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明威小说艺术风格及作品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 皓

  海明威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小说家,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他对英美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后人所推崇。
  一、艺术风格
  1.语言朴实无华。海明威不仅是文学大师,而且是语言大师。他的语言朴实无华,准确生动,简洁明了。英国作家赫・欧・贝茨说,海明威是“一个拿着板斧的人。”“他斩伐了整座森林的冗言赘词,他还原了基本枝干的清爽面目,他删去了解释、探讨,甚至于议论;砍掉了一切花花绿绿的比喻,清除了古老神圣,毫无生气的文章俗套,直到最后,通过疏疏落落,经受了锤炼的文字, 眼前才豁然开朗,能有所见。”海明威的小说如果不知道是小说直接一看,就给人一种四级考试做文章阅读时必考的报刊摘要。连对白都是简约之极。没有英文初学者爱用的花式。没有醉心于文字者惯用的从句,始终都是一以继之的最简洁明快的几无明显感情色彩的叙述。在海明威看来,冗繁的笔墨是艺术的天敌,语言的简约是艺术成功的奥秘。他那简约的文字,蕴涵着多层面的意味,为读者留下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
   2.结构安排紧凑。开门见山,直接破题,不绕弯子:不论写人、写事或写景,海明威总是直截了当地扣紧主题,开头第一句就涉及报道的主体。以《奥芬堡之“战”》的开头为例:“[奥芬堡讯]奥芬堡是法国占领德国鲁尔区的南部界限。它是个清静的小镇。黑森林的山峰屹立在一侧,另一侧是一望无际的莱茵河平原。”《花一百万马克并不难》的第一行就写道:“[缅因兹一卡斯特尔讯]125美元在德国可买250万马克。”一句话点出了德国货币马克的严重贬值。有时,海明威以设问的修辞手法,一开始就破题,比如《政府为新闻付钱》这么开头:“[巴黎讯]法国人对鲁尔和整个德国问题怎么看?你读读法国报刊就不难找到答案。”
   3.细节生动引人。吸引读者的兴趣,使新闻更有说服力。在《捕鲑鱼点滴》里,海明威罗列了各种诱饵及其特点,讲鱼线怎么放和提,整个过程写得很细。他5岁时随父亲学会钓鱼,曾获哈瓦那钓鱼赛冠军。他的经验之谈深受读者欢迎:蚯蚓、蛴螬、甲虫、蟋蟀和蚱蜢是最好的诱饵的一部分,但是蚯蚓和蚱蜢用得最广。
  二、主要作品分析
  1.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正是这部作品使他获得了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从而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中的地位。海明威有一句名言:“冰山在海上移动是很庄严、很宏伟的,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那么《老人与海》隐在水下的八分之七究竟是什么呢?1958年海明威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老人与海》本来可以长达一千多页,把村里每个人都写进去,包括他们如何谋生,怎么出生,受教育,生孩子等等”,但“我想学着另辟途径,把一切不必要向读者传达的东西删去”“这件事做起来很难,我一直十分努力在做”,这就是海明威总结创作的“冰山原理”,“我总是试图根据冰山的原理去写作,冰山露出水面的每一部分,八分之七是藏在水面下的。你删去你所了解的任何东西,这只会加厚你的冰山。那是不露出水面的部分。”海明威创作的“冰山”原理,一是对生活素材的高度的艺术概括,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二是以小说中写出的这些有限的内容给人无限的启迪。《老人与海》在这样一部不长的中篇里,概括了深广的思想内容,反映出重大的人生哲理问题,把潜伏在水下的八分之七表现出来,给读者以极大地想像与回味的余地。
  2. 《白象似的群山》
