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毕达哥拉斯——坚决不吃豆子的哲学家

泰勒斯对世界的看法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句是“水是万物之源”,还有一句是“万物有灵”。

我们说,泰勒斯开启了西方自然哲学的传统,也引领了热爱智慧、追寻真理的潮流。这个潮流延续了两千多年,到现在依旧没过时。

泰勒斯曾经这样写过一首诗歌:

多说话并不表示心里理解,

去寻找唯一的智慧吧,去选择唯一的善吧,

这样就会钳住唠叨不休的舌头。

泰勒斯的意思就是,与其喋喋不休,不如停下来思考一番,寻找“智慧”和“善”才是头等大事。

而这一章我们要出场的哲学家,就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毕达哥拉斯。

1

毕达哥拉斯在某些方面和泰勒斯很像,比如,他们都很有钱。

毕达哥拉斯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家境富裕。这为他四处游历提供了保障——我们之前已经说过,在古希腊那个时代,只有不用为生计奔波的人,才会有闲暇去做一些别的思考。

而与泰勒斯不同的是,毕达哥拉斯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还是个跨界达人。他拥有一系列的头衔,除了哲学家之外,还是数学家、天文学家、音乐家、教师、修道士、心理治疗师等。

这位老兄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著名的诗:

斜边的平方,

如果我没有弄错,

等于其他两边的

平方之和。

哈哈,是不是觉得:这算哪门子的诗?

我们的重点不在于讨论这是不是诗,而是在于他写的内容。如果你学过几何,应该一眼就能看出来了:这分明就是数学中的“勾股定理”呀: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没错,根据考古发现,在中国,周朝的时候就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的说法,所以我们把它叫作“勾股定理”。而在西方,这是毕达哥拉斯先发现的,所以人们就把它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毕达哥拉斯和数学的渊源,还得从他的父亲说起。

毕达哥拉斯出生在爱琴海上的萨摩斯岛,而他父亲的老家是在腓尼基一个叫提尔的地方。腓尼基在地中海的东岸,离希腊也不算很远,但已经算是亚洲了,大约就是现在的黎巴嫩那一块,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翻开地图看一下。

提尔是个港口城市,那里的人们都很会做生意,所以算术都很好。毕达哥拉斯的父亲把生意从提尔做到了萨摩斯岛,娶了当地的女子,于是才有了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小时候被他父亲送回提尔接受启蒙教育,然后才回到萨摩斯岛学习诗歌和音乐。

可能是遗传,也可能是环境影响,毕达哥拉斯对数字特别敏感。

2

基于对数字的敏感,毕达哥拉斯提出了一个与泰勒斯完全不同的观点。

正如我们之前了解到的,泰勒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但毕达哥拉斯不同意这个观点:NO!世界的本原并不是水!

那是什么呢?

请注意,毕达哥拉斯不是数学很好吗?没错,在他看来,世界的本原是“数”,也就是数字。

他的著名观点就是:“万物都是数。”

看到这里,不知道你会不会想:

哎哟,原来哲学这么简单啊!只要用“万物都是……”造个句子就行啦,谁不会呢?万物的本原是木,万物的本原是火,万物的本原是冰激凌……

可是,当哲学家真的有那么简单吗?当然不是。你可以提出一个观点,但重要的是你需要解释它,把道理说通。

毕达哥拉斯并不是只说了一句“万物都是数”,关键是他能解释自己这个理论。

在毕达哥拉斯的这套理论里,数字绝非它们看起来那么简单。

他认为,在那么多数字中,“1”最了不起,因为其他数都是由“1”叠加而来的,“1”就好像是宇宙的发动机。

“2”呢?它由“1”产生,但是“2”又在“1”的基础上带来了变化,它跟“1”结合起来就成了“3”。所以“2”跟“1”一样,也是宇宙的创造者。他还说,“3”可以代表多姿多彩的世界。“4”可以象征一年有四季……

值得一提的是,毕达哥拉斯觉得“4”是最完美的,因为“4”以内的数加起来等于“10”。

为此,他还专门写过一段歌颂“4”的话:

圣洁的、圣洁的“4”啊!您孕育着永流不息的创造源泉!因为您起源于纯洁而深奥的“1”,依次达到圣洁的“4”,然后生出圣洁的“10”。您是天下之母,无所不包,无所不属……

你们看,毕达哥拉斯对数字确实充满了感情,在他的眼里,世界万物都有消亡的一天,但“数”是永恒不变的。“数”的世界是最美的,所有的事物都是以“数”作为“模板”构成的。

