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时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让乡村振兴战略充满活力


2017年12月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闭幕。这次会议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分析了“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了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 并进行了部署。

会议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那么,什么是要素市场化配置?它与产权制度之间有哪些紧密的联系?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又起着怎样的重大作用?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党国英在接受中国乡村之声记者采访时表示,要素的市场化配置能够优化城乡间的协调发展,而产权制度的完善则为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提供了制度保障。

党国英:

我们讲,要素是土地、资本和劳动。这些要素如果通过市场来配置,可以提高效率。

通过市场引导,能够把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的方向,使得城乡之间最短缺的要素能够得到满足,那么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

但是这个资源配置,需要资源的权力边界要清楚。如果一块地,不知道是谁的,或者说是谁的不太清楚,那这个市场流动就会很困难。所以要素的权力的边界要清楚,也就是说完善产权制度。这个产权制度主要是要明确产权的归属,产权的相关的责任,因为这个产权所产生的收益分配,如何决定。这些事情说清楚,法律上规定清楚,市场配置才有可能性。

所以这个改革意见,肯定对乡村振兴有基础性的,重大的意义。

党国英表示,事实上,我国针对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和产权制度的完善,已经做了多种探索,也取得了很多成就,积累的丰富的经验。

党国英:

在农地方面,其实我们在土地承包制改革以后,逐渐形成了我们叫做“三权分置”,这样的农村集体经济的产权制度。通过改革实践,把这三个方面的权力,大体上,做出了一个比较明确的一个规定。这个变化对我们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当中的规模经营的发展,对提高农业的竞争力都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才产生了我们中央十九大报告里面讲的一句话,就是要实现小农和现代农业的结合方式,通过土地流转,通过土地要素市场,实现规模经营。

再有一个方面,就是发展股份合作制度。把资产分成等额的投入,然后把它作为股份,分给农民。这种做法,就让每个农户资金的份额十分清楚,资金的收益十分清楚,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做决策,表决,都有了一个好的办法。

再一个方面,就是农村建设用地,咱们国家在几年前开始安排了一个叫做“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那么通过这几年的改革,不断去探索,不断调整改革的目标,允许各地主动做出一些探索,我们通过调查看也发现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表示,归根结底,市场资源化配置和完善的产权制度相结合,就可以让拥有要素的主体获得自由而有保障的活动空间,进一步发挥主体和要素的活力,而主体和要素的激活反过来能够促进市场的活力,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党国英:

激活主体, 拥有要素的所有者你要给他一定的自由,给他在市场当中自由活动的空间。他活了,他手里的要素才能活,他活了,市场才能活。所以这个市场是关键。具体说,我们要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然后让要素的拥有者能够在市场上,按照市场的要求自由活动。然后呢,有了这样一个相对自由的市场,有了这个要素拥有者的自主决策的机制,有了一定的自由度,就会得到一个关于要素的合理的定价。比如说,土地一亩一年的租金是多少,资本它的利息是多少,劳动,要去打工,没有户籍限制,没有那么高的人为的门槛的设置,他的工资又是多少。这样的话就形成了一个由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这样一个条件,所以主体,要素本身和市场,都可以更加灵活,更加有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一轮农村改革即将启幕 三大要素改革将有新突破值得关注
李实:城乡要素市场化改革是解决城乡二元分割的重要出路
专家观点|如何推进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
2022年我国数据要素相关政策 提高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
中办国办印发《方案》 推动经营性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
供销社:乡村振兴“三农”要素配置的“定海神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