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评|何处安心是吾乡?——汉德克笔下的“流浪与归宿”

近期什么都没有写。一来情绪颓废,二来,思考的事情太多。我读了几遍彼得·汉德克的小说,《缓慢的归乡》——现在能有时间把一本书读上好几遍真是件幸福的事。我在想为什么身上总感到挥之不去的压抑。我在想我那充满多种可能性的未来是否都是从同一条纺锤散落的无序。家,究竟意味着什么;归宿感,又到底意味着什么。

对我来说,最可怕的事,就是回家。

一、在异乡流浪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句话很经典。所以也很危险,很不稳定;它被人们引用了太多次,而且是用非常简练的方式阐释。这句话被大量读者当做一句抒情诗来使用,却忽略了海德格尔的哲学本义。这其实是一句非常痛苦的、发自流浪者肺腑的话。这是一句悲剧演员的喜剧台词。

斯拉沃热·齐泽克并不是很喜欢这句话。在他看来,海德格尔是个胆小如鼠的逃避者。“海德格尔荒唐地依恋其'地方之根’(local roots),依恋其'何以我必须留在乡间’这一主题。对此幸灾乐祸,实在易如反掌。如果我把海德格尔的依恋视为某种能使他应对其思想的创伤性的激进性的防卫策略呢?”(齐泽克《视差之见:存有性的漂泊》)

我对这一观点没有任何意见。我说。尤其是在现当代世界,在乡村和城市的对立中,人们纷纷将情怀投靠到乡村,而对城市报以虚幻、恐惧、幻灭以及邪恶之源的看法的时候,我也是对“还乡”与“归宿”产生了严重的怀疑。我不是很理解为什么人们总是对自己出生的那片土地抱有如此热忱的深情,仿佛一个已经铺就完善的被窝,暖洋洋的,只要钻进去就能安安稳稳地睡个好梦。而城市,仿佛一个陌生的、可恶的闹钟,一只目光歹毒的铁公鸡,每天早晨负责用尖利的喙将你的好梦戳个四分五裂。

到底哪里是“还乡”的终点,到底何处才是生命应有的“归宿”。或者,它从来不曾存在?

彼得·汉德克延续了德国文学的哲学传统,诗歌和形而上学融入了封闭的作品。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充满人生的危机感。在小说《缓慢的归乡》中,引起危机的主角变成了对世界毫无依靠感的孤独意识。

索尔格是个拥有深邃头脑的小人物。他在遥远的地方研究地质学,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对大地的研究上。然而,他却并不感到充实——生活的变化往往就是从这些地方开始的;感受到生命的缺口,世界的裂缝,从而发现原来自己所在的时空是如此的不完整。

曾经,索尔格对大地抱有强烈的寄寓。他幻想着能在这里实现自己的生命意志。他把自己脚下的土地研究了一遍又一遍。土壤分层,岩石性质,这片在他人看来普通寻常的大地,在索尔格的眼中却仿佛一条自幼居住的巷陌,他拥有自由穿梭的权力,一砖一瓦都和他的记忆融为一体。

这样的土地,自然会让人心生依恋的情节。故乡,故土。并不是某个固定的地点。而是你在某个阶段内倾注了大量时间所构成的空间,是一种粘稠的结合体。以至于我们无法分清究竟是空间约束了时间,还是时间确立了空间。它们共同在人的情感中结合生长;“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随着人的行走,这片诗意的大地便会自行扩张。

对我来说,如果回到四年之前,告诉我——你会对一个叫无锡的城市产生浓郁的感情。我一定不会产生任何回应。对一个不曾投入时间的空间来说,无锡,和地图上其余的点一样,都是一个概念性的地名。然而,四年之后,无锡对我来说成了一个归宿的可能;尽管它本身依然是冷漠的——对“诗意的人”来说,最“失意”的玩笑或许就是,只有我们拥抱土地的份,而土地永远不会主动拥抱我们——除非归期将至。

