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利安·巴恩斯 | 讲述两性关系的真相(又题:英国中产阶级微信群都在聊些啥)


朱利安·巴恩斯

讲述两性关系的真相

又题:英国中产阶级微信群都在聊些啥

本文作者: btr

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将写作视为讲述真相的最佳方法:“这是一个制造宏大、美好、有序的谎言的过程,那些谎言比事实的组合讲出了更多的真相。”(见《巴黎评论》“小说的艺术”访谈,2000年冬季号)

事实上,巴恩斯自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毕业后,有过颇长一段“组合事实”的经历——他最初涉足的是新闻业。在当了三年《牛津英文词典》的编撰助理后,他开始为《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写评论,1977年成为《新政治家》杂志的助理文学编辑和电视评论者,此后又先后担任《星期日泰晤士报》文学副主编及《纽约客》驻伦敦通讯员,对于新闻业有着相当深入透彻的了解。

当你写新闻的时候,你的任务是将世界简化,使之在阅读中变得可以理解;而当你写小说时,你的任务是最充分地反映世界的复杂性。

他在《巴黎评论》的访谈中如是说。

自1980年的处女作《地铁区》(Metroland)后,朱利安·巴恩斯迄今已出版了十一部小说及三部短篇小说集,其中1984年出版的《福楼拜的鹦鹉》(Flaubert's Parrot)堪称他的突破之作。在书中,巴恩斯打破了惯常的线性叙事,将叙事者(医生)的私人故事、福楼拜的作品及轶事、文学批评及传记小说熔于一炉,以后现代主义的手法反思历史中的主观主义。该书入围了当年布克奖的短名单,不过最后惜败于安妮塔·布鲁克纳(Anita Brookner)的《湖滨旅店》(Hotel du Lac)。


此后,巴恩斯又以《英格兰,英格兰》(England, England,1998)及《阿瑟与乔治》(Arthur& George,2005)两度入围布克奖短名单,并终于在2011年以《终结的感觉》获得布克奖。《终结的感觉》(The Sense of an Ending)篇幅不长,却是步入长者之年(65岁)后的巴恩斯,对于人如何记忆、时间如何影响记忆、记忆又如何反过来影响时间,记忆的不可靠性以及历史(尤其是个人史)该如何书写等诸多主题的有力反思。


相比之下,朱利安·巴恩斯于2011年出版的另一部作品、短篇小说集《脉搏》(Pulse)在某种程度上被忽略或低估了。收录其中的十四个短篇多创作于2008至2011年间,所探讨的主题与长篇类似,时间、记忆、历史、英国性是其中最明显的几点,但处理手法更精炼、更成熟、更巧妙。巴恩斯以两性关系作为全书的捏合点——无论是长期同居的婚姻关系还是新近建立的两性关系,所有故事皆以此为切入点——全书展现了巴恩斯作为短篇小说文体家的卓越才华。对于初次阅读巴恩斯的读者而言,《脉搏》是极佳的入口。


《脉搏》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背景设置在当代,由五个短篇加四篇穿插其中的《在菲尔和乔安娜家》构成。在第一篇《东风》里,新近离婚的房产代理商弗农爱上了一位“来自这儿与乌拉尔山脉之间的某个国家”的女服务生,然而弗农跨过了隐私的边界,在追寻女服务生身世的过程中毁掉了这段可能的关系。《婚姻线》则有些许自传性的回声——与故事中的女主人公类似,巴恩斯的妻子、文学代理人帕特于2008年罹患脑瘤去世——故事的主人公回到当初彼此相遇的小岛,以为可以减轻悲伤。“但他却无法驾驭悲伤。是悲伤驾驭了他。”《与约翰·厄普代克上床》基调要略微轻快些,两位步入中年的女作家讨论起了如今已然记忆模糊的韵事,妙语连珠。

