难以名状的。”虽然这个时间的节点已经过去了近三十年,但是在莫言说这番话的时候,我仍然能感觉出他发自心底的那份兴奋与激动。

  是的,莫言的文学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充满了坎坷和曲折。

  莫言小时候文学功底好,作文写得非常漂亮,经常被当作范文朗诵。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莫言辍学回家当了放牛娃。村里有一个被遣回原籍劳改的“右派”,是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的毕业生,和莫言是一个生产队。在一起劳动时,他经常帮助莫言编织作家梦。有一次,莫言问他:“叔,只要能写出一本书,是不是就不用放牛了?”“岂止是不用放牛!”然后他就给莫言讲了丁玲的一本书主义,讲了那些名作家一天三顿吃饺子的事。大概从那时起,莫言就梦想着当一名作家了。别的不说,那一天三顿吃饺子,对饿怕了的莫言来说,实在是太诱人了。

  长大后,20岁的莫言离开家乡当了兵,后来被调到保定市满城县深山沟里。于是,莫言又拿起笔开始写作,作家梦在这个年轻人的内心再次熊熊燃起。当时,莫言写了很多稿件,向全国许多报纸投稿,他没有向大报大刊投。莫言说:“像保定市的《莲池》、保定地区的《花山》、沧州地区的《无名文学》等,这些地市级刊物成为我当时投稿的首选。”每次莫言都是满怀信心地把厚厚的稿纸装进信封,开始漫长且充满希望的等待,往往最后等来的全是那些破烂不堪的信封,里面最多塞上一封编辑部铅印的退稿信,有的在信上签上莫言的名字,有的干脆连名字也不签。

  终于有一天,莫言收到一封保定市《莲池》编辑部的信。收到这封信后,莫言简直欣喜若狂,因为这是一封用编辑部的专用信封寄来的薄薄的信,也就是说莫言的小说被留用了。果然,编辑在信中告诉莫言,希望他在方便的时候到编辑部去一趟,当面谈一谈如何修改的问题。莫言说,当时拿着那封信,又想哭又想笑,激动的心情难以名状。莫言向部队请了假,坐上长途汽车奔往保定。当时交通很不方便,在路上颠簸了大概三个半小时,最后终于到了《莲池》编辑部。编辑部跟莫言想像中神圣的文学殿堂相去甚远。莫言描述说:“那是一间破破烂烂的小房子,带着铁皮烟囱的那种最原始的煤炉子,里面摆着四张桌子,上面是堆积如山的稿件,稿件上落满了灰尘。”

  在这里,需要特别提到《莲池》的一位老编辑,他叫毛兆晃,那天就是他接待了莫言,也是他发现了莫言的处女作,并从此把莫言一步步引领着走上了中国文坛。莫言小说的题目叫《雨夜情思》,写一个结婚不久的少妇在一个春雨霏霏的夜晚想念自己远在海岛上当兵的丈夫,是一种内心独白的文体。见面的时候,毛老师笑着对莫言说:“我还以为你是个女战士呢,没想到是个小伙子。”毛老师认为小说基础不错,但人物形象单薄,需要进一步修改。几天后,莫言拿着重新改好的稿子送到编辑部。毛老师看后说了一句话,让莫言像泄了气的皮球:“还不如那篇初稿好呢!”就这样,改到第三次的时候,毛老师没再说什么,打发莫言回去等消息。没过多久,《莲池》就以《春夜雨霏霏》为题发表了莫言的这篇小说,这也是莫言公开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它的发表终于圆了莫言的作家梦。拿到稿费后,莫言买了一瓶刘伶醉,四只马家烧鸡,和战友痛饮了一场。

  此后两三年,莫言又接连发表了《丑兵》等五篇小说,全部是在《莲池》上刊发。毛兆晃也经常带着莫言去白洋淀,或是体验生活或是参加各种作品研讨会。小小的《莲池》成为莫言的游泳训练场,他终究要从这里游向那片广阔无垠的大海。   从“军艺”正式踏上文学道路

  1984年7月,解放军艺术学院成立文学系,莫言成为首批学员。这批学员人才济济,他们班获过全国大奖的作家有李存葆、宋学武、钱钢、李荃等。

  “管谟业(莫言原名)是谁呀?”当时系里一来信,拿信的同学总要这么问一声。莫言很压抑,心想:“我来快一年了,还不知道我是谁?”

  是呀,这正是莫言调离保定时所担心的情况。当年,因为莫言在《莲池》接连发表小说,对所在部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当了政治教员,还被破格提了干。1983年,莫言被调往北京,他不愿意去。他想:“我好不容易才在保定认识了《莲池》编辑部的老师,去了北京谁认识我呀,我的小说谁给发表?”一位领导好心地告诉莫言:你不能永远在“莲池” 里扑腾,莲池虽好,但是很小,你应该学会去大海里游泳。莫言调到了北京,但是稿子依然往《莲池》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莫言:40年前我是这么“出道”的
《莲池》往事
莫言发表作品四十年简顾
​【10月11日】7年前的今天,第一次第一个中国籍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几年又是谁呢?
与莫言有关的日子
河北省保定市古莲花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