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都叫丹霞,为啥长得不一样?

“丹霞”一词,源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当年写下这首诗的曹丕肯定不会想到,他用来形容云彩的“丹霞”,会成为一座山的名字,并且最终以它来命名一种红色地貌。

1928年,我国地质学家冯景兰在广东韶关的丹霞山开展地质调查时,发现这里形成于白垩纪时期的红色砂砾岩层,在流水、风力等风化侵蚀作用下,形成了许多堡垒状的山峰、千姿百态的石柱、石桥和石洞等。他意识到这是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之后,历经陈国达、曾昭璇、黄进、彭华等学者百年来持续深入的研究,丹霞地貌最终成为一种由我国地质学家命名的地貌类型,而广东韶关丹霞山也因此成为丹霞地貌的发现之地和命名之地。2010年,包括广东丹霞山在内的我国南方湿润区6个丹霞地貌景区成功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6个丹霞地貌区组团后,以“中国丹霞”统一命名,这被视为我国地貌学的一次成功。毕竟“丹霞”作为中国人自己发现命名的土生土长的地貌类型,能获得世界的认可,实属不易。

兀立于群峰的僧帽峰是典型的丹霞峰柱。 杨建 摄

那么,什么是丹霞地貌呢?

丹霞地貌自提出以来,对其定义和内涵的界定始终充满争论,但无论分歧多大,对丹霞地貌的形态和颜色则有广泛共识。在形态上,“顶平、身陡、麓缓”被认为是丹霞地貌的标准形态,陡崖则是其必须具备的特点。而在颜色上,红色调是唯一色彩要素,所谓“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所以丹霞地貌的最基本定义就是“有陡崖的红层地貌”。

由于我国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不同区域的地质背景、构造条件、气候环境不同,形成的丹霞地貌在形态上完全不同。那怕以“中国丹霞”统一命名的6个世界自然遗产,也各尽其态,个性不同。

下面,推荐3处完全不同的丹霞地貌景观区。从中可以了解一下,都是丹霞地貌,为什么长得如此不一样?

广东丹霞山:丹霞地貌的原型地

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在地质构造上位于南岭山脉南麓的一个构造盆地,称为“丹霞盆地”,大约在1亿年前形成。盆地内长达数千万年的沉积,形成厚达3700米的红色岩层,其上部便是1300米厚的坚硬砂砾岩,也就是冯景兰教授所称的“丹霞组”,丹霞山的群峰、石柱就发育于这套岩层。

广东丹霞山的丹霞地貌主要表现为突出于地表的堡垒状的山峰、千姿百态的孤峰、石柱。 杨建 摄

当时地球上处于高温干燥环境,因此沉积物被氧化成红色调。大约距今二三千万年前后,随着地壳运动,特别是距今600万年以来,整个湖盆发生多次间歇抬升,随后在流水侵蚀、重力崩塌等作用下,形成极为壮观的丹霞地貌。

丹霞山整体呈现出一种红层峰林式结构,赤壁丹崖是其最基本的形态特征,不同体量和不同形态的赤壁丹崖组成了大小石峰、石堡、石墙、石柱600多座,主峰巴寨海拔619.2米,大多山石海拔介于300米~400米之间。

整个丹霞山山石高下参差、错落有致、形态各异,被称为“丹岳”“中国红石公园”“岭南第一奇山”。尤其有趣的是,各种形态、组合的丹霞地貌若千年石堡,山石仪态万千,或如禽似兽、或拟人拟物。大自然就如雕塑大师,鬼斧神工般雕琢出一尊尊美轮美奂的艺术杰作。


赤水—屏山:西南环崖丹霞带

赤水是一条有着较高知名度的河流。1935年初,红一方面军在这里上演了惊心动魄的“四渡赤水”运动战,最终摆脱险境,成功北渡金沙江。红军之所以能在赤水河两岸来回穿插,突破重围,除了指战员的卓越胆识,巧妙地利用赤水河的地理位置及两岸地形亦是一方面因素。

丹霞地貌 杨建 摄

赤水河两岸,丹崖赤壁,谷深坡陡,植被浓密,进退有据,具有极大的隐蔽性,给了红军从容开展运动战极佳的地理条件。后来,这种地貌被称为“丹霞地貌”。

赤水的丹霞地貌与广东韶关丹霞山的典型丹霞地貌迥然不同。在这里难以见到“顶平、身陡、麓缓”(丹霞地貌公认的形态特征)的典型峰丘和突出的堡寨式、城堡式、石柱式形态。这里的丹霞发育于连绵群山的深处,隐匿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混交林所组成茫茫林海,只有沿着水系进入到山体内部的峡谷中,赤红色的陡峭崖壁、高悬的瀑布、层层跌落的流水,这才展现出它真实的一面——外面平淡无奇,内部别有洞天。