说到毕达哥拉斯的这个理论,不由得让人想起在中国和他差不多时代的另一个人,他的名字叫李耳,当然,我们更熟悉他的一个称呼——老子。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他也曾说过一句话,叫作: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当然,在老子的这句话里,“一”“二”“三”这些数字并不是确指,重点是想说明万物从少发展到多、从简单发展到复杂的道理。但老子和毕达哥拉斯的理论对照起来看,似乎有那么一点相通的意思。

3

毕达哥拉斯所说的“万物都是数”中的“万物”,不仅是指他自己生存的这个世界,他还上升到了更宏大的角度:宇宙。

有一天,毕达哥拉斯路过一家铁匠铺,听到里面传出乒乒乓乓的打铁声,音调高低各不相同。他不由得被吸引了,走进去一看,发现比较重的锤子打在铁块上会发出低沉的声音,比较轻的锤子敲出来的声音就比较清脆。

现在我们都知道,重量的大小是可以用数字来表示的,比如56千克、1200克。而当时的毕达哥拉斯也灵光一现,开了窍:

既然音调的高低与锤子的重量有关,那么音乐不就可以转换成数字了吗?

大家一定见过弦乐器,比如小提琴、吉他、琵琶……我们知道,不同长度的弦发出的声音是高低不同的,这也是音乐可以用数字来展现的一个例证。

到了这儿,毕达哥拉斯又上升了一个高度:

我们生活的世界,乃至整个宇宙中的一切都是音乐,无论是瓷器碰撞的叮当声,还是火山喷发的轰隆声;无论是大河奔流的声音,还是夜空中星星运行所发出的声音……整个宇宙就是一个伟大的交响乐团,每个物体就像是这个乐团里的一件乐器,发出自己独有的声响。

毕达哥拉斯把这称为“宇宙的和声”,他说自己听到了宇宙所演奏的音乐会。

这些就是两千五百多年前毕达哥拉斯在思考和探索的东西。

但是,可能有的同学会问:

既然毕达哥拉斯的理论都围绕“数字”展开,他也发现了“毕达哥拉斯定理”,那我们为什么不说毕达哥拉斯是一位数学家,而把他归类为哲学家呢?

不得不说,这是个好问题。

还记得我在第一章说过的一句话吗?

“哲学和科学的一个区别在于,哲学并不追求具体的知识,而是提供一种看待世界的眼光。”

我们之所以说毕达哥拉斯是一位哲学家而不是数学家,就是在于他“万物都是数”这个观点。他不仅追求具体的知识,还想更进一步地探索这个世界的本原。毕达哥拉斯这个“万物都是数”的思想影响了后来的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直到现在,不少物理学家们仍旧相信可以通过数学公式来理解宇宙运行的规律。

尽管毕达哥拉斯用确切的“数”来解释世界的本原,强调了“理智”,但他同时还有相信“神秘”的另一面。

这也是毕达哥拉斯的学说留给后人更多思考的一个原因。

4

“理智”和“神秘”这两样东西,常常是如影随形的。

如今,我们有一些人喜欢走极端:一种人看问题只凭直觉,不喜欢用事实和逻辑来认识事物,这种人很容易产生偏见或者相信谣言;也很容易相信“阴谋论”,认为各种重大事件背后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别人怎么向他解释都不听。而另一类人呢,认为现有的科学知识就是一切,拒绝承认广阔而未知的领域,只要是跟自己掌握的知识不符合的事物,就一概判定为谬论,是瞎讲。

这两种人,其实都有必要了解一下毕达哥拉斯的思想。

按照毕达哥拉斯的观点:在哲学的世界中,“理智”与“神秘”是相伴而生的。

而这也正是哲学的两张不同的面孔。

毕达哥拉斯不仅用毕生的时间来研究宇宙是如何以数的形式保持和谐的,他还认为人的灵魂也应当追求一种和谐的状态。毕达哥拉斯年轻时曾在埃及待了十年,这段时间他主要都在神庙中与祭司们相处,埃及人对于灵魂轮回的看法深深影响了毕达哥拉斯。

泰勒斯曾说“万物有灵”,而毕达哥拉斯不仅认为万物都有灵魂,还认为“灵魂会从一个生命体转移到另一个生命体”。有一次,他在路上看到一条小狗正在被鞭打,他停下来恳求那个挥舞着鞭子的人说:“住手吧,别打了。这条狗的身上寄居着我一位朋友的灵魂,因为我听到了他的声音。”

