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毒

以前在博客上提到过一本书,叫《等待药头》,我说过打算好好介绍一下这本书,但是一直没时间来写,真要找一个时间好好写,按我的习惯,估计要猴年马月了。索性还不如边看边写,一来这本书我已粗读一遍,第二遍可以一边看一边写,二来反正我平时写字就是想到哪里写道哪里。正好最近也没什么可关注的新闻,就介绍一下这本书吧。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传记作家,在写法上很像新闻写作,他研究了20年的药物,还写过吉米·亨德里克斯和埃里克·克拉普顿的传记,对音乐圈十分了解,他并没有从道德或政治正确角度去写毒品与人的关系,而是用大量事实证明摇滚歌星、音乐家为什么喜爱毒品。从音乐行业的生存环境和毒品本身的影响这种双重关系下揭示了毒品的秘密。所以读起来不是那么教科书。

我知道,看我博客的人,什么年龄段的都有,还有一些不分年龄段脑残和弱智的人,如果这篇文章对你产生什么误导,建议你先去医院看看脑内科。我经常在博客上胡说八道,谈论性、色情、毒品甚至更多让人阅读起来感官不舒服的话题,我喜欢谈论这些,用莎朗·斯通老师的话讲就是——很有趣。但是在介绍这本书之前我还是要说两句,以防脑残、弱智的人误解。第一,本人不建议任何人使用毒品,总体来说毒品对人的坏处大于好处;第二,本文目的是探讨毒品与音乐的关系,可能某些看法与观点不能被人认同;第三,珍爱生命,尽量别干伤身体的事情,比如纵欲、吸毒、熬夜、吸烟、酗酒以及看我博客。

(一)

“人类等待这种药已经有四千年。”这是美国《时代周刊》在评论1998年伟哥上市时说的一句话。科学家认为,当你从深山老林里采集一些中草药,然后放进锅里煮炖,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但是经过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一通合成之后,出来的东西就管用了。因为,因为它科学了。

在科学比较落后的年代,人们都希望能找到一种激发人体机能的东西,让人类变得更强大。两千多年前,秦始皇老师希望在这个世界上找到长生不老的药物,然后可以永远统治天下。秦老师肯定是《大闹天宫》看多了,活进了幻觉中。秦老师用自己的权力,把自己当成了科幻小说的主人公。关于他的一切都记录下来,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能有想法,没办法。还有我们都知道神农老师尝百草的故事,我怀疑神老师后来肯定是尝到了甜头,有些草可能有迷幻效果,一发不可收拾。从神老师的行为不难看出,人总是希望了解自然,除了强身治病,还希望靠自然界的动植物辅助自己获得一种享受和对自身机能的超越。如果你看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的人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获得额外力量,都是在尝试中获得的。因为人都有种想象,这种想象跟现实吻合之后,便去强化这方面感受。但是,当它给人们带来美好感受的同时,也一定会带来不好的结果。这跟维生素吃多有副作用一样,人体对每种物质的需要是有限的,更何况那些强化神经系统的东西呢,人们可能注意到它带来的感官上的享受,而忽略了它的副作用。于是,文明社会便出现了一种文明法则——强调某种东西的害处,这是一种进步,让人们知道事物的多方面。

伟哥的发明,体现了一种平等,只要你需要,就可以享受到,跟你的权力无关。当然你用了之后可以在床上体现出某种权力。嗯哼?

