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文学专业跳到哲学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虽然多特姚现在专门从事西方哲学史和形而上学研究,但其实本科多特姚学的是英美文学。只是后来因为二外修的是德语,加上看了一点尼采和萨特,对西方哲学燃起了熊熊的兴趣。于是后来硕博逃离了文学,跑到了哲学系。

最大感受就是,文学注重细节,而细节往往太难抓了。各种意象各种隐喻各种符号需要解读各种interpretation。我是一个思维很宏观的人,有些时候我就是抓不住这些细节的东西。

文学看重各种意象各种修辞,解读意象,用哲学的话说,就是从as到is的跳跃。

诚然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能够条件反射地联系起意象和背后的含义,比如说,玫瑰就代表秘密。但这个敏感度对于文学评论来讲是不够的。而往往宏观的人更适合做文论,那既然都做理论了,为什么不直接去做纯理论呢?

当年在文学系的时候读了弥尔顿康拉德莎士比亚奥威尔戈尔丁福克纳品钦等等。我的文学启蒙老师也是师出名门,北外何其莘老师的高足,何老师编的《新概念英语》,相信每个学过英语的中国人都应该知道吧。

我很喜欢弥尔顿,《失乐园》现在读起来都觉得很有气势很宏大,但也就记住了某种情绪氛围。读英美小说和诗歌都很痛苦,当年读康拉德的时候完全读不出其中的妙处,也看不到单个作品和其他作品之间的联系,文学史有什么具体的线索。

换到哲学系之后,面对清晰的说理,和篇幅极度压缩、甚至能免则免的文学形象语言,我似乎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尤其是哲学史,完全以人类的终极问题作为线索,每个哲学家每个哲学流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彼此对话,一目了然,清清楚楚。比起读文学来讲,简直太美好了。

直到现在偶尔还是会读一些文学作品,比如卡夫卡和昆德拉,但都是弱叙事重思辨的当代小说类型,什么Roman fleuve家族长河小说这种、传统的讲故事的文学作品基本读不动了。sigh

下次多特姚会给大家推荐几本兼具哲学思辨和文学性的西方当代文学作品,敬请期待。

相信我的读者当中也有想从文学专业转到哲学专业的,而且数量可能不少。我在知乎哲学普及那么久以来,了解到一个事实:很多读者都是从存在主义或者尼采的著作那里开始,对哲学产生兴趣。

尼采和萨特这种文采斐然的哲学家对于文艺青年的哲学启蒙,功不可没。如果大家一开始就是从康德黑格尔这种高度抽象晦涩体系森严的哲学家开始(再加上译本造成障碍),我相信基本上都不会对哲学产生浓厚兴趣。

存在主义作为一个哲学流派,虽然不是那么有理论深度(这真不是黑),但至少在和普罗大众沟通这方面,对于个体现实生活观照的层面,存在主义还是值得被严肃对待。

如果大家真的想从文学专业跳到哲学专业,那么请大家仔细问问自己两个问题:

1.自己的思维是否比较宏观?是否喜欢体系性的东西?是否喜欢探讨概念本身?

2.是否对形象语言和各种修辞手段不是很感冒,喜欢清晰明白的说理方式?

3.对于理论本身的兴趣是否大于文学文本?文学鉴赏最忌讳的就是拿理论来生搬硬套,文学作品还是以文本为主,切忌理论先行。为此多特姚在本科的时候没少被批评。

当然,这只是一个粗浅的把脉,从文学专业跨到西方哲学,至少英语要很好,最好还要会第二外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学与哲学
培养哲学思维
世界名人35 存在主义大师 萨特
金黄的稻束
从哲学到符号学: 回顾结构主义
过气专业大检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