我还会想到父亲的村庄。那里居住着他的兄弟,长辈,同学。很多人几乎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那里。对他们而言,世界就是那个村庄,村庄就是整个世界。他们将人生的所有时间,所有生命意志都投入到村庄的土地,就像索尔格研究地质学一样,他们已经拥有了整个土地最深邃的部分——

好久以来,他就已经在探讨着,显然意识本身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每一个地区创造出自己的一个个小空间来,而且在看上去直至天际也不存在界定的地方同样如此。看样子,仿佛对这个更长久地生活在其中的人来说,会从一个让这个初来乍到的人看来无边无际的平面中涌现出形形色色的、相互严格区分的空间来。——《缓慢的归乡》

汉德克的文风句句如此。和其他作家不同,他从来不把文字当做塑造确定性的砖瓦,也不会用文字在白纸上建立一个文字世界;汉德克的文字是透明的,与哲学的面纱融为一体。

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凝聚构成了一种保护,一种安全感。回到家里的我,随意走在城市最复杂的道路,进入我从来没有去过的郊区,我都不会产生任何不安定的感觉;我仿佛走在自己的领土上。

而异乡则给人流浪者,或旅游者的感觉。你踏入的是一块与你毫不相关的空间。

你可以驻足,你可以离去。但它不对你发出任何回应。流浪者的孤独并非在于他的形单影只,而在于他脚下的土地是陌生的,是脱离时间之外的纯粹空间,与地图上一个任意点无异。只有随着时间的诗意进程,一个旅游者渐渐地定居,将时间倾洒在这片土地之上,让时间的双手慢慢抚慰坚固的空间,你才会感到土地对你的接纳。

二、在故乡流浪

然而,把这作为“归乡”的终点似乎有点苍白。

很多定居者依然是孤独的。他们回到家乡,故土,或者去到理想的应许之地,去到迦南,结果却发现即使身处一个由时间抚慰的空间,他们依然会感到无助,孤独,依然缺乏归宿感与安定。

然而待天真地以为熟识了空间的瞬间一过,随之而来的却总是感官钝化的惊异,怎么又一次面对着无遮无掩而且还是熟识的背景……长久以来,他在家里的任何地方都无法重新找回自我……因而他将此时此地所在之处看成是自己唯一的希望。

这就是对人类而言最失意的地方。一种时间与情怀的单向投入;我们以为发生了沟通,其实却毫无沟通的可能。

如果生活在城市中,这一点会被放大得更加明显。这也是很多人对城市生活带有一点抵触的原因。城市的确很奇怪,它对任何人敞开,但是又不接纳任何人;加上森立的奇形怪状的楼房,它看起来更像是个折磨人的搅拌机。

城市从根本上就拒绝接受任何人的改写。它不像乡村,拥有缓慢独立的节奏,拥有自由耕作的土地和自由改造的洋楼。城市的一切都被置于隐形的规划;道路的改造,新广场的建立,日新月异的广告牌。即使对一个生活在市中心的人而言,他也会在某个平常的早晨突然发现,这条街和之前完完全全不同了。

城市里人来人往,但是谁都留不下足迹;生命力最久的,往往是某个凝聚记忆的建筑物,例如火车站旁边的老钟楼,或者新建的摩天双子楼。

这和索尔格在小说第二阶段遭遇的困境一样。他发现自己身处一个没有参与感的世界——当然,不一定是城市,可能是乡村,可能就是你自己的家庭;你发现你无法参与这个世界;所谓的归宿,安全感与庇护,全都成为曾经憧憬的泡影。

“有时候,当索尔格想象这座城市的画面时,就看见那个山口非真实地从中凸显出来,没有人居住,甚至没有植被,陷进一个石山的幽灰色花岗岩中……非真实就叫做:一切都可能发生,但他却没有任何介入的可能。”

由于没有参与感,你发现你再一次被世界孤立,被那个应许之地排除在外。虽然试图改造世界大地的意图对人类来说有些荒谬遥远,但我们并不应放弃改造自身大地的可能。我们真正行走的地方并非外界,而是自己的内心。

