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伍尔夫的女权主义立场(全文)

摘要:伍尔夫不仅是英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者,而且也是女权主义的倡导者。在她的作品中,伍尔夫提出了一些与女性主义相关的重要问题,并鲜明地表达了她独特的女权主义立场。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伍尔夫在女权主义方面的独特的立场与贡献。

关键词:伍尔夫;女权主义;文学传统;双性同体;经济地位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美,它以妇女为中心,并以女性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它试图去发掘不同于男性的女性文学传统,对男性中心文化进行了颠覆。伍尔夫不尽是著名的意识流作家,也为女权主义批评奠定了殷实的基础。以下从三个方面探讨伍尔夫的女性主义立场:

一、试图寻找妇女自己的文学传统

伍尔夫积极投身于她认为合适的女权主义的活动之中的时期.凭借着女性特有的直觉、细腻和机敏,她对妇女命运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以一名女作家的独特眼光深刻揭露男权制度下的女性的悲惨命运,并试图寻找出女性自我解放的理想道路。她肯定了女性文学有不同于男性文学的特殊的风格,并努力寻找适合女性的表达方式以及文学理念。女性文学不同于男性作家对和爱情的阐述,由于主体的不同,从而理解也不相同。男性社会一向是为了维护父权秩序与权威,巩固他们的权力与利益,在文学作品中创作出符合他们理想与标准的“女性”。所以伍尔夫试图创作出女性特有的文学方式,用以揭露、批判、解构、颠覆这一盘踞在女性头上并内化到女性心理的男权意识形态,使女性获得更大程度的自我认识与解放。伍尔夫在语言的缝隙里不断对男性话语进行解构,颠倒、破坏支撑男性意识形态地位的二元对立组,使之模糊、游移、含义不清,从而使“女性”有可能浮出历史地表。在历史的长河中,女性文学努力发出自己特有的声音,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学特色和语言特色,努力成为自己的代言人,表达自己内心之中的真实想法,并试图找到父权统治下女性不幸命运的真正缘由。女性文学一方面,作为一个被压迫的整体,女性有必要作为一个明确的问题、一个对抗性的范畴旗帜鲜明地提出来;另一方面,文学又是个人对语言潜能的探索与发现,衡量一个作家的文学成就依赖于性别范畴又是远远不够的,

二、伍尔夫明确提出“双性同体”的思想

双性同体在生物学上指同一个体身上既有成熟的雄性性器官,又有成熟的雌性性器官;在体形构造及生理特征方面,表现为雄性及雌性的混合物。在心理学上,双性同体指同一个体既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即兼有强悍与温柔、果断与细致等性格。伍尔夫是第一位在女性文学中提出“双性同体”这一概念的作家。伍尔夫从未明确提出双性同体的概念,但却在她的生活和创作中真切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将男女两性之间的写作差异作比较,她在她的作品《一间自己的屋子》中就这样写到:“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在男人的脑子里男性胜过女性,在女人的脑子里女一下性胜过男性。最正常,最适意的境况就是这两个力量在一起和谐地生活,精神合作的时候……只有在这种融洽的时候,脑子才变得肥沃而能充分运用所有的官能。也许一个纯男性的脑子和一个纯女性的脑子都一样地不能创作。”人类的理想化社会是“双性同体”,即不应该有什么的性别歧视之类的,而是应该为了人类,两性之间能合作无间。其目的在于追求个人自由以及性别平等的问题。不同的性别,不同的个体都可以找到和谐共处的方式,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最终达到共同的发展与进步。伍尔夫试图去解放欧洲那种根深蒂固的女人比男人低等的思想,让女人也可以拥有更多的权力和自由。男人和女人的区别也是就是来自社会的禁锢。此外,《到灯塔去》这部作品完美地体现了伍尔夫双性同体思想。小说通过对拉姆齐夫人和拉姆齐先生由对立走向融合的人物形象塑造,展现了伍尔夫对于两性关系的深刻理解,并试图追求男性与女性在社会中的共存与互利。这种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同男性中心的单一批评标准相对抗。在伍尔夫看来,女性要想真正实现自我价值,能够自己真正追求自己的理想,就要追求和男性一样的力量,并和男性一同去共创美好的未来。

三、伍尔夫对女性的经济地位以及受教育机会进行了关注

在创作中,伍尔夫试图从女性的经济地位、社会阅历、文化教养入手,深刻认识到在父权统治的社会中,不尽限制女性的自我独立的经济地位,而且对她们的文化教育方面也是加以限制。伍尔夫她在自己著作《一间自己的屋子》的开场白中写道:“我只能贡献给你们一点意见,关于一件很小的事――一个女人如果要想写小说一定要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 伍尔夫提出的“房间”理论,其实是一个具有强大隐喻意义的象征符码,表明了女人在社会上所受到的歧视或者说是不公正待遇。按照伍尔夫的说法,从经济角度说,由于母亲们没有职业,没有社会地位,不能开厂或做股票交易所,不能留给女儿们可供继承的遗产,或设立研究津贴、奖学金,以供女儿们过悠哉游哉的生活,所以女儿们注定无钱接受教育,注定一辈子当文盲睁眼瞎,只能去给人当老妈子,整天柴米油盐在厨房和起居室里打转。她号召女人要争取有“一间自己的屋子”,就是激励女性要为自己的经济权益和社会地位而抗争,首先要争取经济上的独立,进而得到政治和文化上的权利。正如西蒙·德·波娃在她的著作中写的那样:“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定命,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是人类文化整体,产生出这居间于男性与无性中的所谓'女性’”这些都导致了女性难以自我发展的社会现实。在父权统治下的社会中,女性很少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力,在经济上甚至要依赖男性才能得以生存,因此没有完全的独立的人格。

总结

伍尔夫作为文坛上一位成功的女作家,以其女性独特的视角、细腻的情感,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女权主义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对女权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瞿世镜译.伍尔夫文集·论小说与小说家[M].上海:上海译

文出版社,2000.

[2]王环译.一间自己的屋子[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9.

[3]周乐诗.“双性同体”的神话思维及其现代意义[J].文艺

研究,1996.

[4]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简评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观——由《一间自己的屋子》谈起
沉思的力量和独立的灵魂
《一间自己的房间》:女性在追求物质和精神自由之路上走了多久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自己的房间”
女人想写小说,就必须有钱及自己的屋子
译言网 | 她们遗世独立般走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