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克思主义精神论文,关于德里达马克思的遗产
导读:关于免费马克思主义精神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马克思主义精神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提要: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是专门针对西方“意识形态的终结”,用解构主义方法提出马克思思想的继承问题的著作.德里达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现实指出,马克思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终结,但不会采用教条化的方式对待马克思主义.他从解构主义的方法论出发,构建了可能会存在多样性的对马克思精神的理解,这对于今天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生新变化的时代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德里达的异质性解读方法中指出德里达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其目的则是借用马克思的精神为解构主义合法性寻求更为广阔的理论实验场.
关键词:德里达 解构主义 马克思主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遭遇,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急剧变化相关联.随着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性质转向,西方社会普遍形成了一种对资本主义的乐观情绪,认为建立资本主义全球经济的新秩序的时代已经到来,随之而来的同时还有意识形态对立的终结、全球资本主义一体化.然而,在西方学术界和知识界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的思考并没有因此而“终结”,智者们通过沉思马克思主义在全球化语境中的地位和历史意义,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往何处去”的时代性话题.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即是这一时代语境之呈现.
一、 “幽灵”之为马克思的遗产
要探讨马克思主义往何处去,首先要解决的是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后不断演变着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容.德里达提出的时代性命题就是“应该如何对待马克思的遗产?”.这意味着作为已逝的马克思的文本在欧洲世界的解读中不断被生成新的思想,使得马克思成为在精神上不断被重复,然而又被戴上不同面具的形象,马克思的真正的形象似乎已经被人们所遗忘:因为“在场”的马克思与“缺席”的马克思,都成为当代思想舞台上马克思主义者们扮演的马克思,而非本真的马克思.因此,在德里达看来,马克思留给时代的遗产,就是马克思诸形象中作为不断地“在场”和“缺席”的“幽灵”般的马克思精神,这是无法用哲学—文本学的方式能够回归的,它是本真意义的马克思.
在整理马克思遗产的存在时,德里达所言说的是“幽灵们”,其用意十分明确,并不存在着单义性的马克思的精神,马克思的名字与社会主义的联系,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是由特殊的传统历史地规定的意义,因而作为遗产存在的马克思主义也具有历史地形成和变化了的特殊表现形式,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的解体,只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主义的消解,并不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终结,也并不意味着共产主义观念因此而烟消云散.当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宣称马克思主义的终结,其实质是借用弥赛亚式的末世论的理解,是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压抑、支配各种异质性之声的“伎俩”.
既然存在着幽灵们的马克思的精神,那么,德里达在其中所言说的马克思只能是被德里达的解构的方式重新生成的马克思,而非真正原本意义上面对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发展的马克思.因此,经过德里达整理而概括出的马克思的遗产,其中贯穿着德里达“为了祛除媒体社会的新国际话语的同一性魔咒,为了在全球一体的语境中向霸权式的政治语言打入离心化的楔子”用意.所以,在言说马克思的时候,德里达所采用互文性的新闻记者方法用以解构新国际神话.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在这里只是作为一个符号,一个面具,被改装换面出场的幽灵.故而,我们称德里达对马克思的言说实际上是对马克思的非法挪用.
