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德烈·纪德《窄门》:圣洁的幸福之门容不下两个人并肩

     上帝给予我们的路是如此的狭窄,窄的连我们两个并肩而行的人都容不下,这扇窄门也只能独身穿越。世俗之爱与神圣挚爱激烈碰撞时,择其一,你会如何抉择?《窄门》这部作品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安德烈·纪德最为优秀的小说之一,写于1909年,看似是在讲一个爱情悲剧,实则上是一部宗教寓言和人生故事。至今为止,这部小说已被卞之琳、桂裕芳等多位翻译家重译,可见其文学魅力之大。萨特在《纪德活着》写道:“近三十年的法国思想,不管它愿意不愿意,也不管它另以马克思、黑格尔或克尔凯郭尔作为坐标,它也应该参照纪德来定位。”加缪也在《相遇安德烈·纪德》一文中写道:“纪德对我来说,倒不如说是一位艺术家的典范,是一位守护者,是王者之子,他守护着一座花园的大门,而我愿意在这座花园里生活。”余华也曾经盛赞《窄门》:“读完《窄门》激动得浑身发抖,恨不得自己能写出这样的书。”著名哲学家汤一介先生也曾在散文中提及《窄门》对他的影响以及他对这部小说的钟爱,他曾写到:“我想,从《窄门》的故事中给我的启示,是一种对人类的爱,是对自我道德完善的追求,是一种对'悲剧’美的欣赏和对宗教虔诚气氛的感受。”纪德也在日记中说:“假如我今天死去,我的全部作品将会在《窄门》之后消失;只有《窄门》会受到人们的关注。”

     书名《窄门》则是引用《圣经》之典,“要努力进窄门,因为宽门阔路引入沉沦,进去的人很多;窄门狭道却通向永生,只有少数人找得到。”神所指的道路是一条窄路——窄的容不下两个人,进窄门即意味着得救。整部作品讲述了一场超脱世俗肉欲,追求精神契合、极度圣洁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故事,它是站在美德至高点下灵与肉的分离,同时这部作品涉及到了爱情、家庭、道德和宗教信仰等多个领域,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哲学的启示录。虽然这部作品写于100多年前,但是读下来,却没有任何的过时与蒙尘。书中两人极端的浪漫主义及宗教信仰,使他们的爱情最终走向了悲剧,文风平淡,舒缓,却字字透露着纪德的文字魅力,它更多的引发了我们对于人生意义的哲学思考,或许是对于“爱”、“克制”“宗教”等等的深入探讨,又或是在追求自由和真理路上对于社会道德与个人信仰的思考与抉择……

 

     安德烈·纪德(1869-1951)法国著名作家。保护同性恋权益代表。主要作品有小说《田园交响曲》、《伪币制造者》等,散文诗集《人间食粮》等。194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为了他广包性的与有艺术质地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以无所畏惧的对真理的热爱,并以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呈现了人性的种种问题与处境” 。二十世纪的法国文坛群星璀璨,大多人熟知写出《追忆似水年华》的普鲁斯特,却不知在当时与其比肩的安德烈·纪德。作为一名小时候被学校除名,长大后被教廷抵制的作家,他的一生,孤独,矛盾,复杂。他活了很久,游历无数国家,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对现代事物充满热情,对不幸的人充满悲悯。从法国文学发展史的历史轨迹来看,纪德就是一座连接古典与现代的桥梁,他既是19世纪巴尔扎克、雨果、福楼拜和波德莱尔、马拉美的文学传统的忠实传承者,又是新一代文风的伟大开创者。纪德的思想影响了西方整整3代人,成为西方在现实的压抑下痛苦地追求真诚和自由的心灵树立了榜样。他的思想深深影响了萨特、加缪等众多思想家、文学家,他们都曾将纪德视为自己的精神导师。

