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匆匆阅读约恩·福瑟的《我是风》:没有水纹,没有外人,没有乘风,没有动感,只有停顿

一位年长男士准时推开瑞典学院的一扇淡色的门,用平静到没有抑扬顿挫的口吻,宣布又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宣布完了,场内沉默。我在YouTube上看现场直播——好像在第一时间获得这个讯息的话,会分泌出来更多多巴胺。其实不会。

我听他念出瑞典文和英文,辨析他的语音,觉得他念出了一个我不知道的名字:Jon Fosse,挪威剧作家、小说家,和诗人。好啊,不知道的名字,好棒!这就又添加了一扇门,一种可能,一种冲动,一种人生样式,一种文章的形态,一种生存的艺术。完全不了解,比仿佛已经读过一些来得可爱。

我连夜下载约翰·福瑟的作品,准备去看一点点。我发觉一些剧本不长,于是索性一股脑儿,念完了一个完整的戏剧。

所念的,是2007年用挪威文发表,2012年译成英文的 I Am the Wind(《我是风》)。根据维基百科,约翰·福瑟目前发表了三十四个戏剧,《我是风》是倒数第九部戏(希望我没点错)。

发表该剧本时,那位约翰48岁了。读了这部独幕戏剧的三分之一时,我没有产生任何愉悦感。我的一些知觉,仿佛回到了大学年代——回到了那个会想方设法去看“地下小剧场”、会求爷爷告奶奶一般找人带我去安福路上免费看戏的阶段——戏票对我来说,消费不起。

当时那些不要门票的戏,或者因为上座率太低而开始送票的戏,往往十分文艺,往往不坏,虽然其中很多,也很索然无趣、或者很一厢情愿,甚至很故弄玄虚。

《纽约时报》的档案里,有一篇对《我是风》在美国演出后的剧评,里头说:《我是风》不适合那些认为大学毕业后,就该搁置对宇宙事物的自觉讨论的人。(I Am the Wind is not for those who believe that the self-conscious discussion of things cosmic should be put aside after graduation from college.)

是的,这呼应了我的感觉。大学毕业,进入社会,继而又游离在社会边缘后,一些过去感知经验和感知欲望已经变化。我不能说这是衰变,但确实变了,也不仅仅是变得更成熟、更现实的意思……

《纽约时报》的那句评语里,self-conscious是个有点巧妙的词,它当然有「自我觉知」的意思,但我们值得探究一下该词的,更加具体的意思:不舒服地意识到「自己」,就好像「自己」是一个被「他人」观察着的对象物。(uncomfortably conscious of oneself as an object of the observation of others.)

这个意思,会超级直接地,和约翰·福瑟的《我是风》的设定发生关联!因为,剧作家安排了仅仅两位剧中人,而这两个人刚好构成了一种“通过别人来驱使自己观察自己”的关系。两个剧中人分别被设置为:

THE ONE

THE OTHER

请注意,他们/她们/TA们的面目和身份可以是完全「未指定」的。这两个人,仅仅就是「这一个」,和「另外一个」

在剧本里,我淡淡地感觉到:「这一个」在与「另外一个」共处的过程里,被催动了一点「自我觉察」。而这种「觉知」又是对外、近乎无语的、非常安静的、自带矛盾的、需要缄默的,且带有畏惧感的。

这么说,对根本没有读剧本的你来说,恐怕有点莫名其妙。但你还是试图把我的一点点读后感传达出来。

让我这样做,我先列出一些总体感知,再稍微展开它们。

1)《我是风》几乎没有戏剧性的情节,没有明确的、外化的冲突。网上关于此剧的中文信息是有点问题的。有人这样介绍剧情,说是:戏里的一个人要出海远航,一个人更要停在原地,于是发生拉锯,导致一个人自杀、随风而逝了……我必须说:我认为这样描述剧情是错误的,非常错误!

