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不尽的《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首部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被世界文坛誉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主峰。小说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经历,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色彩斑斓、瑰丽诗意的想象世界。作品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本报记者 钟华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马孔多是一个二十户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芦苇盖成的屋子沿河岸排开。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床里的卵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到的时候尚需用手指指点点。”
    44年前,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小说《百年孤独》开篇的这一段话,掀开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新的一页;在上世纪80年代,它也开启了许多中国青年作家的创作之门。此后的若干年,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读者与这部巨著失之交臂。直到近日,首次由作者正式授权的《百年孤独》中文版由新经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引进出版。
  
    第三世界的文学《圣经》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60年代初移居墨西哥。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首部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被世界文坛誉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主峰。小说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经历,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色彩斑斓、瑰丽诗意的想象世界。作品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1982年,加西亚·马尔克斯更是凭借《百年孤独》等一系列作品一举摘得当年诺贝尔文学奖桂冠,并被世界文坛誉为“作家们的作家”,这部《百年孤独》更是被奉为“小说中的小说”。
  著名学者止庵用“震撼”和“伟大”这两个词来形容自己首次读到这部小说的感受,他说:“这部作品像神来之笔,很像一首诗。此后有很多西班牙语的拉丁美洲作家的作品介绍到中国来,同属魔幻主义的就有一二十部。但我印象里,在他的同辈人中没有一个人能够达到《百年孤独》的高度,而马尔克斯在自己其他的作品里也没有达到这个高度。”
    “拉美文学当时这样的氛围奠定了金字塔的底座,这时候会有人爬上金字塔的顶尖,这个人就是加西亚·马尔克斯,他是爬得最高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西班牙语文学专家陈众议说,“《百年孤独》的结构跟《圣经》非常相似,从预言、逃避预言到最后陷入预言里面,整个过程非常相似。除此之外值得重视的是这本书的包容性,它表面上是在写他的故乡,写马孔多这个小地方,而布恩迪亚家族一代代的故事显示了人类历史的每一个阶段,把历史上万年的走向都浓缩在一起,从最早的朦胧、蒙昧的原始状态一直发展到后来的资本主义时代。”所以《百年孤独》也被奉为拉丁美洲甚至是第三世界的《圣经》。
  
    版权之痛
    上世纪80年代,在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百年孤独》被翻译介绍给中国读者。《百年孤独》国内曾有3个主要版本:1984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该书单行本,译者为黄锦炎、沈国正和陈泉,由西班牙语直译;同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推出高长荣译本,该版本参照了英语和俄语译本;云南人民出版社则出版了吴健恒译本,该版本也是从西班牙语直译而来。
    由于当年中国还未加入《伯尔尼版权公约》,这些版本的《百年孤独》中文版均未曾得到作者授权。
    随着各个版本《百年孤独》的热销,马尔克斯在中国拥有了千万读者。当上世纪90年代中期,马尔克斯访问中国时,看到书店书架里摆放着自己的作品,却没有一本获得过他的授权,自己没获得一分一厘的版税。他表示了强烈不满,并声称“有生之年不会将自己作品的任何版权授予中国的任何一家出版社”。
    为获得《百年孤独》的授权,过去20年间,国内有近100家出版社向马尔克斯及其代理商提出版权申请,但都未得到回复。近两年,马尔克斯终于透出口风,愿意就《百年孤独》中文版的授权问题进行谈判,但开出的价码却十分高昂。译林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新经典文化公司、99读书人等知名出版机构均曾加入版权之争。
    新经典文化公司早在2002年就开始联系马尔克斯的代理人,至2010年春节前夕终获授权。而他们买下版权的费用,至今依然是新经典的“商业秘密”。 新经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编辑陈明俊说,希望正式授权版出版可以改变作者对中国的印象,“赶上为上一代还债,而现在又有了这个能力,所以就还了。出版这本书,我们想的不是挣钱不挣钱的问题。”陈明俊坦言,自己年轻的时候很多人因为《百年孤独》获益良多,今天的年轻人如果没有机会读到这本书是很遗憾的,所以如今能出版这本书是无比幸福的。