(二)

不过,这篇博客写的不是伟哥,如果有ED问题的人建议你到此打住,赶紧咨询方舟子或者罗老师。我这次想谈论的话题是——毒品。我一直对毒品很感兴趣,但我对尝试这东西没有任何兴趣,我也不建议你去尝试毒品,如果你看完这篇文章后决定去尝试的话,建议你先到当地公安局备案。

这些年我一直在看一些跟毒品相关的文字,国内出版的关于毒品方面的书有很多,你在书店和网站上都能看到,有兴趣阅读唾手可得,比如《上瘾五百年》《瘾君子自白》《毒品问题研究》《历史上的药物与毒品》。我对毒品感兴趣是因为它实际上是一种物化的思想和崇拜,比心情来得更直接,比思想更容易操纵一个人。

自从我开始听摇滚乐,就会经常遇到一个话题,就是摇滚与毒品的关系。很多文字在描述毒品与摇滚歌星的关系,一个歌星的传奇故事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讲他怎么跟毒品作阶级斗争,非常悲壮,也发人深省。摇滚歌星并没有因为前车之鉴而收敛对毒品的热爱。这就是事实。

传统观念告诉我们两件事——毒品是有害的;摇滚是堕落的生活方式。对于毒品有害这个问题没必要再去讨论,什么东西过分都有害,不光是毒品。但是毒品具有直接伤害身体的作用,表现得更直接一些。而那些潜在的某种危害却是人类经常忽视的,因此丧失警觉性。

我想谈谈第二个观点,就是摇滚乐的堕落问题。很多时候,摇滚乐的负面东西被放大了,人们接受负面的东西,就会认为它是不好的。先谈一个问题,人们为什么会吸毒?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调查,“你选择毒品的原因是什么?”
好奇、渴望尝试 78%
朋友劝吸,碍于面子 36%
消除苦恼和烦闷 33%
被人诱骗或者强迫 8%
很时髦或有品位的 6%
能够减肥或者治病 6%
其他 6%

对大多数吸毒的人(包括中国摇滚圈)来说确实是这样,但对欧美摇滚圈里的人来说不是。《等待药头》这本书跟以前许多关于毒品的书不同之处在于,它解释清楚了音乐家为什么吸毒这个问题。以往关于毒品方面的书,尽可能去夸大毒品的危害,做到政治正确,但是忽略了一点,就是“他们为什么吸毒”,很多文字只是简单地从表面现象下结论,而没有从一个本质看问题。很显然,人们吸毒都是因为自己有问题,但是问题出在哪里,没说清楚。但是人们武断地认为:你就不该去碰这个。

既然毒品危害这么大,为什么禁不住呢?一方面是它形成了一种商业链条,切不断;另一方面,如果说这东西碰上之后就死定了,估计除了想自杀的人不会有人感兴趣,看来它还是能给人带来好的一面。《金瓶梅》开篇有首诗: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人类自古以来对淫和现在对毒品的理解某个层面是一致的——那就是它是个迷人的坏东西。很多革命先驱为此前赴后继、舍生忘死,出现了很多壮怀激烈、可歌可泣的感人事故。还有一方面就是它是一种历史,一种习俗的演进,自古以来人们就没中断过对毒品和药物的滥用,而毒品与药物之间只有一膜之隔。不同阶段人们对毒品的理解是不同的,出现的毒品在效能上也是不一样的。

更进一步讲,人们为什么会迷恋这个“坏东西”?肯定是它让你爽了。那好,在化学家出现之前,我们不认识海洛因或者安非他明,更没见过什么摇头丸,那么人类又是怎么爽的?秦始皇老师是个很典型的例子,他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意志——希望自己活得更长久。一旦人们有这个意识,就会时刻想从自然界中寻找到让人舒适的东西来补充自己的能量。这就像你一定希望找到一块平整的石板坐下来歇歇脚,而不希望找一块尖锐的石头坐下来——那是你旁系亲属猴子的喜好。很多坏东西最初被人类利用都是以好东西的面目出现的,这一方面是人类都某些物质的认识还有局限,另一方面它确实起到了短暂造福人类的作用。

(三)