这听上去是不是有点迷信?不要紧,我之前说过,我们是了解这些古代哲学家的思考过程,并不代表我们一定要接受他们的观点。

毕达哥拉斯认为,我们每个人的灵魂都被囚禁在肉体中,这会让灵魂变得污浊不堪,因此要通过恰当的饮食、运动以及思考来净化灵魂。

毕达哥拉斯50岁那年离开故乡去了意大利,在意大利最南端的克罗托内办起了一所带有宗教社团性质的学校。这个学校里的人们穿一种独特的白色袍子,他们共享财产,一起生活,并被禁止向外泄露毕达哥拉斯的授课内容。他们在这里讨论问题、阅读书籍、锻炼身体、欣赏音乐、祭拜太阳神阿波罗,他们相信这种宁静而庄严的生活能够净化灵魂。

从一定程度上说,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弟子们的生活方式跟信仰宗教的僧侣已经很接近了,他们有共同的信仰,注重身心的修行,敬奉神灵。毕达哥拉斯还给弟子们定下了一系列严格的戒律。比如,不能吃豆子和动物心脏,不能在光亮处照镜子,不能用刀子去拨火焰,等等。

听了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学生们这些行为,有同学可能又要问了:

之前我们聊了哲学和科学,那么,又怎么区分哲学和宗教呢?

确实,这两个领域有不少交叉的部分。但总的来说,宗教强调对神秘事物的信仰和体验,而哲学强调对世界和人生的思考。对于上述禁忌,如果毕达哥拉斯只是相信它们并且去执行,那么就更接近宗教;而毕达哥拉斯是用自己的学说来解释这些禁忌,那就更接近哲学。

比如,毕达哥拉斯认为吃豆子会带走一部分灵魂,他的解释是,因为豆子会导致胀气,气体出来的时候就带走了人的灵气。我们先不说毕达哥拉斯的认知是不是正确,但他是在努力解释自己的行为。既然豆子会带走人的灵魂,所以毕达哥拉斯认为践踏豆子也不应该被允许。相传毕达哥拉斯活到80岁,他在逃避反对者追赶的时候,来到一块蚕豆地边,因为不能践踏豆子的信念而主动停下脚步,不幸被追上来的反对者杀死了。

如果这个传说是真的,那还真是令人感慨啊!

你会如何看待毕达哥拉斯因为严守自己定下的规矩而丢掉性命这件事呢?会觉得他愚蠢,还是对他肃然起敬,或是认为不值得呢?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

5

毕达哥拉斯曾说“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

很有意思的是,我最近在使用的一个运动软件,其口号就是“自律让我自由”。自律和自由二者看上去矛盾,但其实相辅相成。

而毕达哥拉斯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能够主动遵守规则,他的灵魂在那一刻就能获得真正的自由。毕达哥拉斯真正关心的是人的灵魂,或者说,是人的生活态度。他不仅倡导这种生活态度,还能坚定地去实践它。他钻研各个领域的学问,正是为了让自己的灵魂变得更和谐、更美好。

从这一点上来说,毕达哥拉斯确实是一位哲学家而不是数学家,你说对不对?

亲爱的同学们,关于毕达哥拉斯,我就介绍到这里。当你看完这两章之后,不知道是否有点明白哲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了呢?

人物卡: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大概生活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是古希腊的贵族。他特别擅长数学,我们非常熟悉的“勾股定理”,在西方就是他发现的,因此也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知识卡1:万物都是数

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数,比如1、2、3、4。在这个基础上,他还提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音乐”,因为音乐也可以转换成数字。

知识卡2:理智与神秘

毕达哥拉斯的学说让我们看到,哲学的世界既有理智的一面,也有神秘的一面:他用非常理智乃至克制的生活方式,来追求和探索神秘而未知的灵魂和谐。

知识卡3:理想与现实

毕达哥拉斯认为数学的世界是完美的,但这种完美,很多时候只能存在于理想之中。比如,我们能够在脑海中想象一个完美的圆形,但是我们无法画出一个完美的圆形,哪怕借助再精密的圆规,也会有非常小的误差。

而我们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真理,其实就好像是那个完美但无法画出的圆。这大概就是哲学的魅力之所在吧。

《让孩子像哲学家一样会思考》---张玮、沈文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合体吧,哲学君和数学君!
三、毕达哥拉斯:在科学与神话之间
哲学趣闻·毕达哥拉斯
​不想当哲学家的数学家不是一个好教主——毕达哥拉斯思想简介
古希腊哲学
如果你足够聪明的话,为什么不去发财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