德里达所谓的马克思的遗产具有这两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被称为幽灵般存在的马克思的遗产具有“延异性”的特点,即它们在当下是无生命而且是不在场的.德里达把他当作一种“与生命存在本身的非同时代性”、“没有秘密地分裂生命存在的东西”以及“没有对与那些还没有在那里存在或者那些不再有或还没有存在和生命的人相关的”——尚未出生和已经死去了的非实体的存在.然而,它不属于任何时间性的限制,它超越了当下生命或实际存在而向着生命的延续、是走向分裂或打乱生命存在以及任何实在性、同一性的残余的力量,就是精神本身的存在.这是德里达混同了海德格尔和尼采哲学观念而形成的对马克思精神的呼唤所表现的特点.思想史上的呼唤,往往都处于特定的历史阶段.即一个时代行将结束,另一个时代即将开始的到来之际.作为“幽灵”,并非“存在”,按照马克思的语境以及在德里达的解释中,它属于“非存在”.然而,“非存在”并不是现成的概念,它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从作为存在的在场而退席的,即是走向终结和死亡意义上的非存在.显然,它不是马克思和德里达所要言说的意义;另一方面是从黑暗中诞生,在光明尚未到来之前而无法显现其存在的“非存在”.马克思哲学建立的基础,就是在传统哲学中作为“非存在”而无法列入其研究主题的无产阶级的存在.而且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幽灵”也是作为“非存在”而不断被提出的.在《论文范文宣言》中,它作为划破黎明前的黑暗、在某个时代行将结束的前夜才出现的;作为政纲的社会主义,其出现首先是以幽灵的形式,然而这是个历史的过程,是一个历史地生成的现实!马克思在《资本论》也剖析了商品所具有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关系,它存在于商品这个实体性的存在之中,然而它自身又是作为非实体而渗透于资本主义世界.德里达舍弃了马克思从人类社会意义上提出的“非存在”的无产阶级这样一个在今天已经成为现实主体的内涵,而把“幽灵”转换到对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精神的理解,把资本主义作为无法通过肉眼感受到的幽灵的存在.但马克思所批判的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商品拜物教的普遍性和同一性,是资本主义社会不争的事实,德里达有意遮掩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现象分析的“幽灵”标记,而是通过“幽灵们”的方式,把马克思精神作为一种无主体的多义性展现于现代世界.
其次,德里达把马克思精神生命存在生成为幽灵的历史,用以消解资本主义世界共时性的理论模式.他把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展开为在时间上呈现出分裂的特点(“这是一个脱节的时代”——德里达一再强调),这恰恰是马克思的幽灵得以出场的历史条件,德里达以幽灵的非实体性存在,其在场的不确定性,消解语言中心主义和逻各斯中心主义,被运用于对同一性的瓦解.
何谓马克思的幽灵?它们是什么?从死守马克思到马克思的退场这一历史过程,恰恰是从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向实践中的社会主义转向的过程,退场的历史意义并不等同于没有了马克思,而是马克思以不在场的形式,仍然关注着世界历史的发展!所以,马克思在今天已经成为非实体性的存在.
德里达在文本中揭示出精神的三种形式.第一,“一旦人们不再区分精神和幽灵时,前者就会以肉身的形式存在着”,“精神在幽灵中将自身肉身化”③.精神与幽灵不具有同一性:幽灵是精神的非存在的存在!它无法被看见,但是言说精神时,幽灵则具有“不可见”的特性,在此意义上,幽灵可以作为一种不可见的然而又是幻像的形式出现;第二,是在语言的言说关系中被把握的马克思的精神,然而是作为规范,制约着人们的认识和思维的过程;但它本身却是被扮演的角色;第三,是外于时间关系中的不可能的存在,是在时间的断裂中被面具化地表现出来的马克思,然而它却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超越的权威.相应于这三种存在的形式,那么对于精神向肉身的转化,在今天已经处于终结的时间——空间的结构中,通过这种仪式的形式以确证精神的存在,通过溯源的方式揭示其存在及其变化的历史——延异的意义.因此解构的方法也就是“清理”、“批评”和“接近”的过程,从时间性的意义上来说,就是清理出非马克思的精神,批评那种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倾向从而达到与马克思的精神相近的意义.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德里达的思想并不是传统意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延续,而恰恰是在作为断裂形态的、处于旧国际秩序行将就木,而新国际秩序尚未建立起来的黑暗中,对马克思精神的呼唤.德里达以“幽灵”的形式,把马克思主义从在场转变成幻影再转变为非实体性的特点,试图用它来表现一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
二、异质性解读的方法
马克思给我们时代所留下的精神是什么?作为父亲般的形象(德里达借助于《哈姆雷特》以言说马克思的精神),马克思给我们的时代留下的是什么?我们如何从马克思的遗产中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德里达指出:“要想继续从马克思的精神中汲取灵感,就必须忠实于总是在原则上构成马克思主义而且首要地是构成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激进的批判的东西,那就是一种随时准备进行自我批判的步骤.这种批判在原则上显然是自愿接受它自身的变革、价值重估和自我再阐释的.”德里达把“激进的批判”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在对其进行溯源以及把握其延异的脉络中,德里达揭示出了:马克思的精神源自于启蒙思想,它虽然是一种源自于前批判性的土壤中,但已经转变成为马克思的其他精神得以固定的躯干!而实际上,马克思的思想是反同一性存在论的哲学,是从传统启蒙思想发展过来的形而上学的观念.马克思的精神,作为辩证方法,固定在它关于劳动、生产方式和社会阶级等的概念中,并因此而固定在社会主义的观念中;马克思精神的发展也表现在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但德里达指出,在讨论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时,不可能只讨论“好的马克思主义”,他认为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与其具体表现的工人运动和具体的历史过程相联系的内容割裂开来.同样,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事变作为历史事件同样也是解构中的意义,同样应该把它与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及其表现的形式区分开来,它们是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延异.延异的东西可以改变其存在和价值.
