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火神派简介
中医是用来干什么的?别费话是用来看病的!
看病最重要的是什么,疗效!!火神派就是一个有很高疗效的中医流派!
请大家看一个医案。
蒋某,口糜,满口生白疮,容易疲乏,特别怕冷。先用炮姜加甘草汤加桔梗,无不良反应,继以附子理中汤4剂,最后用潜阳丹四剂而愈。虽食煎炒辛辣食物,亦未复发。“以后用此方治愈此类病症,数十例”

评析:在《医法圆通卷一》中,郑氏说到?????口糜者,满口生白疮,系胃火旺也。”对于口糜,西医学称之为口腔溃疡者,“亦非仅由胃火所致,有因虚火上浮引起的”“唐氏举自己的案例证明,并用此法治愈这类患者数十人”可见此类患者并不少见。郑氏一向强调,头面五官各症,常存阴火概念。
关于本案所用前后3方,为唐氏治疗虚阳上浮,治疗五官诸症诸症如咽炎,喉炎等用药常规套路。其中首选炮姜甘草加桔梗,具有一定的试探意义,若无不良反应或不加重,即考虑用附子理中汤或潜阳丹进取。
节选张存悌《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

  
郑钦安   火神派是由清代末年四川名医著名伤寒学家郑钦安创立的一个重要学派。
阴阳   阴阳为纲辨认万病
阳气   火神派已扶阳学说为理论,注重阳气。
附子   临床上以擅用附子而著称。
重要传人   卢门三代(卢铸之,卢永定,卢崇汉)云南吴佩衡(其子吴容祖),上海祝味菊,唐步琪,李可,刘力红。。。。。。。
《医理真传》   火神派奠基之作
火神派完全可以登堂入室,可以说是中医的正统!




火神派基本学术观点
1.阴阳为纲判分万病。
良医之救人不过能辨认此阴阳而已,庸医之杀人,不过错认此阴阳而已
“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证。亦不难于识证,而难于识阴阳”“是以病参究,一病有一病之阴阳,知此,始明仲景之六经还是一经,人身五气还是一气,三焦还是一焦,万病总是在阴阳之中”。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内经)
就是万病用阴阳两把尺子去衡量!
         “余考究多年,用药有一点真机,与众不同,无论上下诸证,不问男女老幼,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用药专在这先天之极真种子上治之,
          百发百中。若见舌苔下黄,津液枯槁,口渴饮冷,脉息有神,其人烦躁,即身冷如冰,一概不究,专在这先天立极之元阴上求之,百发百中!”《医理真传》
         
舌----舌青滑或淡白,满口津液(最重视)
脉----脉息无神,浮空或细微无力
神----其人安静,目暝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
色----面色唇口淡白
口气----口不渴,即渴喜热饮
便----二便自利(尿清,大便正常)     (总结如上)
我们不是说学火神派了,都是阳虚,没有,我们只是用郑钦安教给我们的两把尺子,去衡量,去辨别
2.重视阳气,擅用附子,是火神派的理论核心
“万物生长靠太阳,百药之长属附子”可以说用最通俗的话概括火神派!
1     阳主阴从
郑钦安认为元阴元阳是人身立命之根本,但是在阴阳两纲中,表面上看,阴阳在相互为用的关系中,处于等同地位,互为消长,缺一不可。然而在相互消长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却是“阳统乎阴",“阳主阴从”的现象。因此他认为阴阳二者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阳气,阳为主,阴为从,只有阳气致密于外,阴血才能固守于内。二者虽说互根,但又有主次之分。所以郑钦安特别重视阳气,认为“阳者阴之根’’,“有阳则生,无阳则死”。郑钦安推崇辛热扶阳治法,擅用姜附等药,显然都是建立在注重阳气的理论基础之上。在其著作中,他反复阐述这些观点:

     “阳者阴之根也,阳气充足,则阴气全消,百病不作。"
     “阳旺一分,阴即旺一分,阳衰一分,阴即衰一分。"
     “阳统乎阴,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
     “人身所恃以立命者,其惟此阳气乎。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有阳则生,无阳则死。"
     “人身立命就是一个火字。”“人之所以立命者,在活一口气乎。气者阳也,阳行一寸,阴即行一寸,阳停一刻,阴即停一刻,可知阳者阴之主也”(《医理真传卷二》)。
2     尤重肾阳!
“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坎中一阳”即肾阳,为人身阳气之本,立命之根,这是郑钦安在注重阳气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观点。人身阳气有上中下部位之分,上焦有心肺之阳,中焦有脾胃之阳,下焦有肝肾之阳,但是,“下阳为上、中二阳之根",下焦肾阳是上焦、中焦阳气之根。也就是说,在诸种阳气中,他又特别强调肾中阳气的作用,称之为“真阳"、“元阳"、“真气"、“真火"、“龙火"。“肾中真阳为真气,即真火”,在其学说中,他亦反复强调这一点:
     “少阴乃水火交会之地,元气之根,人身立命之主也。病至此际,是元气虚极,剥至于根……这一点元气澈上澈下,包罗天地"(《医法圆通卷四》)。
     “凡人之身皆赖一团真火",“真气命根也,火种也。”“人活一口气,即此真气也。’’
     “有形之躯壳,皆是一团死机,全赖这一团真气运用于中,而死机遂成生机。"
     “有形捌区壳,皆后天之体质,全赖先天无形之真气以养之。"
     “人身立命,全赖这一团真气流行于六步耳。真气乃人立命之根,先天种子也”(《医理真传卷二》)。
     “夫人之所以奉生而不死者,惟赖此先天一点真气耳。真气在一日,人即活一日,真气立刻亡,人亦立刻亡,故日人活一口气,气即阳也,火也,人非此火不生"(《医法圆通卷四》)。

