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卫红 杭州经典中医研究院? 湿疹
 构成动脉血压的主要是两个因素:1心输出量。2外周阻力。前者决定于少阴阳气的多寡,后者与邪气及病理产物有关,如风寒 气滞 瘀浊 痰浊 亢热等。当高血压伴脉宽大+有力时,属于高排+高阻型,病在三阳,以清泻 驱邪为主。当高血压伴脉微 细时,属于低排+高阻型,为阴阳合病,虚实错杂,应扶正与驱邪并用。 “精血”就像灯油,“命火”就像灯芯,时时刻刻 源源不断为机体提供能量和热量,共同点亮生命之火,维持生命活力,灯油燃尽的那一刻即是生命结束的那一刻!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我体会到,弦大搏指的硬脉,往往是阳气不能密藏于下,浮越于外,冲击血管所致,治疗当用重用补肾填精药收纳之。 @黄煌经方?老师您好,我用引火汤。这是学习李可先生医案得到的启发。 重用熟地。实际上是另一个版本的镇肝息风汤。 具体还是要看重按的脉力 熟地45-60天冬30麦冬30巴戟天20茯苓10五味子6+肉桂5。本方源出张景岳先生的镇阴煎。重用熟地,填精血,复形质,奠基底座,纠正上盛下空之局,防止中风发生。 熟地45-60天冬30麦冬30巴戟天20茯苓10五味子6+肉桂5。本方源出张景岳先生的镇阴煎。重用熟地,填精血,复形质,奠基底座,纠正上盛下空之局,防止中风发生。 @清扬居世-彭应军-济南?7-8例。其中,有三例女性,皆表现为面赤如醉(关公脸)+脉大,用本方效果皆好,见效在三副左右,否则,可能诊断有误。前不久,用本方意治疗一例焦虑 失眠+脉大的女病人,效果也很快,7副后,居然脉变得从容 和缓。近来再次学习李可先生医案,又有新的感悟,发现,属于下元空虚,精血匮乏的疾患其实非常多,只是以前没有认出。 李可先生医案集里有大量使用引火汤的例子,或是鼻腔大出血 或心悸 或暴喘或倒经或奔豚或面赤如醉或突发神经痛,脉象特点基本一致。我们可以把它的本质 特征抽出来,举一反三 ,活用到临床去。 治疗焦虑症我把握两个层次,属于中焦肝胆郁热的,往往见关脉的结聚,用黄老师的八味除烦汤,顺气 清火 除烦;深一个层次的,我用引火汤意。 引火汤临床用途很广,疗效也佳! 弦大搏指的脉相亦有虚实之分,实者泻腹通浊,虚者引火归宅。 @刘卫红  杭州经典中医研究院?  凡下元亏虚,阴精亏损,不能恋阳者皆可变化应用。中老年多用。一老太70,脑鸣,头昏耳鸣多年,苦不堪言,至夜不能寐,西医诊断抑郁症,用此法,效果极佳。 @刘卫红  杭州经典中医研究院?弦大博指的硬脉的心得,学习了。日前一例老年心绞痛,面色晦暗,胸闷痛,极疲乏;脉极硬大。西药使用充分。我意脉硬有紧意,以桂、芎柔缓之。此可为阳气浮越不同的另一种状况 @张海滨 北京?老年患者,极度疲劳,面色晦暗,脉极硬极大,这些信息整合起来,提示肾精匮乏,下元不固,这种情况很容易出现衰败变局,我意应当先固根,治体,然后在此基础上去治病。 冲逆阳浮,面红如妆,脐跃至脘,也可用肉桂五味龙牡萸肉。 @刘卫红  杭州经典中医研究院?理解。黄老师说神气比脉象重要。此人一团郁滞,舌苔白厚腻,我当时处理不到位,遗憾,才有上面的思考。不是抬扛。我现在认为五积散或者合适。我认同您的观点,存在引火汤证 脉极硬搏指,可用肉桂五味龙牡萸肉。 五积散证脉滑。 
 @黄煌经方?黄老师,方中既有麻、桂、姜,方名五积,主治多郁结之症,是否也存在郁结的脉呢[微笑] @黄煌经方?老师,我认为山芋肉 五味子+肉桂+龙骨 牡蛎,其实也是同样的结构。 重用山芋肉,轻用肉桂。 重用山芋肉,轻用肉桂。 @张海滨 北京?舌苔白厚腻提示中路不通,但是在拨通中路以后,仍然需要固根。次第的问题。 
