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亚平:重塑新世纪世界文化版图(2)

    人类学本体论哲学

  刘悦笛

  刘悦笛在《“情”的生成本体与儒家政治哲学》论著中并未完整地将李泽厚的情本体论观点,吸收到他自己的新观念框架中,而是扩展了李泽厚“情理结构”思想的核心,他强调了中国儒学思想,对呈现于经验中的我们自己心灵生活特征的现代政治学的启示方面,他定义为“情的生成性的本体”。他探讨了这个本体范畴并把它放在人类学本体论哲学的中心,认为各种心灵状态的生成本体基础是:(1)维系 “和”的关键要素在于 “情”,以“情”为“本”构成了儒家政治思想的经验论的基础。(2)“情”本质性规定,涵括情与巫、情与礼、情与性、情与实。(3)“性”与“情”之间还存在着微妙的差异。(4)以“情”为本质规定的人的活动,是理解新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缺失的关键所在。(5)“生活儒学”是以“情”为本的,而“制度儒学”则是以“治”为本。

  刘悦笛沿着“中国儒家政治学”的传统联系而重新赋予历史学以新的探讨方面。他已探索到“情学”问题本体论地位应当从“生成性”归位的问题;正是他在历史的观念和当代政治学的观念之间所做的这一廓清,使他大大地延展了人类学本体论场域的概念。

  社会心理学

  朱国华

  《场域与实践:略论布迪厄的主要概念工具》是朱国华系统研究社会心理学“场域理论”的阐扬性文论,他探讨(1)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只是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来发挥作用,他不可能也不应该提出一揽子普遍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宏观理论框架。(2)“实践”的概念是布迪厄理论的关键,实践策略的概念虽然涵括了有意识计算和无意识倾向两方面,但是未能说明行动者什么时候偏重于前者,什么时候偏重于后者。朱国华文论中提供了对实践论哲学和形式学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值得探讨的而又有创造性的观点。他认为,场域的自主空间在于生成过程所获取的运行逻辑空间的相对自有化。他的观点在国内应用层面解读场域理论的学者中较有代表性。

  后分析哲学

  韩东晖

  思想语境史就是生成着的心灵的自反过程,在成其为后分析哲学的具体总体之中,哲学本身重新的反悖成为一个驱动部分。韩东晖提出了一个超出目前分析哲学为探讨的“后分析哲学时代”反思中的新反思概念,在《后分析哲学时代与英美-欧陆的哲学对话》文献中韩东晖集中展现了他的本体反思,有以下方面(1)更为严肃、深入的哲学史研究成为当代英美哲学家的亮点。在英语国家,西方哲学史的研究无论在规模和质量上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2)形而上学研究的回归和繁荣。新兴的形而上学理论既回应传统的问题,也尝试建构全面的、系统性形而上学理论新的领域。(3)交叉学科研究趋势十分强劲。表现在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以及人文科学-哲学等方面。(4)语言哲学的两个主要趋向。(5)心灵哲学的飞速发展。源自对笛卡尔身心二元论问题的反复深入讨论,另一方面也受到实验心理学、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影响。

  韩东晖开创了体系化的对观念转向进行历史逻辑基础分析方法,提出“西方哲学的进一步发展”的本体性多元论见解,将“美哲学与欧陆哲学的对话甚至融合趋向”进行界域比较研究,并扩展为“对话的哲学”这一重要的定义命题。主要论点包括:(1)需要重返哲学史,并把哲学史至少当作哲学本身的重要方面去研究。(2)入理解了“分”的现象和成因,我们才能把对话深入下去。(3)关键性哲学家进行对话,或就重要论争展开对话。(4)在这种多元化、多样性的局面中看到西方哲学的新形态、新潮流的出现。

