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导读齐泽克》笔记(导读齐泽克)书评

一天内囫囵吞枣浏览完。翻译还行,不影响理解,有时候需要推想原文用的是哪个词才能理解。有些看不太懂直接略过。另,齐泽克似乎在法国毫无影响,也很少被翻译为法语,不知道在欧洲其他国家如何。

齐泽克对民主的批评,认为民主本质上是反人类的,因为民主是抽象个体在形式上的联系。(《斜目而视》p281)【按:按照齐泽克的逻辑,平等也是反人类的,因为人人平等意味着人人没有差别,那么它必定是剥离了人的一切个性之后的抽象主体。但现实中的人则有着宗教、服饰、经济、生活习惯的差别。】

一、影响齐泽克的人

哲学上:黑格尔的思想方法

辩证法:黑格尔的辩证法是正反合,齐泽克的辩证法则是承认“矛盾是一切同一性的内在条件“,也就是说,一个观念要想存在,就必须有一个矛盾来使之得以存在,这个矛盾就是一个能够证明规则成立的“例外”。例如,为了证明“所有电影都是好的”,必须存在着一部糟糕的电影,否则,没有比较,就没有“好”的观念。所以,因为这部糟糕电影的存在,“所有电影都是好的”这个命题反而得以成立。这种思维方式可以称作矛盾修辞/oxymoronic。【按:也就是说,假如说传统的辩证法是正反合,齐泽克则是正反正。】

政治上:马克思主义作为动机

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上层建筑是为了巩固经济基础,让人以为现存的社会方式就是自然的运行方式,让人无法想像社会的另一种组织方式,上层建筑就是意识形态。而齐泽克泛化了这个概念,把意识形态定义为个体理解其与社会之关系的方式。

精神分析上:拉康提供概念框架

想象界:想象界规定了镜象阶段,即 ego 的诞生阶段。但是镜象与自我是有差异的,因而ego(自我)永远在追求同一。

象征界:象征界囊括了一切社会结构的秩序,即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小他者/little other 是指想象界中的镜象他者,大他者/big Other 是象征界中无法被同化的他者,例如法律或警察。 拉康认为语言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分割了世界,让人无法中立。

实在界:实在界是被语言分割之前的世界,因此实在界能够抵抗象征化。两者的关系可以解释创伤:一个小孩目睹自己的父母的交媾过程,本来并不造成影响。但随着孩子在象征届成熟后,这个场景无法整合进象征届,于是造成了创伤。主体处于象征界和实在界的交界处,如果一个人仅仅处在其中一个界,或者两个界并没有互动,那么主体就不会存在。而齐泽克的关注点,就在于象征界和实在界的*对抗*中。【按:实在界有点康德自在之物在意思。现今,人们越来越执着于在象征界里面自说自话,执着于解释现实而非改变现实。那么,心理创伤的治疗,其实就是通过改变象征界,来整合对现实界的解释。如果一个人完全处在象征界,那么他只是一台服从秩序的机器;如果一个人完全处在实在界,那么他并没有自我与他者的区分,他与其余世界融合在一起,他只是一个野蛮人;在这两种情况下人都没有主体性。那么,主体性的产生,就在于象征界与实在界的互动,和当一个人“违规”的时候。】

二、主体性

结构主义强调语言如何塑造我们的所是,后结构主义则强调语言的不稳定性,我们只不过是一个被意识形态、语言、无意识所操纵的木偶。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后结构主义走到极端,主体性也是完全丧失了的。而齐泽克认为,主体存在于自然/实在界和文化/象征界之间的空隙当中,也就是二者之间的消隐的中介/the vanishing mediatior。【按:stucturalisme 强调语言如何塑造世界,poststructuralisme 则强调语言如何塑一个虚假的、我们所无法控制的世界。所以,后结构主义与它之前的所有哲学的主要区别在于,自笛卡尔以至结构主义,都认为语言是可以控制的,语言/思维塑造了主体性,主体是透明的,因而是一种中心化的主观主义;而后结构主义者则认为,语言/话语,不完全属于我们,也会使我们丧失主体性,象征界在蚕食着我们的主体性。】

