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晋诺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格尔纳:讲述非洲移民在英国的故事

在英国,提到"移民三雄",大家会想到萨尔曼·拉什迪、维·苏·奈保尔和石黑一雄。随着2021年10月7日2021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后,新晋诺奖得主、坦桑尼亚裔英国移民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格尔纳(Abdulrazak Gurnah)也将引起文学界的广泛关注。

2021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格尔纳是一名非洲裔英国移民作家,也是当今著名的后殖民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之一,他结合自身经历,以非洲人的视角书写殖民历史,其作品聚焦于身份认同、社会破碎、种族冲突、性别压迫等主题,获得了国外学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阿卜杜勒拉扎克·格尔纳的作品尚未被国内出版社单独引进出版,只有译林出版社曾出版的《非洲短篇小说》选集中,曾收录过他的短篇作品《囚笼》。在我国,研究这位坦桑尼亚裔英国移民作家的研究者也较少,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的张峰,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姜雪珊、孙妮是为数不多的几位研究者。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姜雪珊、孙妮两位学者曾对阿卜杜勒拉扎克·格尔纳的生平有过系统的研究,在《国内外阿卜杜勒拉扎克·格尔纳研究述评与展望》一文中,这样介绍了阿卜杜勒拉扎克·格尔纳的创作背景:1948年,格尔纳出生于非洲东海岸的桑给巴尔岛,母语是斯瓦西里语,20岁前往英国求学,现任教于英国的肯特大学,并担任英国著名文学期刊《旅行者(Wasafiri)》的副主编。“格尔纳结合自身经历,创作了一系列以殖民前后的东非和英国为背景的作品,聚焦于身份认同、社会破碎、种族冲突、性别压迫及历史书写等主题。格尔纳作品中的人物大多会创造一种新身份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却仍旧深陷于现实生活和过去经历的纠葛之中,力求寻找一种平衡感。”姜雪珊、孙妮写道。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张峰老师曾对阿卜杜勒拉扎克·格尔纳的著作有过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在张峰发表的《游走在中心和边缘》文章中,介绍了阿卜杜勒拉扎克·格尔纳的写作经历:早期,格尔纳的前三部小说——《离别的记忆》(1987)、《朝圣者之路》(1988)、《多蒂》(1990)从不同的叙事视角记录了移民在英国的经历,探讨了迁移到新的地理和社会环境对人物身份带来的影响;90年代至今,阿卜杜勒拉扎克·格尔纳作品《天堂》(1994)、《令人羡慕的宁静》(1996)、《在海边》(2001)、《抛弃》(2005)、《最后的礼物》(2011)也都是围绕非洲移民在欧洲的生活展开。“总的来说,格尔纳的小说主要讲述了非洲移民的故事,深入解析了他们面对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殖民和种族主义余孽时的痛苦与迷惘,用异化的人物性格映射了当代英国社会的脆弱一面。”张峰写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囚笼》(2021诺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短篇小说)
诺贝尔文学奖又爆冷门,知道他的名字你就厉害了
02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坦桑尼亚小说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名师名家名人坛】​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流离失所的记忆无法抹去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作品中文版出版,我们能读出哪些秘密?
古尔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长期专注于难民议题,他的文字更加深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