      溯本求源,郑钦安重视阳气的学术思想除本于《易经》、《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论著之外,他还“所览医书七十余种’’,因此历代医家中注重阳气的观点对他不无影响,其中最主要者当属明代以张景岳为代表的温补派诸家。下面引用一些前贤关于注重阳气的论述,借以看出郑氏与他们之间的联系和传承关系。

     张景岳:“阳之为义大矣。夫阴以阳为主,所关于造化之源,而为性命之本者,惟斯而已"(《类经》)。“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生化之权,皆由阳气。”“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   (《类经附翼?大宝论》)。   “难得而易失者惟此阳气,既失而难复者惟此阳气’’(《景岳全书?传忠录》)。

     明?李念莪:“火者阳气也。天非此火(指阳光)不能发育万物,人非此火(指阳气)不能生养命根,是以物生必本于阳。”“天之运行,惟日为本,天无此,则昼夜不分,四时失序,晦冥幽暗,万物不彰矣。在于人者,亦惟此阳气为要,苟无阳气,孰分清浊?孰布三焦?孰为呼吸?孰为运行?血何由生?食何如化?以天无日等矣”(《内经知要》)。

     明?周慎斋:“人身以阳气为主,用药以扶阳为先”(《慎斋遗书》)。
对照上面郑氏关于阳气的论述,完全可以看出他与张景岳等辈的认识一脉相承。
3.擅用姜附,独树一帜
下面仅举有“当代火神"之称的卢崇汉教授的一次总结来领略其火神派的风貌和疗效,借此有一个初步印象。卢崇汉教授统计自己1992年所开的全部处方20076张,用药不过42味,而姜、桂、附的使用频率分别为99。 7%、98.8%、96.7%,足见使用之广泛。其中制附片一共用了1 9423次,占全年处方的96.7%,其用量在6Og到250g之间,亦即最少60g,多则25Og;用生姜,包括干姜、煨姜、筠姜的处方一共是 20016张,占全年处方的99.7%,生姜的用量在30g到200g之间,干姜的用量在25g到90g之间;用桂枝,包括肉桂、官桂,一共19852张处方,占全年处方的98.8%。桂枝的用量在15g到75g之间,肉桂或者官桂的用量在15g到30g之间,足见剂量之大(《扶阳讲记》)。
熟知附子的用药反应!
附子辛热,有胸中烦躁者,有昏死,有鼻血者,有满口起疱,咽干喉痛,目赤者,此时阳药运行,阴邪化去,从上窍而出也。以不思冷水吃为准,即吃一二口冷水哦,皆无妨。
把握了“阳药运行,阴邪化去”的病理变化本质,具有很高的临床指导价值,可让医家守定真情,坚持既定方案,“切不可清润"。
火神派最精华的部分
是对假火的认识,即所谓阴火!即阴证所生之火!真寒假热的现象。
最简单的即口疮,虚阳上浮,咽炎,牙肿,目红,头痛等等。。。虚阳下泄(两足心发热如焚)俗医皆当阴虚火旺火证以滋阴降火之法。。。
头面五官多阴火!.
4。扶阳理念(火神派的病势观)
一百多年过去了,今天郑钦安关于阴盛阳衰的病势观,仍然是适用的,这正是火神派重视扶阳,擅用附子的现实基础,也是我们传承,弘扬火神派的缘由所在!
祝味菊:余治医三十年,习见可温者十之八九,可清者百无一二
卢崇汉:举目望去,现在有几个是阳实的啊?!真正阳实的没有几个,我的用方可以说99%的是纯辛温药物组成的
误区:并不是说火神派不在乎阴证,郑钦安例举阳证21条。阴证19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火神派的7大学术思想
临床运用火神派的方法治疗一些疑难病
扶阳,你扶的是哪个阳?
有问必答-[转帖]中医火神派探讨
中医火神派
汉医文化之火神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