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代知识分子赫索格的精神世界探析

  摘要:本文通过探究赫索格这一当代知识分子的心理和精神世界,揭示主旨:在实现自我精神升华的过程中,精神世界的苦难是不可避免的考验。即便有妥协,索尔·贝娄和他的赫索格们仍然会继续追寻生命的意义。

  关键词:知识分子;赫索格 索尔·贝娄反英雄人物

  《赫索格》这部小说通过严肃深入地剖析中年知识分子赫索格的悲剧,完美地体现了作家索尔·贝娄对于人生意义的找寻和美国20世纪60年代人们危机四伏的焦虑。在起初阶段,赫索格是一个没有立足之地的男人,但是在这个摇摇欲坠的世界里,他却一直在游荡中试图寻找一个立足点,从不放弃信仰,因为他坚信生命的价值取决于它的尊严,而不是在于它是否成功,最后,真理终将胜利。尽管他不曾享有成功或伟大的人生,但他仍然坚持他追求的生活。这是索尔·贝娄式独特的认知方式,这也是他的反英雄人物的思想基础和他笔下人物形象的创作源泉。

  《赫索格》讲述的是同名主人公摩西·赫索格在多元化的美国社会中迷失自我,在经历磨难之后重新获得全新自我的故事。故事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星期,书中很大一部分场景都是发生在主人公赫索格的联想和回忆当中,而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赫索格所写的那些从未发出的信件。

  小说的叙述者把赫索格塑造成为一个复杂的有抑郁倾向的自恋狂和受虐狂。赫索格自己也承认这些缺点,当他不断地沉溺于在一种强迫性的自我反省,他觉得自己无法成为一个称职的学者,教育家,或者父亲。他承认他没有当好丈夫,父亲,儿子,兄弟姐妹,朋友,和公民等角色,也往往不能对自己保持坦诚。然后赫索格写一系列信件给形形色色的人,死亡的和活着的,甚至写给无所不知的上帝,表达他对自己的世界的观察和分析,这似乎反映了这位反英雄人物的棘手的智力和混乱的情绪。由此产生的这种支离破碎的形式充分阐明了贯穿整个小说的情绪:赫索格的异化和疏离。因此当我们在观察他自我心理分析的过程时,必须从角色的的创伤和精神障碍剥离出来并同他保持距离。但是,甚至就在叙事的高潮时,我们已经陷入赫索格意识的漩涡。我们也被给予了必要的缓冲来应对故事主人公那不稳定情绪,因为赫索格显然是无法从自己的心灵桎梏中解脱出来,在很大程度上《赫索格》一书所发生的故事都是心理活动;故事的主人公正在经历着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说的“悲伤”,但赫索格真的疯了吗?我认为恰恰相反,那只是在他追寻人生意义的进程中,暂时的疯狂与悲伤。他那些明显不合情理的想法和行为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可以解释为是正常的。失去孩子令他惊讶于自己如此不习惯这种悲伤,于是他经常问自己,“我疯了吗?”。

  中年学者和教育家摩西·赫索格是在整个小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精神崩溃当中。他的困惑无序使他的生活产生一种心理和精神麻痹,把他逼迫到了崩溃的边缘。当这种精神上的麻痹一旦触发,异化和悲伤的情绪就会滋生蔓延。但是他的悲伤会被看作是一个弱点,自我放纵,备受谴责的坏习惯而不是心理上的必然反应。所以赫索格逃离芝加哥是因为他面对亲戚或朋友会感到尴尬和害怕。他封闭自我,只跟陌生人接触;不停的旅行来试图忽略他的痛苦。他逃离纽约,去拜访他在玛莎葡萄园岛的老朋友。他花了一整天坐火车赶到那里,却在到达不到一个小时后又逃离朋友的家,只敢留下一张便条解释,然后偷偷从后门离开。他似乎觉得他不适合被任何人在他既悲伤又羞耻的情况下看到他。他靠近人群却只是为了对他们避而不见,这是多么矛盾的心理啊!更糟的是,赫索格觉得自己百无一用,好像他的生活是一场错位和徒劳的努力。骤增的愤怒,乃至凶残、杀气腾腾的幻想也频繁出现于他的脑海中。这愤怒夹杂着近乎于自杀的抑郁症,促使他最终在冲动之下飞往芝加哥,打算杀了她和她的情人。

  作为一个伟大的受难者,小丑、呻吟着的人,赫索格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作为这个时代的幸存者,他的经历不仅是他个人的灾难也是时代的。作家索尔·贝娄用反讽的语气,为我们呈现了赫索格作为一个男人的责任感,源于他对于完美道德和心理成熟的渴望以及他获取这些的能力。赫索格情不自禁地发问他所谓的“尖锐”问题。而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对他, 而且对于索尔·贝娄这部精彩小说的读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表面上来看, 在这个“摇摇欲坠的世界”,赫索格似乎已经被他的悲剧所击倒。他产生错觉和幻想。然而,面对不幸,他仍然拥有自己的处世哲学,拒绝放弃,坚持生活,最终他从终于挺过了这场注定的灾难。

  赫索格,典型的贝娄笔下的反英雄人物,他同时是一个高尚的知识分子,他寻找万物的终极意义,却倒霉地被欲望支配而误入歧途。而且这种百无一用的意识促使他通过学术活动,自我检讨等来寻找自我实现的意义。从小说的内容看,脑中充斥着各种纷繁杂乱的思想是赫索格这个人物的最大特点,他是历史哲学教授,高级知识分子,对赫索格自己来说,写出一封封信是他混乱思想的出口,是他借“高级精神”活动摆脱混乱的个人生活状态, 他借助思考来逃避现实,因而这种辩论占据小说一半内容,虽然这种行文让读者不断地被一封封思想零乱、没有焦点的辩论文所困扰,流畅阅读小说的享受可能被大打折扣,可是这种形式算是独特而成功的,因为它很好地传达出精神世界对这类知识渊博的人物是多么重要,有时甚至是生存下去的唯一方式,正如赫索格自己说“主要想以自己的沉思习惯来恢复内心的秩序”,有时这类复杂而抽象的脑力工作“仿佛是一种求生的挣扎”。赫索格的“高级精神”活动占据了小说的大半,而这种思想倾向就是小说的深意所在,或者说,赫索格的思想就是小说作者索尔·贝娄借人物之口说出的自己的思想倾向,而这就是该长篇的主要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索尔·贝娄:也许每一种关系,不是一种乐事,便是一种刑罚
索尔·贝娄:也许每一种关系,不是一种乐事,便是一种刑罚
我们苟延残喘,风华绝代
《洪堡的礼物》索尔·贝娄著|人的异化与抗争(上)
索尔-贝娄的小说印象
索尔•贝娄:如何成为晃来晃去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