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第一次否定是形式对其内容的否定,第二次是形式的废弃,第三次是该形式成为了自身的对立面。主体为了成为主体,必须将自身外在化(extimacy-Lacan),正如人只能通过镜子才能看到自己。【按:主体只能把握外部世界,为了把握自己,必须借助外部世界作为镜子,才能观照自身。没有客体,便没有主体。】

齐泽克的思想关键就是,自身的同一性是不可能的,总是分裂的。一个词语的意义不在词语内部,而在它的所处能指链当中。【按:两个启发:第一,中文翻译试图在术语当中赋予术语的意义,本身就是不可能的,因为术语的含义是话语所给予的,不是术语所占据的。第二,卢梭的自然社会,可以对应为实在界,在那里人是统一的个体;文明社会是象征界,人被文明所撕裂;虽然人总是寻求回到自然界,但卢梭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于是他建构了一个乌托邦,在那里,人在象征界中依赖政治的关联而得到了新的统一。可是,按照齐泽克的说法,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乌托邦里人只是抽象的人,是被语言和政治所规定了的人,他虽然不再是分裂的,可这仅仅是因为他被剥离了自身,完全丧失了主体性。所以可以说,在齐泽克的关照下,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是抽象的、不完满的。】

那么,人如何主体化自身?就是服从象征秩序的剩余,亦即整合象征界的元素,填补主体的空虚。【按:即人在实在界和象征界的空隙当中不断地修复自身,方式是整合、填补、创造、反抗、重新叙事。】

三、后现代性

詹姆逊对后现代的定义:对文化类型的整合(西部片、科幻片);历史感的散失;对表面的满足的迷恋(对电影的迷恋)。在后现代社会,当我们不再相信皇帝的新衣时,我们的共同体/象征秩序就瓦解了。人在社会中需要一个被他者所确认的象征性效力,比如在得到驾驶证之前,没人相信你能开好车。可是,在后现代社会,虽然大的他者被解构了,可我们仍然有一种“服从”的需要,这就解释了人为什么会自愿SM。也就是说,超我与外在权威不一定是同一的,而可以是一种反抗,如果权威禁止人享乐,反抗的超我则使享乐变成了义务,可义务和享乐本身就是二律背反。【按:在自由的社会里,放弃自由成为了一种反抗;在平等的社会里,寻求被虐也是对无秩序之秩序的一种颠覆。也就是说,在后现代社会,反抗的目的在于反抗,而不在于反抗什么。这时候,人们不再追求某种绝对价值/内容,而是反抗的形式。价值是相对而言的。而且,为了自由的存在,必须有禁忌的存在。当一切禁忌都消失时,就是自由的终结。】

因此,齐泽克认为,后现代主体的悖论就在于,对权威的犬儒主义和对阴谋论妄想狂的坚定信念,这其实是后现代主体为了逃避自由的负担。【按:在原始部落,人们对自身的切割(纹身、穿孔等)是对主体性的否定,然而后现代社会,“肉体的切口”变成了对主体性的确认。原始人这么做,是因为别人都这么做,或者神要求这么做;后现代主体这么做,是因为没人这么做,所以我要这么做。也就是说,内容/神终结了,形式留存着。】

齐泽克给出的药方,是“行动”。行动不是为了完成后的结果,而是为了“经历”这个行动,经历了行动之后,主体得到重生,行动是一种象征性的自杀。【按:例如,被拐卖的妇女杀死自己的婴儿,是对象征秩序的反抗。妇女的反抗的合法性是应该置于把“杀婴”道德化之前的。在毁灭了婴儿之后,她也象征性自杀并重生了;如果不这么做,而只是屈服,那么她便完全丧失了主体性。对杀婴道德化,是必须在杀婴的行动造成之后;在此之前,她并没有道德选择的自由,也就无法道德化。】

四、区分现实和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一旦被意识到是意识形态,它就失去了作用;一个人投票是因为相信这个政治体系,一旦他意识到投票没用,意识形态就对他不起作用了。所以,齐泽克的教导是一种犬儒主义。可是,当一种意识形态连犬儒主义也整合进去了怎么办?例如民主制度对批评的包容性?

