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姆斯特丹 | 伊恩·麦克尤恩

死在阿姆斯特丹

这是一部无比精妙的黑色幽默

这是一场对人性的解剖手术

《阿姆斯特丹》是英国“国民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代表作之一,是1998年布克奖的夺冠作品,它以极其流畅而尖锐的笔法,向人们描述了一个从逃避死亡开始到走向死亡结束的故事。

阿姆斯特丹这座城市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的包容,它包容了来自各个角落人们的不同肤色,包容了红灯区里人们的迷乱放荡,也包容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这是一个容许人们选择安乐死的城市。故事,就从死亡开始。

一个女人,她死了。她叫莫莉,一位美丽而光鲜的美食评论家,摄影师,她在工作上的才华以及音乐、政治等诸多领域的非凡鉴赏和理解力使她不检点的私人生活也不再是瑕疵,她的身上到处宣扬着女性的独立光芒。

在她的葬礼上,两个男人相遇了。克利夫·林雷,自诩天才的作曲家,弗农·哈利戴,英国《大法官报》的主编。二人都是莫莉的老情人,也是长期的好友。对于莫莉死亡的担心与恐惧让他们定下了一个君子协定:如果二者中的一方看到对方不能有尊严地活着,则有义务将对方带到阿姆斯特丹有尊严地结束生命。

然而,几张照片,一首奏鸣曲却让他们互相认为对方已经丧失了人性的道德底线,失去了为人的基本尊严。结局也就并不意外了。具体的故事还有待大家在书中自行玩味。

意外的是,失去了尊严的并不仅仅止于失去了生命的二人,而是

在这场讽刺的死亡盛典里

社会中坚的整一代人假面都被揭穿

谁都没能幸免于难

他四顾看着周遭这帮吊唁的人群,有很多跟他、跟莫莉同龄,上下相差不过一两岁。他们是何等兴旺发达,何等有权有势,在这个他们几乎鄙视了有十七年之久的政府底下,他们是何等地繁荣昌盛。说起我这一代人:多有能量,多么幸运。在战后的新建社区喝着国家自己的母乳和果汁长大,由父母没有保障、来历清白的富足所供养,成年以后有充足的就业机会,全新的大学,鲜亮的平装本书籍,文学全盛时期的摇滚乐,可以负担得起的理想。当梯子在他们身后崩塌,当国家撤回她的乳头变成一个高声责骂的悍妇时,他们已经安全了,他们已经巩固了,他们安定下来致力于塑造这个或是那个——品味,观点,财富。

——《阿姆斯特丹》

伊恩·麦克尤恩

初识伊恩·麦克尤恩是因为他的著作《赎罪》,冲着詹姆斯·麦卡沃伊去看了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却被故事情节中的阴郁,罪恶,和无力的救赎所吸引——女主人公布里奥妮幼年时因一次误会导致姐姐塞西莉娅与恋人罗比分离至死,她终其一生渴望为早年的错误赎罪,可有些错误一旦犯下便无法救赎。书中的文字更是立体而疏远的,展现了一幅二战时的哀伤画卷。

《阿姆斯特丹》写于《赎罪》之前,相较后者,前者没有那么宏大的叙事背景,更像是一个短小精悍的笑话,一口气读完,笑笑那些被戳穿了可鄙面具的人,再笑笑自己也不外乎如此。但《阿姆斯特丹》恰胜在作者的不在意、不刻意上,全书轻松自如的情节和文字描述,像花瓣顺水漂流一般,几乎没有留下痕迹。可以说作者的“游戏心态”使他突破了对自我的禁锢,也才有了而后《救赎》的更高层次。

也有人评论,这本书的笔调实在太过戏谑,缺乏一本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应该具有的严肃性,但在我看来,正如书的卷首写到的:“在这里相逢并拥抱的朋友已经离去,各自奔向各自的错误。——W·H·奥登《歧途》”一本书提供的只是一个相逢和拥抱的场合,至于错误还要等待各自经历。

在离开了书本一个月之后,一本小书又轻易地把我拉回了熟悉之中,这样的体验无疑是极畅快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众家言说l 陆建德:“文明生活的本质”——读麦克尤恩的《阿姆斯特丹》
谁的青春不仓皇
伊恩·麦克尤恩《只爱陌生人》
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细致访谈,关于文学的未来、孤独的人类
茉莉与书——6-7月外国作品阅读报告
豆瓣8.3的成人童话,教你如何开心得像个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