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面瘫——系统总结,八案用八方

五,面瘫医案,八例——八个类型与经方

1 (外伤型)一年轻女子,秋凉之时,倚息小睡,床头靠窗,遂伤风寒袭其面部,而致口眼歪斜,急来求诊,询其病因,又无内伤他疾,遂开逐风通痹汤;

  黄芪,麻黄,当归,丹参,乳香,没药,全蝎,三付即愈。(选自张锡纯《参西录》)

论;患者为年轻女性,身体素健,又无他疾,更无其他内伤里虚之杂证,伤外寒袭,此病基本是不需要过多辩证论证,直接用此验方即可,此方安全有效,剂量不大,无毒无害,唯一不足,就是少桂枝一味药,加桂枝通经解肌,即可。

麻黄发表束之寒,桂枝通经解肌,黄芪补肝脾以通经络之气,当归行血疏木熄风,丹参乳香没药行滞化瘀,全蝎若是没有,或白芍也可替。

本方为张锡纯原创,附张师一病例;曾治一人,夏月开轩当窗而寝,为风所袭,其左半身即觉麻木,肌肉渐形消瘦,左手渐觉不知,为拟此方。其病偏左,又加鹿角胶二钱作引,一剂周身作汗,病愈强半,即方略为加减,又服二剂全愈,后屡试其方莫不随手奏效。

本条病例,为“风”所袭者,此“风”就是寒之义,寒性收缩,此为物理之性,寒之伤人,必筋脉挛缩拘紧,经脉不通,营气郁迫,而生风气,风气不泄,则见麻木;麻者,如针刺之象,木者,如痛痒无觉。

寒性收缩,筋脉肌肉,挛缩拘紧,必加桂枝,通经解肌,此为重点,最典型的代表方,就是桂枝汤与麻黄汤;桂枝汤,调和营卫者,就是通经解肌(白芍敛营),麻黄汤,麻黄外发表寒,依然用桂枝者,也是通经解肌,舒缓筋脉也。

黄元御医学研究
读《伤寒论》学古中医,每天分享三条提纲,研究黄元御学术理论,为每一个想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学者,提供交流的平台。
64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2 (内伤型)有室女二人,春初食鸡蛋、鸡肉、生果,忽然嘴向右歪,脉现中虚,左尺如无。用理中丸二钱,黄精三钱,十剂而愈。其中一人,服祛风除湿等药,病乃加重,更歪食减,右眼流泪,眼跳不止。不知中气之理,奈何。凡偏左偏右,皆中虚极也。(选自彭子溢,圆运动)。

论;嘴向右歪,风中于右也,多食不利,总因脾胃之虚,以脉现中虚者,是微弱濡弱,或弦细之象,左尺如无者,肾气之虚而失藏也。脾肾湿寒,木气不升,又加多食,郁陷而生风,风中于右,则见嘴向右歪;风中于右者,即是木气不升,筋脉迫急而牵引呙癖也。此是本虚,初春木旺,因食不利,而中风邪。此无外寒之事,全是里虚,故理中丸,温燥建中,以运四维,脾升胃降,木气升达,土燥风熄,自然而愈。理中丸,是《伤寒》治霍乱的专用方。

脉见微弱濡弱者,皆为虚脉,左尺如无者,肾气之虚,女性有此脉者,多有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类证。

3 (内伤型)张某,69岁,高大肥胖体型,一月来,腰困如折,夜甚,小便余沥,昨晚睡前觉右肢麻木,今晨醒来已偏瘫,嘴向右歪斜,说话漏气,吃饭漏饭。舌短语蹇,头晕气短,按脉浮软,舌淡胖有齿痕,舌左瘀斑成片。医院诊为脑血栓。(李可老中医治中风偏瘫医案)

年近古稀,形盛气衰,肾元久亏,肝失滋荣,气虚失运,发为偏枯。拟补阳还五汤加减,益气固肾,祛痰化瘀,虫类通络;加针刺诸穴,与面部牵正穴,十天即愈。

论;肾中之阳,是为木根,阳虚则木郁,气先动血后瘀,木者生于水而长于土,水寒土湿,肝脾不升,则木生风,肺胃不降,则风中于右,故见嘴向右歪,右肢麻木。附子温燥水土,以建中气,大剂黄芪,补肝脾之气,助木气升发,当归赤芍,缓急熄风,桂枝通经疏木,甘草培土缓急,另加化瘀祛痰之药。外加针刺通经,十日即愈。