三、在流浪中归乡

看起来这个世界永远不会是我们想要的样子。我们时而陷入对远方的恐惧、不安,时而陷入对归宿和还乡的失望。我们很难准确说出,究竟什么才是我们不变的期许。

在《缓慢的归乡》第一部分结束后,索尔格就离开了那片寄居了太多时光的土地。他摆脱了地质学,回到了欧洲,开始寻找实在的生活;索尔格和邻居交谈,想要积极地生活,他寻找到了自己的出发点,希望通过意识与时间创造自己的世界。但他终究发现,他人无法成为自己的归宿。尽管他们友好,温和,可现实却与索尔格内心向往的世界并不符合。

温情是一种安慰,却并非我们生活的目的。对于长期生存在冻土地带的索尔格来说,能回到家乡,写信,和邻居聊天,是非常具有温情的事情;这让索尔格的灵魂有了少许解冻的可能。汉德克在这一阶段的笔触也有意平缓;看起来他像是个刚刚从冰水里钻出来,爬到篝火旁取暖的年轻人。在他身上能看到黑塞式的顿悟与青春终了的热泪。甚至,能看到狄更斯式的小团圆。莎士比亚的幕间曲。

《缓慢的归乡》德文版 Langsame Heimkehr

可温情并非吸引我们停驻的动力。

我不喜欢回家,并非家里没有温暖。恰恰相反,父母一直都在尽量为我塑造温和的、无压力的环境;每次回到家后,扑面而来的就是家人的关怀。

家,就像是世界上最软的床。你可以毫无防备地躺在上面睡觉、打鼾。但人总不能一辈子睡觉。

于是,索尔格又走了出去。他离开了这个“空间禁地”,离开了温床,开始沿着更加冰冷的路线前行。

汉德克恢复了哲学家的笔触来描述索尔格的内心历程。他开始“走向圣山”——这是汉德克下一部短篇小说的主题——回到工作室,重新把精力投入到大学时期的论文。他希望能在精神与艺术的领域留下历史的印记:

他在读一位罗马自然研究者试图解读世界的书,已有两千年历史,其语言中还有那种诗的“柔性和连通性的东西”。“也就是说,由固体构成的物质会永存,而其他的东西将消解。”

有一次,索尔格对如愿以偿地一天有过这样的想法:在这样一天中,晨去暮来,有亮有暗,这一事实肯定就足以构成美了……他可以沉入任何地方,而那不会是死亡。

这条历程看起来枯燥无聊,与世界和大地毫无关联。而且索尔格是否能在其中找到生活的幸福,是否能和这个不断排斥人类的世界达成内心的和解,这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缓慢的归乡》结束的地方,他又重新启程了;同时,这既是启程,又是归乡;他的世界回归了自己的内心,开始在精神中寻觅自我的归宿感。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我们应该在这个时候再来理解这句话。通过艺术品,我们发现了敞开的世界,我们在艺术或精神中找到了自我的栖居地,找到了诗意的“在路上”的旅程。在这条心灵旅程上,因为精神的无穷层次,我们所见的任何事物都不再依附于外在的历史,我们所见的一切都是新鲜而美妙的。

在永远的流浪中,人们才能在前行中找到缓慢的归宿。

Hotel California 音乐: Eagles - Hotel California

“这就是现在!”

每次眺望这座城市时,都不会再次出现(以及确认)在别处经历过的、本以为已经消失的其他事件?——就连这间客房也掠过飞鸟(和飞机)的影子。

这是在飞往欧洲的夜航飞机里,仿佛是你,我亲爱的索尔格,在你“第一次真正的旅行”中。在这里,正像人们所说的,你在学习“什么是自己的风格”。……你的伟人之梦在什么地方?你谁也不是。在第一缕晨曦中,你看到了烧焦的机翼。你们那一张张熬夜之后的脸上犹如涂抹着果酱。空姐们已经穿上那城市的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与乡野密切交融
晨读 | 缓慢的归乡
米沃什诗选| 胡桑译
幽昙‖散文:吾心安处是吾乡
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规划区释义
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是必要支撑载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