2)《我是风》里充满了安静的停顿。当你打开剧本,会发现剧作家几乎在每一次的对话里,都安排了很多次的「停顿」。所谓「停顿」,不是用标点符号点出的,乃是用文字标记出来的,比如「quite short pause」。这种「停顿」达到了「命令」的级别,导演和演员均需要遵照执行。

让我直接放上戏剧开场阶段的话语:

THE ONE
I just did it
Short pause
THE OTHER
It just happened
But you were
so afraid it would happen
Short pause
You said that to me
quite short pause
You told me about it
THE ONE
I know
Pause

你已经看见,已经看见了:quite short pause、 short pause、 pause……这样的「剧场提示」,不断涌入人物的对话里。弥漫在整个戏剧里。有时候,一句话里,会出现好几处「安静的停顿」。

3)《我是风》发生在一个高度具有抽离感的现实场景里。它几乎已经是不现实的场景了。可以认为,戏剧在海面上展开,可以望见灰色的岛屿和珊瑚礁,剧中人坐在船上,船上除了「这一个」和「另外一个」,就没有其他人。

4)《我是风》的人物是含糊的。这点前面已经说过。「这一个」和「另外一个」可以是任何一类人物组合。剧作家没有做出指示。导演可以深度发挥。可以让两个男人一块演出,也可安排一对男女。演员的面目、年纪身份全部是「空白」的。我在这里可以做出一个大胆,且合乎戏剧氛围的个人理解:「这一个」和「另外一个」是一丛芜杂的意识、一种短暂的亲密关系、一种必然无法统一的思绪和情感。说回来,找两个成熟的男性演员来演出「这一个」和「另外一个」是蛮合适的、蛮保守的操作。剧中人的一些状态,的确有点「男性化」。

5)《我是风》的语言超级简单,没有复杂的词语,绝对没有复杂的句子。这个剧本的遣词造句极度单纯、干净,甚至呆愣。全剧中的所有词语,大概都是英文四级考试里的基本词汇,中学生也可以一览无遗。由于戏剧里充满了「安静的停顿」,且很多话语处在欲言又止的模式里,所以根本没有复杂的句子,甚至没有出现从句(我好像没有见到)。词语和句子,都是破碎的、单调的,会自动消失的……

6)《我是风》对很多人来说,恐怕超级无聊。可别指望见到微言大义,也别指望通过这部戏,来引起心灵的漩涡。我想不会。我甚至认为,剧作家会希望这部戏露出无聊,乃至无语的格局。如果你在剧场里看这部戏,导演也搞得不妙的话,也许会睡着的。想想看:那么多的「安静的停顿」、一片汪洋、两个既在讲话又欲言又止的人、没有目的、没有轻重缓急、没有起承转合、没有情节……虽然有些句子会让你心头略微一晃,但也仅此罢了——没有很多金句,几乎没有。要有的话,也是破碎的,是吐出来就咽下去的。

7)《我是风》里似乎存在着一个循环无解的结构——存在着反反复复的迂回,和持续不断的悬停。戏剧开始时,一些让人担心的事情似乎已经发生,而到了剧本的末梢,一些让人担心的事情好像又才真正出现,且又试图飘忽掉。戏剧里存在着很多绕来绕去、回环往复的感觉。好像发生和不发生、说出和不说出、离开和不离开、飘起来和坠下去、远方和此地、这个人和另一个人,都是一种迂回、一种悬置而已……好了,这是一个也许会让你郁闷的戏。

这样的剧本,会给予导演、演员等剧场工作者极大的发挥空间。「剧本」经过这些人的合作,会产生不同的面目、造就不同的体验。而对孤独的我来说,只好发挥脑内剧场了:自己当导演,自己当演员,自己布景,自己给自己喊停,自己调度自己,自己让自己离开舞台……也把自己的感觉,告诉你。

请你想一下:在沉默地、独立地阅读剧本时,读者不可以有一个具体的「另外一个」的自我吗?或者说,在阅读/体验文学时,「这一个」读者,是否可以因为「另外一个」,而发生一些具体的self-conscious式的体验呢?这是一个文学式的思考。而其答案,毫无疑问,是肯定的。

否则,我们就不必阅读,也不必观看和聆听了。说回到《我是风》,其中的「这一个」确实在和「另外一个」发生互动,虽然这种互动既亲密,又简直可有可无。那么在《我是风》里,「这一个」和「另外一个」发生了什么互动呢?这两人在对话,也在做一些行动,让我稍微说明一下:

