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景泰蓝——皇室工艺 国礼重器
0:00 / 03:52

“珍珠串,景泰蓝,玉器玲珑看不完”老北京的这句俗语提到了“燕京八绝”中的三“绝”。其中之一的景泰蓝是北京著名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又称“铜胎掐丝珐琅”。“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 。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

景泰蓝诞生于皇宫,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没有走出过皇宫,是皇宫大殿的主要陈设,亦是镇殿之宝。故宫博物院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上收藏中国古代金属胎(主要是铜,亦兼或有金和银胎者)珐琅器数量最多的地方。共收藏有从元代到清代,以及民国时期的金属珐琅器6000余件,其中掐丝珐琅器4000余件,画珐琅器2000余件。因此,景泰蓝也可称为故宫的镇殿之宝。

作为一种宫廷艺术,景泰蓝是明清宫中高贵的装饰艺术品,是皇室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再加上制作工艺十分复杂,既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吸收了瓷器工艺,同时大量引进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是多种工艺为一体的复合性工艺过程,堪称集中国传统工艺之大成,因而自古便有“一件景泰蓝,十箱官窑器”之说。

由于景泰蓝的历史意义、复杂工艺,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中国外交史“国礼”篇章中,景泰蓝艺术品有着不可替代的尊崇地位,经常被选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政要、世界权威组织和机构,在一些国际赛事和重要会议上也常常能见到景泰蓝的身影。

2020年是故宫的600年华诞,景泰蓝同样经过600年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的沉淀。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工艺的发展,景泰蓝也不断朝着装饰和实用相结合的方向前进,走出皇宫,走入市场,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景泰蓝:皇室工艺,国礼重器
中国景泰蓝大师第一人 张同禄大师 当代景泰蓝拍卖记录保持者!
乾隆和林徽因,景泰蓝发展史上的关键人物|乾隆|景泰蓝|林徽因|珐琅|瓷器
国之瑰宝景泰蓝,精湛工艺
掐丝珐琅 百科
故宫国粹景泰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