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评书大王 ——双厚坪

中国北京评书艺人。艺名双文兴星)师承张君义满族


双厚坪 活动于清光绪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之间。清末民初,常在北城同和轩、东城东悦轩、西城庆平轩、南城福海居等书场、茶馆说书。他深通文理,知识渊博,熟悉旧北京五行八作,民俗民风。说书时熟练掌握“以古事而今说,佐以评论”这一艺术特色,运用幽默冷隽的“活口”,敷衍“书外书”来吸引听众;有时还背诵原文,听众佩服至极,誉他为“双记书铺”。



他说书路数宽,尤以《水浒》、《精忠》最为精到。而无论袍带抑或短打,诸如《隋唐》、《水浒》、《施公案》、《封神榜》、《济公传》等,都各有风味。擅长旁征博引,能够做细致而有层次的描绘;能用诙谐口吻摹仿各种声音,如咒语、马嘶等等;善于剖析人物的心理状态,即以情打动听众,又按照书情、书理抖响包袱。传说双厚坪在说《隋唐》中秦琼与其姑母相见时,把书中悲欢离合的情节说得淋漓尽致,使许多听众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其评书对京剧剧目的出新也发挥过作用。他的《施公案》曾让武生演员沈小庆编出八段短打武戏,即《蜡庙——拿费德功》、《州庙——拿谢虎》、《薛家窝——拿薛金龙》、《殷家堡——拿殷洪》、《河间府——拿一撮毛侯七》、《东昌府——拿郝文僧》、《霸王庄——拿黄隆基》、《落马湖——拿猴儿李佩》,简称“八大拿”,京剧演员杨振纲也撷取一段编成《恶虎村》,后成传世名剧,是杨小楼代表剧目之一。

    双厚坪性诙谐、细致、风趣,引人入胜,喜在书中插话,利用细节引申发挥,尤以讽刺当时统治者的昏庸荒谬和抨击时弊最为精彩。另外,他的口技也令人极为称道。这些都充分展示了他的知识功底,为听众所击节赞誉。在今天来看,如果是书馆长期说书,可以继承。但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成为其一个缺点,即枝蔓过多,主题不集中,对于录音录像就不太适合。要批判着继承。




    双厚坪是公认的一代评书宗师,由于他知识渊博,技艺精湛,在清朝末年的北京被誉为“评书大王”,与“戏界大王”谭鑫培和“鼓界大王”刘宝全并称“艺坛三大王”。

——评书大王”双厚坪、“京剧大王”谭鑫培、“鼓界大王”刘宝全。


民国初年,有一位在清代曾袭王爵的人出重资请名画家将三位“大王”的坐像画下来,交江西名窑将画像烧制在一百个鼻烟壶上,题名为“国粹艺术三绝图”。


民国初年,双厚坪曾任北京评书研究会会长,年逾六旬,神气犹足,书艺炉火纯青,声价倍增,每天书座儿起满坐满,随意投赠。《封神榜》是他所说最后一部书,对《封神榜》上所有神仙,皆另加外号,如说长耳定光仙的耳朵拉下便成弥勒佛,因此便把弥勒佛称作“大定子”。

双厚坪说《济公传》也与一般说法不同,由李修缘(济公原名)降生说到九僧擒韩殿、西天朝佛缴法旨为止,故事完全,独成一家。以个人修身为主旨,以济公人格为佐证。济公三探娘舅为三大节书,以探娘舅为染尘缘,每探一次娘舅受一次魔灾,中间穿插小西天、五云阵、擒韩殿等几个大“柁子”。说到八魔炼济颠,譬喻百端,妙绪颇多。后人云游客在《江湖丛谈》里称双厚坪说此书“发托卖像,形容最好,当场抓哏,诙谐百出”。


清末民初,北京天桥南大街路西原有一片积水的低洼地,1917年,曾任江西督军的陆光远依仗权势用极低的价码买下这里23.5亩地,出租给商贩、艺人,并规定谁租地谁平垫。这块地后来变成热闹的公平市场,在一座二层楼上开设了当时最大的茶馆“福海居”,被称为评书大王的双厚坪就在此演出,此时已在艺术暮年的他依然是茶馆的最大招牌。另外,北京的北城同和轩、东城东悦轩、西城庆平轩等书场、茶馆都留下了他说书时的热闹场景。




双厚坪“刀下留人


  双厚坪说《水浒》,擅长描绘各色英雄性格,区分形象相近的人物,都能让人听得耳目清朗。他说“武松杀嫂”一段,大大丰富了原小说的内容。


他说“挑帘裁衣”,能说半个多月,仅王婆为西门庆设计勾引潘金莲的所谓“十分光”就能说两天。


说杀嫂时,武松邀请四邻,他说四邻是酒、色、财、气四家,各有所好。从开酒铺的第一家,便说起清末崇文门外的十八家酒店,大街上的大酒缸、黄酒馆子,胡同里的小酒铺,以及贩卖私酒的如何半夜过城,兑水掺假,喝醉了的酒客怎样撒酒疯,并引出《贵妃醉酒》、《醉打山门》等京剧。第二家色,是妓院,由此说起北京的妓院。第三家财,是赌局,由此说起押宝、摇摊、推牌九、斗纸牌、打麻将、掷骰子和“腥赌”(赌博骗局)。第四家气,是一位挂着“善观气色”招牌的相面先生,由此谈到算卦、批八字、灯下术、揣骨等命相之术,说到武松给亡兄弟开吊时,插入北京办丧事念经、放焰口、接三、出殡等繁文缛礼。能说善学、谐趣环生。