齐泽克认为,意识形态体现在行动中,而不是在知晓当中,这种思想来源于帕斯卡尔的“信仰之前的信仰”(上帝存在的赌注),体现在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当中。这个意识形态,虽然你可能不相信它,但它却在你的习以为常中占据了你的无意识的信仰。【按:例如,如果一个人拥护公立学校,却把自己的孩子送进私立学校,那么他就是在遵循着意识形态的幻觉。】那么,反意识形态本身也是一种意识形态。走出意识形态的唯一办法,是一个没有内容的形式,一个空无。

五、男人和女人的关系

【按:该部分主要讨论魏宁格,齐泽克部分不太懂。】

Otto Weininger (1880-1903),生于维也纳。1903年发表Geschlecht und Charakter(Sexe et caractère),后于同年自杀,23岁。

魏宁格的性别二元论:

男人:actif, productif, conscient et moral/logique

女人:passif, improductif, inconscient et amoral/alogique

【按:这种性别二元可以存在于同一个人身上。】人应该超越自己的女性成分,这种思想来源于康德的绝对命令impératif catégorique,因为根据康德,人应该利用自己的(实践)理性超越感性。由此,魏宁格支持女同中的攻,认为他们超越了自己的女性成分。此外,女人应该只有两个功能:妓女和繁殖。男人的任务则是超越性别,成为天才。在宗教方面,魏宁格自己是犹太人,却皈依基督教。他认为犹太人是女性文化,所以是非宗教、无个性无灵魂、无善恶观念的。由此他认为现代的问题主要根源是女人和犹太人。

【按:魏宁格的影响:纳粹主义中的厌女症、种族主义、甚至同性恋理论,可能都来源于魏宁格。希特勒曾说 “Il n'y avait qu'un seul juif honnête, et il s'est suicidé.” (Gilad Atzmon, La Parabole d'Esther) 】

六、种族主义

传统种族主义者会说“我的文化比你优越”,后现代种族主义者则会说“我和你不同“,说”我们应该保留黑人的文化“,实际上背后思想是一样的。所以在后现代,种族主义不会消失,是种族主义的幻想塑造了现实,幻想因而不会被现实所打破。例如,一个好的犹太人的存在反而会成为犹太人虚伪的证据。又例如,如果一个种族主义者没有工作,是因为被他人抢走,如果他有工作,他会认为是自己在养着移民懒汉。

对于齐泽克来说,避免种族幻想冲突的方式,是承认他者与自己并不共享同一个幻想空间,并且不要去侵犯别人的幻想空间。【按:不就是要政治政确么?】

齐泽克之后

齐泽克根本上改变了长久以来的主客体观念,认为主体只有当它异于自身的时候才构建了自身,主体的真相总在自身之外的客体当中。如果德里达的理论可以被总结为时间和自身的非同一性(延宕),那么齐泽克可以被总结为自身同一性的缺失。

福柯认为国家意识形态决定了谁能够被纳入,谁被排斥,而齐泽克认为国家本身是分裂的,不是同一的实体。对边缘人群的积极歧视discrimination positive 是行不通的,而他的解决方案,则是,严格地遵守成文法规,这样,不成文法规就毫无现形之处。例子:《好兵帅克》。【按:也就是说,如果要批评party,最好的办法就是严格按照他自己的章程来要求它即可。】

此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下的身份政治是有冲突的。因为身份政治是要坚持一种多元主义,而马克思理论上是要超越、容纳【按:甚至删除】身份政治和意识形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孔明安 石立元:精神分析视域下主体的嬗变逻辑——齐泽克与福柯主体观的比较分析与批判
夏莹|当代意识形态批判视野下的德国古典哲学 ——理解齐泽克思想的必要路径
精神分析,主体性和政治
齐泽克:大部分我认识的呆子都是读书人
齐泽克锐评「抖音」:娱乐编码再生产与日常生活迷幻化,从“虚拟的异化”到“超虚构化”。【意识形态批判/精神分析】
齐泽克喜欢/经常使用“恰恰相反”这个句式吗?为什么?我似乎经常看到齐泽克在表述的观点中使用“恰恰相反”或者类似意思的句式,故有此疑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