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强者恒强,小公司机会正在丧失


鼎实导读

本文是某大型公募基金总监于去年11月18日,在某次大会上做的“新时代的投资逻辑和投资策略”的专题演讲。站在当前时点,我们重温本文逻辑。


文|朱平,来源|财经生活家(ID:cjshj1),特此感谢!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01


重点句子如下:

 

股市走入慢牛,中国的经济正进入新的时代

 

强者恒强,市场集中度正在慢慢提升

 

中国将出现一批市值上万亿的新兴行业巨头公司

 

新兴行业仍是最好的投资标的,回报或超过茅台

 

回顾:去年市场非常极端,有的人挣钱挣到手软,大部分人亏钱。

 

由于去年以来70%股票是跌的,只有30%是上涨的,但其中很多股票的涨幅非常大,去年的表现非常好。

 

中国主要矛盾改了,投资的逻辑也变了。

 

中国的经济可能进入了一种新的状态、新的时代。

 

新的时代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是这样呢?

 

我们总结一下2017年股市的特征:

 

第一, 股票涨少跌多,指数却在不断上涨,从指数上来看,明显是一个慢牛。无论是沪深300还是上证50或者深证100,这些大股票的涨幅都非常好。

 

所有指数,哪怕是表现不好的指数,比如创业板和中证500,如果你看前面10个权重股,表现都非常好。


第二, 行业内分化也很大,2017年表现非常好的一些公司:比如电子类的海康威视、大华股份都翻番了,但是电子类股票也有很多是跌的;医药也是,实际上医药板块2017年整体表现是比较差的,但恒瑞医药、长春高新的表现却非常好。

 

第三,股票的涨跌有点固化,强者恒强,屌丝逆袭机会变少,劣质股票可能面临更大的减持压力。


在2016年初时候,在基本面方面建立一个拐点的这类公司,在2017年迎来了不错的上涨幅度。

 

我们不知道它是不是基本面决定的,因为这些公司的上涨差不多有50%以上的收益是来自于估值的提升。

 

从去年开始,我们突然发现有很多A股上市公司一年的净利润超过100亿了,如果按照这个势头持续两三年,就是300-400亿的净利润。有了这么多钱他想做什么事情做不了呢?所以他们给小公司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

 

总结一下:这是一个新的时代,因为我们无法回到2011年之前的那种经济环境。


02


现在不是投资的问题,不是产能不足的问题,我们生产能力很高了,但是发展不均衡,按照这样一个定义,我们可能会进入新周期。这个新周期的基本面的基础就是ROE缓慢回升,GDP增速缓慢下降,经济波澜不惊,股市可能会迎来一个慢牛。

 

为什么说是慢牛?第一个原因是我们的增速不快,第二个原因是我们的ROE在缓慢回升。


强者恒强,小公司机会正在丧失


在这样的慢牛格局下,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特征?是大家一起涨,还是分化加大,一部分涨的快一点,一部分出现下跌?

 

我们用前三大龙头公司收入占前30家之比测算行业集中度,医药、非银、白酒均有集中度提高趋势。集中度为什么上升?

 

比如说去年有一类牛股,是乳液,无论是伊利还是港股的蒙牛都涨得非常好。

 

如果大家做股票都知道,其实在5年前,有一个光大的研究员发过一篇文章,要大家抛售伊利。


他给出了几个原因:一个是不看好液态奶;另一个是像牧园乳液这样养奶牛的企业会自己做品牌;还有一个是外资进口奶制品对国内市场的挤压。


我们确实看到伊利净利润率下降,一直降到了7.5%,但是去年已经回到9%以上,我们预期未来会回到15%左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个拐点呢?因为那时候的伊利还没有现在这么强大。一些自己有奶牛的企业自己做牛奶之后,发现不赚钱,市场竞争太激烈,就想要退出,这就造成市场竞争压力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优质公司就开始进入回升阶段,比如伊利的酸奶去年回升就非常快。调研时伊利说:我们不会先做一个产品,我们会让小的公司先试,我们发现你的产品做的不错,我们立刻就上,只要我们一上,这些小公司就死掉了。

 

