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秘)虎门销烟的成与败(上)

虎门销烟的成与败(上) 来自李涵说历史 22:58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距今已经整整180年了。虎门炮台见证了林则徐销烟的历史壮举,也经历了因清政府腐朽无能、战和摇摆不定,最终失守陷落的历史悲剧。

那么,虎门炮台因何而建?防守严密的虎门要塞核心阵地为何一天之内全部陷落?林则徐为何会对英军的意图出现误判?当时清军的战斗力与英军相比,究竟有着多大的差距?鸦片战争因林则徐而起;鸦片战争的成败也在于林则徐这样的观点是否能站住脚?本期档案揭秘,李涵为您讲述:虎门销烟的成与败(上)。

   19世纪前期,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的不利局面,大肆向中国倾销鸦片,攫取了巨额利润,却导致了中国白银的大量外流,同时令我国国民沉溺于鸦片,清军官兵中也有很多人吸食鸦片,极大地摧残了民族精神。广东水师中还有一些人占着地利之便,给英国的鸦片船当起了保护伞,收取巨额贿赂。

湖广总督林则徐在湖南、湖北力推禁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道光帝连续八次召见林则徐,命令他担任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陆各营,到广州查禁鸦片。

1839年3月,林则徐抵达广州,随即开始了大规模的禁烟运动,先是查禁了走私鸦片的中国商人,随后派兵包围外国商馆,英国商人只得乖乖地交出了所有的鸦片。英美两国的鸦片贩子,累计交出了20238箱鸦片。加上华人缴纳的鸦片,总共238万斤。

林则徐原本计划将鸦片运回北京销毁,但又担心路途中被人更换,经报道光帝同意,改为在广东就地销毁。可该用什么方法呢?火烧法只会让鸦片提纯,传统的“烟土拌桐油焚毁法”会有残余渗入土中,两个方法都不可行。经过广泛征求意见,他认识到鸦片最怕的是盐和石灰,最终决定采取“海水浸化法”。

林则徐命人在虎门海滩处挖开两个长、宽各 46.5米的大水池,将池子里储满清水,加入盐卤,将鸦片切成四瓣投进池中浸泡半天,随后加入整块烧透的石灰,遇水后石灰迅速沸腾,将鸦片烧化,把处理完的渣滓排入大海,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销烟活动一直持续到6月25日才宣告结束。在23天时间内,虎门海滩一次次升腾起浓浓的烟雾,贻害无穷的毒品被彻底毁灭,最后只剩下8箱作为样品送到京城,并在北京被销毁。

虎门销烟一役,令大清上下沉浸在一片获胜的喜悦之中。然而,查禁鸦片中遭受惨重损失的英国人,绝不甘心就此承认失败。在遥远的英伦三岛,出兵中国的声浪越来越高。1939年10月1日,英国内阁会议以中英贸易受阻、英国臣民生命受到威胁为借口,决定派遣一支舰队前往中国,并命令印度总督予以合作。“鹰派”外交大臣巴麦尊为此频频调兵遣将,将分散在英国、南非和印度等地的海军力量向中国东南沿海的虎门集结。

虎门位于广东东莞境内,是从珠江口由水路通往省会广州的必经之地。虎门之外是一个喇叭形的海湾,而从虎门逆流而上,珠江水道逐步收窄,从军事上看这里正是拱卫广州的门户,也就自然成了军事防御的重地。

虎门炮台并非一个具体的炮台名称,而是由修筑在河中小岛和两岸上的一连串炮台构成的,这些炮台从清朝嘉庆年间开始大规模建设,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防御阵地。

1834年发生的“律劳卑事件”令清政府大受震动,道光帝下令撤掉广东水师提督李增阶,调江南苏淞镇总兵、江南提督关天培接任。

关天培到任后,经过现场勘查,决定新建一批炮台,并对现有炮台进行修缮更新。他亲自监督铸造四十尊六千斤到八千斤的大炮,数百尊六千斤以下的大炮,配置在各炮台上,提高防备能力。

在连续数十年的建设中,虎门炮台形成了由三道门户构成的军事要塞,当时被称呼为“虎门十台”。其中,沙角、大角炮台构成了第一重门户,负责对外海的警戒和防御,防止敌人从海面上进攻。由于沙角、大角炮台的炮火距离太远,不能构成交叉火力,难以封锁整个洋面,因此沙角炮台后又改为号令台。

