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森林的四次大劫难
来源:北京晚报
人水相和则水利,人水相侵则水害。
北京河流水系自形成以来,经历了漫长的水利发展历史。纵览水的变迁,探寻水的规律,展示水的风采……北京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辑策划的大型专著《北京水史》日前出版。记者采访了《北京水史》主笔焦志忠,听这位历任北京市水务局局长、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的治水人讲述北京的水故事。
如今北京市正在进行着百万亩平原大造林,说水史却先说树林。其实北京河流上游水域自古以来就覆盖着广阔无边的森林植被,永定河、拒马河上游山地,巨木参天,林密如海,潮河、白河、温榆河上游山地丘陵,松林广数千里,下游平原大片的树木与草原交织,良好的森林植被至唐宋时代依旧保存完好。
森林对空气湿度和降水的调节作用是明显的,自唐宋以前北京地区记载的水灾、旱灾屈指可数。可随着辽金、元、明、清4次大规模的砍伐森林,北京开始呈现水旱交替的气候。
第一劫:
30万砍伐大军杀向永定河
北京森林的第一劫是在辽金时代。辽太宗耶律德光升燕京为陪都,起新城建皇宫,土木建设规模不小,这就需要大量木材,都是从西山水域砍伐的森林。辽代采伐林木虽然还是小规模的,没有对水系生态环境造成致命的破坏,但是却开了一个乱砍滥伐的头子。
北京大规模的乱砍滥伐森林始于金代,金迁都中都,大兴土木,中都大城三重,外臣、皇城、宫城,宫城之内100多座宫殿楼阁,耗费了多少巨木、圆木,无人知晓。皇城内外兴建了大量皇家园林,城外皇家离宫别院遍布郊区。
为兴建中都城,金朝役使的兵士、民夫有百万之众,更有一支30万人的砍伐大军,常年在永定河中上游大肆砍伐林木,数千年原始森林毁于一旦。金朝乱砍滥伐森林还用于军事作战,金太宗在天会十三年(1131年)诏令调集燕云两州民夫40万到今河北蔚县永定河上游桑干河流域砍伐林木,捆作木筏,放流河中,运到河北雄县打造战船,准备取海道攻打南宋。40万人造成了森林的毁灭性打击。之后海陵王也曾征调十多万民夫进入军都山原始森林砍伐林木。
后果:
河水黑了改名卢沟河
金代在北京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砍伐森林,破坏比较严重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交通比较便利的丘陵一带,大山深处的森林保存完好,但是乱砍滥伐的恶果却立竿见影,永定河、潮白河、拒马河等上游水域大片森林被砍伐,水土流失严重。这从永定河的名字变迁就可看出:永定河在辽末金初叫桑干河,至金中都建成不久后便被称为卢沟河了,也就是黑水河。辽金之前北京几乎没有重大河流水害记载,辽金以后水害频发,辽代200年见于辽史的水灾就有12次。
第二劫:
树砍得好能封侯
金代对河流上游森林的乱砍滥伐还仅仅是局部,金末元初,山区广袤的森林整体上还没有受到严重破坏。元代开始了第二次大规模乱砍滥伐,首先是出于建设元大都城的木材需求,当时的元大都苑林之瑰丽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元大都的营建,征调兵士、民夫、工匠超过百万,从至元四年到至元十三年,整整兴建了10年,之后历代帝王个个大兴土木,增建宫城。
在营建元大都期间,砍树简直就是朝廷的头等大事,为了多砍树、快砍树,元朝专门设立了机构加大砍伐林木的组织力度,各处“采山提领所”主官为从八品、正八品,甚至在永定河中游的“采木提举司”官职都到了从五品,已经属于高干了。
元朝不再像金朝那样玩人海战术,而是建立了高效专业的砍树队伍,有官吏带队,有专业分工,有的专司砍树,有的专司运输。
对于这些伐木队伍,皇帝也给予关注。
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曾经为一位伐木工写了墓碑碑文,记录了这位伐木工的传奇人生。杨赟是蔚州一位普通的农民,至元四年他随3000人一起在蔚州伐木,也不知道这位伐木工从哪里学来的本领,砍树又多又快,成绩突出,受到了世祖忽必烈的接见,还提拔他为蔚州采木同提举,以后这位伐木工拼命地砍树,树越砍越多,官越当越大,升了忠顺大夫,还封了侯。
为了将砍下的树木运送到元大都,元朝还专门开凿了运河,就是郭守敬设计的金口河,当时浑河(永定河)、潮白河波涛汹涌,从上游山地砍下的原木,扎成木筏顺流而下冲出河口。元代名画卢沟运筏图就描绘了当时的情景。
元代伐木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人口骤增,人口曾达到百万之众,朝廷不止一次解除山林之禁,毁林种田,冬季的燃料也是大问题,往往是朝廷的大军砍伐了大树后,百姓二次跟进,将小树、灌木砍伐一空,大面积荒山连成一片。
后果:
有元104年52年发水灾
在元代河流水域中上游区域大片荒山秃岭出现,使河流水性进一步恶化,水患明显加剧,元朝104年间,有52个年份在大都区域发生水灾,浑河(永定河)、潮白河、拒马河、温榆河、泃河五条河流同时发生大水的情况就有7次,平均每15年就发生一次。
第三劫:
烧柴就烧了810万棵大树