这样的例子我们见过很多,很多互联网公司没有做成独角兽,等到BAT一开始做,这些小公司就没了。我们A股以前有一个明星股票叫网宿科技,做CTM(通信终端模块)的,阿里一宣布进入市场,这个股票就开始掉头往下,现在已经跌了一半多了,现在能不能止住我们还不是特别清楚。

 

这些例子都说明,整个市场集中度正在慢慢提升。


按照国际商业规律来看,有一个“三四法则”:即一个行业,一般来说最后只会剩下3-4家公司,第一家至少要占30-40%的市场份额,利润有可能占市场一半以上。如果你进不了前三,你就不存在了。

 

中国市场之前不是这样的,大家之前都在跑马圈地,是一个增量经济。中国是不是已经进入到“三四法则”的这个阶段,我们不知道,但可能性非常大,因为整个市场都在变化。

 

另外,银行的集中度也在发生改变,非银的集中度还刚刚开始。2017年保险股表现非常好,这和政府把有些直接炒股票的保险公司直接关了,让保险重新回归本源是有密切关系的。

 

一些小的银行或者保险公司股票走势之所以一直往下,因为他们之前做的是非本源业务:例如拼命加杠杆,或者发展投资险。只要市场把它们给卡住,回到本源,它们的市场竞争就太难了。跟大公司竞争,难度不是一点两点。

  

还有家电,集中度提升也是非常快,消费电子这种趋势也明显可以看出来了,有一些公司,包括《价值线》杂志评选出来的冠军信维通信,基本上涨了一倍。海康威视、大华股份也是一样的。但是有些公司是下降的。

 

从净利润率(ROE)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出。为什么家电近年来是非常好的投资机会,因为它们的净利润率从2005年起一路往上走,像格力电器,美的集团从2007年牛市崩溃以后起来了,因为它们的净利润率有一个非常完美的表现。

 

白酒也是这样,白酒2018年利润肯定往上走。白酒是挺特别的,因为它比其他消费类股票多了两个优势:一是白酒会涨价,比如茅台;第二,一旦涨价就有人囤货。买茅台都不喝,就在家里放着;社会库存还会增加,白酒永远在上半段。

 

再看保险、银行、医药生物、汽车和电子。投资净利润率如果往上走,尤其龙头公司,就是非常好的投资机会。

 

除了行业集中度,再从研发费用来看,比如医药和电子行业。

 

医药行业将来的趋势,最重要的一块是创新药和生物制药,这都是需要投很多钱的,可能也只有前20家公司可以做创新药,后面的公司没有机会了,大门已经关闭了,因为你没有钱。这只是研发费用,还有推广的费用。

 

像恒瑞医药,估值确实很贵,但是没有办法,舍不得卖,因为他太完美了,从产品上、从研发投入上,从销售队伍上:它有全国最大,超过1万人的销售队伍。这个壁垒让中国企业生态发生彻底改变。有些公司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没有机会。

 

第二个是电子,京东方一直都是最大的,海康威视为什么估值一下子涨了那么多。其实2012年大家差距不是那么大,你有机会,我也有机会,因为那时候中国有一批电子类新兴公司。


03


现在蓝筹股进入稳定增长阶段。

 

蓝筹股方面,由于集中度的提升,壁垒的提升使得以消费为代表的蓝筹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会进入比较稳定的增长阶段,一年可能20%-30%,但是非常稳定,因为没有新进入者了。

 

去年蓝筹股回报是超额的,其中60%以上是估值提升,但是这种估值提升是不可持续的。把去年投资回报打四折,大概就是将来每一年的投资回报率。

 

中国出现新四大发明,哪些行业将出现万亿巨头?

 

最好的回报还是新兴行业。

 

过去几年,中国新兴行业增长非常快,过去五年是4G普及,主要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中国总结自己有新四大发明,高铁、电商、移动支付、共享经济。

 

除了高铁以外,其他都是是基于4G和手机的。

 

在过去的5年,中国发生个非常大的变化,使得过去一系列公司活得非常好的成长,尤其是消费电子,500亿以上的市值公司有很多,信维通信,蓝思科技,康得新等,很多是2011年,2012年从几十亿涨上来的,这是中国过去最好的投资机会,也是新蓝筹。

 