    《窄门》这部小说也是纪德的代表作,是纪德的自传体,也是隐匿纪德最多人生体验的小说,同时也是纪德内心深处最美好的情感的流露与表达。故事讲述的是杰罗姆和表姐阿丽莎的爱情故事,杰罗姆和阿丽莎自幼青梅竹马,杰罗姆第一次看到长相优雅恬静的表姐阿丽莎时就产生了爱慕之情,当他偶然发现阿丽莎目睹了母亲对父亲的背叛且承受着巨大痛苦时,他便将心底深处的同情与怜悯当作了对阿丽莎的爱情。当然,青梅竹马的爱情大概是世上最清澈纯粹的,但是各自家庭的悲剧让他们过早的褪去了童年的稚嫩带上了精神的枷锁,由于家人是清教徒的影响,他们将爱情摆到了圣洁无比的高度,丝毫沾染不得尘世间的任何亵渎与玷污,那么这份爱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就很难活下去。特别是阿丽莎发现自己的妹妹同样爱着杰罗姆却想要成全自己和杰罗姆而草率的嫁给了一个自己不爱的人过着世俗的婚姻时,她的内心无比自责,又越发的醒悟,爱情需要谨慎和克制。于是,她一次次的拒绝了杰罗姆的求婚。她坚持与杰罗姆不见面只通信,始终保持着疏远又冷漠的距离。最终,杰罗姆和艾莉莎筑起的象牙塔般的爱情越筑越高,以至于一旦回归现实,就经不起任何尘埃。其间,她也经受着痛苦激烈的思想斗争。她寻找到上帝,向他述说,她甚至把自己看作杰罗姆要穿越的“窄门”,是他接近上帝中最大的障碍,为了让自己的爱人能够自由地到达天国彼岸,拥有比爱情更珍贵的东西,于是她选择悄悄离去,独自在这沉迷的信仰里,越陷越深……最终,一个夏末的黄昏,阿莉莎独自走进菜园的暗门,这扇门也是象征着那道容不下俩人并行的窄门,她永远没有回头。三天后,阿莉莎离家出走,由于长时间的积劳成疾,最终孤独的病死在疗养院里,杰罗姆则在内心深处永远保持着那份已开花却未结果的爱情,终生未婚。阿丽莎对杰罗姆的爱早已融入到上帝之中,爱和信仰本身就是两条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在信仰下阿丽莎对杰罗姆的爱情是崇高的,世俗般的爱情只会玷污了她的信仰,终究,信仰埋葬了爱情。

     阿丽莎把恋人的理想放的如此之高,她的死同样拉近了肉体分离的两个人,正如她所说的“是否有一种没有结果的爱,每日被生活之风吹拂却不熄灭?”“现在想来,我从来只是为了他才'追求完美’,而这种完美,又只能在没有他的情况下才会达到。上帝呀!您的教诲,正是这一条最令我的心灵困惑”。这便是她为杰罗姆留下的最后的窄门。对于杰罗姆来说,爱情的道路是坎坷的,阿丽莎化作他的窄门,只有这扇窄门被拆掉,他才能接近上帝,到达圣洁无比的天国。“亲爱的杰罗姆……因而同你分离,对我来说倒是一种解脱、一种苦涩的满足”“主啊!谨防我得到极快就能实现的幸福!教会我拖延,推迟我的幸福,直到来到您的身边”,阿丽莎在后面的日记中也曾写到:“噢!这样等待,我多累啊!主啊!那幸福的大门,请给我打开片刻吧”字里行间,都透露着阿丽莎在爱德面前内心的矛盾与苦恼。她很爱杰罗姆,但她面对基督教的教义和规程,她终究还是不能接受杰罗姆的表白,她面对着爱情和信仰的艰难抉择,同时经历着世俗之爱的煎熬,这也让她对于痛苦抉择中学会了忍耐并为进窄门做好了准备。也许对阿丽莎来说,也只有杰罗姆化为他的窄门,只有窄门的形成,她才能步入天国。作者在这里还是暗含隐喻的,虽然阿丽莎先逝去,她却是最后进入天国的人。杰罗姆曾说:“如果天国没有你,我也不要什么天国了。”这句话便是阿丽莎走向天国最终的根据。她没有提前进入天国,而是在彼岸等着杰罗姆。窄门是天堂与世俗的分界,世俗和天国的冲突就象征着爱情和信仰的冲突,爱情作为世俗的一部分无法完全天国化,所以阿丽莎痛苦于爱情和信仰的抉择。是爱在支撑,却又是爱让她一次次拒绝和放弃,最终,阿丽莎的终极追求让她通过放弃杰罗姆来实现爱上帝。她与杰罗姆的爱情之间横亘着上帝横着信仰,也在与上帝间分隔着彼此…… 阿丽莎与罗杰姆刻骨铭心的爱情不禁让人想起了拜伦的一句话:“If I should see you,after long year.How should I greet,with tears,with silence.”他们的爱情难免让人有种形单影只的落寞之感,罗杰姆在阿丽莎身上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与渴望,而阿丽莎却很难回馈,爱情在期望中诞生,却在失望中耗尽,终究变成了一场爱情悲剧!

