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字》| 霍桑写作背后的双重表现有哪些?

     《红字》中最重要的主人公有四位,分别为全篇的主角,红字的佩戴者海丝特·白兰,青年牧师亚瑟·丁梅斯代尔,海丝特与牧师之间“罪恶的结晶”珠儿,以及“畸形,衰老的学者”,同时也是海丝特法律意义上的丈夫罗杰·齐灵沃斯。文章没有刻意描绘十分宏达的人物排场,复杂的人物关系,而是突出注重几个重要人物的广度,深度的挖掘,从双重性的层面上塑造人物形象,从而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在对于事件情节的分析中,作者采用了一种隐晦的双重性描写方法,客观地陈述还原了场景,而不去对其中的对错做出评判,最后采用悲剧性的结局,来暗示作者本身矛盾的心理对事件所抱有的态度,增强了作品的层次感与感染力。

一、海丝特·白兰

    海丝特是全篇的中心人物,也是全篇中双重性的特征表现最为深入的人物。她的双重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她的性格中。一方面,她是一个勇敢的,具有反抗意识的女性。她不甘于自己不幸的婚姻,与一个老朽腐败的人共度一生。

     当她远离这个婚姻的阴暗面所带给她的影响时,她如飞蛾扑火般地与真正相爱的人结合在一起, 尽管他们的爱情是毁灭性的,但在所有灾难到来的时候,梅斯特毅然扛住了所有的压力,做出了伟大的牺牲。在所有人都逼迫她说出奸夫的名字的时候,她站在了自己坚定的立场上,守护自己爱的人,不曾动摇;在几乎所有人都唾弃远离她的时候,她选择了带着孩子坚强地活下去,用她自己独特的天赋技艺,用自己的爱心与谦逊,为自己在社会中谋求一席之地;当这个不公平的教会制度试图夺取她的孩子------她生命中唯一的希望的时候,她振臂疾呼,发出了一个女性对于自己母爱权益的怒吼。她的行为,表明了她对于封建礼教制度的蔑视,在她的身上有一种倔强、叛逆和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她敢于冲破传统枷锁,追求自力自强,是一个拥有独立的人格,敢于反抗旧传统和两性平等的女英雄。

       然而另一方面,她又是这个时代中种种要素压迫下的妥协者,是一个可怜的牺牲品。她的婚姻,从最开始以来就是失败的,嫁给了一个自己并不爱的人,强迫自己融入那样格格不入的生活方式,即使她后来有过挣扎,有过反叛,到最后,依然无法摆脱婚姻的枷锁,以至于悲惨一生;她的爱情,比起婚姻来甚至更加失败。她选择了一个将自己完全投入于宗教其中,无法自拔的人作为她爱情的理想目标,就是这样一个人,不论她花费了多少努力,都永远无法实现她所憧憬中的幸福画面。

     最后,作为牺牲品,这对相爱的人双双灭亡。也因为她的妥协,她的软弱,当毒蛇一般的罗杰·齐灵沃斯要与她完成那笔罪恶的交易的时候,她无力反抗,屈从于齐灵沃斯冷酷的威胁,亲手将自己和丁梅斯代尔置于万劫不复的边缘。

