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推进医师多点执业 医生须从圈养到放养的价值转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于2009年4月6日提出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近日,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又提到允许医师多点执业,以支持非公立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能力。

  然而,在多点执业备受关注、支持的同时,开放医师多点执业却困难重重、举步维艰,至今也没有一个让人理想的推进方案。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廖新波在“健康界·2014医疗投融资论坛”上表示,公立医院事业编制是医师多点执业难推进的主要原因,多点执业可以让医生回归社会属性,让市场去引导医生该去哪职业,这是鼓励社会办医的重要举措。


  医师多点执业试点不理想  无非是医生有顾虑

  对于医师多点执业难推进的情况,廖新波认为,主要是因为医师们顾虑事业编制下正在享受的和即将享受的各种待遇。在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水平以及医院的待遇水平下,事业编制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

  许多人认为,医师多点执业难开展,是医院领导不“放行”。其实,许多大医院领导都鼓励医生们多点执业,在政策的支持下,只要医生申请哪个领导敢不批?难推进的真正原因是公立医院现行的人事制度让医师们有所顾虑,许多医生对事业编制带来的所谓“事业稳定、福利好”难以抗拒。

  其实,进入编制内并不意味着进入“保险柜”,依照目前的发展情况,将来这个编制也会被打破,“因为不打破,医师多点执业就只是厚厚的‘玻璃门’,”廖新波直言。

  医生应该“圈养”还是“放养”?

  廖新波在论坛上明确表示:“医生是社会的,而不是国家的。如果医生仅属于国家,那么医生只能为公立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用事业编制将医生圈养起来就是一种方式,一定程度上让医生‘安心’为公立医疗机构提供服务。”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医疗需求以及国家政策的松绑,仅靠公立医院提供医疗服务是不够的。如果开放多点职业,“放养”医生,让医生回归社会属性,医生就是真正的自由人,他们既可以选择为公立医院服务,也可选择为民营医疗机构服务。此时,医生可以自己决定去哪儿执业,与举办医疗机构的主体性质没有关系。

  廖新波指出,医师多点执业要建立在医师将是自由人的前提下,即医院和医生通过签订聘用合同形成雇佣关系。医生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改变,医院提供什么岗位,医生就可以应聘什么岗位,只要符合条件,双方即可签订合同。这才是现代人力资源的开放式管理。

  医师多点执业是鼓励社会办医的重要举措

  医师多点执业确实将带来体制革命性改变,不仅包括人事制度的改变,还会“撬动”支付制度的改革。医师多点执业将是逐步解放医师,让医师们的尊严和劳动价值逐步逐步实现的步伐,最方便群众就医,逐步减轻群众就医经济负担的节奏。也是鼓励社会办医,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举措。

  目前,政府文件“允许”医师多点执业,但还不是“鼓励”。“允许”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加开放与开朗的政策环境与人际关系,让人可以思维活跃,让人可以自由行走在社会上。廖新波说:“我们需要让脑袋凿开一厘米,需要开放的态度、开朗的思维,更需要开窍的行为,”要相信医师执业的特性,更要相信市场自行调整的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事经纬
三成医生“接私活”:局内人的灰白游走
四大政策放开!医生自由执业来了
六不准!医生多点执业遭医院严厉阻挠
医生多点执业: 仅仅“简化手续”还不够
公立医院医生可到私立医院兼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