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汉市名老中医首页 > 武汉市志(1840-1985) > 卫生志 > 目录 > 中医 > 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汉市志(1840-1985) > 卫生志 > 目录 > 中医 > 概况
概况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名医李时珍应楚恭王之聘来武昌任奉祠正兼管医药。李常至洪山、九峰山采药,兼为市民治病。
清代,中医高手从四面八方云集武汉三镇,有的受聘于善堂、药店应诊,有的悬壶在家和开中草药店候诊;有的传授子孙;有的带徒传医。
咸丰元年(1851年),中医杨燮在武昌贡院街(今楚才街)设杨燮医寓,有候诊室1间,看病室2间,后院有熬胶房1所。杨燮曾为太平军治病,被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誉为“江夏名医”。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医杨恭甫受清政府驻英国使节龚照瑗之聘赴英、法、意、比等国考察医学,为武汉第一个出国考察的中医。杨返国后出任汉口慈善会中西医院院长,同时担任汉口医学研究会会长、中医考试委员会主任,是武汉地区倡导中西医结合的先驱者之一。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柯逢时创办武昌医学馆,校勘医籍,刻印《经史证类大观本草》、《大观本草札记》 、《本草衍义》、《伤寒总病论》、《类证增注伤寒百问歌》、《伤寒补正论》、《活幼心书》、《伤寒论》等书(历时8载),校记明晰严谨,颇受后人重视。
民国期间,中医中药不被政府重视,反受种种歧视和限制。1912年始,北洋政府教育、卫生部门主管官员力主限制与废止中医,不用中药。教育总长汪大燮排斥中医学校,不准列入教育系统。武汉名医冉雪峰联合山西中医学校教育长杨百诚暨名中医赵意空等撰文抗议。1922年,北洋政府内务部制定《管理医士、师规则》,称中医为“士”,西医为“师”,条文多轻贬中医,重褒西医,并规定中医资格审定和技术考核等由警察局代管。武汉中医范筱村、何则汪、袁浚等纷纷撰文抗议,并以湖北中西医学研究会名义致电黎元洪,要求取消《管理医士、师规则》。1929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卫生部余云岫提议“废止中医、中药”,又激起武汉中医药界的愤怒,推选范筱村、胡书城、张丹樵、杨树千、曾少达等代表赴南京请愿。冉雪峰等连续在《大公报》撰文驳斥余云岫的谬论。此次反废止中医斗争历时年余,范围遍及全国。1936年1月国民政府正式公布《国医条例》,对中医仍多束缚,当年汉口市政府对3所私立中医院勒令降为诊所。1947年6月 1日,湖北省参议会举行第一届第三次大会,湖北省中医药工会请愿团团长佘子祥向大会递送《为争取中医药生存的请愿书》,并提出三点要求:(1)请政府设立中医署或中医药管理委员会;(2)无论中央及地方卫生行政权应由中西医分任;(3) 请设国立、省立中医药学校。
建国后,1950年武汉市中医工作者联合会、中药业饮片工会和中国店员工会武汉分会联合组织成立武汉市中医药联合会改进会,胡书诚任主任委员。
1953年1月22日,武汉市卫生局为加强对中医工作的领导和广泛调动中医药人员的积极性,决定成立武汉市中医委员会,作为市卫生局开展中医工作的咨询机构,主任委员孙家齐,副主任委员陆真翘,委员有蒋玉伯、陆继韩、黄坚白、高省身、陈铎、孙惠卿、黄云樵、郑子瑜、涂登榜、戴维天、陈任等13人。同年,卫生部王斌等领导人对中医采取了错误政策,但很快得到中共中央的及时纠正。1954年12月,武汉市召开第一届中医代表大会,贯彻中央纠偏精神。
1958年,武汉市中医药联合改进会移交武汉市中医学会。
“文化大革命”期间,武汉市中医医院被撤销。中医事业受到干扰和影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中医机构和充实中医人员。1985年10月,武汉市人民政府召开振兴中医工作会议,拨专款50万元扶助中医事业,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措施,允许中医个体开业,市区个体开业中医达201人。武汉中医事业进入一个新的振兴时期。
机构  1920年,汉口慈善会集资首创中西医院,30年代初设私立中医院3所(大汉中医院在汉口江汉路泰宁街泰宁里,普济中医院在张美之巷,体仁中医院在打铜街),1936年被市政府勒令降为诊疗所。1937年,武汉中医组织了湖北医药界战地后方服务团和国医救护医院,冉雪峰任团长兼院长。