如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在《论文范文宣言》再版序言的文本中,马克思恩格斯不断地对自己研究的主题和结论在断裂的时空意义上进行重构.这种方法,影响到我们在继承马克思的遗产时、对于宣布马克思主义的终结、马克思主义往何处去的问题重新审视的时候,我们发现,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这样的声音并不陌生,作为记忆,它总是存在.从黑格尔以来,终结的标题从历史到哲学到人的终结等的末世论问题早已经成为人们并不陌生的字眼,然而这种政治哲学意义上的启示录并没有从终结的意义上看到重新生成的意义!
宣告终结论的当代资产阶级思想以及宣布马克思主义末世论的思想向我们提出的问题是,终结后的存在和意义是什么?传播媒介的语言以终结为标题向人们的警示却是从目的论的层面上提出假设,但马克思的精神并不是目的论的观念.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改变世界”的论题,是马克思主义精神生命力存在的有力表征!
对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分析和解构,并不是自德里达开始,从德里达向我们呈示的文本中,对马克思的声音的分析,是从语言中心主义的解构中首先发现的.马克思的精神(遗产)具有异质性的特点,它“必定存在于遗产之中的无对立的差异性以及一种非辩证的‘不一致’和近乎并置的关系.”
马克思的精神成为幽灵存在时,在时间和空间结构的关系中纠集了现时代各种不同的历史现象,脱节、错位和断裂在时代性中构成了复杂的、破碎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弥合了时间的断裂而生成的意义的异质性,解构的方法就是把它们的破碎的断裂的意义重新归为具体的历史事件.但同时,这种脱节或断裂的时间也是走向现时代最近将要出现的世界中.在已经过去和最近将要到来的时代中,马克思的精神的在场和缺席就表现为“如果说混沌能够首先描述在张开的豁口中——在等待或召唤我们在此由于对弥赛亚的号召,那一个绝对的不可预知的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正义的到来者即将到来,一无所知而戏称的东西中的无限性、过度性和不相称性.我们相信,这个救世主的号召仍然是马克思的遗产的一种不可磨灭的印迹——种既无法抹除也不应当抹除的印迹,并且它无疑也是一般的遗产继承经验和继承行为的印迹.”把马克思的思想联贯成为整体,这是前解构主义的要求,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对马克思的一种态度.但是德里达看来,在对马克思精神的总体性理解中往往包含着一种错误的假设,似乎马克思的精神是一个整体,然而马克思的精神在这种总体性中是以延宕的方式表现差异性: “没有异延是不具差异性的,没有相异性是不具独特性的,没有独特性是不具此时此地的.”