 @刘卫红  杭州经典中医研究院?  呵呵,我是指一般老年咳痰喘者,普遍治法经验的,外散其风寒,内(上)宣化其痰浊,下固其肾元。 @刘卫红  杭州经典中医研究院?  此案上宜治其痰,下宜固其元,可用肉桂五味龙牡萸肉;李可肾四味加核桃肉亦亦效佳!@刘卫红  杭州经典中医研究院?  去年曾治一例老年患者,主诉息高似喘,感觉气浮在鼻腔不能下降,动则加重。心功能稍差,形体干瘦,脉躁动 不静,性格急躁。当时从肝胆郁热切入,没有疗效,好长时间不得其解,现在想来,应该是典型的下元精亏,肾不纳气证。失败的病案意义更大。
  近日治疗一例湿疹,女,面色暗,舌体致密,舌苔浊腻垢,脉沉涩 不清晰 不流畅。用黄连解毒汤合猪苓汤清化湿热无效,且患处浊水泛滥,越发严重,最后加用激素才得以控制。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根据她的脉象,我一诊时隐约感觉清化湿热可能效果不好,因为不是典型的滑数脉,但又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根据她的脉象,我一诊时隐约感觉清化湿热可能效果不好,因为不是典型的滑数脉,但又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可能应该用半夏厚朴汤合越婢加术汤。 @颜学桔 长沙? 我以为在黄老师建议基础上,加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可能会起到增效作用。 病人双尺脉不足,但也不是空豁无物,且有填精药奠基根本。 双寸关饱满,说明邪气壅盛,驱邪是必须的。 这个病案我辨证是太阳与少阴合病,既有风寒湿留滞太阳经脉表现,又有少阴精亏表现。治疗外开太阳,去除风寒,疏通经脉;一方面补肾填精,培元固本。可能是“散”与“收”的比例没有掌握好,可能是病人对麻黄耐受性差,也可能是羌活味道雄厚,病人脾胃不受。加用附子会增加外散力量,所以当时没考虑用。病人颈肩疼痛已经有所好转。 羌活这个药味道雄烈,脾胃弱的人往往用了不舒服,我脾胃不好,闻到这个味都感觉难受,所以用这个药常常很小心。曾经看过一个医案,羌活用25克,信疑参半。还看过一张治疗带状疱疹的处方,龙胆草30克。 @刘卫红  杭州经典中医研究院?答:以脈症合參,外症屬濕無疑,但脈學資料不夠詳細,今就單僅“右關”《脉沉涩 不清晰 不流畅》來及《黄连解毒汤合猪苓汤清化湿热》來看。右關沉澀脈理屬於寒濕夾瘀血、熱,寒濕是主病機,但道兄給予黃連解毒湯其組成一派苦寒藥易化燥,又豬苓湯亦屬滋陰利濕為主,兩方與該病機並不某合,雖兩方均有利濕藥,但不知方中清熱解毒和利濕藥的比例為何。吾人以為以溫胃陽為主病機,副病機清熱、利濕、活血化瘀、殺蟲為次。方以砂仁、干薑、薏以仁、滑石、陳皮、黃耆、莪朮、川楝子、石膏。以上個人淺見僅學術討論之
如果方子不对路,服用第一幅时就应该出现不适。昨晚6点服药,一夜也无不适,十多个小时后居然出现不适。 临床久了,会有一种感觉。医生靠技术吃饭,千真万确,但有时还需要一点点小运气,呵,所谓顺手不顺手。大家拍砖 中医是要求,针,砭,灸,按,药,引导,祝由,都会的,而不仅是药. 当时考虑局部渗出严重,不敢用风药,担心会发越的更厉害 @刘卫红  杭州经典中医研究院?溼疹病案若按經方,薏苡附子敗醬散是否可考慮。 一般用麻黄从小量开始,6克,逐渐加量或服药次数,供参考 @刘卫红您的患者颈肩疼……可能是桂枝体质,是否可用桂枝加附子汤合指迷茯苓丸。