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学老师的昼夜阴阳与六病欲解时 云海邹易

    《素问·金匮真言论》:“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上文所述,即昼夜阴阳的内容。我们将之与十二时辰相对应,划分如下:

    日出(卯)、食时(辰)、隅中(巳)、日中(午)——阳中之阳,北京时间 5点到13

    日昳(未)、晡时(酉)、日入(申)、黄昏(戌)——阳中之阴,北京时间13点到21

    人定(亥)、夜半(子)——阴中之阴,北京时间21点到凌晨1

    鸡鸣(丑)、平旦()——阴中之阳,北京时间凌晨1点到5

   我们再看《伤寒论》中的六病欲解时:


       9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93.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272.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275.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291.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328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我们把六病欲解的时辰详列如下:

    太阳   巳、午、未

    阳明   申、酉、戌

    少阳   寅、卯、辰

    太阴   亥、子、丑

    少阴   子、丑、寅

    厥阴   丑、寅、卯

 

    一天之中,一身气血随昼夜阴阳的变化而变化出入。白天,气血充盈于三阳,三阳者,六腑所主;夜晚,气血充盈于三阴,三阴者,五脏所主。我们知道——疾病是正邪相争而产生的反应,邪胜则病进,正胜则病退。正邪相争的各种不同状况及疾病发生的不同位置——以此为基础,六病得以产生。三阳病欲解,必待气血旺盛于三阳,而邪气易退;三阴病欲解,必待气血旺盛于三阴,而正气自复。

    寅、卯、辰三时,寅时为阴中之阳,卯、辰二时为阳中之阳,此时气血由三阴出于三阳,渐盛于少阳之地。少阳病逢此三时,则其病易愈。

    巳、午、未三时,巳、午二时为阳中之阳,未时为阳中之阴,此时气血浮于表,盛于太阳之地,故太阳病逢此三时而其病欲解。

    申、酉、戌三时,为阳中之阴,气血由表渐敛于里,其气血盛于阳明之地,故阳明病逢此三时而其病向愈。

亥、子二时,为阴中之阴,丑时为阴中之阳,气血由三阳已入于三阴,气血内盛于五脏,藏精以起亟也。水谷精微先入于太阴,化生之后再分流向少阴、厥阴,故太阴也叫做“至阴”,亥、子、丑三时皆为其所主,太阴病得此三时其病易解。

    子时一阳生,少阴气血渐盛于子时,寅时为阴中之阳,为夜昼的交界,至寅时而气血由阴出阳,故少阴病得子、丑、寅三时而其病欲已。

    丑时厥阴气血渐盛,寅、卯二时气血渐由三阴趋于三阳,厥阴,其实就是阴渐尽而交于阳的意思,所以厥阴病得丑、寅、卯三时而病愈。

    拈花按:从三阴三阳的病理溯源到三阴三阳的生理,可以一定程度上的复原《伤寒论》三阴三阳的本来面目,对于《伤寒论》的学习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和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六经欲解时象数原理揭示|各家经方
道医论三阳之表与三阴之表
张仲景术的组成结构
为什么要将阴阳一分为三?一起探讨三阴三阳的发生学原理
《伤寒论》中的几个概念讨论
灵枢经第七十六篇卫气行之四针剌逢时的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