    令中国作家又爱又恨的马尔克斯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作家的作品中,或多或少都能找到马尔克斯的影子。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这或许是《百年孤独》给中国作家们最重要的启示。
    著名作家莫言就坦承自己早年的作品《金发婴儿》就是受《百年孤独》的影响而写成的。莫言说:“我想这是因为我们这些国家的社会和历史以及文化背景跟拉美国家很相似,历史经验相似,我们的个人体验也是相似的。这个书出来激活了我们的记忆,使我们发现自己遗忘的或者自己忽略的,或者本来是宝贝我们把它当垃圾扔掉的这部分库存。我过去是找不到东西可以写,每天都为写什么而发愁。读了《百年孤独》几页之后就知道原来我的个人经验,童年记忆里面有许多都可以拿出来写的,所以就迫不及待地来写。为什么像我这个年龄的作家每个人都承认受到马尔克斯的影响,或者大多数人承认我们受到马尔克斯的影响,我想在于我们个人的经验跟他是合拍相似的,他使我们发现了自己。”
    马尔克斯就像磁铁一样,把作家们吸引过去,但渐渐的,作家们开始从模仿到叛逃了。“写得再好也只是中国的马尔克斯,有什么意思?过了一两年之后开始觉悟,必须从马尔克斯怪圈里面解脱出来。我在1986年发表过一篇论文,要逃离灼热的高炉,我说马尔克斯是灼热的高炉,我们都是冰块,我们一旦靠近它就会蒸发掉,唯一的办法是要躲开它、远离它,千方百计地走自己的道路。这二十年来回头想,始终在跟马尔克斯搏斗,本来我以为离他很远了,不知不觉又贴到他那儿去。这是很痛苦的过程。”莫言说。

    痛并快乐着的翻译过程
    北京大学西语系教师范晔在接到《百年孤独》的翻译任务时,正在西班牙。范晔说:“我觉得人和书之间的机缘很奇妙,我在西班牙南方的小镇,在加西亚的故乡翻另一位加西亚的作品,这也是很有趣的事情。我开始翻译的时候找这种感觉当然是痛苦的过程,但是我有一个安慰,因为我住的地方是阿尔汗布拉宫河旁边,小说和宫殿之间最大的相通之处是他们都是时间的迷宫,你在格拉纳达城区走的时候你感觉到时间的凝固,或者身处另一个现实当中,这正是读《百年孤独》给你的感觉,所以魔幻现实是另一种现实。我自己就是痛并快乐着来翻译的。”
    面对《百年孤独》这部巨著,范晔觉得,在翻译之前能否找到作品的调子是生死攸关的关键问题。“马尔克斯自己也说过,《百年孤独》的调子他找了十几年,看过卡夫卡的《变形记》之后,他才意识到,小说原来可以这样写。他也回想起外祖母讲故事的调子,就是一种不动声色但又是煞有介事的调子。”范晔希望捕捉到这个调子,“《百年孤独》里面纷繁的人物,真正的主人公是无形的叙述者,他撑起整个故事,也是魅力所在的地方。叙述者不管讲什么事他都能不动声色地讲出来,再神奇的东西在他那都是平常的,再平常的东西在他那里都能讲得活灵活现。我努力的目标是希望捕捉到这样的调子,在我的中文里能够呈现出来。”

科学时报 投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孤独》的“秘密”
畅销新书丨百年孤独
亚马逊2013畅销小说排行榜
看完这些,你会想重新回味《百年孤独》 原来这里面暗藏玄机…
你知道莫言和陈忠实模仿《百年孤独》,但知道马尔克斯模仿的谁吗
每日一读|当你孤独时,是否会想起《百年孤独》的他们……高中语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