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几种常见病的灸疗方法,方便简捷,请你收藏


灸法是我国传统针灸医学的一个主要部分。临床证实,不仅治病,而且防病,值得进一步发扬。同时,灸法简便易行,四季皆宜,便于操作,更使得灸法贴近民众。

灸的方法有很多,艾条灸、艾炷灸、温针灸、直接灸、隔姜灸等,各有它的适应证。但不论什么样的灸法,都有它共同的作用,那就是灸法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

一般养生而言,灸关元穴、命门穴、气海穴、中脘穴、神阙穴、三阴交等常用的穴位,可以壮阳气、消百病,以点燃的艾炷隔皮肤约1.5~2厘米熏灸,每次15~20分钟,至局部皮肤发热微红,每周坚持3~5次,持之以恒就会看到很好的效果。

女性痛经、月经不调,男性遗精、阳痿,或者失眠病人都可以选择三阴交穴进行艾灸。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下三分之一处,是足部三条阴经交汇的地方。常灸此穴有健脾益血,调补肝肾,助睡眠作用。

脾胃不好的人,小儿厌食等,灸冲阳穴,中脘,脾俞,胃俞效果非常明显。冲阳穴位于脚背正中,是足阳明胃经上重要的穴位,常灸可以使经络气血通畅,起到暖胃、护胃的效果。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是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主治胃痛,呕吐,呃逆,反胃,腹痛,腹胀,泄泻,水肿。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5-30分钟。

脾俞穴在背部第11胸椎棘下,脐中上2寸,归膀胱经,是脾的背俞穴,为脾气输注之处,是治疗脾脏疾病的要穴。胃俞在背部第12胸椎棘下,旁开1.5寸,归膀胱经,是胃的背俞穴,为胃气输注之处,是治疗胃腑疾病的主要穴位。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5-20分钟。

颈腰疼、麦粒肿艾灸后溪穴,后溪穴,握拳,掌心向上,在第五掌指关节后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凹陷中取之。用艾绒捏成麦粒大的艾炷,取左灸右,取右灸左之法,在穴位上行直接灸,待艾炷烧为灰烬,再加一炷、二炷,连续灸至三壮为止。手太阳小肠经所注为“输”之穴,亦是八脉交会穴之一。经脉所通、主治所及,具有温经散寒、活血祛风、除湿止痛的作用,可起泻实补虚之效。

常灸耳,可以温经散寒、温养五脏、运行气血,相当于在一个小小的耳朵上就进行了全身按摩,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耳灸也很简单,以燃烧的艾炷距耳约2厘米,上下左右反复灸至耳朵发红发热即可。肾为藏精之脏,开窍于耳,肾精足,五脏六腑精气才能充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科常见病艾灸法,一学就会
艾炙治疗消化性溃疡
艾灸方案
常见疾病艾灸的选穴、灸法参考表,非常实用!
艾炙的穴位
不寐(失眠)怎么艾灸?不寐(失眠)的艾灸治疗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