即使是处于总体性的马克思,呈现出的也往往是不同的声音.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已经出现了马克思的多样性的形象,布朗肖特所给出的马克思主义异质性的分析:一种是在马克思的言说中作为尚未确定的东西而没有得到马克思回答的人道主义的声音,然而它没有在场.它在马克思的本体论中留下了空白;第二种是企图在政治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延宕中使马克思主义成为非政治化、潜在的力量中立化的倾向——“马克思已经过世.尤其是既然马克思主义似乎正在迅速解体”, “我们将可以不接受马克思主义者的干扰,而且因此也不受马克思本人,亦即一个还在不停地言说的鬼魂的干扰,去关注马克思.”这种非政治化的倾向只是要求回到马克思的文本,从而把马克思列入到一个伟大的哲学的行列中来阅读他的作品;第三种声音则是从科学的客观性的角度对马克思的言说.然而, “科学的科学性,总是依赖于意识形态”.马克思的科学性,就在于马克思精神中“书写出声音”, “不停地争执的声音”,它是马克思“必须持续地发展自身,突破自身,让自身进入多样性的形式”,而作为共产主义的声音,则“既是政治的,又是学术的,既是直接的,又是间接的,既是总体的,又是片断的,既是冗长的,又几乎是即刻的”,“马克思没有安逸地与这种在他那里总是相互冲突、相互分离的语言的多样性生活在一起.即使这些语言似乎趋向同样的目的地,它们也不能相互对译,而且它们的异质性、差异或鸿沟以及它们间的距离,使它们离心化了,使它们成了非同时代的东西.”
我们可以看到,德里达的思想是在继布朗肖特后对马克思的异质性声音的重新解构.布朗肖特在《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哀悼是为了迎接到来,是为了获得复兴.过去的终结总是与超越相联系.所以,当面对着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时,德里达在书中分析了末世论的幽灵与目的论的终结的区别:末世论的提问是向何处去,而目的论的提问方式则是有终结的标志;末世论表现出的是中断性,是处于获得救赎的过程中,而目的论则是以终结为结果.在布朗肖特的终结中被差异化了的马克思的声音,伴随着哲学的终结的目的论思想而位于荒漠的深处!德里达的幽灵们,在缺席的时代中,终将遭遇到欢迎它们的到来.
三、马克思的遗产与当代世界
在德里达看来,作为幽灵般存在的马克思的遗产与当今时代的联系,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经过形态转换后,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共同遗产.它不仅存在于用“新马克思主义”命名的思想和观念,而且还包括了从没放弃马克思遗产的非马克思主义者,甚至于是那些“隐秘的马克思主义者”、假马克思主义者或准马克思主义者.他们是马克思主义遗产的共同继承人!
马克思的遗产在今天的传媒世界中,已经不是作为一种本体论、话语、本质等在场或不在场的形式,而是成为幽灵般的多维形式和内容:马克思的话语是当今世界占统治地位的话语,它包括了马克思的著作与思想、关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国际和世界革命、关于由马克思主义启发的革命、关于社会,等等.与此同时即使是作为占统治地位意识形态话语的终结的论调,也都属于统治地位话语的表现形式.而德里达正是通过意识形态的终结,在解构中却惊人地发现了“人们必须接受马克思的遗产”.
