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童》:虚实之间,交织出厌世,生死,怀疑的人生观

芥川龙之介,一个日本文坛无法忽视的存在。他与夏目漱石,森欧外一起被称为日本近代文学的三大巨匠。我常常喜欢将作家和颜色联系到一起。在我的心中,芥川龙之介一直都是那种沉重的灰色。

芥川龙之介短短的一生,却写过很多的作品。为人熟知的一般是《罗生门》,《竹林中》,《鼻子》等。而这篇《河童》相对来说名声就要弱了许多。

《河童》是芥川龙之介的晚年之作。小说从一位精神病患者的视角展开,描述了他在河童之国所经历的荒诞古怪的事情,以此来揭露当时日本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

表面上小说是一段神话故事般的虚构经历,借助荒诞来批判现实。但是我认为,在小说中在批判现实的同时,还隐藏着芥川龙之介自己的人生观。下面我将从厌世,生死,怀疑来分析一下芥川龙之介的人生观在小说中的体现。


1.丑恶现实下的厌世者——厌世观

在芥川龙之介的小说中经常有很多阴暗的描写出现。比如在《罗生门》中的:“抬头看去,门楼斜向翘起的脊瓦正支撑着沉沉乌云。”《蛛丝》里的:“无论往哪边看都漆黑一片,偶尔从黑暗中隐约浮上来的,只是刀山的刀尖光闪。”

这些句子中的意象通常会让整篇小说气氛变得十分压抑。我想这除了是为了给小说渲染氛围以外,还说明在芥川龙之介的心目中,整个世界都是灰暗的。这恰恰是他厌世观的一种体现。而在《河童》这篇小说中,芥川龙之介同样通过一些技巧来表现他的厌世观。

①多重隐喻下的讽刺,尽显厌恶

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资本主义的华丽外衣,再也藏不住日本内部的矛盾了。各种丑恶的现象层出不穷。目睹一切的芥川龙之介,对此深感厌恶。这也进一步激化了他心中的厌世观。因此他将心中所想诉诸笔端。在《河童》中,芥川龙之介就将这些丑恶赤裸裸地展现出来。

小说中,河童之国的工人一旦被解雇,失去了作用。他们的肉就会被堂而皇之地做成了食物。

“把这些工人全部杀掉后,用他们的肉做食物了。”

乍一看这段情节十分的荒诞。小说中的河童之国怎么说也是一个文明国度,怎会做这种蚕食同类之事。但是在下文芥川龙之介便给了答案:

“这也就等于以国家的方式,省去了让他们自己饿死或自杀的麻烦。

如此说来,在河童之国,倘若工人对于资本家而言已经被榨干了所有价值,那么即使没有这样的法律,他们是必死无疑。这与当时日本金融危机之下,无数工人因失业而走向死亡的景象如出一辙。只不过在小说之中,芥川龙之介以荒诞夸张的方式将他本来的意思隐藏了起来。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吃人”的现象。

而在“钢笔被偷”事件中,偷“我”钢笔的那位河童是想要将钢笔送给他的孩子。后来他的孩子死了,他的罪名竟然也随之消失了。

“不论任何一种犯罪行为,当使之发生的事由消失之后,便不得惩罚该犯罪者。”

这样种不合理的法律制度,却在河童之国被奉为圭臬。荒唐可笑却又极为讽刺。芥川龙之介同样使用了隐喻的手法,将当时日本法律制度下的黑暗与腐败包裹在荒唐的外衣之下。

由此可见,芥川龙之介正是通过隐喻的手法,塑造河童之国种种不加遮掩的荒诞事件,以此来讽刺当时日本社会的丑恶现象,同时也表达了他的厌恶之情。

②厌恶驱使下的逃避,终为徒劳

小说中的学生拉普在马路上,低头从两腿间看时,说了一句很值得回味的话

“啊,我实在太郁闷了,所以想颠倒过来看看这个世界。可结果却是一样的!”

