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所·每月一书 | 谦逊的巴塞尔姆和我们为什么要读他

把你的椅子拉近悬崖边,听听什么叫做真正吸引人的开头:

“那气球,始于第十四街上的某一点,其确切位置我不能透露,向北面膨胀了整整一夜,在人们睡觉的时候,直到它抵达了派克酒店。”
“瑞贝卡·蜥蜴想要改掉她丑陋的、爬虫似的,完全不能接受的姓氏。法官驳回:改变你的名字违背电话公司、电力公司,以及美国政府的最大利益。”

“休伯特给了查尔斯和艾琳一个不错的婴儿过圣诞节。”

小说开篇这样强势、兀立、充满怪异,其实也没什么好惊讶的,这是唐纳德·巴塞尔姆的一贯风格。他欣赏厄普代克和卡佛,走在贝克特和乔伊斯开拓的道路上,不止一次把自己的作品形容为“乱炖”——一个极其精准的词语——无论是短篇还是著名长篇《白雪公主》都充满着各种令人愉悦的元素,密集、先锋、难舍难分、逃脱大地。

但如果以为巴塞尔姆写小说只是为了实验和好玩、嘲讽传统和革新叙事,那就错了。一些后现代小说家专注于探索叙事技巧的边界,因为种种原因——含蓄的表现形式偏好或特殊境遇——表面上总是看起来对政治和社会事件有一种无动于衷的漠然,他们最擅长一件事:说出所有的真相,以倾斜的方式。

书名:巴塞尔姆的60个故事
作者:[美]唐纳德·巴塞尔姆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因此第一篇关于“气球”的故事接着往下读:气球膨胀之后,人们以不同看法站队选择阵营。有人认为气球是一个骗局,是某件介入到人和他们的“天空”之间的事物;有人把气球视为一种始料未及的奖励制度,一份还没能够被很好理解的英雄般体验;官员发现无法销毁气球后,对这种异象空前宽容,并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公众热情转向正途;而提出了最令人钦佩见解的人其实是艳慕气球的不受限制或界定,他们认为气球以它的随机性,提供了自我失位的可能性,谨此送给那些生活模式化的人。

想象一种对话的维度,文学史上各色作家作品纵横交错,相互影响。每个作家在创作期间当然会受到无数前辈的影响,但其中只有个别才会成为“写作道路上的最大阴影”,或者称作,“俄狄浦斯的亡父”。亦步亦趋地学会后,又在摧毁的基础上重建。经过无数艰难的日夜,作家企图清楚该如何调和对前辈的崇敬与想要成就某种打上自身烙印的东西的野心。对于巴塞尔姆来说,这个亡父是贝克特,他亲口承认,并听任自己的某一类作品被人反复与贝克特的进行对比。

也许在《伟大的日子,1979年》的许多篇章中,快节奏的对话、杂乱感、不确定性、因知识广博而能够巧妙驾驭和隐藏至深的暗指,这些全都是贝克特式的。令人着迷和炫技的《亡夫,1975年》中,对词语组合上的灵活运用、狎戏语言,则让人联想到乔伊斯和纳博科夫。在致力于小说叙事艺术的无限可能性、趋近那个不可知地带方面,他和卡尔维诺是同路人。而寓言般的指代,如迷宫回旋的文本故事,谁又会认为这其中没有博尔赫斯的影子?

如果真要按图索骥,巴塞尔姆的小说中可以看到无数已成为正典的前辈们的身影,然而他也没有与谁真的有多相似。他被无数人影响着,却至今还没有成为任何一个人的专属亡父。时不时,某些令人拍案叫绝的标题,某种出人意料的表达,总会有点什么让我们想起他;时不时,距离他声名鼎盛时期几十年后,已没有太多人还读他。

写作总归是一件充满诚意以至于某些时候显得笨拙的事情,当一个后现代小说家认为世界是破碎的,他谦逊地用同样碎片化的语言和不丰满的叙事去书写。也许这不是我的阅读口味,但它必定会成为另一些人的偏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后现代主义的反叛精神
是贝克特真相,还是人的真相?
没被退过稿,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托马斯·伯恩哈德的小说世界
贝克特的启示
梦回北京--王德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