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史 | 亨利·米勒在希腊

刚过去的2021年,是亨利·米勒诞辰130周年,今年也是中希建交50周年,在亨利·米勒的《玛洛西的大石像》中,体味如同瓦尔登湖之于梭罗一般之于米勒的爱琴海。米勒写道:让自己平静的方式就是让心灵安静下来。

原文 :《亨利·米勒在希腊》

作者 | 常熟理工学院    仇钧

图片 | 网络

上个世纪30年代初,米勒带着美国人的野性跨过大西洋,来到巴黎,开始写作。10年的巴黎生活,他活出了“自我”,其笔下的文字颠覆了文学已有的传统与规则,他摆出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鄙视一切奖项与名誉,誓要成为他所处时代的劳伦斯、惠特曼或者梭罗。在巴黎期间,他完成了《北回归线》《南回归线》《黑泉》, 这几本书成就了米勒,尽管这些书在当时的美国出版界还未能出版。

20世纪30年代末,战争的阴云急聚欧洲上空,气氛诡异,人心彷徨,米勒想暂时离开巴黎回美国,途中打算取道东方。英国作家Lawrence Durrell那段时间居住在希腊的Corfu岛上,1939年他邀请米勒来希腊走走,于是米勒南下欧洲,一头扎进爱琴海寂静的海湾里。

内在的矛盾

米勒的《玛洛西的大石像》(The Colossus of Maroussi)写于1940年。文学批评家Northrop Frye认为,关于“身份”的丢失与寻找几乎包含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中。同样,这也包括游记文学。读以传统方式书写的游记文学,似乎总能感受到作者的那份良苦用心——为读者所想,为读者所写,尽量详尽地记录旅行中的天气、地貌、人文历史、交通路线、美食等。而米勒的这部以希腊为背景的传记,从一开始,就否定了这样的初衷,或者说,米勒根本就没有打算为他人书写。文明的废墟对于米勒而言似乎无效,他在帕特农神庙溜达一圈后,竟然说道:相较神庙,我喜欢它的土丘。在书里,米勒坦言,他未曾读过荷马史诗,对于远古的希腊文明并不了解。似乎,他也不想了解太多,他深信生活本身才是创作的真正源泉,用他的话说:把大师的作品扔到一边去!

面对自然,米勒仿佛成了一位善于描摹的画家,对于墨萨纳平原的描写,他用尽笔力:“最后,我又在那里溜达一圈。太阳消失了,乱云叠加,墨萨纳平原上落下的条状般的云影,硫磺色的阳光从铅灰般的天空里射出。蓝色氤氲的大气下,山峦仿佛走近,变得巨大而有不祥之感。刚刚,世界还显得虚无缥缈,如梦如幻般的全景,突然,它就变得沉重,闪烁的光线织成交响的画卷。山鹰扑腾离开巢穴,悬于天际,像上帝闷热的信使。”中国人常说“发思古之幽情”。米勒在Phaestos的残垣断壁处,遇到一位孤独的青年Alexandros,在古代文明前,他们凝视远方,荒山丘陵、草木乱云,两个男人,蓝天与远山,一瓶葡萄酒,绚烂的酒色吐尽历史的忧伤以及文人的孤独。刹那即是永恒!

米勒的思绪很少回到过去,也不做历史性的分析与判断。仅仅在几个段落里,他点名了具体时代和几个与古代历史相关的名词和人物。在众多有涉希腊的评价中,要数温克尔曼的最为精彩和古雅: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不过这样的单纯和静穆,有时也会被米勒的文字给打扰了。米勒回到雅典,参观天文馆,看到土星,米勒简直无法控制自己,他用了整整三页纸写土星引发的感受,行文充满了复杂的心情和迷乱的措辞。借土星这个符号,他挖掘思维里一切混乱和迷混的事物的记忆。如果从气质上看他的这段文字,的确有悖于希腊的精神;从美学上,这些也非单纯,而是繁复的堆砌、发泄的情绪。但转念一想,二战前夕的这个大背景下,战争的阴云密布,人类的未来已然令人担忧。于是,他写出这一堆忧郁、彷徨、复杂、忧伤、无奈、游离、沮丧、哀伤的句子,难道还有比这些句子更能表达他的“存在”感吗?难道还有能比这些更好地表达出他内在的矛盾的文字吗?这不是对希腊气质的反讽,而是对“人类历史”的反讽,对自身处境的自嘲,以及对“文明”与”进步“的幻灭。