这句话看似普通,但我认为却能够基本概括整篇小说。

在小说中的“我”认识到河童之国的丑恶之后,对此厌恶至极,便想到了离开河童之国,回到原本的人类世界。

“我开始对这个国度的生活感到郁闷,于是打算回归到我们人类中去。”

可是“我”回到了人类世界之后,便感到有些不适应。甚至在事业失败之后,还想回到河童之国。这不禁让人感到好奇,因为厌恶而离开,怎么又会想要回到当初厌恶的地方呢?

芥川龙之介并没有直接给我们答案。但是他的一段话中却露出了些蛛丝马迹:

据S博士讲,他一说起事业失败这件事情,就变得异常暴躁,让看护者束手无策。

我认为小说中的“我”正是通过事业失败这件事情,真正认识到了人类世界的丑恶。而这种丑恶,包裹在所谓的良善外衣之下,呈现出一种虚伪的状态,让人更加厌恶。

这正如学生拉普所说的。原以为人类世界和河童世界是反过来的,一个充满良善,一个充满丑恶,可到头来却发现都是一个样。一切的努力,一切的逃避,不过只是徒劳。

芥川龙之介正是通过隐喻的手法来展现他对当时时代的厌恶。同时通过小说中虚实世界的对照,将无法逃脱的厌恶之情推向顶峰。

2.生死之间的求道者——生死观

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事情。在日本的文学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作家都选择了自杀。比如:太宰治,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等。当然每位作家的自杀都有其各自的理由,都是他各自的生死观所造成的。在《河童》之中芥川龙之介也展现出他的生死观。

①向死而生,探寻生命的形式

我们知道,在《河童》中,芥川龙之介主要通过“我”在河童之国的所见所闻,来讽刺当时的日本社会。而小说中诗人特库自杀这个情节占了相当大的一个篇幅,但是这却对小说讽刺社会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我认为诗人特库自杀这一情节有其特殊意义,即寄托作者主旨之外的一部分思想。

小说中的诗人特库在自杀之后,以灵魂对话的方式向人们展现出一个十分新颖的概念——“自活”。

问:那么,你会为自己的自杀而后悔吗?

答:并不后悔。如果我厌倦了冥界的生活,还可以拿出手枪“自活”。

“自活”与“自杀”相对。这说明在小说中到了冥界之后,仍然可以通过“自活”的方式来重新回到人类世界。这就恰恰体现了芥川龙之介对于生死的一个思考。既然人们能够通过“自杀”由生到死,那么为什么不可以通过“自活”由死到生呢?

这一想法淡化了生死之间严肃的界限,生死之间不是只一条有去无回的单向通道,而是可以来去自如,一切由人。正如小说中所言:

“看来灵魂这东西也不过是物质性的存在罢了。”

因此我认为,在小说之中芥川龙之介提出了“自活”这样一个大胆的想法,同时这也是他的生死观的一个体现,即死亡并不是终点,生死只是一种形式。

②困顿之间,掌握死亡的自由

叔本华的厌世主义对芥川龙之介的厌世观影响颇为深厚。但是在小说中,芥川龙之介借助诗人特库之口,对于叔本华的评价却并不高。

问:你交的朋友怎么都是自杀者?

答:也不全是。比如为自杀者辩护的蒙田也是我的畏友之一。但我与不自杀的厌世主义者叔本华之流从无交往。

由此可见,芥川龙之介对于叔本华厌恶世界,却不通过自杀的方式离开世界并不赞同。

叔本华

对于死亡,芥川龙之介是并不陌生的。在他出生后没多久,他的母亲就疯了,他亲眼看着母亲被这种疯症折磨了11年,最终痛苦死去。姐夫西川丰家中失火,却被人怀疑自己放火,财产的损失和思想的折磨使他难以忍受,终卧轨而死。

因此我觉得正是这样的经历使得芥川龙之介认为,与其在痛苦之中将自己的生命交给上天。倒不如自己掌控生命,掌握死亡的自由。这便是他生死观的一部分。

同样地,他也为自己的生死观付出了实践。1927年7月24日,被多病缠身且厌恶现实的芥川龙之介在家中服药自杀。

芥川龙之介正是在小说之中借助诗人特库之口,向我们传达了他向死而生和自由死亡的生死观。这种生死观区别于逃避与恐惧,更透露出一种独特的追求与脱俗。

3.冷眼看世界的怀疑者——怀疑观

自日本明治维新过后,大量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和制度传入日本,越来越多的人掀起了追求西方文化热潮,但这样的追求文化多了许多的刻意与盲目。到了芥川龙之介所在的时期,日本经历过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交融,人们在吸收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就少了许多刻意,多了许多潜移默化。

