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毒何殇│“口语诗”二十一条

“口语诗”二十一条

文  西毒何殇

此文旨在以碎片化的方式,厘清一些“口语诗”的基本概念,抛砖引玉,接受质疑,可以反驳,于争论中在一定范围内普及口语诗。

1、也许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口语诗,但我们此时此刻说的“口语诗”是专指“后口语”。脱离时代,来说口语,毫无意义。一万年以后的口语诗,绝不是我们现在为之战斗的东西。

2、为什么是“口语”?就是有别于“书面语”。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个体有不同的口语,却会使用相同的书面语。使用口语创作,更符合个人表达,也更尊重个体。

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语”,但如果就此说“每个诗人写的都是自己的口语诗”,恐怕诗人自己都不会答应。因为在口语诗之外,还有其他类型的诗。

4、比如表现自己情感狂热想象力瑰丽的浪漫主义诗歌,表现自己对社会观察力强有思考的现实主义诗歌,表现自己能把瞬间情感用形象准确呈现的意象主义诗歌,以及表现自己书面语修饰能力强的修辞诗歌……这些都是文学常识,不再赘言。如果这些都没基本的理解,后面的话说不着。

5、上述这些思潮(流派、风格),其实是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在其各自所处的时代,都是先锋,都有自己的对立面,都形成了自己完整的价值体系和独到的美学标准。举个不太恰当,但比较形象的例子,类似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散曲。你非要说唐代有没有词,元代有没有诗,当然有,但不是主流成就。

6、把视野拉远来说,无论唐诗、宋词还是元散曲,以西方的标准来看,都是诗。就像大多数非专业读者看维吉尔、华兹华斯、济慈、弗罗斯特、艾略特、策兰、阿赫玛托娃、聂鲁达、史蒂文斯……反正都是外国诗人,也不管其年代风格。

7、但从文学专业内部来看,文学的演进是有清晰脉络的,而且这种演进是与社会思潮和文明发展相一致的,并不可逆。随便一本文学史说的都很清楚。

8、中国不同。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行进了西方几百年的路,到今天,也许物质文明已经现代化到可以与西方并驾齐驱,但精神文明呢?这绝非一蹴而就的事。复杂纷乱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各种新旧思潮和美学标准齐头并进,相互纠缠、抵触、摩擦、吸纳,因为各有各的存在空间和理由,所以相互并不能说服,甚至都没有交流的地平。这与中国当下社会发展的乱象也是相一致的。

9、在如此背景下,说口语诗好,在大部分人听来,跟放屁一样。凭啥?为啥?你说好就好?你算老几?如果你引出西方文学发展的脉络,那就会引来另外一种声音——西奴,洋奴,都听你洋爹的,跪在西方脚下,跟在西方屁股后面吃洋屁,中国要走自己特色的文学道路……这与中国的政治文明水准,也是相符的。

10、而在这个过程中,口语诗为什么引起的争论最强烈?因为它戳到了中国的软肋——乱象,这正是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上帝死了,群魔乱舞,百鬼夜行。而表达乱象最恰当的方式,就是惠特曼在一百多年前就呼吁的“碎片式写作”。

11、惠特曼认为,欧洲人对“有机整体或组合”具有天生的意识,只有通过对悲剧的反思或对灾难的体验,才能获得碎片意识。美国人对碎片的意识与生俱来,因为美国本身就是由格格加入联邦的国家和移入的民族构成的,到处都是碎片的汇集。

12、后现代哲学家德勒兹如此阐释惠特曼,美国因为接纳外来作品,介绍所有时代、地域和民族,使得美国文学成为一种卡夫卡所说的“次要文学”——少数派文学,而少数派文学使得任何私人写作,都能成为“民族问题”。即使最简单的爱情故事,将国家、民族和部落置于其中,最个人的自传也必定是集体的。这是一种民众文学,由人民和“普通人”,而不是由“伟大的个人”所创造,就像是美国的建立。

13、吊诡的是,建国几十年来,中国一直呼吁大作家大诗人书写民族、歌颂人民、刻画时代,动不动来个什么整体主义、神性主义、大诗主义……口号一个比一个政治正确,可是结果呢?且不说诗,只就中国人爱读的长篇小说来说,真正成功书写民族,歌颂人民,刻画时代的作品,有超过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人赛珍珠《大地三部曲》的吗?