二、罗杰·齐灵沃斯

  罗杰·齐灵沃斯一出场就给了一种魔性与人性合为一体的感觉。首先,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只是一个虽然有身体缺陷,但仍然为人所尊敬的学者。“他身材矮小,脸上多皱,但还不能称为上了年纪,他的面容上显露出一种超凡的智慧神采,似乎一个人在智力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身体也不得不适应其变化,并借助明显的缺陷来表现出来。”然而,紧接着,他内心中的魔性通过他的神态逐渐披露出来,阴森,多虑,狠毒,瞬间为整个画面搭配上了阴暗的格调。“他的目光便变得敏捷透彻了,他的脸上现出一阵浮躁不安的恐惧,像有一条蛇似地在他脸上稍稍一停,缠成一团,让人看得一清二楚。他的脸因某种强烈的情感而阴沉了下来,不过,他很快便用意志力克制住自己,只有短暂的一眨眼功夫·······最后便隐进他天性的深处了。”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具有强烈求知欲的学者,他“精通基督教的各种医术,同时还谙熟从印地安人那里学来的生长在森林里的各种草药”, 同时,他也是一名“亲切、诚实、公正”的医生。正如他自己所说,“谁的生活也比不上我的生活那么平静和单纯,很少人的生活像我这样富于赐予他人的恩惠。我的一生是由认真的、勤勉的、沉思的和平静的岁月组成的。我诚心诚意地把这些岁月用于增长自己的知识,而且也诚心诚意地,尽管后面的目的对另一个目的来说是不经心的------诚心诚意地为了增进人类的幸福”。

      然而,他的真实身份却是一个蛇蝎心肠的复仇者。他对妻子海丝特没有真实的感情,只有无穷无尽的占有欲,为了满足他的占有欲,他与妻子“别别扭扭地结合在一起”,用妻子的青春美貌填补他腐朽生命中的空缺,为他的畸形陪葬,并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一切。而一旦发现妻子不忠于他,立即露出凶相,幸灾乐祸,投井下石。为了报仇,甚至不惜改名换姓。他像一条毒蛇一样缠住丁梅斯代尔不放,对之竭尽折磨、虐杀之能事。像海盗们寻求金银财宝一样,他精心设计,步步为营,为实现自己的复仇计划,放弃自我,抛开一切,并将其当作人生新的唯一目标,最终“魔性”的复仇者赔上了自己。齐灵沃斯是现实世界中罪恶的清教徒统治阶级的化身和写照,其内心充满狠毒、阴险和伪善。他的双面性经由作者笔下的描写表现出强烈的讽刺,同时,他也是一个为仇恨蒙蔽了自我最终走向毁灭的人,一个充满悲剧性的角色。

三、珠儿

珠儿的存在是在整本书沉闷阴郁的基调下唯一的一抹亮色。她的双面性存在于,虽然她是由海丝特与丁梅斯代尔通奸所生,她的存在是不合理不道德的,可是作者偏偏给她塑造了一个惊艳绝伦的形象。作者把她比喻成一只鸟、一朵花或者一片阳光,她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闪烁着生命的灵光。珠儿是笃信宗教的教徒们心中罪恶的活的标志,她的降生原本就是对现世法规的一种破坏,她的存在对于教徒们而言具有非常不协调的意义,但是珠儿的灵光却让教徒们震慑不已。珠儿的每一次出场都是一种对现有不合理教条的鞭挞,对这个社会现实的强烈讽刺。

    珠儿的灵光同时也是梅丝特面对生活支撑力量的源泉,给了海丝特坚持下去的勇气。海丝特也借用对珠儿自由野性的培养,使她的光鲜动人尽情绽放来作为还击清教徒的锋利武器。母女俩用这种默契相互支持,顽强地存在着。这样一个罪恶的生命,在作者的笔下,化身为全篇中唯一的希望,她的身上包含着作者对于未来自由与美的“真诚的生活”的渴望与理想,她使小说中的人物和读者们都看到了强烈的光明,希望,以及未来的曙光,她告诉我们,生活不管再艰难,只要有希望在,一切都是可以过去的。

四、教长与信徒

  在这章中,作者用了整整一章的描述将作品推入高潮。历经无数苦痛的梅丝特与丁梅斯代尔终于触碰到了最真实的彼此,在这个幽暗但安全的空间里,两颗伤痕累累相互告慰,不幸的一家人终于得以会面。教长说出了自己的痛苦与挣扎,信徒则揭示出那个幕后真正可怕的人,他们终于下定决心改变自己的命运,挣脱红字的束缚,去追寻新的生活。然而,看似充满希望勇气的举止,给大家带来了更深的思考,究竟这样的举动是一种“甘愿灭亡的逃避”,还是一种“奔向希望的解脱”?

