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宫三大殿之中和殿

故宫垚墨文

一、概述

中和殿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故宫前朝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保和殿的中间,是皇帝去太和殿参加大典礼仪之前休息并接受执事官员朝拜的地方。殿名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

二、历史沿革

中和殿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为华盖殿。次年,即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四月遭雷击焚毁。正统五年(1440年)开始重建,正统六年(1441年)重建完工。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再次发生火灾焚毁,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重建完工,改名为中极殿。万历、天启年间也曾先后重建。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名为中和殿,并动工重建,于次年完工。乾隆三十年(1765年)又有修缮。

三、建筑特征

中和殿为单檐方形四角攒尖顶建筑,屋面覆黄色琉璃瓦,正中为铜胎鎏金宝顶(图1)。其建筑等级在三大殿中最低,但是在故宫攒尖宝顶形式的建筑中又是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中和殿平面呈正方形,面阔3间、进深3间,四面出廊,金砖铺地(具体介绍见故宫宫殿内的金砖是金子做的吗?),建筑面积580㎡。殿四面开门,正面三交六椀隔扇门12扇,东、北、西三面隔扇门各4扇,门前石阶东西各一出,南北各三出,中间为浮雕云龙纹御路、踏跺、垂带浅刻卷草纹。门两边为青砖槛墙,上置锁窗。殿内外檐均饰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殿内设地屏宝座,宝座前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两只金质四腿独角异兽(图2)。它是想象中的一种神兽,传说日行一万八千里,懂得四方语言,通晓远方之事。置于皇帝宝座两旁,寓意君主圣明,同时为烧檀香之用。地上平台两侧放置有铜薰炉,用以生炭火取暖。宝座两旁还放置两乘肩舆,俗称轿子,是清代皇帝在宫廷内部使用的交通工具。

图1 中和殿

图2 中和殿内景图

四、功能用途

 明清两朝,太和殿举行各种大典前,皇帝先在中和殿小憩,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凡遇皇帝亲祭,如祭天坛、地坛,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视祝文,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皇太后上徽号,皇帝在此审阅奏书。玉牒告成,恭进中和殿呈御览,同时要举行隆重的存放仪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午门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故宫之二(北京游之二十一) 【绝品收藏】
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北京故宫:紫禁城的三大殿
探寻北京老建筑:北京故宫之三:中和殿
故宫导游词完整版
描写古代建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