就算是个人的败笔可以成功地转化成艺术,你还是原地踏步,不曾改变。

第一部分里最精彩、也最具实验性的,莫过于穿插其中的四段《在菲尔和乔安娜家》。除了开头与结尾极为简短的介绍语之外,这四段故事完全由对话构成。在大部分时间内,我们并不知道说话者是谁,而只能由他们的对话判断其大致身份:一些经常聚会的、英国中产阶级中年人。他们讨论政治、性爱、英国性与橘子酱、法国与欧洲,呼应着雷蒙德·卡佛的《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或成为了它的一个更激进的英国版),读来如同误打误撞之间闯入了一个英国中产阶级微信群。而正是这些众声喧哗,正是在这些半真半假的讽刺、英式笑话及双关语之中,我们得以一窥全书的社会及时代语境。

第二部分由五个短篇构成,串起这五个故事的是一条更为隐秘的线索——感觉。触觉、视觉、味觉、听觉及嗅觉是这些故事真正的主角。借由感觉或感觉的缺失,巴恩斯强调了它们在两性关系中的重要性。与《福楼拜的鹦鹉》及《阿瑟与乔治》类似,巴恩斯在《和谐》与《卡尔卡松》等故事中从历史和真实事件中汲取灵感,重述故事。虽以字母代替了主人公之名,但读者仍不难看出《和谐》的主人公M,其实是催眠术的创始人梅斯梅尔(“催眠”mesmerise一词正来自他的名字Mesmer),故事强调了触觉对于催眠治疗如同音乐般的作用;而在《卡尔卡松》里,加里波地对安妮塔的爱是视觉的功劳:

我们互相凝视对方,好像不是初次见面似的。我们试图从对方的脸上寻找某些印记,以回忆被遗忘的过去。

如果说《画师》更像是短篇小说的范本,那么标题作品《脉搏》是全书最丰富、最具思辨意味的一篇。叙事者父亲在嗅觉丧失后不断寻医问药,甚至转向中医“搭脉”治疗,因为嗅觉的丧失令他不再能闻到妻子的气味,嗅觉对于两性关系的重要性由这一缺失而被放大。叙事者自身的婚姻故事又与父母一辈的故事交织共振,引出“我们想找怎样的伴侣”这一话题。


根据1980年朱利安·巴恩斯的处女作《地铁区》(Metroland)改编的同名电影(1997年)由克里斯蒂安·贝尔与艾米丽·沃森联袂主演

如果我们找的是相配的人,我们就只考虑与他们相配的优点。你是否认为有时候我们会倾向于与我们自己有同样缺点的人呢?

巴恩斯如此问道。

答案或许在另一篇《同谋》里:“同谋”,才是两性关系成功的钥匙:“它表示两个人之间的心照不宣,也可以说是一种先知先觉。”——“于是我触碰到了她。”故事的最后一句大概是对所有成功两性关系最精彩而简洁的描述了。


朱利安·巴恩斯 Julian Barnes

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1946年1月19日出生于英国莱斯特,笔名Dan Kavanagh。近日,他的旧作《10 1/2章世界史》、短篇小说集《脉搏》和长篇小说《英格兰,英格兰》陆续在中国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发行。点击访问巴恩斯在英国文化协会文学作者库中的档案:http://literature.britishcouncil.org/julian-barnes

本文作者 btr

btr,作家、译者、书评人。曾出版有《迷走·神经》等,译有《孤独及其所创造的》等。

延展阅读:

尼克·霍恩比:阿森纳狂热

伊恩·麦克尤恩:不安的艺术

雷切尔·特雷齐斯:金鱼缸内外

亚当·马雷克:脑洞大开

佐伊·吉尔伯特:古老的新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利安·巴恩斯小说的当代“英国性”建构与书写模式
如果你知道《Hey Jude》这首歌的故事,就知道爱和温暖才是孩子最好的保护。
英国当代艺术家朱利安·奥培 (Julian Opie)绘画作品欣赏
《柠檬桌子》:跟高冷朋友站一块儿
绘画:反刍集
印象派画家朱利安·德多克(Julian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