世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冲突话语及其终结都缘自于当代世界在时间空间结构中的变化.技术社会的发展造就了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交叉性,政治边界在传媒技术的影响下消除了公共空间的界隔,也模糊了公共事务与政治现象间的边缘,原本属于共产主义事业的马克思及其思想,成为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共同的幽灵般的存在,政治文化在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下成为大众文化,它们以一定的节奏影响着西方社会政治制度中公共空间的界限.而马克思恰是以历史上罕见的重视技术与语言的本源不可分离的思想家,我们今天对资本主义技术意识形态的批判,仍然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分析现实社会的经验之根本.虽然社会文化呈现出不同的层次性(政治文化、大众文化、学术化的文化),它们与政治权力、传媒话语和知识分子阶层分别相对应,构成了现代社会“装置”,形成了相互区别、相互冲突但又相互交流并合作生产着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因此,我们今天仍然处于马克思所言说的时代,我们要接受马克思主义遗产中最有活力的部分,也就是“继续将生命的问题、精神的问题、或是鬼魂的问题,超越于生与死之对立的生——死问题等等,还原到画板上.”德里达明确地指认,因为我们关于“终结”的主题在今天仍然是一种具有倾向性的“占统治地位的话语”,因此,我们今天“仍旧是在用马克思主义的语码而说话”.不但马克思主义不能被终结所取代,而且按照解构主义的理解来说,将通过语码的重组而生产出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
马克思主义: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5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德里达反对对历史发展作目的论的假设(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的施蒂纳代表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就是历史发展目的论的观念).对德里达而言,拒绝历史中的非历史性的理解,是马克思主义精神的重要内容.随着旧的世界格局的演变,即将到来的新国际秩序可能给我们带来的是:失业——新技术和新的全球竞争的失调在被控制、被计算的被“被社会化”的过程的同时,带来了更广泛的失业.新型失业及其所带来的新型贫困化,它们已经与原有的失业和贫困观念全然不同;跨国移民所带来的无家可归——剥夺了大量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这种无家可归更多是政治上丧失了传统祖国的归属感;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战争代替了传统战争的模式;自由市场的概念、规范和现实力量的无能形成的贸易保护主义及干预主义所带来的不平等的自由经济;债务国家和相关机制的恶化所导致的贫穷并排斥大多数人进入市场与资本主义扩大市场需要之间的矛盾,论文范文国家中的军火工业和贸易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劳动中的常规内容,战争危险笼罩全球,由此所导致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与限制的矛盾;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导致的种族间、国家间、地区间的新型战争模式(资源战、经济战、金融战而导致的对稳定性秩序的要求);资本主义幽灵般的商品生产、甚至于幽灵般的国家已经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显然,当资产阶级思想家们高唱历史的终结以迎接新国际秩序到来之际,德里达指出,他们的宗旨就是要掩盖西方自由论文范文制度的客观存在的危机的事实,是一个大众传媒的圈套!问题在于,这些思想家们为什么能够在动荡不已的西方意识形态超市中炙手可热,犹如当战争爆发的谣传初来时,家庭主妇抢购当时货架上所有的食糖与黄油一样?为什么大众传媒要如此大肆喧哗?德里达尖锐地指出,他们之所以这样就是为了掩盖、首先是对自己掩盖这一事实,即这种胜利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危急、脆弱、危机四伏,甚至在某些方面处于灾难之中,总之正面临死亡的威胁.它的灭亡不仅是因为马克思的幽灵在今天仍然存在,而且是因为实际上资本主义体系本身就已经处于行将就木的状态,通过掩盖所有这些危机、威胁,来掩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的潜在能力——力量和现实性.马克思在《论文范文宣言》里也谈过“生产过剩的瘟疫”和在文明社会里发生的“货币野蛮状态”等.德里达认为,只要借助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提问”方式,就不难看清西方自由论文范文国家究竟处于一种什么状态之中.
四、异质性转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当西方自由论文范文政治无法挽救资本主义带来的新危机时,德里达从求助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和方法论出发,寄望于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生,以挽救这个趋于破败的世界.由此,马克思主义对德里达而言,也就喻示着一种乌托邦精神: “如果说有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是我永远也不打算放弃的话,那它决不仅仅是一种批判观念或怀疑的姿态(一种内在一致的解构理论必须强调这些方面,尽管它也知道这并非最后的或最初的结论).它甚至更主要地是某种解放的和弥赛亚式的声明,是某种允诺,即人们能够摆脱任何的教义,甚至任何形而上学的宗教的规定性和任何弥赛亚主义的经验.”换言之,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属于一种对即将到来的未来保持开放的经验的运动,属于一种不确定性的运动.在德里达看来,犹如当年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一样,马克思的幽灵也在当今世界徘徊,它“一直是而且将仍然是幽灵的:它总是处于来临的状况;而且像论文范文本身一样,它区别于被理解为一种自身在场的丰富性,理解为一种实际与自身同一的在场的总体性的所有活着的在场者”.