这便是传说的有一个太监听书,给了半月的书钱,让双厚坪“刀下留人”,让潘金莲多活半个月的异闻。并非传说的《秦琼卖马》“半个月不撒马缰绳”,其实说的是《武松杀嫂》一段。




还有一段 双厚坪 的说书异闻,那就是——


双厚坪巧戏王世子


  有一年,他在新街口西边路北庆平轩书茶馆说书。

  当时书馆听书的尽是些皇亲国戚、官宦财主。有一个王世子(王爷的儿子)要结婚,皇上赏了一支大花翎,顶在帽顶上。这一天,这位王世子也到书馆听书,有人就说:“双先生,今天您可得把世子爷这大花翎搁在书里头,编一段让我们听听。” 

   双厚坪一听,说:“哎呀!世子爷大喜的日子,圣上赏大花翎,我敢抓包袱儿?天大胆子我也不敢。”

   大家伙儿说:“没关系,没关系,这大喜的事儿,您得招大家一笑。”待到开书,他说的是《隋唐》,正赶上说到杨广坐龙舟下扬州。

   双厚坪说道:这一天天气闷热,杨广坐在船舱里受不了啦,便调来一只瞭望舟,他登上这瞭望舟要过过风,纳个凉。这时太阳也快落了,左右的内侍们有的拿着弓箭,有的挎着宝剑在周围保驾。谁料想惊动了水底的水族们,鱼鳖虾蟹赶奔龙宫见了龙王爷:“参见王爷!”

  “嗯,什么事?”

   “今有万岁下扬州正走到咱们水域之内,故此前来禀报。”

   “哈哈,众水族——”

    “有。”

   “现在皇上正在船上纳凉,你们这时候不去讨封,更待何时?机会不可多得,你们前去讨封啊。”

    “是,遵爷谕。”这鱼鳖虾蟹全都讨封来了。头一个讨封的就是大虾米,在水里露出脑袋,尽晃虾米枪。

   杨广一瞧,言道:“我明白了,你跑这儿讨封来了。我封你为金枪大将军。”

    这虾米“呜”——就跑了,赶紧回到龙宫,说:“报告王爷,我讨了封了。”

    龙王问道:“你讨了什么封了?”

    “封我金枪大将军。”

    “好。”虾米讨完封之后,螃蟹上来了。

    螃蟹往水面上这么一长,浪下去,又这么一长,俩大夹子在水里这么横着,八条腿。

     杨广瞧见了,“噢,合算金枪大将军讨了封了,你也来讨封了。得啦,封你个铁甲将军吧。”

  这螃蟹一高兴啊,由水皮儿落下去,回龙宫了。到了龙宫:“报告王爷,我也讨了封啦。”

    “你讨了什么封啊?”

    “我讨了个铁甲将军。”

      “好,不错。”这鲤鱼瞧螃蟹走了,由水皮儿往上蹦,蹦起三尺多高来,扑通又摔水里,再蹦起来,来回这么三蹦。

     杨广这么一瞧啊,噢,鲤鱼趁机讨封,“好,你不是蹦得好吗,我封你黉门大学士,早晚你入龙门。”

   这鲤鱼回龙宫了,“报告王爷,我也讨封了,封我黉门大学士,早晚入龙门。”

     “噢,哈哈。”龙王很高兴。

     最末后,轮到老鼋,说白话就是王八,它在水里往上一冒,落下去,又一冒,又落下去。因为盖子上有好些青苔,这水又是绿的,跟它这盖子一个色儿,杨广没看见。王八心想,到我这儿怎么没信儿啊?这可不行,它急了,往外一蹿,俩前爪子搭在船头上了,伸出脖子来够一尺多长,脑袋在船帮上梆、梆、梆撞三声响,吓了杨广一跳:“嚄,这怎么个事情?啊!来,开弓射箭。你跑到这儿作怪,有惊驾之罪!”

     旁边的太监抽弓拔箭,认扣填弦,叭一,这箭射出去了。王八一瞧,晕了。怎么?到我这儿怎么给我一箭哪?眼瞧这箭要射还没射呢,它这么一回头,往水里这么一蹦,刚蹦到水皮儿上,噗!这箭正扎在它后脑海上。呜——这王八也回龙宫了。

    “老鼋啊,你讨封怎么样啊?”

    “跟王爷回话,虽说我没讨着封,主子赏我一支翎子。”

      双厚坪说到这,大家伙儿哄堂大笑。王世子听到这儿也明白了,登时满脸通红。


喜欢您就点赞

喜欢您就转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0个成语歇后语,太有意思了,赶紧快来看看吧
此人是评书大王弟子,弟子也是名家,本人为何不是评书四大家?
民间故事:罗刹海市(全文翻译 深度解析)|张飞|民间故事|美玉|翻译|蒲松龄|龙女
聊斋志异:八大王(三)人生没有捷径,有的话也只是一小段路
南安镇龙宫
民间故事:王八为娶龙女要猴心,岂料却被龙王砍了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