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儿发烧别急着用退烧药

核心提示:发热是人体对疾病的一种正常反应,对机体是有益的,只有发热过高才会产生不利影响。存在以下情况考虑使用退热药物:(1)既往有热惊厥史者,体温38℃时即可使用退热药物。

发热是人体对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是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最常见的症状。正常小儿体温可以波动于一定范围,如进食、活动、哭闹、衣被过厚、室温过高等可使体温暂时升高,可达37.5℃甚至38℃。目前,不同年龄阶段小儿体温正常值没有统一,仍参考成人标准:腋下测量法36℃~37℃,口腔测量法36.3℃~37.2℃;肛门测温法36.5℃~37.7℃。以口腔温度为例,37.5℃~38℃为低热,38.1℃~39℃为中等热,39.1℃~41℃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人体最高的耐受温度为40.6℃~41.4℃,直肠温度持续升高超过41℃,可引起永久性的脑损伤;高热持续在42℃以上2~4小时常导致休克及严重并发症;小儿发热可引起惊厥等不良后果。

发热是人体对疾病的一种正常反应,对机体是有益的,只有发热过高才会产生不利影响。存在以下情况考虑使用退热药物:(1)既往有热惊厥史者,体温38℃时即可使用退热药物。(2)发热患儿,无论发热程度如何,伴全身中毒症状,如精神差、哭闹、食欲差、头痛、恶心、呕吐等。总之,孩子低热时不主张使用药物降温,当体温超过38.5℃可酌情使用,体温超过39℃必须使用,以确保孩子安全。

新生儿发热有很多原因,一般不使用退烧药,根据情况适当降低环境温度、多喂水、物理降温,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处理或者住院检查、治疗。

家长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为孩子降温往往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引起一些不良反应,现在介绍关于小儿“物理降温”的一些方法:

头部冷敷:属于局部冷疗法。适合体温并不特别高的患儿。方法是将毛巾用凉水浸湿后敷在患儿的前额部,毛巾变暖后更换。也可将水袋中灌上凉水,枕在脑下。

温水擦浴:属于全身冷疗法。适合于体温在39.5℃及以上的高热患儿。方法是用32℃~34℃左右的温水擦拭患儿的全身皮肤。注意冰袋置于头部减少头部充血,热水袋置于足下以增加舒适感。擦拭顺序:侧颈——— 肩部——— 上臂外侧——— 前臂外侧—手背;侧胸——— 腋窝——— 上臂内侧——— 肘窝——— 前臂内侧——— 手心;颈下——— 肩部—臀部;髋部——— 下肢外侧——— 足背;腹股沟——— 下肢内侧——— 内踝;臀下沟——— 下肢后侧——— 腘窝——— 足跟。在腋窝、腹股沟、颈部、耳后等血管丰富的部位擦拭时间可稍长一些,使皮肤微微发红,以助散热。胸部、腹部、后颈部、足心等部位对冷刺激敏感,禁忌擦拭,以防止引起心率减慢或腹泻。出疹的孩子发热不用温水擦浴降温,以免损伤皮肤。

酒精擦浴:酒精具有挥发性,擦浴时在皮肤上迅速蒸发,吸收和带走机体大量的热,并刺激皮肤血管扩张,散热效果较强,适用于发热较高的患儿,但是对血液病患儿及新生儿忌用。方法是用25%~35%浓度的酒精100-200毫升,如无酒精亦可用白酒代替用温水稀释,用小毛巾浸湿后擦拭患儿颈部、四肢、后背、手心等部位。尤其重点擦拭腋下、颈部、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注意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不宜采用酒精擦浴,对于婴幼儿应慎用,新生儿禁用。因为婴幼儿皮肤更加薄嫩,皮下毛细血管丰富,皮肤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使用酒精浴可使皮肤吸收产生中毒症状。酒精擦浴时,动作要轻柔,不要将皮肤擦破。

在擦浴过程中要注意避风,避免着凉,随时观察面色、呼吸、脉搏以及精神状态,一般使体温降到38℃即可,过度降温可导致体温不升,对疾病的恢复不利。

温水浴:室温不宜低于22℃,关闭门窗,水温在37-38℃(手放入水中感觉不冷也不热),把大毛巾浸湿后,包裹患儿或置患儿于温水中,15-20分钟,或根据体温情况延长时间,注意观察面色、呼吸等情况,做完后擦干全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新指南解读】到底还要不要物理降温?(修改稿)
退烧方法及退烧药的选择
小儿发热不吃药退烧法:毛巾敷头酒精擦拭
孩子发热父母绝对不能头脑“发热”!
小儿发热,要立即使用退热药吗?
儿童发热知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