我们可以看出,德里达在此指认的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既不是要重新用哲学的形式重读马克思,也不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方法来理解,而是借助于解构主义的方法,把解构作为诸幽灵中的一种马克思主义精神.解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具有家族相似关系,这是德里达把马克思主义与解构主义相结合的一个基本理论支撑点.德里达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激进的解构, “在某种马克思主义的传统中,在某种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中,它至少是这样.” “这种尝试将马克思主义激进化的做法可以被称作是一种解构”.
的确,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提出了解构的方法,并扬弃了本义上的形而上学的传统哲学形态而提出新唯物主义.海德格尔正是由此认为,马克思完成了“终结形而上学”的工作.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现象和拜物教的解构,揭示了商品的秘密,揭示出被物的自然属性遮掩着的人的社会属性,以及物与物的关系掩蔽着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马克思还通过对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解构,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千疮百孔的根源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势,并以巨大的超前性预示了当代资本主义新秩序出现的危机的可能性基础.在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中,由于马克思主义被教条化,被凝固化,从而消解了马克思主义精神中的最强有力的作用.这是马克思的幽灵被具像化后的表现形式.德里达要把马克思主义解构主义化的,并非是诸多马克思主义精神中的任何一种,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的马克思主义的语符!
德里达热衷于把马克思主义归并到解构主义,通过这一过程,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已被德里达以解构性的阅读重新书写,马克思主义在这里成为一种解构版本的马克思主义.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拥抱乃是其“呼吁异质性”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这种解构主义的阅读模式中,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变得支离破碎,不再具有统一意义.实际上,德里达想要的其实就是一种没有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按他自己的说法:“对遗产的思考只能来自还没有到达的东西——来自到达者本身.”那么,我们可以说解构主义的阅读模式归根到底是以想象的、乌托邦式的理想来阅读马克思的文本.
解构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则是要随着当代世界的发展而呈现出其当代性的特点.作为揭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方面需要从世界历史性的高度加以把握,也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普遍真理,从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所提出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及其发展的方向并不会随着区域性的政治变化而退出历史舞台,它是我们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在此中不存在异质性的特点.实际上资本主义世界发展到今天所处的历史景像及其暴露出的后现代危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已经揭示了的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必然性.所以,需要从马克思所提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理论高度来把握当代资本主义及其现实.另一方面,作为具有普遍真理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必然要与各个不同民族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在实践上的具体性特点.例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特定的马克思主义语境.这同样也表现出马克思主义随着中国社会发展而呈现出中国特色的“异质性”特点.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生成的马克思主义.它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同源性,但又有自身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例如,如何看待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置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自身特殊形态的社会主义,还是既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一致,同时又是有着自己在实践中的特点和问题?这里包含了对同一性和异质性的辩证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作为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作为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和要求建立的现代社会来说,中国社会的发展无疑与世界上其它工业化、现代化国家所要经过的历史进程具有同一性的特点.在此意义上,作为方法的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人类社会历史的科学预见,对我们仍然具有启示和引导和作用;而另一方面,正是作为后发展的民族国家,它与成熟形态发达国家在今天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形态上有着巨大的历史差异性.这就需要在实践中通过发展以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在转型发展中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问题.如此,则需要我们从作为方法的马克思精神出发来重构我们时代性、民族性,并以此作为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
如前所述,德里达只是为解构主义的普适性而挪用马克思,因此,德里达的理论影响虽然与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发生过碰撞,曾经摩擦出思想火化,但转瞬即逝.切不可把德里达当作真正的马克思的传人而列入马克思主义的学者行列中.但如何对待马克思的遗产以及如何在实践上不断推动马克思在各民族的发展,仍然是我们时代的任务和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历史使命!
责任编辑:华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里达解构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产生了怎样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复习资料里的重点内容
《资本论》读后感
没有弥赛亚主义的弥赛亚主义:从马克思到德里达《从后结构主义看马克思》(一)
​张一兵:马克思与幽灵说
共产党宣言论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