辽金、元之后,北京地区茂密的原始森林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河流水系上游地区已经出现片片荒山秃岭,但水域保留下来的森林面积还是不小的。永定河流域、北京城西郊西山一带森林依然比较茂密,还能看到四五人围抱的大树。
明代对河流水域森林的乱砍滥伐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破坏力最强、后果最为严重的一次。
明朝建立之初,为解决粮食供给问题,采取了移民屯田政策,洪武四年,移民三万两千八百六十户屯田北平府,在大兴、宛平、顺义等建立了254个屯。永乐初年两次“徙山西两万户实北京”、一次“徙直隶、苏州等十群,浙江等九省民实北京”,又安排无业游民十几万户,甚至“将罪犯若干到北京”。移民使北京人口猛增,达到70多万户,到永乐年间就已经开垦农田63000多顷,毁林开荒乱砍滥伐屡见不鲜。
明代定都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重建北京城,自然是导致北京森林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元朝皇宫的旧墟上兴建紫禁城、皇城、城池、太庙、社稷坛、天坛、鼓楼、钟楼等规模宏大的宫殿楼阁建筑,朝廷派官员到四川云南、湖广等地采伐大木,其余木料都在北京河流水域砍伐,有关史料称“昔成祖重修三大殿,有巨木出于卢沟”,后来三大殿毁于大火,重建时又采伐巨木38万根。
明代对河流水系上游森林的破坏,木柴和木炭需求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北京冬季寒冷,需要消耗大量木材木炭,有人计算,从永乐迁都北京到明朝灭亡的220多年间,要烧掉81亿斤木炭,要砍伐810万棵大树。当时朝廷每年征召大量农民进山砍柴,成年累月地砍,许多山林都被砍光了。还有长城建筑就地烧砖用的木材以及士兵民夫住房取暖烧饭的木柴。
明代乱砍滥伐对北京河流水域森林造成了毁灭性灾难,除了一些边远偏僻的深山区外,近山森林尽毁,西部西山、北部燕山满目疮痍,平原森林荡然无存。
后果:
95次水灾和140次旱灾
明朝北京地区五大河流水系水患灾害愈演愈烈,在明朝立国的276年里,有记载的水灾有95次,平均每3年一次,其中特大水灾就发生了10次,北京顺天府全境河流漫溢决口,庄家被洪水吞没,房屋冲毁倒塌,人畜淹死无数。比如成化六年(1470年)的特大水灾,受灾范围包括北京全境和周边地区,当时为了减少人口、减轻粮食压力,甚至将国子监生员放归回家读书听用,将数以万计云游在京的僧人遣送原籍。
森林的消失也失去了对空气湿度和降水的调节作用,与水灾相对应的,明代北京的旱灾也开始频繁发生,明以前北京旱灾寥寥可数,可是明代276年间,发生旱灾140次,频率甚至超过水灾,特大旱灾就有8次。明末更是发生了多次连年特大旱灾,崇祯七年至十五年连续9年持续大旱。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军兵临北京城下时,实际上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北京当时基本上已经是一个饥饿和疫病弥漫的死城。
第四劫:
光建粮仓就得砍14万株大树
清初,北京河流水系中上游森林已经被砍伐殆尽,但在局部地区还存在一定面积的森林,主要集中在名胜园林和禅林寺院,还有险峻偏远山区。
清代虽然紫禁城是修修补补,可是在京郊大规模兴建园林庭苑,200多年工程不断,大型巨木只能从川贵、湖广采办,其余大批木料仍旧依靠流域传统林区供给。粗略统计,清代仅建造仓廒也就是粮仓就需砍伐143000棵成材的大树,而清代民族四合院则需要砍伐2400多万株成材的大树。再加上日益成熟的开采西山煤矿和石材、石灰,山上残存的大小树木一扫而光。被圈地运动搞得失去土地的汉人来到深山区开荒垦种,边边角角的点线树林也未能幸免,到清末,河流中上游水域森林所剩无几,曾经浩瀚无边的森林彻底毁灭了。
后果:
清末60年水灾发生51次
清代,康熙皇帝大张旗鼓地治理永定河,并赐名永定,可河流灾害却比明代更加严重。清代268年间,有129年发生了水灾,清末咸丰至宣统60年间,发生水灾51次,其中包括12次严重水灾、2次特大水灾。康熙七年,旱涝急转,永定河水直入正阳、崇文、宣武诸门,午门浸崩一角,宣武门水深5尺。嘉庆六年,洪水涌入京城,拱门水深数尺,广安门、右安门、永定门洪流汹涌,同时潮白河水势骤涨两丈多,潮白河两岸河神庙全部被冲。光绪十六年,永定门、右安门外各村庄水深丈余,一片汪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回望3000年来北京城和水的关系(下)
2023年涿州水灾有感:为什么不在北方大力修建水库?
长江流域持续大旱,这说明南水北调无法解决中国的干旱问题
长江自古并无特大水患,为何现在洪涝灾害愈演愈烈?
北京市河流水系大集合 大小河流达80多条 - 京味茶馆 - 京华论坛 - Powered ...
北京西山的原始森林是什么时候被砍伐没的?!︱听张云涛老师讲《碑记》故事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