赤水河的很多支沟都是一个独立的景区,每一条沟里都隐藏着一个隐秘的世界。 李孚嘉 摄

环形绝壁、高悬瀑布,是环崖丹霞最显著的特点。 李忠东 摄

更为奇特的是,在赤水还发现许多环状绝壁。它们往往出现在地形由平缓的宽谷,向陡窄的峡谷转换的拐点上(地貌学上称之为“裂点”)。有的环形红崖直径达数百米的,像一面面环幕。环形绝壁的后缘还常有高悬的飞瀑。发育环形绝壁的主要是瓮形沟谷,这种特殊地形所形成的封闭小区域,有着独有的生态系统以及数量众多的桫椤群落。

神州大赤壁 李忠东 摄

有关专家将这种“见崖不见峰”,发育巨大环形赤壁的丹霞命名为“环崖丹霞”,以区别于东南地区的丹霞地貌和西北干旱区的丹霞地貌。据研究,这个奇特的丹霞仅出现在四川盆地南缘川、黔、渝三省交界。四川的叙永、屏山,贵州的赤水,重庆的江津均有分布,而赤水则是其分布中心和最为典型区域,而四川的马边和屏山交界处则是其分布的最北端。

马边县荍坝的环崖绝壁。 李忠东 摄


张掖冰沟:西北干旱区丹霞

看过葱绿色植被掩映下的丹霞,当张掖西北干旱区丹霞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几乎要颠覆之前对丹霞的所有认知。近年来,张掖横空出世,那一抹金彩幻影的颜色带给人们的惊艳超乎想像。“彩色丘陵中国第一”“中国最美的丹霞地貌”“世界十大神奇地质奇观”“中国的彩虹山”“全球最刻骨铭心的22处风景之一”……人们恨不得用尽最美丽的词句来赞美它。

彩色丘陵地貌 李忠东 摄

但是,网络上那些五彩斑斓的彩丘并不是丹霞地貌,而是一种西北干旱地区独有的彩色丘陵地貌典型的张掖丹霞指的是西侧肃南县的冰沟、大肋巴沟所分布的丹霞地貌。之所以这两种地貌被混为一谈,大概是因为它们同属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加之电影《三枪拍案惊奇》的推波助澜,于是很多人便把彩色丘陵也当成了丹霞地貌。

冰沟位于肃南县,这是我国唯一的裕固族自治县。冰沟丹霞发育于中上、白垩系红色砂砾岩地层中,由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长期作用形成。沿着流水切割出的沟壑,一路“巷谷”“一线天”曲径通幽,如置身迷宫。两侧,壮年期的丹霞或如城堡,或如擎天巨柱。老年期的丹霞形成各种或成群或孤立的残峰、残柱。嶙峋、突兀,恢诡谲怪却又妙趣横生。

冰沟丹霞地貌 杨建 摄

行至山脊,视野焕然。多层次的丹霞地貌组合形态,一览无遗。最高一级是城堡状岩墙。“卢浮魅影”是这种其经典,它宽约150米、高约50米,四面峭壁悬空,远观如卢浮宫屹立苍穹。第二级为丘状峰丛。它们往往沿坡面发育,峰顶多呈单斜坡,上覆青草,峰体壁立如削,色泽赤红,远观如童话中的小木屋,层叠错落。第三级为石柱、孤立岩墙。其中阴阳柱是冰沟的标志性景观,夕阳西下,余晖映射,石柱通体赤红,熠熠生辉。

在与冰沟隔河相望的大肋巴沟,发育一种“窗棂宫殿构造”丹霞,其崖壁立面酷似窗棂,山体整体结构如宫殿,是干旱区丹霞地貌的杰作。

石柱·拱门 李忠东 摄

我们常常感叹大自然多彩多姿,美轮美奂。又常常疑惑这些奇异景观为什么偏偏在这里出现呢?大自然为什么独钟情于一山一地?无论是流水切割形成的广东韶关丹霞,还是瀑布溯源侵蚀形成的赤水环崖丹霞,亦或是季节性流水冲刷形成的张掖冰沟丹霞,它们都是地球演化的杰作,它们的形成得益于这里的奇特构成,也得益于光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最美的五处丹霞,不要只知道一个张掖
旅行去哪里,中国100处自选之四(丹霞10地)
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
张掖丹霞地貌之晨
韶关丹霞山游记(一)——阳元石、双乳石和通泰桥
中国七大丹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