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瘾科技的疯癫】

The Verge的诞生

  The Verge依托于一家名为Vox Media的公司,该公司此前运营着体育博客SB Nation,并希望新闻报道能覆盖更多领域。Vox Media的一大吸引力在于其内容管理系统,这被认为是互联网上最好的内容管理系统之一。SB Nation上一家体育博客Behind the Steel Curtain的创始人Michael Bean表示:“SB Nation给博客提供了出色的工具。私有的内容管理系统和网站的协作发布带来了独特、具备社交性的优势。”

  2011年4月,托珀尔斯基、Nilay Patel和Paul Miller等人建立了新网站thisismynextpodcast.com(现已跳转至The Verge)。这是一家播 客网站,以延续他们在瘾科技网站上备受好评的每周播 客节目。当月,他们将网站名称改为thisismynext.com。托珀尔斯基表示,他们的最初计划是利用个人博客报道新闻,至少是最值得关注、最有趣的新闻,但很快发现这并不可行,因为读者需要前往多个网址查看新闻,新闻缺少统一的发布平台。

  2011年6月,This Is My Next团队搬迁至距离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不远的办公地点。11月,托珀尔斯基宣布,团队将逐渐减少This Is My Next的更新,转向The Verge。这一科技博客最终于2011年11月1日上线,其中包括This Is My Next的全部内容,以及一个庞大的产品数据库。

  成功之道

  由于托珀尔斯基团队的专业性以及业内知名度,The Verge毫不意外地成为一家热门科技博客,目前也是国内科技新闻网站的一大消息来源。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AOL的内耗行为反而给科技媒体圈带来了The Verge这样一股新鲜空气。

  不过,The Verge成功的背后也有更多原因。托珀尔斯基曾表示:“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长期以来形成的想法。我希望建立一家完美的科技网站。这家网站应当易于被接受,而不能封闭。网站可以提供长篇特稿、更多的评测、更多的编辑观点,吸引专栏作家和自由撰稿人撰写深度报道。”

  The Verge的网站设计令人称道。托珀尔斯基一直认为,网站设计很重要。对于The Verge,编辑团队与产品设计师合作了6个月时间来搭建网站,从而以更具艺术性的方式来提供科技新闻。托珀尔斯基认为,技术正逐渐成为主流,而科技新闻的读者也越来越广泛,因此以什么样的形式去呈现新闻是一个重要问题。

  他表示:“你不仅需要优秀的内容,还需要以优雅的方式向人们展示内容,使他们乐于阅读,同时提供更多功能。兼顾美观和实用,这一目标很有挑战。我们应当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待网站,而不仅从内容的角度。”

  近年来,国内的科技博客圈正在蓬勃发展,而The Verge给出了如何打造一家成功科技博客的指南。另一方面,对于理想远大的媒体人来说,托珀尔斯基从AOL离职,创立The Verge的过程或许也具有借鉴意义。

                      1. 手机将成为生活中的遥控器。如果生活中有某种需求,手机上就应该、也将会出现某个图标和应用程序。就这么简单。手机就是安逸生活中遇到麻烦时的急救包。


不管是坐出租车还是雨中搭便车(Uber、Lyft),抑或是请修理工(YourMechanic)、预约医生(ZocDoc)、当真正的摇控器使用(AppleTV)、请个人助理(Exec)、请面包师(Instacart)、订日用百货(Instacart),或者是有点冷,想让屋子暖和一些(Nest),手机就是你的管家。我预计,2013年这种现象仍将持继续,而且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某个应用程序还没有开发出来的情况,有人会努力开发这些程序。

我知道,很多这类服务还没有在全国推广,更不用说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但说真的,我每一次使用这类服务,都为它们带来的便利感到震撼。

2. 众筹(Crowdfunding)行为将会普及。作为互联网用户,我们对某种新的(有些人会说是非常陈旧的)商业模式越来越感到习惯。在众筹模式中,客户购买某种尚不存在的东西──通过Groupon(团购)、Kickstarter(用众筹方式制作纪录片或五金制品)或我们自己的网站Crowdtilt──从而使大胆的集体体验成为可能。这些新型消费模式需要用钱,需要有一群人,在交易之前还必须达到一定的需求水平。这种商业往来对各方都很有意义:卖方在产品生产出来之前就已经稳住需求,买方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更高端的产品,这是因为生产的风险降低让他们受益。

2012年,App.net和Lockitron.com等获得巨大成功的众筹项目还借用众筹网站的商业模式自行筹资数百万美元。在2013年,我认为这种商业模式将从最初引领模式之先的小圈子往外继续延伸。

(Crowdtilt刚刚在这个月推出世界上第一款国际众筹应用程序接口(API),所以你可以说这项预测完全是自我推销,也可以说我们因为如此坚信这一趋势,所以才拿出真金白银来促进它的发展,践行我们口头鼓吹的东西。)