接下来可能还会有5G,还有AI,机器人,我们有理由相信,接下来5-10年中国出现更多的类似过去5年消费电子行业的牛股公司,只是我们不知道这些公司全部是从过去一样从几十亿市值涨上来,还是现在少数目前千亿左右市值的公司(如中兴通讯(港股00763)),涨到几千亿甚至上万亿。

 

以前我们炒股票都习惯性认为,你上了几百亿我们就不炒你了,因为你已经没有成长空间了。但是茅台,海康威视的表现已经把我们过去的思维打破了,还有老牌科技公司中兴通讯,中兴通讯如果这一波能起来的话,几百亿利润,这会有多少亿市值呢?如果起来了,肯定是几千亿甚至万亿的公司。

 

这是我们对另外一种蓝筹,科技股,或者说新兴行业的预期。

 

有些公司或者是全新的公司可能从小走到大的,但我们已经成功的大市值公司,包括科技公司完全有可能再上一步,包括BAT,我们过去从未想过腾讯可以涨到这么大的市值。

 

A股将来怎么就不可能出现从几十亿涨到上万亿的公司呢?

 

我觉得大市值公司如果有竞争优势,完全有可能在下一阶段发展抓住机会,而且他们抓住机会的概率更大。

 

今年炒股思维已经改变了,自上而下,买龙头。我认为这是中国新时代的主要特征,因为整个经济是一个存量经济,小公司除非你处于完全全新的领域,否则大公司如果对你竞争施压,你本来的预期都没有了。

 

第二个是,A股上市公司已经达到4000家,我看投行业还很有信心,每年再发个300-400家,A股公司很快就将达到5000家。一个基金经理,一般只看100只股票,最多200只。还有的基金公司,2亿利润以下的公司,都不看了。

 

所有这些因素都会注定了,你只会把机会留给最大的公司。

 

整个生态发生这样的转变以后,已经成功的科技股,它继续成功的概率偏大。比如三星,八十年代韩国六大商社,三星只是其中一家。随后它开始做家电,转型做存储,做面板,做半导体、晶元,最后做手机。而其他大宇、现代、反而落后了。这种大公司,只要抓住了机会,就能上去,A股的公司可能也会走这样一个过程。

 

如何寻找下一个十倍股?

 

最后,我从时间段和涨幅选了几个公司,新兴行业是中国股市最好的投资机会。茅台在上个周期是很好的,也上涨了6倍了,但跟他们比还是要弱一点。

 

我相信接下去,新兴行业还有投资机会。

 

立讯精密现在有800多亿市值了,从2012年到现在已经涨了20多倍。

 

海康威视上市就有500亿市值,当时外界怀疑这么大市值以后还怎么涨?现在已经有3700亿市值,还能不能涨,我们不知道。但是他下面事情如果能做成功,可能还会涨。隆基股份,去年《价值线》上市公司排行榜排名第二,是一个单晶硅的技术,当时我们还在讨论单晶硅价格低于多晶硅要花多长时间,到去年就实现了单晶硅的价格替代多晶硅。太阳能行业很好,隆基股份可能是行业最好的公司,所以有这么大的涨幅。去年年初的时候,这家公司只有10倍左右的市盈率,我们还在疑问为什么这么好的公司为什么不涨,结果一下子股价就上来了。

 

我们看这些公司都是行业龙头,涨幅都是数十倍的,都是处于非常好的行业。这些公司之所以长大的原因也不一样,所以很难统一的判断标准。但寻找这类公司的依据还是有迹可循的,主要有几点:

 

一,一定是成长性行业,将来会带来非常大的销售额;


二,第二,一定是这个行业最优质的公司,占最大的市场份额,净利润率最高,但怎么样获得这个地位?比如新能源汽车,一半以上是电子,我们还不知道这个行业能不能做成,但一旦做成,市场空间是手机好几倍。

 

所以,具体的盈利模式,只有等到具体公司出现才能总结出来。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平:小公司机会正在丧失,中国出现新四大发明,哪些行业将出现万亿巨头?
市值分化加剧,“马太效应”显现! 投资者如何选股?
书生老徐: 小市值,大行业 40亿左右的市值,民营,细分行业龙头,处于新兴的大行业。这些都不适合短线...
京东方市值为什么不如海康威视?
安防龙头股价双双腰斩 市场空间仍支持10倍成长-2014-7-26
国君策略李少君:消费白马强者恒强 价值仍胜成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