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戴维·洛奇: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米兰·昆德拉……

戴维·洛奇,英国皇家文学院院士,著有长篇小说“校园三部曲”《换位》《小世界》《好工作》,以及《大英博物馆在倒塌》《作者,作者》等,还著有《小说的艺术》和《意识与小说》等多部文论集,被誉为“同代作家中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

分享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中对米兰·昆德拉的一篇评论,看看我们熟悉的昆德拉,是不是如戴维·洛奇所写的那种“为了特殊目的而刻意要打破小说的魔力的小说家”,有着“令人欲罢不能的蛊惑”才能。限于篇幅,略有删节。

戴维·洛奇 & 米兰·昆德拉都有一本《小说的艺术》

然后,所有人突然都开始唱起这三四个极简单的音符,并且加快了舞蹈的速度。他们远离着休息和睡眠,赶超着时间,填补着他们的天真。他们每个人都微笑着,而这时艾吕雅向和他搭着肩的一个年轻姑娘倾下身来:

向往和平的人脸上总是挂着微笑。

那姑娘就开始笑了起来,脚更有力地踩踏着碎石路,以致她从地面升高了几厘米,带着其他人一起升高。不一会儿,他们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脚还着地,他们离开地面,原地跳两步,向前跳一步。是的,他们在圣瓦茨拉夫广场上空飞翔,他们的圆舞就像是飞扬起来的一个大花冠,而我在下面的地上跑着,抬眼看着他们,看着他们越来越远,看着他们在飞翔中一边抬起左腿,随后另一边抬起右腿。在他们的下面,是布拉格,是布拉格充满了诗人的咖啡馆,充满了人民叛徒的监狱,而在焚尸炉里,人们正焚烧着一个社会党女议员和一个超现实主义作家,烟雾就像一个吉祥的预兆一样升向天际,我听到了艾吕雅那铿锵的声音:

爱在工作着,不知疲倦。

我循着这个声音在布拉格的街上跑着,担心看不到在城市上空飞翔的由人的身体编织成的美丽花冠,并且我惶恐不安地认识到:他们像鸟儿一样飞升,而我像石头一样坠落;他们有翅膀,而我永远也不会再有。

米兰·昆德拉《笑忘录》(1978)

魔幻现实主义——当写实叙述里发生奇异、不可能、匪夷所思的事件——这个文学手法与当代拉丁美洲的关系特别密切,比如,哥伦比亚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就影响了许多当代作家——格拉斯,萨尔曼·拉什迪,米兰·昆德拉等等——一同来壮大魔幻的阵营。这些作家都曾亲身经历过震撼历史的事件,也有过坎坷的个人机遇,他们认为这些经验的意义是无法用翔实的主义表达出来的。

英国的现代历史大抵上还算平顺,或许这也是让英国作家持续发扬主义的原因之一。虽说,有部分英国小说家——比如,菲·韦尔登,安吉拉·卡特,还有珍妮特·温特森——也在小说创作中采用魔幻元素,但,总的来说,魔幻手法毕竟不是英国小说自发萌芽出来的一支,而是由国外援引进来的。

图|飞跃埃菲尔铁塔的情侣,绘|马克·夏加尔

抗拒地心引力一直都是人类想征服的、却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之一;或许正是如此,飞翔、飘浮、高空坠落的意象在魔幻小说里层出不穷。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里,就有一个人物在晾晒衣物时,升到天堂去。萨尔曼·拉什迪的《魔鬼诗篇》一书里,两个主角从炸开的大客机里掉了出来,却仍互相紧紧依偎,唱歌鼓气,一直到毫发无伤地降落在积着雪的英格兰海滨。安吉拉·卡特的《马戏团之夜》的女主角是个名叫飞儿姒的空中飞人,她身上那斑斓炫目的羽饰并非只是空有其表的舞台道具,而是能让她飞翔的羽翼。温特森的《给樱桃以性别》一书里有个漂浮的城市,上头住着居民:“在几个简单的实验后,人们很清楚地知道,只要人们抛弃了地心引力,地心引力也会抛弃他们。”在出自《笑忘录》一书的本章选段里,作者——叙述者声称看过围成一圈的舞者浮到空中,飘走了。

像许多欢迎 1948 年的捷克人一样,米兰·昆德拉也是如此;像大多数人一样,他希望这是一个新的自由、公平世界的到来。然而,他很快便失望了,“说了一些最好不要说出来的话”,还被开除党籍。接下来的经历遂成为他那杰出的第一部作品《玩笑》的基石。在《笑忘录》里,他借由一个松散、片断的叙述——并穿梭在纪实体、自传体、和幻想之间——来探讨了战后捷克斯拉夫历史里的公众讽刺与私人悲剧