如果我们回顾现代毒品历史,它最初都是当药物来使用的。由于当时医学水平比较落后,人们对某些化学药品的正副作用认识不清,很多后来被列为烈性毒品名单的东西当初都是用来治病的。在18世纪的英国,一个著名医生托马斯·希登厄姆这样说:“全能的上帝欣然次与人他们用以减轻痛苦的药物中,没有一样如鸦片这般万能又有效。”(注:本文引用的文字除有说明之外均出自《等待药头》)在当时,医生遇到什么疑难杂症,开鸦片是最好的方式。

1898年,弗雷德里希·拜耳制药研究室的德国科学家制造出一中吗啡衍生物,这种药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对呼吸系统疾病非常有效果,然后把这种药命名为“海洛因”,德文的意思就是“微量产生强大力量”,翻译成中文就是“简约而不简单”。当时的科学家并没有发现海洛因具有吗啡产生的毒副作用。科学家的判断方式是:假设一种药物有问题,那么,当问题出现之后再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没有发现问题之前就是没有问题。还有可卡因,他可以治疗消化不良、哮喘、酒精或吗啡上瘾,但同时也有更大的副作用。

一位意大利人马里亚尼研制出一种含有低可卡因含量的可可酒,当时很受欢迎,很多国家的王室成员都给他写信,里奥教皇还专门给马里亚尼颁发一枚奥运金牌,以表彰该生“对人类的贡献”。

1887年,SFK制药公司合成出了安非他明,1932年以药物方式进入市场,它可以治疗感冒、花粉热和哮喘、嗜睡症,当时安非他明可以治疗近四十种疾病,包括治疗鸦片成瘾,但是它的毒副作用很快显现出来,1939年,英国便把它列到毒品名单当中。

其实,安非他明有一种很特殊的作用——提高士气,消除疲劳。比如你想追一个女孩,但是不敢向人表白,如果约会之前你就来一片,你就会认为自己是布拉德·皮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牛逼、最勇敢的人,任何一个女人在你面前你都敢去征服。二战期间,军队大量使用安非他明,神风特攻队、德国装甲部队开战之前,都用这东西启动神经系统,打起仗来特玩命。那时候希特勒老师每天最多要注射八次安非他明,胆子倒是大了,却老做出错误判断和决策。打败希特勒老师的不是英美联军和斯大林,而是安非他明。这是目前发现的安非他明给人类带来唯一的益处。朝鲜战争期间,美军也服用安非他明——所以他们后来也战败了。这东西可以让人保持清醒、警觉,但是容易焦躁和紧张。另外,还有一点,安非他明可以当减肥药吃,经常服用身材苗条,前凸后翘……猫王身体肥胖之后,就大量服用安非他明,不仅可以让他在巡回演出的时候保持头脑清醒,而且可以让他的体重不再增加。猫王第一次使用按非他明不是在他当歌星的时候,而是在他当兵的时候,那时候军队配给安非他明是件常事。越战期间,美军使用的安非他明剂量比二战期间英美军队用的总和还要多——所以越战他们也失败了。安非他明的副作用就是会让你变得神经质、偏执狂、紧张,一旦停下来,就会变得沮丧抑郁。(未完待续)


上回书说到安非他明的副作用,对使用者来说,总是看到它好的一面,除了军队在战争期间使用安非他明之外,艺术圈子也对此药物有偏好。上世纪60年代中期,纽约的艺术圈就经常使用安非他明和没太得宁。一般从事艺术工作的人都比较偏执,比如诗人、艺术家、歌手、模特、乐手,他们经常会用药物来创造一种新体验,然后把这些体验运用到自己的作品里。安非他明的效果就是让你忘记什么叫睡眠和饥饿,然后,这些人整天聚在一起,不睡觉是怕错过什么。比如你要看一个冗长的日韩剧,想一口气在几天之内看完,服用安非他明可以让你不睡觉看上一个星期。不过我觉得服用安非他明来看日韩剧这种破玩意挺不划算的。

摇滚歌星弗兰克·扎帕有过一段关于安非他明的精彩论述:“我想建议大家不要用安非他明,理由如下:他会弄坏你的肝、肾,让你的心灵腐烂,一般而言,这种药会让你变得跟你的父母一样。”