3. 传感器们,你们可以大展身手了。我们的口袋里都有一部终端,它可以控制、读取、显示我们周围世界的信息,而且这部终端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持续进行这一活动。

另外,还有鼓捣硬件的人们突然跳出来,用他们的发明,用他们为便宜、现成的传感器开发的新颍使用方法让我们眼前一亮。从游戏机传感器Xbox Kinnect到能够让人无线控制家电启动或关闭的插座Wemo Motion,到可以跟踪人运动情况的Fitbit和可以监测人体活动的手环Jawbone Up,再到普通纸质桌面游戏的替代品(如Sifteo),或Wattvision(wattvision.com)等初创公司,我们都可以看到传感器被以极其便宜又让人大开眼界的方式使用着。

而这甚至还没有包括使用近距离无线通讯/无线射频识别(NFC/RFID)电子阅读器和装置的非接触式支付系统,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听人说起这一系统。有人预计,到2014年时,无线射频识别电子阅读器和装置的年销售额将是目前水平的三倍,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美元。

如果说我们的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装置以及我们汽车中尖端的导航系统是“大脑”的话,那么现在就是赋予它们“四肢”的时候了。

4. “空心巨人”们将寻找商业模式(或追求者)。Tumblr、Foursquare、Quora和推特(Twitter)都被认为是初创企业群体里的大型企业。但如果以能够创造收入的业务来衡量,它们都还是些微不足道的企业。自从Facebook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以来,社交媒体公司在公开市场和私人市场上就再未有过真正出众的表现。

难道在我看来社交媒体行业已经寿终正寝了吗?并非如此。相反,我认为网络依然具备让网民获得更多社交体验的条件,但我同时也认为,虽然这些社交媒体公司已经证明了自己能够吸引到用户群,但这些公司现在必须让人看到他们能够建立起以自身用户群为基础的业务,或是向外界证明他们的用户群体值得被谷歌(Google)或雅虎(Yahoo)等公司花钱接手。

无论这些已吸纳了大笔投资并且被给予很高估值的初创企业在2013年做什么,预计他们的行为都需要能向外界证明其高估值是合理。对那些将此类企业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的创始人和高管来说,这种压力或挑战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观察每家初创公司未来12个月内会选择何种发展方向将是件有趣的事。

5. 在2012年创业是件容易的事,但让自己创办的企业熬过2013年将是件很难的事。人们对我说现在正是自己创业的好时候。但我想说的是,现在更是充当一名消费者的好时候。企业正竞相推出各种应用软件和服务以吸引我们关注并购买,那些聪明的人都在致力于为我们解决许多问题。

企业家们过去两年里一直享受着良好的融资环境,但在这种环境下他们真的过得很惬意吗?要办好一家企业光解决融资问题还不行。成功的经营才是办好企业的关键,而经营企业的难度从未像现在这样大。不管怎么说,当消费者一直是件大大的乐事,从市场上那些层出不穷的应用软件和服务看,建立一家伟大的公司从未像现在这样难。企业固然需要为争夺外界的关注和消费者而竞争,但他们获得进一步融资的竞争压力也在加大,他们还需为找到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雇员而相互竞争,这些人有能力帮助企业从5人的规模发展到50人、500人。现在初创企业的数量太多,能够提供给他们的资金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这通常是指第一阶段融资存在匮乏),但或许更为重要的是,过去两年中创办的那些初创企业,其数量之多已经让可供他们聘用的高水平雇员显得相对不足。

在2013年,我们将看到大量企业合并的事例。正如电视连续剧《迷失》(Lost)中那句台词说的:有福共享,有难独担(Live together, die alone)。

还有一些值得一提的趋势是:合作消费的继续兴起以及我们“全球村”的不断壮大(这类消费模式是基于对彼此身份和信誉的了解而发展起来的,比如私车共享应用程序Lyft的捐赠模式,以及通过Airbnb和GetArounds这些旅游用房租赁网站将自己的公寓房或汽车出租出去这一日渐流行的模式),数据分析和数据科学的兴起(我们已经解决了存储数据的问题,现在我们应该想想能用储存在手的数据做些什么), 以及即将大放异彩的二维码(QR codes)(我这纯粹是在开玩笑还是认真的?......我是认真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物联网类上市公司——地狱天堂的博客——东方财富网博客
硅谷早知道第三季丨S3E34:硅谷科技媒体群雄风云传
内容变现就这么难?他创办了 Blogger 和 Twitter,现在又要在 Medium 上找情怀
做不做独立APP,看看国外科技新媒体 The Verge 的选择2014-10-13 07:30:33
别笑话iPhone X了 看看被“群嘲”的iPhone 8测评
托尼·帕金斯(Tony Perkins):博客网站AlwaysOn总设计师和主编(Creator and Editor In Chief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