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木朵:诗人的来到 | 诗与诗学

木朵:诗人的来到




当他说他是一位诗人时,
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
并不是其他人漠视诗,
或者不尊重一个致力于
诗学的劳作者,相反,
他们重视诗降临的兆头。
然而,是什么引发他们
因一位自称诗人的来到
而在举止上一时失礼呢?
极可能是他们认为诗人
不在于自诩,而必须
行动或实践于写下!
正如诗人西那在凯撒
被刺之后立即宣告:
“自由!解放!暴君死了!”
或这场戏后面另一个诗人
被勃鲁托斯轰出营帐,
诗人,历史事件中的人,
总是以见证人或预言者
的形象露面,有点狼狈,
也时时鲁莽,难以振作。
归根结底,语言的组织
在事发现场只能算陪衬,
因其太懂得轻重缓急而
不在第一时间成为对策,
更别说,诗人,语言之
仆从,他的反应,既是
点缀,也是预兆,从来
不能立等可取,速生
一个事件,或拥有一个
主宰生死的威严时刻。
诗人只有离开现场,在
一个与事件对质的位置,
才找得到他的根系所在,
在这里,他轻舟放纵,
欸乃一个个未竟事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学概念·取影
诗学概念·孤怀孤诣
No1291 期望大,失望也大
口语入诗
车延高的教训
《黑暗中的肖邦》by张桃洲——《读书》2004年09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