《笑忘录》

上海译文 2014 年出版

被开除党籍,由同侪之情里踢赶出去,被迫成为一个“非人”的人,这种百感交集的滋味就借由叙述者被排斥围圈舞蹈的学生队伍之外,不能参与建党庆贺活动。
昆德拉还忆起 1950 年六月某日,“布拉格街上又再度挤满年轻人围成许多圈圈跳舞。我漫无目的地从这个圈晃到那个圈,尽量贴近,可是就是没办法打进去。”
就在前一天,那儿还以“国家敌人”的名义吊死了一个社会党政治家和一个超写实主义艺术家。那个超写实主义者,扎威斯·卡兰德拉,是保尔·艾吕雅的朋友(Paul Eluard,保尔·艾吕雅,1895 - 1952,正是在选段释例中提到的诗人,他是为法国超写实主义派的重要诗人,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积极参与法国抵抗纳粹德军的运动。艾吕雅于 1942 年加入法国共产党,并因此与超写实主义分道扬镳。昆德拉在回忆录里义愤填膺地提及,1950 年时,布拉格作家卡兰德拉(Zavis Kalandra),昆德拉及艾吕雅之友,被冠上莫须有的罪名而被处死,艾吕雅不但没有试图营救他,反而还公开赞成这个决议。);艾吕雅在当时可说是西方世界里最知名的共产党诗人,他应该有办法救救卡兰德拉才对。可是,艾吕雅并没有介入这件事,他“正忙着在巨大的、环绕着世界上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党的舞圈里跳舞;正忙着朗诵他那优美的、关于欢喜与兄弟情谊的诗歌。”

就在街上游荡的时候,昆德拉突然看到艾吕雅在一群年轻人之间跳舞。“是的,没错。正是布拉格的荣耀。保尔·艾吕雅。”艾吕雅本人正开始朗读他自己一首以高亢的意境来抒发同侪友谊所带来的欢乐的诗;由此,就字面上也好,就比喻上也好,开始了故事的叙述。

图|Gloconda,绘|勒内·马格里特
围成一圈的舞者踢离地面,浮升到半空中。这其实是不可能的;可是我们却暂且把狐疑放置一旁,因为这个想像绝顶传神、有力地把前几页酝酿出来的情绪给表达出来。舞者们浮升到半空中,有序一致地踢腿提脚跳舞;而那两名国家的牺牲者被处决火化产生的烟雾也徐徐缭绕到空中,这意象象征着那些同志们的愚蠢自欺,象征着他们急切又焦虑地要宣示自己纯洁与无辜,象征着他们铁了心要对于他们信从的政治体制底下的恐怖与不公视而不见。然而,这段描述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叙述者这个角色的孤独之情、他对那圈空中舞者的羡慕之情,因为他永远无法再享有这股集体舞带来的狂喜和安全了。

昆德拉最令人着迷的特点之一是,他从不为自己刻画出英雄般的殉难者形象,却也没有低估做为一个异议份子所必得牵扯牺牲的人际关系。

图|受难地,绘|爱德华·蒙克
我不知道这段选文在原来的捷克语里原貌如何,可是它的英语译文相当好,视觉细节以及意象都栩栩如生。
昆德拉曾有一阵子在布拉格教授电影;这一段叙述里——它的视角不断切换,时而是布拉格的空中鸟瞰风貌变化,时而是叙述者一边狂奔、一边艳羡寂寞地抬头上看——明显地就流露出一种摄影构图的感触。飘浮在空中的舞圈本身就宛如电影的“特殊效果”。

就语法而论,这个选段里的只包含一个过长的句子;它附属的字句们则等同于“镜头”,这些镜头由简单的连接词,“and”(和,并,然后,还有,以及)串联起来,把叙述者的讽刺意味以及他的失落感等同串联起来,让这两股情感紧紧纠缠、彼此纠葛。

(完)

新书推荐

《寻找米兰·昆德拉》

[法] 阿丽亚娜·舍曼 

王东亮 译

我们不断和他在作品中相遇,却不敢走近他
米兰·昆德拉的人生拼图版

首次全面披露昆德拉人生足迹

三十七年来,一直拒绝在媒体上露面的米兰·昆德拉从公共视野中消失了。泳池边阿涅丝的手势,卡列宁的微笑……昆德拉笔下的人物让读者难以忘怀,而他本人却成了一个幽灵作家。

阿丽亚娜·舍曼从二十岁起,就一直走在寻找米兰·昆德拉的道路上,从东欧到西欧、从布拉格到雷恩、从科西嘉到美丽岛往返穿行。她结识了昆德拉的夫人薇拉,采访过知名出版商、电影人、电视主播,凭吊过遇害的作曲家和钢琴家,接触过年迈的持不同政见者和金盆洗手的间谍特工,也聆听过德斯诺斯和阿波利奈尔的诗篇……她通过作品阅读昆德拉的人生,又通过小说家的人生去解读他的作品,而这样的作品和人生,经过几许翻译迷失,从此分裂在两个祖国之间。

米兰·昆德拉作品集2022年全新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米兰·昆德拉笔下的哲学
米兰·昆德拉|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米兰·昆德拉: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读米兰.昆德拉的《无知》
【捷克】布拉格之恋(之城堡区)_风同学
The days of my life:布拉格有多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