西方文化中一些哲学思想也在潜移默化中对芥川龙之介造成了影响。他曾经承认过:“我对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怀疑主义者”。同样,《河童》中也有浓厚的怀疑色彩。

①怀疑客观,习惯中探寻不合理

小说中的河童之国在生育方面与人类大有不同。河童的孩子在出生之前,父母可以询问孩子是否希望出生,如果不希望出生便可以通过一种液体让其消失。

只是临产时,父亲会像打电话一样,嘴巴对着母亲腹中孩子大声问道:“你到底想不想出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仔细想好后,再回答我。”

这与人类孩子的出生完全不同。人类世界,孩子在出生上面是没有选择权的。他的出生是由父母决定的,父母想生即生,不想生便可让其消散于世间。而在河童的世界里,孩子有选择出生的权利。他们掌控着自己的生命。这之间看似荒诞滑稽,却体现了芥川龙之介的独特思考。

孩子出生这件事情,我们早已习以为常,对此没有表示任何的怀疑。可是芥川龙之介却大胆怀疑: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为何连选择出生的权利都无法拥有。

对于如山般沉重的客观存在,我们往往生不起怀疑的念头,就算偶尔生出庄周般“世界有点假”的念头,也会在不久之后被我们打上可笑的标签。可是芥川龙之介却能从生活细微处入手,大胆怀疑,毫不动摇,当真让人佩服。

②怀疑宗教,向往之间存在理性

小说中,芥川龙之介虚构了一个生活教。生活教寺院里的一位长老刚开始在大肆地向“我”宣传他的教义,而后又偷偷的告诉“我”他其实也不信

“事实上,我也——这可是我的秘密,请不要告诉任何人。——其实,我也并不相信我们的神。可不知何时起,我的祈祷……”

同时,长老还经常偷妻子钱买酒,这完全违反了他应当遵守的规范。

“你这个老东西!今天你又从我的钱包里偷了酒钱,是不是?! ”

由此可见,芥川龙之介借助寺院之行这一事件写出了寺院长老的可笑作态,揭露出小说中宗教的荒诞。同时也表现出他对于现实宗教的怀疑。

但是熟悉芥川龙之介的朋友可能会疑惑,芥川龙之介死的时候旁边可是拿着一本《圣经》的,做出这般虔诚的举动,他又怎会对宗教产生怀疑呢?

在我看来,芥川龙之介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并且在现实生活的失望之下,产生了对宗教的兴趣,这点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我认为他只是对宗教所描述的美好的世界,美好的人性产生了向往。他至始至终都是一个怀疑主义者,他都保持着理性的目光看待世界,看待宗教。

正是如此,他才在小说的最后通过一首小诗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在椰子花儿和翠竹之间,佛陀早已入眠。伴着路边枯萎的无花果,基督已经死去。但是我们必须安歇,即便在舞台的布景前。


写在最后:

《河童》以传说故事为基础,在展现对时代批判的同时,又包含芥川龙之介厌世,生死,怀疑的人生观。读之荒唐滑稽,却又惹人深思。

后世将芥川龙之介的忌日称为“河童忌”,足可见得这篇小说与芥川龙之介的联系密切。

让人颇感遗憾的是,小说中芥川龙之介在对时代的控诉上只呈现了逃避的态度,这与其师夏目漱石“批判中带着反抗”完全不同,如同痛苦的悲鸣,充满绝望。读之,不禁让人悲上加悲。

但是,或许这才是芥川龙之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斜阳》——颓丧与不甘的生死美学
芥川龙之介《地狱变》丨 恶魔在人间
芥川龙之介与河童
唐明‖一个日本作家在笔端,触及人性的焦灼与对宗教在人类摧残上的控诉--览由芥川龙之介小说《南京的基督》改编的电影得到的启示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短篇小说《河童》的名言名句摘抄(9条)
敬重内容,方能相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