  从《白象似的群山》这部小说中,我们只读到一男一女关于是否要去堕胎的一段对话,结尾不点明主题,不表示意向,拒绝解释和判断,甚至不像结尾。我们不知道男人和姑娘以后会怎样,是不是做了手术;手术之后俩人是分手了,还是依旧像从前那样过着幸福生活。海明威似乎并不关心这些。他只是像一个摄影师,碰巧路过西班牙小站,偷拍下来一个男人和姑娘的对话,然后两个人上火车走了,故事也就结束了。这种结尾是平平淡淡地滑过去,像结束又不像结束,把读者茫然悬在半空。他们从哪里来?是谁?又到哪里去?为什么来到了这个小站?海明威可能并不知道,我们读者也就无从知晓。整部小说运用的是非常典型的纯粹的限制性的客观叙事视角,恰像一架机位固定的摄影机,它拍到什么,读者就看到什么,绝少叙事者的干预和介入,甚至可以说非全知的叙事者知道的几乎与读者一样多。小说省略了太多的东西。包括人物的身份,故事的背景以及情节的来龙去脉。因此,想作出确凿的判断几乎是徒劳的。这种写作方式很容易把小说情境化,小说叙事往往只选择一个生活横切面,一个有限空间,一小段时间,客观记录所发生的事件,回避作者甚至叙事者的解释与说明,使小说情境呈示出生活本身固有的复杂性和多义性,使读者自己去判断。昆德拉最后下结论说:“隐藏在这场简单而寻常的对话背面的,没有任何一点是清楚的。”这使《白象似的群山》成为一个可以多重讲述的故事,一个可以一遍遍用不同的前因后果加以阐释的故事。这种多重阐释性正是由省略的艺术带来的。一旦海明威补充了背景介绍,交代了来龙去脉,小说就完全可能很清楚。但海明威的高明处在于他绝不会让一切一目了然,他要把冰山的八分之七藏起来,因此他便呈示了一个经得起多重猜想的情境。这反而是一种真正忠实于生活本相的小说技巧。
  3. 《太阳照常升起》和《永别了,武器》
  《太阳照常升起》和《永别了,武器》都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大背景,直接或间接地描述了人类的互相屠杀给青年一代带来的理念的失落、理想的丧失和自我的痛苦与迷茫。这一代年轻人,在光辉失去之后的自身价值无处可寻。亨利和杰克受所谓“拯救国家和民主”口号的迷惑和煽动,都参加了轰轰烈烈的战争。然而在目睹了战争的残酷、饱尝了战争的辛酸、吞食了幼稚的苦果之后,他们都痛苦不堪。这种痛苦一直到战后还在他们心中萦绕,像幽灵似的不肯离去。亨利讨厌看到、听到谈及战争有关的问题,“战争”两字使他不可忍受。杰克的痛苦更大,战争中他因下部受伤而失去了性爱的能力,他与勃瑞特相爱,但无法结合,战争给他带来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创伤。他对生活感到迷惘、厌倦和颓废,每一次和勃瑞特相见,狂热激奋之间也正是他的痛苦之时,他们苦不堪言。经历了战争的种种苦难,目睹了人类的大屠杀,发现了“民主”“光荣”的欺骗性,书中人物失去了社会理想,找不到永恒的精神支柱,找不到出路,他们感到孤独、苦闷、彷徨和失望,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厌战情绪。作者笔下,大多数人物是厌战的,尤其是士兵,他们憎恨战争,咒骂战争,盼望战争早日结束。有的人逃避上前线,甚至自伤。一名士兵腿部受伤,为不再上前线,故意扔掉固定绷带,以致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就是想得到救助而进医院,他又在亨利的授意下故意弄伤头部。有人故意拼命喝酒。出逃的亨利处处都能得到帮助和鼓励,这正反映了战争时人们普遍的反战情绪。在亨利看来“战争没有什么神圣的东西。光荣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光荣。至于牺牲,那就像芝加哥屠宰场。只不过这里屠宰好的肉不是装进罐头,而是拿来埋掉罢了。”而人们正好像是“着了火的木头上的蚂蚁”。有的“烧得焦头烂额,不知往哪里逃”,而“多数都往火里跑,最后还是烧在火里”。因此他“一听到'光荣’、'神圣 '、'牺牲 ' 这些空泛的字眼儿就觉得害臊”。杰克则把战争称为“该死的”。他的举止言行,每一不幸遭遇都会引起他对那可恶的战争的回忆。如果亨利对战争的厌恶是精神上的话,那么杰克则是精神和肉体的双重厌恶,不同的是,亨利逃离了战争而得到暂时的解脱,而杰克则陷入痛苦的深渊,长期忍受着战争的折磨,不能自拔。痛苦使他们思想扭曲,使他们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失去了作为人的乐趣,只有整日借酒消除自己满腹的郁闷。作者笔下的人物几乎全是狂欢之徒,杰克、亨利是这样,阿施利夫人、葛雷非等也是这样。酒是他们每一次聚会、每一个饭局、每一个约会、每一次交谈的中心和必备之物,酒似乎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醉酒则也似乎又是他们所期待的最好归宿。
  参考文献:
  1.张群《海明威的小说特色》,2001.3《剑南文学》
  2.薛海生《美国文学大家》,2002.3.6《文艺报》
  作者简介:
  吴皓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辨识文本体式 确定教学内容
小说的入门课,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隐藏与浓缩
每周只读一本书 · 年轻时的海明威,是你无法想象的存在
从海明威这5部短篇小说,学习冰山理论写作手法,对他顶礼膜拜
这部只有两万字的小说,竟隐藏着如此多的关键信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