  心灵哲学

  霍桂桓

  探讨笛卡尔“广延--物质实体”和“思--- 心灵实体”,必须要在本体方法已经从其中消逝了的历史躯体中,找回(实践围绕存在,方法论服从本体论)本体方法。霍桂桓在《论作为心灵哲学之先驱的笛卡尔心-身二元论》论著中,解读了心灵哲学引进分析哲学为深化的当代“第一哲学”,提出了心-身相互作用观点的方法论层面动态体系的创见,尤其是他提供了超越中外心灵哲学现状研究思想途径中真正的新要素,以否定当下国内研究笛卡尔心灵哲学片面化特质。他阐明的主要论点:(1) 没有从哲学研究所要求的严格批判反思态度出发,对其自身在进行这种研究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基本立场、研究模式和方法论视角进行全面的批判和反思。(2)当代心灵哲学完全无视了心灵的社会现实性,实际上处于众说纷纭的摸索、甚至停滞不前的局面。(3)只有具备社会个体生成论的基本立场、研究模式和方法论视角,才是使心灵哲学研究走出当前困境的现实出路。(4)必须从元理论批判的角度出发,系统深入地考察和剖析研究的过程中所运用的基本立场。(5)研究心灵必须将其置于实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环境之中、通过研究人的主观世界实际具有的各种实质性内容而探讨心灵与肉体、心灵与心灵之间的相互作用。(6)不完全否认包括神经科学研究在内的、对心脑进行的各种实证性科学研究及其成果。(7)引进历史文化传统维度和现实社会互动维度,从而对心灵、对心-身关系进行真正切合实际的探讨和研究。

  元哲学

  江怡

  拓扑反映本体的空间维度的逻辑图像。它以开放性的空间连续与观念的生成连续同构。《哲学拓扑学的性质、任务与方法》中的观点与特殊向度的方法运用,体现了江怡对国内外元哲学研究的界域上的维面创新,并创立了较为完整的拓扑哲学本体建构的思想维向。他最具启迪性的论点,包括:(1)哲学思维中的主奴意识充分体现了哲学的自我反思特征。哲学拓扑学就是要以反思的方式处理概念之间的关系,以这样的关系去解释概念的思想内容。(2),哲学思维中的神人关系被看作哲学定位的最好标准。概念之间的关系正是概念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的恰当展现。(3)哲学拓扑学还体现了哲学研究的连续性和断裂性的统一,这种统一表现在哲学研究的对象之中。任何一个概念在历史时代中的变化都是物理时间中的断裂,只能诉诸于这个概念的空间维度,也就是这个概念与诸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江怡架构了哲学拓扑学方法的创研层面:“空间分析方法”和“概念分析方法”,他主张,对概念的意义分析也是对这样的概念空间的分析,不同的只是更加强调在这个空间中思想表达的连续性,试图通过空间变化获得思想的不变性。

  政治哲学

  陈勋武

  历史时代精神的过程不是单纯事件的过程而是一个由思想的过程所构成的内在方面。《我们时代精神的六大核心理念》是陈勋武对时代思想本质揭示的政治哲学分析性探讨,形成了他自己,对当代世界性思想过程的社会学视域的体系化理念判断,他认为,“它们构成时代精神的本质本体”。他代表性观点有:(1)全球正义理念既具有我们时代特有的特征,又深刻地规划我们时代的精神本体,特征与风格,把我们时代从精神上提到新的高度。(2)世界主义所强调的全球秩序是一个司法秩序,不仅仅是一个道德秩序。(3)在我们时代,人权原则不仅仅是一个道德原则,而是一个司法规范,体现我们时代强调法治的特点。(4)我们时代意识与价值观的最显注的特征之一是反人类罪成为一种范畴的罪行,与反人类罪的斗争是人类最重要的任务之一。(5)宽容是我们时代正义的运行原则之一。宽容使多元化,差异化的人类能作为一个共同体去存在,它使多元化,差异化的人类群体能共存。(6)文化多元性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一个永恒现实,而不是某种过路浮云。否则,文化宽容作为每个人都必须尊守的司法性,制约性的行为规范也就失去必要性与有效性。

  文化间性哲学

  陈亚平

  非平行的间性在各种体系限度之内的连续性,决定了思想合生过程在界域中合而为一。《文化间性的拓扑空间辩证法》文本凸现了陈亚平创立的文化间性拓扑哲学的理论框架与方法。他认为,文化的空间生成与延扩最终是历史与非历史相统一的,如同各个民族的文化现象是相互存异,但本质上是相互关联。他主要理论构成:(1)空间本体全域相关性的系统构想。(2)文化的“间性生成”关系具有实际意义的辩证拓扑关系。(3)文化拓扑场对间性生成体系的扩展。(4)拓扑的过程实在与多元的辩证结构。(5)每个文化自足系统核心之间都是独立的向心端线与离心轴,所有的异质与均质交流、接融、整一都由核心来执行。(6)文化形状的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恒定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文化发展产生不同的促进。(7)文化的生长是否存在,取决于在文化群团中是否有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互动性文化因子的集聚作用,从而决定一个文化次系统与另一文化次系统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新空间系统。