(四)
在音乐家滥用的众多毒品中,使用最广泛的要数大麻了。这种毒品至今仍有争议,就是它否真正对人体产生伤害。在欧洲许多国家,大麻是非法的,在美国,有些州是合法的,有些州是非法的。作为使用最广泛的非化学合成毒品,大麻的“功效”在1910年以前是无人知道的。大麻最早的经济用途是用来编绳子,或者用来织布。但是在墨西哥,已经有很多人吸大麻。墨西哥革命之后,大麻的使用方法被美国人接受,除了能织布之外,还能编织一种幻觉。最早的大麻经验记载来自法国,波特莱尔、戈蒂耶以及兰波在文字中都有过涉及。人们对大麻的体验是,你心情好的时候,吸两口会变得更好,你心情不好,吸两口会变得更糟。

当然,大麻在美国最早使用肯定是在美墨边境,当时驻守边境的美军黑人士兵经常使用。比如在得克萨斯州西部城市埃尔帕索,然后,它一直往东,沿着河岸传到了路易斯安那州东部最大的城市新奥尔良。新奥尔良市做什么城市呢?它是一座放任和不干涉的城市,她是美国下层社会生活状况的代表,所以,在这里诞生了自由的爵士乐,也普及了大麻。

当大麻与新奥尔良气质融合在一起,结果就是爵士乐。在20年代,美国大部分演奏爵士乐的俱乐部和酒吧都被黑道的毒品贩子控制,他们的对象就是那些台上演奏的乐手。

那么,大麻对于爵士乐手究竟有什么奇效呢,让他们念念不忘?很多乐手相信,爵士乐是在大麻的辅助下诞生的,让乐手在创作表演的时候更加自信。有位叫HoagyCarmicheal的人曾经这样描述在服用大麻和酒之后的神效:“大麻开始产生作用,我的身体变轻了。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吹的每一个音符都很完美。我冲到钢琴旁边,取代了路易斯的老婆的位置。他们改成演奏《皇家花园布鲁斯》。我从来没听过这首歌,但是我一个音都没有弹错。我飘浮在一个奇异的深蓝色爵士旋涡中。”

所以,查理·帕克说:“他们可以把那东西从你血液里清除,但是无法让你不想它。”阿奇·谢普说:“爵士乐只有一种,它来自压迫和药瘾。”

大麻几乎是所有非法毒品种毒性最轻的一种,目前能研究出的危害几乎和烟草不相上下。但绝对不是说“大麻是无害的”。长期吸大麻引发的肺癌几率远远高于吸烟,大麻中“苯并芘”的含量比烟草高出70%,而这个碳氢化合物是致癌的主要诱因。研究证明,生活环境中的苯并芘含量每增加1%时,肺癌的死亡率即上升5%。不过在大麻流行的20年代,很多报道都会这样形容:“长期使用会造成受害者的严重残废,引发令人毛骨悚然的瘫痪。”美国媒体那时候说话也都没科学依据。

(五)
“海洛因,你是我老婆,你是我的生命。”这是“地下丝绒”一首歌里的歌词。这个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毒品至今还被滥用。海洛因的前身是吗啡,在一战期间,吗啡是军队必备的药品,因为当时它用来止痛,很多士兵因为使用吗啡而成瘾。所以,必须找出一种东西来让人戒除吗啡瘾。其实早在1898年,海洛因就被合成出来了,它的用途就是用来戒除鸦片和吗啡瘾。结果人们把鸦片和吗啡戒了,却爱上了海洛因,因为它的成瘾性相当于吗啡的两倍。