     整部作品实则在讲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爱情,一种是世俗的爱情,以朱丽埃特和爱德华·泰西埃尔为代表,另一种就是超脱世俗追求完美爱德天国般的爱情,也就是主人公阿丽莎和杰罗姆的爱情。杰罗姆和阿丽莎的爱是驾于象牙塔之上的,他盲目追随阿丽莎的脚步,终究没能实现爱情的理想,这便诉说了天国般的爱情是可望不可得的,而阿莉莎在这段爱情中则是被灵与肉的矛盾折磨而死的牺牲品,相反的是,朱丽埃特虽然嫁给了自己本不爱的爱德华,可她过着最平凡简单的婚姻生活,维持温馨和睦的家庭,生儿育女,在平凡中获得了幸福,这正是对人间世俗生活温暖与魅力的一个反衬。小说中折射出来的爱情观十分清晰,阿莉莎是信仰之上的人,杰罗姆是紧紧跟随阿丽莎的,而朱丽埃特则是如尘土般的我们。阿丽莎憧憬的精神世界的完美爱情和朱丽埃特拥有的世俗生活中的琐屑幸福,无论选择哪一种可能都会留有遗憾……阿丽莎也就代表了一种宗教道德,一种宗教的生活方式,这部作品纪德通过一种客观清醒的态度,用故事传达给我们的最深刻的人生思想,显示了他对于的生命、情感、信仰和灵魂的解读。

     《窄门》这部作品中蕴含了大量圣经元素。在《圣经》中,“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 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16;24) 门徒追随耶稣背起十字架即使冒着生命的危险,仍不折回。十字架既是基督教信仰的重要象征,又是《圣经》文化的结构代码。十字架在拉丁文中称为 Crux, 译为“叉子”的意思,其形状犹如汉字的“十”字而得名。据福音书记载,耶稣基督为了拯救有罪的世人,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受尽苦难替世人赎罪,后于第三日复活。十字架代表了耶稣基督对世人的博爱,是爱、隐忍、牺牲与赎罪的象征。在这部作品里,有被多次提及十字架,“脖子上挂着一枚老式的紫晶小十字架,那是我母亲的遗物,我送给她留作纪念,但是还从未见她戴过”。“我下楼吃饭时,在脖子上没戴你喜欢的紫水晶十字架…… 你就明白了吧?”阿莉莎就像是一个背负十字架孤独前行的虔诚信徒,在她身上十字架的意义堪称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他们未得到所应许的东西,因为上帝给我们预备了更美好的事。” “过来吧,你们要永生。拿着吧,吃下这块圣饼。”这时,狂热的宗教情绪占据了阿丽莎的身心…… 阿丽莎最终也是在世俗之爱和对上帝之爱的激烈冲突下,以生命的结束告别了尘世,奔向了天国与永恒。她对《圣经》的虔诚,为了心中的信仰,放弃了尘世里的爱情,只为跟上帝更进一步,誓死追求最高的圣洁。虽然结局充满了悲剧,但《窄门》仍然是二十世纪精神生活最成功的小说之一,阿丽莎为了爱德牺牲了自我。

     故事很美——一段孤独、伤感的爱情,带上了苍白的圣洁感……窄门之窄,容不下肉欲,容不下对爱情、只有对美德的崇拜,对神虔诚的信仰,才能通过窄门,达到彼岸美,引至永生。这不仅是人类的福祉,也是精神上的依托,更是对人生事态最有力的福祉。从卡佛到加缪再到石黑一雄,每个作家都有自己对爱情独特的见解和视角,而这个爱情故事却讲得不只是爱情本身。爱情,友谊,自我,人生。这部作品选择用书信的方式去阐述,每一封看似是与对方的通信,但这又何尝不是纪德写给自己的自我审视,自我剖析呢?纪德与基督的对话,指导我们去反思人性与信仰,使人们在自己的岁月中找到人生目标,恪守基督教信条,用高尚的道德观念约束自己,以此救赎自己的灵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窄门》剖析:层楼终究误少年,自由早晚乱余生
爱的期盼 —读《窄门》有感
爱情要过的,不是窄门,而是柴门
连余华看完都浑身发抖,这本诺贝尔文学奖作品你看过了吗?
《窄门》读后感
从《窄门》看原生家庭对纪德的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