解放后,1949年8月1日,叶鸣声、萧连城、田明燕创办武昌中医治疗院,设在武昌熊廷弼路53号(今武珞路),有病床10张,叶鸣声任院长,特邀陆继韩、胡书城、萧性初、桂梦熊等名医应诊。同年10月1日,大众中医联合诊所在汉口统一街开业,为武汉市最早的一家中医联合诊所。发起人为黄云樵、章连珩、彭银亭等,有中医李幼安、曾禹山、鲁维周等40余人,药剂人员彭银亭、钱树堂等20余人。1950年,武汉市中医药联合改进会设有中医综合门诊部,1952年11、12月在硚口、江岸区设分门诊部(1958年裁并)。1953年,中南针灸师资训练班留汉学员章真如、王明章、刘汉民、韦有根等组建武汉市针灸疗法门诊部(汉口民生路114号),中南卫生部中医处科长徐鉴泉兼主任,年门诊28 560人次,1954年,针灸疗法门诊部并入武汉市中医门诊部,地址设在汉口复兴街2号,熊济川任主任。1956年,门诊部并入武汉市中医院。同年,在市区办联合诊所64所(武昌14所,硚口12所,江汉16所,江岸 15所,汉阳5所,汉桥2所),其中中医联合诊所23家,中西医联合诊所20所,参加43所联合诊所的中医294人,占市区中医的36.4%。
在西医院内设中医科方面,1952年武汉大学医学院、中南同济医学院教学医院(今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首设中医科,聘请中医与西医合作,对支气管炎、高血压等疾病进行临床会诊,研究治疗方案。1955年,市第一、五医院、第一、二工人医院、红十字会医院和部分企业、厂、矿、学校的卫生所吸收一批中医、中药人员设立中医科、中药房。1956年以后,在市区33所综合医院、6所专科医院及市、区公费医疗门诊部、71所街道卫生院和联合诊所都建立了中医科,计有中医病床616张。
在建中医医院方面;1956年1月武汉市中医医院建成。1961年,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成立。1983年,成立武昌区中医医院。1985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武汉分会设立名老中医咨询门诊部。至此,市区共有中医医院3所,门诊部4所。
中医药人员  清代,武汉无中医药人员数字可考。据清嘉庆《湖北通志》、乾隆《汉阳府志》、同治《江夏县志》和光绪《汉阳县志》等旧志记载,有名医38人,即杨詠、徐之荣、胥秉哲、熊廷燕、安嘉材、刘名显、杨旭东、靖安(杨公祠和尚)、怀仙(西来庵尼姑)、悦道(观音阁和尚)、李兰生、陈五太、吴承膏、杨稼轩、杨燮、杨闻川、王新甫、萧云仿、萧克诚、张古愚、傅世贞、李德大、笪显模、刘秉铨、杨春源、徐文奎、黄祚宪、吴宗灿、唐裔潢、叶志诜、王彭泽、黄大文、笪鉴、李绳业、朱宏照、张尚朴、方昌瀛、李维翰等。他们医技精湛,为民众所赞誉。
民国时期,1928年汉口有中医1225人,1936年中医人员增至1 559人。武汉沦陷时,中医人员多内迁或逃散。1946年市区有中医人员682人,其中汉口600人,武昌60人,汉阳22人。
建国后,1949年底有中医药人员968人。1954年有中医药人员814人,其中参加联合诊所的294人。1 956年,吸收292名中医到国家医疗机构工作,557人参加联合诊所,未参加联合诊所的尚有364人。到1965年,市区有中医药人员1 382人。“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医药人员曾一度减少,1 970年中医药人员减至1 191人。1 979年以后,逐步恢复并有所增长。1 985年,有中医2 1 23人(中医师1 232人,中医士682人,其他中医209人),中药人员1 339人(含中药师231人)。(表57)
1953年7月武汉市卫生局成立中医科,陆真翘被任命为副科长,是武汉第一位参与政府卫生行政工作的中医师。1955年开始,市卫生局选荐一批名老中医,担任各级卫生机构的领导和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其中有调往北京中医研究院的谢汇东、杨济生、孙惠卿、杨树千、黄坚白等医师;任市中医医院的正、副院长的有陆继韩、黄寿人、熊济川;任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的有蒋玉伯、蒋树人;任武汉市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的杨树千、曾少达、谢惠康。还有最早在汉口协和医院任职、并在市区首次被评为中医教授的朱师墨等。
返回顶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武汉名老中医指南:比排队过早更要命的是排号看老中医
武汉的名中医有哪些?
曾经与上海齐名的直辖市,如今没落了鲜为人知_【今日爆点】
28年后,我们又看到了,武汉的长江大桥上挤满了人
何雅于2016年7月21日在武汉汉口崇仁路口肿瘤医院门诊部请老中医拿的药方
武汉叫武汉的原因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