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纪德:禁欲和自由

他为我们活过的一生。我们只要读他的作品便能再活一次。纪德是个不可替代的榜样,因为他选择了变成他自身的真理。——萨特

前言

1869年11月22日,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出生。

纪德是法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公认为法国小说流派承上启下的作家。他一生著有小说、剧本、论文多种,1947年,纪德获诺贝尔文学奖。萨特认为,近三十年的法国思想,应该参照纪德来定位。

年轻的纪德像王尔德说要名扬天下一样,曾写道:我写作是为了流传百世。而去世前,纪德表示他放弃了这个愿望:重要的只是瞬间……没有流传百世的可能。

▲纪德和猫

对于法国当代青年来说,纪德身上的反叛气质仍具魅力。这位孜孜不倦的完美主义作家是如何拒绝束缚、追求自由的?

第一、纪德是一位和表姐结了婚,但只和她谈精神恋爱的贵族独生子

纪德出生在巴黎一个宗教气氛和自由追求同样浓重的家庭。他的父亲是巴黎法学院罗马法教席上的一员,是著名的法学史学家。对于纪德,他始终称他为“我的小友”,父子间的关系平等而开放。但是纪德的母亲是诺曼底的贵族后裔,同时也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对他管教严格,以禁欲主义进行束缚。

纪德热衷描写自己身上这两种自由和束缚的对立,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遗传和相处模式使他身上从小就存在着极端的矛盾和对立。一方面在家中纪德受到了母亲对于进食、自由活动的严格约束,另一方面,在学校的纪德却是个“不良少年”,小学和初中都因为明目张胆地自慰而被遣送回家。这倒是和大他几岁的兰波有几分相似。

禁欲式的管教,使纪德认为爱和欲望是两回事。14岁时,他爱上了表姐玛德莱娜。他向表姐求婚但一直遭到拒绝。直到母亲死后,纪德才与表姐结了婚,但一直都只是名义上的夫妻。直到玛德莱娜去世,两人都维持着柏拉图式的关系。纪德无法接受与代表纯洁的爱人媾和,性伴侣更倾向于找男性。

▲安德烈·纪德 (法国作家)

第二、这样的倾向和喜好,也促成了纪德成为一位比同时期的英国作家王尔德,更加坦白公开的同性恋灯塔

纪德第一次与王尔德会面是在1891年,正是王尔德一生声誉的巅峰状态。那年王尔德到巴黎小住,纪德千方百计请求朋友介绍他和王尔德相识,一方面是因为社交界纷传这位来自大不列颠的英国天才作家,另一方面是王尔德这位妖孽交往同性早已是社交场上公开的秘密。二人的交往甚欢,后来王尔德被控入狱后,纪德仍与这位知己保持着来往。

纪德在写作中从来不避讳描写同性间的爱欲,也积极与同性恋者交往,渐渐地他便成为了作家中隐藏自己倾向的那些人的灯塔。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作家E·M·福斯特便是纪德的追随者。福斯特邀请伍尔夫与自己一起赴法国,只为和纪德共桌交谈,一睹真容。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E·M·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另称E. M.Forster,1879~1970)

只是这次交往并不成功,纪德在饭桌上只顾和自己友人聊天,并没有注意到这位远道而来的粉丝。这次见面后,伍尔夫还曾提起,纪德对她在战争中的消极应对大肆“羞辱”。

“羞辱”伍尔夫,不如说纪德是蔑视对重大社会问题视而不见的行为。一战后,纪德认为作家应该关心社会正义和公正问题。在法西斯盛行之时,纪德参加了国际反法西斯组织,游走在世界和平大会等地发表演说,呼吁世界和平。与正面描写同性恋群体的初衷相同,纪德是一位和狄更斯一样积极融入社会的作家,这来自他对于解放天性和对幸福的追求。

▲安德烈·纪德(1869年11月22日-1951年2月19日)

第三、纪德是一位蔑视天主教的叛逆作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法国文学界,讽刺教会、蔑视天主教是极其不合群的行为,因为与布莱克的情况类似,自19世纪,法国社会的风俗、政治都被教会所渗透。然而,从小看着虔诚的母亲的做法和生活方式,纪德对于教会一直充满着敌意和嘲讽。

通过《梵蒂冈地窖》,纪德狠狠地对罗马教廷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受到尼采“上帝死了”的影响,纪德也认为上帝不存在:你凭哪个上帝,凭什么理想,禁止我按照自己的天性生活呢?通过反复地探索,纪德抛弃了禁欲主义,蔑视传统道德,主张追求欲望和快乐并不是罪孽。

▲纪德

这也是纪德受到象征主义文学发展的影响。纪德是象征主义代表作家马拉美社交圈中的一员,也是“星期二聚会”中的常客。他在作品中运用象征主义,使风格扑朔离,也保留对宗教问题和神秘主义的关注,但是在不同的作品中,纪德会呈现出不同的角度,让读者有更全面的信息接收。

19世纪末是法国小说的转变时期。从前,巴尔扎克、福楼拜等人将写好看的故事为最高成就,而纪德则将“讲述”这一动作融入到“故事”当中,在故事中套进故事,例如《伪币制造者》。他在小说中不仅要讲故事,还要借之呈现自己在创作时的一切所思所想。

纪德以“充满清醒和大胆思想的作品”而流传后世。如今他逝世已有半个多世纪,他的人格和思想仍是我们了解一、二战间法国思想和社会的重要参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说:“即使因为做自己...
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的名言:灵魂的虚幻幸福,你还要寻觅很久
安德烈·纪德
唯美主义和颓废主义
苏珊·桑塔格的三份书单
【背德者】安德烈·纪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