关于海洛因的究竟能给人带来什么美妙感受,我在一次采访中跟一个在公安系统工作的人聊过,他用极其复杂的语言描述一步步的过程,简而言之,它分为两个过程:一个是开始的冲劲儿,一个是麻醉高潮。开始的冲劲儿大约持续两分钟,相当于你到性高潮的那一瞬间的感受,麻醉高潮相当于你到了高潮之后持续的那种感受,时间会更长一点。这感觉好吧?你一直梦寐以求吧?你想试试吧?你要找死就试试吧。

海洛因之所以在音乐界流行,因为它能带来一种逃避现实的感觉,让你在那一瞬间忘掉所有烦恼和痛苦。海洛因最可怕的是它的药理作用和心理作用能很“完美”结合在一起。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会让人产生一种对现实的期待或逃避,海洛因可以给人们提供一种象征性、功能性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很多乐手对海洛因的依赖,往往不是出于对药物本身的依赖,而是对生活全面性体验的依赖,这意思就是,它不是给你带来某种超现实的幻象,而是一种最现实感的幻象,让你真伪难辨,换句话说,你更想体验海洛因下的“现实”。他让你因冷酷、疏离而感觉更美好。《等待药头》里面有这样的描述:“过着随时享受死亡威胁的生活,与社会脱离,没有根地存活着,走上必然的自我叛逆、无法无天的旅程——只活在当下。”这是时髦的终极表现。

对很多乐手而言,海洛因就是工作药物,它不会让你对音乐的表现有多大的提高,只是比正常人多了一种疏离感的感受过程,或许一个正常人在写这样题材的歌曲不如一个有海洛因经历的人写得更逼真而已。以前乐手们总爱患感冒,他们从很冷的车里一下走到让人汗流浃背的俱乐部,演出结束后再走到很冷的外面,就会经常感冒。感冒意味着你不能唱歌,如果你还想挣钱糊口,就不能感冒。而海洛因是最好的感冒药,因为它会让你的呼吸道薄膜都干掉了,咳嗽的反射神经都压抑下去了,冷暖不知,你还感的屁冒啊。

更关键的是,海洛因是一种交流方式。一个乐队,吸食海洛因的人很容易融在一起,而不吸食的人会被孤立起来,你想混下去,就得跟大家团结一致。海洛因是这种小团体里面寻找自尊的一种方式,这和生理成瘾关系不大,而是与社会经验相关。这就是海洛因与其他毒品不同之处,它除了让你享受到某种超人的感觉之外,它还“增加”了你的社会经验,让你更成熟地处理过去看来比较棘手的事情。当然,这不是真正的经验,而是毒品效果和自身经验的混合体。可是又会有谁能很清晰地分辨出来谁是谁呢。

尼娜·西蒙说:“爵士乐不只是音乐,它是一种生活方式,思考方式。”这是海洛因式的思考。威廉·伯罗斯说:“毒品不是兴奋剂。毒品是一种生活方式。”从某种哲学层面上讲,伯罗斯说得没错。而从某种哲学层面上讲,任何话说的都没错。你想让你的爵士乐永恒吗?只有药物能做到。同样,你常常能看到一些摇滚乐手滥用海洛因的新闻报道,甚至你会觉得他们就该使用海洛因。如果我们更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这个职业可以给人带来一种捉摸不定的混合感受——成功、失败、孤独、疯狂、叛逆、享受、极端、压力、崩溃、忧郁、强大……还有哪个职业能让人体验出如此非同寻常的感受呢?只有流行音乐。流行音乐给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带来的是哈利·波特手里那只失控的魔法棒……

当然,迈尔斯·戴维斯的经历可以是一个反证,他在海洛因成瘾四年后,用12天的时间毅然戒掉海洛因。另一个成功的例子是约翰·科尔特兰,他用毅力换回了充实的生活和音乐。但是因海洛因而死的音乐家和我们每一个政府机构门前上访的人一样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说的毒品都包括那些
立即了解毒品及其危害
禁毒知识讲座
毒品纯度与毒品犯罪量刑问题研究
蔬果园洗衣凝珠
毒品的种类及危害?为什么吸毒的人会丧失理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