  比较哲学

  丁子江

  《罗素的中华文化观与中国重建观》是丁子江对罗素哲学理念的本质性界说,重要的是他将罗素哲学思想与中国文化哲学进行了历史纵向与跨域比较研究,体现了他开掘罗素思想与中国文化积成形成互构的观念资源。他的比较研究理念有:(1)罗素对儒家道家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以及对当时中国的时局及发展道路,已有了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真知灼见。(2)罗素提到中国文字与语言的问题,如他认为人类文字都是从图形开始的,后来逐渐过渡到字母。(3)罗素认为道家清静无为的精神,能够用来平衡西方文化中的激进与野蛮的作风。(4)罗素看到了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中国文化的精华。他认为,孔子的理念对社会制度和政治思想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而成为后世楷模的圣人,但并非宗教的创立者,而是关注实际社会生活的政治家,其重视的都是安邦定国之略。(5)罗素指出,传统的中国文明中有一种,也仅仅只有一种重要的外来因素,这就是佛教。(6)罗素希望中国将西方科学与自己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创造新的文明,并克服西方资本主义的不足之处。

  后比较哲学

  牟博

  有联系差异的两种思想也同样能超越本身的空间所形成的界限。这种超越以互间的本质建构了新的界域。牟博《哲学探索前沿的比较哲学方法》主要探讨哲学思想交融问题,他从本体特征的创元方法论上,发展了西方当代“比较哲学”元哲学框架的探索内涵,在推崇哲学的“建设性交锋-交融”理念基础上,提出方法论研究实质上是以明确的反思自觉方式这一前沿性观点,使他成为最系统地创新比较哲学方法学向度思想的核心人物。

  他的主要方法论哲学构架是:(1)把握相同对象的适当性条件。(2)把握动态发展的适当性条件((3) 理解多元视角取向合格性的适当性条件。(4) 理解视角取向当事人之目的的适当性条件。(5)关于视角取向平等性的适当性条件。(6) 对新的合格视角取向方法持开放态度的适当性条件。(7)寻求复合型视角取向之扬弃的适当性条件。(8) 寻求视角取向互补性的适当性条件。

  历史哲学

  田时纲

  历史是思想呈现的本身使之生成着的历史性。在《克罗齐的历史哲学与中国》文献中,田时纲阐发了他对历史哲学系统研讨的特定内涵与特殊层面,主要建设性观点是:(1)克罗齐认为,各个民族历史似乎相互分离和独立,但本质上是相互关联和统一的。(2)克罗齐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他认为归根结底历史是精神的运动、发展的过程。

  哲学批评

  夏可君

  思想框架以批评的定性、模式分析、历史还原为基础。《“心性自然主义”论纲》是夏可君生态哲学理念框架在本体论方面成形的标志,也代表他更新的研究视面有超越性的文本特质。他确认:(1)“心性自然主义”体系观,是观照“自然”作为主体以及个体生命内在的“心性”。(2)“心性自然主义”,并非要简单回到传统的文人画传统之中,而是在一个后现代的多元社会。(3)中国是唯一把“心性”作为生命操持与关心的文化形态,在先秦轴心时代的转换中,只有中国文化的儒家与道家都以“心性”作为转换的轴心。(4)心念,或者王阳明所言的“无善无恶”的心念,既打开了个体的自由。

  中国哲学史

  陈卫平

  思想历史的价值包括它自己的观念的发展和批评也在内的过程脉络之中。《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问题和哲学基本问题》涵盖了陈卫平“哲学基本问题争论史演进说”的主体理念,他的研究开拓了中国传统哲学基本框架下的问题论争演进史的新方法向度,并以此文论史对比法切入中国哲学的思想发展、进化的历史领域,本身就是一种思想过程。一个原质文化群体可与另一个异质文化群体,在内外演替生成的状态空间中,构成对立因与协同因之动态整合的新文化实体,由此具有新的二元依存的不确定中确定的质,并反映出:事体的进化、生成、创化过程的本体论框架。他的基本观点:(1)天人之辩、名实之辩:哲学基本问题的开端。(2)有无之辩、形神之辩:哲学基本问题的深入。(3)理气之辩、心物之辩:哲学基本问题的明晰。