爱琴海之于米勒

1940年,他刚刚由希腊返回美国,住在朋友为他安排的住处。书名中的大石像不是什么古代遗迹,而是George Katsimbalis, 他是希腊现代文学中的显赫人物。在希腊期间,米勒与他常常结伴旅行,他独白式的谈话方式让米勒无法忘却。米勒借助回忆希腊往事,忘却纽约的嘈杂和纷乱,他像潜海运动员探寻海底宝藏一样,把脑海深处的记忆挖掘出来,这个过程是一点一点地沉下去,拨开记忆里的泥沙,进入幽冥的世界。

在这个古老的文明之地,一个诞生了伟大欧洲文学传统的国度,希腊的文人们往往喜欢与他讨论欧美作家,如爱伦坡、纪德、兰波、艾略特等,而米勒则痛快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对于美国作家,我只认可安德森和惠特曼。从美国回到希腊的希腊人,他们向米勒直言希腊的落后与贫穷,言语里充满对希腊的鄙视,而坦然地投入美国文化的怀抱,对此,米勒给予了深刻的驳斥。

在希腊的英国人,米勒则觉得他们缺乏活力与想象力,且自以为强大,实乃荒唐。用他的话说:“这些英国人都不及一个贫穷的希腊人脚趾间的污垢。”对于米勒而言,聊天所引发的愉悦绝不在与那些精致的希腊文人们的谈话中,相反,他与山野樵夫间朴素的对话却充满了人性的温情与欢笑。一天,一个村长与他偶遇,他们仅凭几个希腊词汇与英文单词,竟然谈笑甚欢,第二天,村长谈性未减,还带上翻译,与米勒谈论了中国人与中国语言,并认为中文是智者的语言。

该书的最后部分,米勒也写出了《蒙田随笔》式的智慧与幽默、谦虚与忏悔。他说,在陌生的国度里,原先彼此讨厌的双方会因为时空的变化而认同彼此,并以荒诞的方式接受对方。这是米勒希腊旅行中最具收获的见解。总而言之,这部传记依然是非虚构的作品,然其想像力一点也不输于小说。“叙述”这样的手法可以用于任何方式的写作中,米勒曾说:最好的故事恰恰是没有目标的;最好的书读起来恰恰是记不住的。写完这部传记后,米勒依然记得在他离开巴黎前,他的朋友Mayo郑重其事地对他说:米勒,你会喜欢希腊的。在书中,米勒写道:让自己平静的方式就是让心灵安静下来。米勒用直率的语言和独特的见解,向惠特曼和梭罗两位前辈致敬。爱琴海之于米勒,如同瓦尔登湖之于梭罗。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对米勒的创作才情和语言艺术给予高度评价。上个世纪30年代,奥威尔也曾在巴黎流浪,并根据自身的故事创作《伦敦巴黎冒险记》。这两位都混迹于巴黎,相较奥威尔,米勒似乎要更加滋润,至少才女阿娜伊丝·宁常常接济他。相同的身份与类似的经历使奥威尔更能理解米勒的创作意图和写作时的心境,他坦言米勒真诚而直率,并最大限度地坚持己见。毕竟,写作是个单干户,发不了财。米勒写作不为名利,过着苦修的生活,米勒说,人不可避免地受制于环境,但可以通过改变观看方式而改变世界。后来,他住在加州的大苏尔,幽静偏僻的海湾,风景旖旎,远离尘嚣,他还需自己担水劈柴,生火做饭。不过,他乐在其中,视这里为塔希提,自比高更,愉快而坚定地写作。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96期第8版,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希腊爱琴海】
浪漫希腊爱琴海
希腊。爱琴海
希腊爱琴海
有心人的世界:从枫丹白露到瓦尔登湖
最浪漫希腊爱琴海,太震撼了(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