威远、镇远、靖远等炮台,则是虎门要塞的第二重门户,构成了一个呈“品”字型、互为支撑的坚固体系,牢牢地守住了珠江。

大虎炮台是第三重门户,设有火炮32门。

整个虎门要塞配置各类火炮383门,形成了由警戒区、海口区、侧翼区相互配合的完善的出海口防御壁垒体系,成为清朝末年设施最完整、火力最强大、工事最坚固的海防要塞。

  1839年11月,关天培指挥水师,与英国兵船“土密”号和“华伦”号,在穿鼻洋发生激战,以死伤数十人的代价,将英舰驱离。

1840年1月,林则徐根据道光帝旨意,宣布正式封港,永远断绝和英国贸易,这进一步加剧了中英之间的冲突。2月,英国任命乔治·懿律为英国全权代表和海军统帅。4月,英国国会经过激烈辩论后,通过了对华采取军事行动的决定。6月28日,懿律率领由数十艘军舰和4000名士兵组成的“东方远征军”封锁了珠江口,宣告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然而,面对已经到来的战争,林则徐做出了很大的战略误判。在他上报道光帝的奏折中说:“伏查英夷近日来船,所配兵械较多,实仍载运鸦片。”同时,他还认为英军只是海军实力较强,陆军士兵的腿绑得很紧,蹲都蹲不下来,根本没办法打仗,不足为惧。就连思想相对开明的林则徐都如此认识,当时清朝官员的眼界和视野也就可想而知了。

好在虎门炮台防守严密,来势汹汹的英军眼看占不到多大便宜,于是只留下少数军舰封锁珠江口,其他军舰则挥师北上,于7月攻占定海,8月抵达天津大沽口。面对英军的坚船利炮,道光帝的态度发生了动摇,决定允许通商且惩办林则徐,以求换得英舰南撤,并派直隶总督琦善南下广州与英国人谈判。此后,林则徐被革职,发配至新疆伊犁。

眼看着谈判久久没有效果,为了对琦善施压,英军再次以武力相逼。1841年1月7日清晨,英军3艘军舰发起了对沙角、大角炮台的突袭。虽然清朝守军拼命向海上的英军发起炮击,但对自身侧后翼的防守却极为薄弱。在英国军舰正面强攻的同时,还有4艘英国武装轮船带着小船运送陆军从穿鼻湾登陆,在汉奸带路下登上山顶,架起3门野炮,从上往下轰击沙角炮台。驻守炮台的清军腹背受敌,最终陷落。

1月8日,英军抵达虎门要塞的第二道门户,威胁进攻广州。吓破了胆的琦善,很快答应了英国人的要求,私下签署了包括割让香港在内的《穿鼻草约》。因割地超过了道光帝的容忍底线,琦善被革职,该条约也未能产生法律效应。

1月27日,当英军占领沙角、大角炮台的消息传到北京,道光帝大为恼火,决定对英国宣战。而得知清政府拒绝割地之后,英军也准备继续对清军发起进攻,进一步加强军事压力。

在战争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关天培认识到了炮台侧后方空虚的问题,加紧在武山侧后的三门水道修筑炮台,在威远炮台南侧修建沙袋炮台,在各处炮台后侧方增加兵力,以此防备敌人从后方发起偷袭。

经过一番准备后,2月25日,英军再一次发起进攻。他们早就探明,虽然虎门防守极为严密,但在第二重门户中,却有一个凸出来的不设防小岛,即下横档岛,于是当即派兵登陆占领该岛,架设炮位。这样一来,第二重门户的多个炮台,都进入了英军的火炮射程之内。客观来看,这是关天培在炮台规划中的重大失误。

26日一早,激战全面展开。以江中几个小岛为分隔,分为左水道和右水道,清军的炮台主要集中在右水道,他们也等着在右水道与英军决一死战。没想到英军使出了一招“避实就虚”,先从左水道绕至江中小岛上的横档、永安炮台后侧,向守军猛烈发炮。虽然清军击退了一波冲击,但涨潮后英国军舰又蜂拥而至,几个岛上的炮台很快就全部陷落了。

占领横档、永安炮台后,英军调转炮口方向,在军舰的配合下,集中火力攻打右岸火力最强大的威远、靖远、镇远三炮台。关天培当时在靖远炮台坐镇指挥。他当即命令几个炮台向敌军发炮还击,打退敌人一次次的进攻。在作战中,他身上十多处受伤,却依然屹立阵前,打到紧要处还亲自上阵点燃火炮。

那么,当时清军的战斗力与英军相比,究竟有着多大的差距?明天请继续关注公众号“李涵说历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虎门炮台导游词
【洞庭作家】方良/访虎门古战场(漂在南国十八年之八)
因语言不通,清帝国输掉步入近代后的最重要一战,中国却因祸得福
鸦片战争——道光皇帝的政治短视和战略误判导致的国家悲剧
一篇文章 让你了解鸦片战争始末
中华将星录 中华将星录明清:关天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