  宗教伦理哲学

  宋仕勇

  宋仕勇是国内以生成论为方法系统运用于佛学思想发展研究的前驱者,他的代表作《中国传统善学的生成机制研究》理念主要是探索佛学思想产生的过程,包括了观念比较性与观念历史性的研讨特征,以及跨传统地性分析了佛学思想发展的结构与驱动元素。他重要观点:(1)心象与现象的对立而统一。(2)过程生成审善之形式本体发生方式。(3)佛学的“身、口、意三种善(业)”包含了本体论,但是一种过程生成的本体论,一种心实体与虚体有觉、有智过程的变化或生成。

  佛教哲学

  周贵华

  周贵华在认识论上把佛教思想体系的信仰构成又作为一个自足的系统,来建立一种新的概念结构与相应的方法结构,这就使他把方法论演变为认识论的本体论“通过确定佛教信仰的对象而限定信仰内心相的可能状态”。《佛教信仰简论》是周贵华对“信仰原理论”作异域演进的重要思想构架。主要论点:(1)佛教信仰归结为对佛教对象产生的两种特殊心态,一者归敬、依止的心态,即归依相;二者忍可、乐欲的心态,即信相。(2)佛陀不是救世主,而是一个觉悟者,一个解脱者,一个导师,一个榜样。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谈到对佛陀的归敬与依止,这实际相当于一种特殊的师生之情。(3)归依与信的这种依存关系,保证二者形成的信仰的内在体性之同一,也保证二者可以互摄。

  新文艺美学

  王一川

  理论并不以历史为先决条件;它就是心灵演进历史的本身。王一川在《“理论之后”的中国文艺理论》文献中继承和发展了国内研究路线,把他当下文艺学最新探讨引入对“理论之后观”比较视域。

  王一川认为“理论之后”的中国新文艺话语范式反思,会促成文艺本体“解构与建构并举”哲学思潮的形成,从而发掘“兴辞化臻美心灵”美学内涵。他提出主要启发性的观点是:(1)“理论之后”的理论已经从“大理论”转变为“小理论”,即从“宏大叙事”转变为“小叙事”。(2)“理论之后”我们的生活仅仅需要文艺还不够,同时还需要文艺理论。(3)不致盲目寻求其学科封闭性、捍卫文艺的审美纯洁性,甚至谋求唯一的文艺本质。(4)既需要继续展开批判性解构或反思性质询,又同时需要积极的建构或建树。(5)今日文艺理论不再是理论家的孤芳自赏或读者实际生活中的自我博学炫耀,而是国民兴辞化臻美心灵的自觉养成。

  后实践美学

  杨春时

  自由是一个有待完成的开放与否定的生成与无限。杨春时提出后实践美学观与当下占据主要地位的国内美学领域的思想交锋,导致了自由美学学派的兴起,促进了当下中国美学新方向的反思和发展。《实践美学是抬高实践与贬低自由的美学——与徐碧辉研究员商榷》文论是他倡导的核心理念,这一“自由美学观”使他为中国当下美学寻找新的本体基础,承担了不同于新实践美学的新美学的主要使命。他主要理念是:(1)审美是充分的精神生产,因而也是自由的生存方式。(2)虽然实践是审美发生的基础,但不是审美发生的直接的、根本的原因,根本原因是人的自由要求——审美理想。(3)实践虽然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但它是异化活动,而审美是对这种异化活动的克服和超越(4)中国哲学工作者的哲学思维能力极其薄弱,缺乏形上的思辨能力,往往以经验思维代替哲学反思,只承认现实领域而不承认超越领域。在杨春时的后实践美学中,“自由”这个概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他用以认识“超越场域”哲学本体的美学根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什么是真正的问题? ——也谈“主义”和“朴学”之争
试论西方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潘立勇:朱子理学美学对宋代美学的意义和影响
李泽厚“天人合一”论的文化逻辑
别了,一个大时代的背影——为李泽厚先生仙逝而作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内部逻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