1)「这一个」的话语,往往是被「另外一个」的语言带出来的。「另外一个」会追究一些话题,并且让「这一个」尝试去说说清楚。「这一个」似乎在语言上更有一种「不放心」的感觉。「这一个」肯定要去说一些话,但又不信任自己的话,觉得那些话,只是词语罢了,不是真实的。而「另外一个」能够相信和理解「这一个」的感觉(至少表面上)。在此之上,「另外一个」还是希望「这一个」可以更加确切、具体地表示自己的意思。

2)「这一个」的一些矛盾的意识,会被「另外一个」点出来。「另外一个」会指出「这一个」的前后不一致的话语。

比如:「这一个」先说自己不想要与人在一起,又说自己不能自己待着;先说自己一个人待着时会如同岩石往海里沉下去,又说自己会变得很轻。出现这类局面时,「另外一个」会感到恍惚。

3)「这一个」和「另外一个」会彼此呼应对方的感觉,然后「另外一个」又会让「这一个」去微微地反思那个感觉。这种关系,并不是绝对的,也就说,「这一个」也会呼应「另外一个」的话语,并通过沟通中的「安静的停顿」,来催生反思性的间隙。

4)有时候,「这一个」和「另外一个」就像是一个人:像是在自言自语。

5)当船试图停泊时,「另外一个」跳到陆地上做抛锚的举动;当船试图重新开走时,「另外一个」再次跳到陆地上解开绳索。「这一个」一直待在船体里。

6)「这一个」和「另外一个」在船里喝了一点酒,吃了一点东西,且继续说话。

7)当「这一个」表示要继续远航时,「另外一个」既顺应「这一个」,又说自己感到害怕,希望「这一个」掉头,别继续航行下去。这是整个戏剧的最后阶段,并不是贯穿在剧本里的「行动」。

但是,由于剧本开头提到某些「令人害怕的事情」发生了,可以认为「远航与否」的问题一直在回旋着,凌驾在全剧上。当然,也可以不这么认为。

8)在戏剧的尾声,「另外一个」突然进入了一种更加像是「独白」的模式里。此前「另外一个」一直在和「这一个」对话。至少表面上是。在尾声时刻,「另外一个」一次性说出了更多词汇,也在断断续续中,说出了更多句子。

那个阶段,「这一个」似乎进行了某种跳跃,离开了平静的领域(水域上一直非常平静),并且继续和「另一个」交错说话。「

这一个」最后说:我是风。此前很久,「这一个」说过:自己如果一个人待着,就会跳下去。而最后「这一个」似乎变成了风,通过跳下去,达到了飘飞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又似乎只是一次迂回。迂回到了全剧的起点……

反正,「这一个」说完「我是风」,《我是风》就结束了。

若你看到这里,恐怕会觉得超级闷,既无聊又无语。

甚至有点恨。那就对了。我看那剧本时,就是这样想的:闷;安静;吞吐;空;自我来自我去;外人到底存在不存在;到底要跳起来还是沉下去……

没有水纹,没有外人,没有乘风,没有动感,只有停顿……几乎无声的,顿挫。

我很难是风。「另外一个」对于「我」,对于「这一个」,是麻烦,又是必须的牵扯。对「你」呢?

(此处需要一个安静的、短暂的,停顿)

你当然可以说,《我是风》是具有哲思味道的,但它更多只是在哲思外围回旋,制造安静的空隙。空隙里有水有风、甚至有酒,还有「这一个」和「另外一个」。有很多矛盾,有很多根本无以言表的东西。有很多连「停顿」也载不动的东西。

它载不动很多——「愁」或者别的「类似愁」的东西,但沉不下去,飘不起来。会迂回,会持续,会沉闷,会试图亲近和理解,会试图描述和吐露,会藏住,会要走开,会走不开。

行了,我从一开始就说了,要想有多巴胺的我,没有得到。

但也许也得到了,谁晓得。对于完全不了解的「另一个」获奖者,我们尝试具体地了解一下,也许可以解闷,也许会更闷。别沉下去,别飘起来,我可以成为「另外一个」。我会在这里持续说话。■

我的微信公号:慕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关于导演与表演艺术的术语释义”之二十九:导演与剧作家
剧本荒再成焦点 别让话剧沦为影视的剩菜
北京电影学院考试试题【全集】(历年)
【课堂】如何设置故事情节里的冲突
影视文学剧本创作理论(1)
编剧干货 | 威廉·阿契尔《剧作法》全书要点整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