14、当然,上面这段这与诗没有直接关系。我要说的其实是惠特曼的“碎片式”写作,在中国遭遇了众口一词的抨击。似乎一提碎片,就是浅薄,就是罪过,就是“三俗”。与另外一个词“解构”,有相似的遭遇。象形字就是这么一点不好,看见“解构”,就马上联想到拆解,接着是拆毁,接着是毁坏,接着是破坏……真不是这意思。

15、“解构”这词据说是钱钟书翻译的,严谨点说,应该是“结构分解”,就像我们把原子结构分解为原子核和电子,并不是要去破坏原子。解构并不是要拆房子,所以不存在拆了之后怎么办的问题。

16、解构哲学源于尼采,尼采本意是反叛哲学,打通哲学和诗歌,让理性和上帝所代表的道德,不再成为人性解放和追寻终极意义的障碍。杀死上帝,人类不需要见证者、审判者和救赎者,人类就是自由意志本身。通俗点说,就是扼住命运的喉咙,我命由我不由天。只遵从自己的意志,直面自身的命运,用自己的语气说自己的话。我手写我口。

17、对既有的由权力制造的观念、普遍话语、集体意识发起反抗和争论,解构不是否定,而是再讨论,这种再讨论是拒绝被设定,反对中心主义。而反对不是凭空而生的,德里达提到“欧洲传统之所以能够被解构”,是因为在欧洲发生的事——专制主义、纳粹主义、种族屠杀、清洗犹太人、殖民化,等等,这些都是中心主义观念导致文化的僵滞出现的罪恶。他说的这些,并不局限于欧洲。

18、其实这些概念,无数学者和研究者都论述过了,远不止我写的这么浅白,但这么浅白的讲,有助于进入并了解后现代。“后现代”并不像一些人理解的恶作剧,而是出于一种深切的责任感。

19、正是出于这种责任感,诗人才把“口语诗”这个概念继续精确化,根据其不同发展阶段和特征,精准划分出“前口语”和“后口语”。

20、举一些文本例子,用心的读者能体会到其中的区别:

  • 前口语诗是生活流(于坚《尚义街六号》),后口语诗是生活片段(伊沙《9.11心理报告》);

  • 前口语诗是“我们”的(韩东《有关大雁塔》),后口语是“我”的(朱剑《新居》);

  • 前口语诗是概述的(李亚伟《中文系》),后口语诗是个别的(西毒何殇《医院最好看的女人》);

  • 前口语诗是抽象的(杨黎《撒哈拉沙漠上的三张纸牌》),后口语诗是具体的(马非《两条毛巾》);

  • 前口语诗是情境的(王寅《想起一部捷克电影想不起片名》),后口语诗是情景的(王有尾《怀孕的女鬼》);

  • 前口语诗是抽离的(阿吾《相声专场》),后口语诗是在场的(艾蒿《玩伴》);

  • 前口语诗是精英的(于小韦《火车》),后口语诗是平民的(梅花驿《牛逼》);

  • 前口语诗是仪式的(王小龙《纪念》),后口语诗是戏谑的(李勋阳《皈依》);

  • 前口语诗是情怀的(姚风《南京》),后口语诗是情趣的(宋壮壮《脱发治疗经过》);

  • 前口语诗是浓烈的(琳子《那东西》),后口语诗是天然的(游若昕《虚惊一场》);

  • 前口语诗是含蓄的(何小竹《10月9日在王建墓》),后口语诗是直面的(沈浩波《玛丽的爱情》);

  • 前口语诗是周延的(默默《为上帝补写墓志铭》),后口语诗是截取的(起子《茶古天主教堂前》);

  • 前口语诗是经典主义的(邵春光《太空笔》),后口语诗是即兴的(江湖海《那几年》);

  • 前口语诗是感受的(京不特《瞄准》),后口语诗是体味的(杨艳《把他挂在风雨中》);

  • 前口语诗是凝思的(胡冬《我想乘上一艘慢船到巴黎去》),后口语诗是即视的(侯马《吃灯泡》);

  • 前口语诗是杂糅的(吉木狼格《爱情和马》),后口语诗是纯粹的(伊沙《鸽子》);

  • 前口语诗是轩辕的(《阴间也有愚人节》),后口语诗是轼轲的(《你见过大海》)

21、口语跟口水的关系,类似于意象和大象,修辞和修仙,抒情和色情的关系,如果把“口语诗”说成“口水诗”真能让你嗨湿了,没问题,满足你这种趣味。

西毒何殇,口语诗代表诗人,小说家。1981年生于陕西,现居西安。著有诗集《人全食》《绿祖国》《屠龙术》,译作《在露台上组装天使》,主编《中国先锋诗歌地图:陕西卷》。《戴眼镜的老民工》入选英国济慈诗歌协会《人权诗选》并获奖。参与发起“长安诗歌节”,并历任秘书长、主席。《口语诗》主编。

谁说人类不好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夏汉诗札四则
【一分钟学一个诗技】之:口语修辞
新作速递丨伊沙七月诗歌精选:截句《点射》系列
曹谁:“曹伊之争”与文坛十大弊病
对诗歌写作的几点思考
于坚与口语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