面黯,苔浊……的患者,可能有麻黄体质,阳虚湿郁,内不清,外不透。越婢加术合三仁汤可否? 前几天治疗一位女同事,40多岁,颈肩痛,恶风寒,喜暖,双寸关弦滑饱满,双尺不足。用葛根汤加羌活 防风 片姜黄 威灵仙 木瓜;熟地 狗脊 骨碎补。昨天服用第四幅,下午4点吃饭,6点服药,一夜无事,今晨出现心慌 手抖 呕吐现象。素有高血压。方中麻黄10克,有白芍30克 大枣10枚 熟地24克作为监制,且久煎40分钟,按说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 曾经看过一个医案,羌活用25克,信疑参半。还看过一张治疗带状疱疹的处方,龙胆草30克。 @刘卫红  杭州经典中医研究院?答:以脈症合參,外症屬濕無疑,但脈學資料不夠詳細,今就單僅“右關”《脉沉涩 不清晰 不流畅》來及《黄连解毒汤合猪苓汤清化湿热》來看。右關沉澀脈理屬於寒濕夾瘀血、熱,寒濕是主病機,但道兄給予黃連解毒湯其組成一派苦寒藥易化燥,又豬苓湯亦屬滋陰利濕為主,兩方與該病機並不某合,雖兩方均有利濕藥,但不知方中清熱解毒和利濕藥的比例為何。吾人以為以溫胃陽為主病機,副病機清熱、利濕、活血化瘀、殺蟲為次。方以砂仁、干薑、薏以仁、滑石、陳皮、黃耆、莪朮、川楝子、石膏。以上個人淺見僅學術討論之
如果方子不对路,服用第一幅时就应该出现不适。昨晚6点服药,一夜也无不适,十多个小时后居然出现不适。 临床久了,会有一种感觉。医生靠技术吃饭,千真万确,但有时还需要一点点小运气,呵,所谓顺手不顺手。大家拍砖 中医是要求,针,砭,灸,按,药,引导,祝由,都会的,而不仅是药. 当时考虑局部渗出严重,不敢用风药,担心会发越的更厉害 @刘卫红  杭州经典中医研究院?溼疹病案若按經方,薏苡附子敗醬散是否可考慮。 


一般用麻黄从小量开始,6克,逐渐加量或服药次数,供参考 @刘卫红您的患者颈肩疼……可能是桂枝体质,是否可用桂枝加附子汤合指迷茯苓丸。面黯,苔浊……的患者,可能有麻黄体质,阳虚湿郁,内不清,外不透。越婢加术合三仁汤可否? 前几天治疗一位女同事,40多岁,颈肩痛,恶风寒,喜暖,双寸关弦滑饱满,双尺不足。用葛根汤加羌活 防风 片姜黄 威灵仙 木瓜;熟地 狗脊 骨碎补。昨天服用第四幅,下午4点吃饭,6点服药,一夜无事,今晨出现心慌 手抖 呕吐现象。素有高血压。方中麻黄10克,有白芍30克 大枣10枚 熟地24克作为监制,且久煎40分钟,按说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  一般用麻黄从小量开始,6克,逐渐加量或服药次数,供参考 @刘卫红您的患者颈肩疼……可能是桂枝体质,是否可用桂枝加附子汤合指迷茯苓丸。面黯,苔浊……的患者,可能有麻黄体质,阳虚湿郁,内不清,外不透。越婢加术合三仁汤可否? 前几天治疗一位女同事,40多岁,颈肩痛,恶风寒,喜暖,双寸关弦滑饱满,双尺不足。用葛根汤加羌活 防风 片姜黄 威灵仙 木瓜;熟地 狗脊 骨碎补。昨天服用第四幅,下午4点吃饭,6点服药,一夜无事,今晨出现心慌 手抖 呕吐现象。素有高血压。方中麻黄10克,有白芍30克 大枣10枚 熟地24克作为监制,且久煎40分钟,按说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中医赵振兴临床常用自拟方、经验用方用药(一)
男科秘方
中医实践与补遗(医话,医案)
特效方,中医不宣之秘,看过的都能记住,你也必须会!
小建中汤方证
经方中医刘卫红的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