      对于教长而言,从一个层面上,“如果他这样的人再次堕落,还能用什么辩解来减轻他的罪状呢?”没有,只有向上帝强行辩解,说他的心智已经因为痛苦而感到混乱了,在这种混乱中,去避免死亡和耻辱,避免敌人不测的阴谋,这本是人之常情的事情。然而,这样的辩解是十分痛苦的,是违背了他的初心的,是十分荒谬和矛盾的。这样的逃避意味着他公开承认自己是罪犯,逃走他乡,重新犯下原罪,坠入死罪一般的深渊,背离了他作为灵魂源泉的宗教,这么多年的祷告祈求终归虚无。

      然而,海丝特所给出的这个抉择,从另一个层面上却给了教长新生,她的提议使他心中的快乐之芽重新复苏,使这样一个悲惨绝望的人触碰到了天堂,“他的精神立刻振作起来,较之他以前悲惨地匍匐于地时,更切近地看见了天国的景象。”一个是天国,一个是地狱,这两个极端是他们可能面对的结局,从宗教的角度上或是从人性的角度来评判,这个问题是无法解答的。

      不论教长做出怎样的抉择,他们的人生注定无法摆脱红字的命运,在这章的结局中,珠儿表现出对陌生的母亲的疏远与排斥,梅丝特被迫重新戴上红字,作为女人那一瞬间光明的绽放消散了,红字是一个枷锁,是无法舍弃,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是被深深刻在灵与肉里的一道伤痕,作者借此揭示了故事的结局,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令人叹惋。

结语

    其实,《红字》中的双面性不单单体现在人物与事件方面,我们从许多意象的身上也可以看出作品的双面性。比如监狱之于梅丝特的含义,既是她身份羞辱的象征,又是她本身遮羞避难的港湾,用其坚定的威力来支撑她直视众人的讥讽与世间的丑恶。“那惩罚她的法律犹如一个威严的巨人,在他的铁臂里既有扶持的活力,也有毁灭的力量----它将她托起,使她度过了对其丑行的可怕惩罚。”

     再比如宗教之于丁梅斯代尔教父的含义,宗教给了他灵魂的升华,因为他对宗教虔诚的皈依与深刻的理解,使他获得了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但两一方面,宗教又成为了他一生沉重的铐锁,使他无法摆脱自己犯下的罪恶,在教义的沉重压制下,取法解脱,最终悲惨地死去。还有那个贯穿全文的符号,红字“A”,起初,它意味着“通奸Adultery”,“孤独 Alone”,“疏离 Alienation”,随着时间的流逝,梅丝特的谦逊,友善,爱心与仁慈逐渐取代了这些负面的印象,红色的“A”字的含义渐渐变为“能力 Able”,“天使 Angel”,这团红色的火焰燃烧的不再是屈辱的光芒,而是象征着人类仁慈与美德的光辉。

     这就是《红字》的魅力。作者仅仅简单地运用了一些手法,就还原了当时人们的真实生活,没有浮华的场面,却留下了深入人心的情感与感动。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评价《红字》时认为,看不清的比看得清的更为伟大,看得清的是替看不清的做指标,我们根据已经说出来的话,可以确切无误地推知还有许多没有说出来的话。

     正是作品中通过人物,情节,意象的双重性特征的完美应用,为作品赋予了深沉的宗教文化色彩,深刻的社会主题,以及永恒的艺术魅力,使这样一件文学史上一件精妙绝伦,经久不衰的艺术品为大家所共享。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字》挣脱原罪的叛逆爱情
一代巨匠 传世佳作——霍桑和他的小说
霍桑与《红字》
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和霍桑《红字》
与爱有关的救赎和自我救赎,读霍桑的《红字》
读小说《红字》改编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