本例是面瘫,也是中风之病。风从何来,内寒里虚,木郁之气也。以上三个病例,把面瘫这个病说很清楚了,基本是全包括了,外寒之伤,有外寒的治法,中虚有中虚的治法,内寒之伤,有内寒的治法。看完这三个病例,在临证时就会十拿九稳,这都是中医应掌握的基础病常识病,那些面瘫专科,他们也没有什么祖传法宝,独门绝技。治病是必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底气十足,笠杆见影。

第一个病例,纯是伤天气之寒(外感),第三个病例中风,纯是伤人气之寒(少阴脏寒),伤内外之寒,而见诸多杂病。

第二个病例和第三个病例,是为中风。凡言中风者,皆是内风,没有外风,即使《金匮》提纲中有言伤“风”者,也是伤外寒之义。中风之理,详看《金匮》卷三,中风。

4 (单方型)一人年三十余,陡然口眼歪斜,其受病之边目不能瞬,用全蜈蚣两条为末,以防风五钱,煎汤送服,三剂全愈。(张锡纯《参西录》蜈蚣解)

5 (外伤型)魏某,男,38岁,矿长,1966年4月11日,由于昨天左颜面瘫,急于外地开会,口眼歪斜,口偏于右,局部不知痛痒,口角流涎,鼓咀,吹哨漏气,不能喝水,眼合不紧,露睛,鼻中沟变浅,语言不变,外恶风寒,肌表酸痛,舌本强,舌有白薄苔,脉取紧急。春令阳升,夜息汗出当风,寒中经络,散见颜颤,发为掉眩。治宜温经达邪,续命肌源;

桂枝15克,附子6克,川芎10克,麻黄6克,赤芍10克,杏仁10克,防风10克,防己10克,细辛(后入)30克,升麻6克,蝉蜕10克,僵蚕12克,甘草4.5克,煎服6剂,完全牵正。(刘沛然,细辛与临床)

论;本条夜息,汗出当风,就是外感,寒伤经络也。脉紧为寒,皮毛不开,则见肺郁津凝之苔白。解表发寒,通经解肌,则寒去而牵正。面瘫,是常见偶发病,这五个病例,基本把每个类型与治法都说全了。

6  (外感加内伤型)夏秋间,一青年农民饭后在树荫下午睡,醒后突觉左侧面部麻木不仁,口眼歪斜,急找北京房山刘凤英医师诊治。刘未细辨,照例开牵正散5剂,药后症未好转,又投了三剂,病情依然如故。乃详问病情,方知患者曾有两年之久的腹痛、泄泻病史,现症口角流涎,倦态乏力,自汗腰酸,口淡纳少,腹部虚胀,形寒肢冷,少气懒言,舌质淡,苔薄白润。证脉合参,恍然大悟,此乃久泻中气虚损,又卧阴湿之地,重伤脾胃,卒感邪风所致,于是改予补中益气汤加少量牵正散每日一剂,经半月大获全效。

此后又治疗与上述相同病因十几例面瘫病人,年龄均在20~30岁之间,用同样方法治疗,均治愈。由是体会到临证要审证求因,不能拘于一方一法,以免贻误。(《岐黄用意-巧治疑难杂症》)

按:面瘫一症,大多用牵正散,已成常规。但是本例口淡纳少,腹泻经年,口角流涎,倦态乏力,一派脾虚湿盛之象。单治面瘫,未调整体状态,病情依然如故。此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忽视了整体状态的影响。《拍案称奇》

附;牵正散,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去毒)各等分(并生用)。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有的医案,用香砂六君子汤,配合针刺,选穴风池(双)、神庭、印堂、地仓透下关、地仓透颊车、合谷、太冲等。

7   (经方——桂枝加葛根汤)魏某,女,45岁,1987年4月25日初诊。自述右侧面部肌肉动,且有麻木感,口眼歪斜一年。一年前由于汗出伤风而后突感右侧面部肌肉明动,项背强几几,右侧面部麻木,逐渐出现口眼歪斜,时有自汗、恶风、手足麻木等症。曾去某某等医院均诊断为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服西药(不详)及中药镇肝熄风汤、牽正散等不效,乃来我院诊治。检查:神志清楚,面色微黄,两目有神,右侧面部肌肉明动,无明显口眼歪斜,舌淡红,苔薄白,脉弦。风邪侵袭,营卫不和,分肉不利,筋脉失养。仍以祛风调和营卫,解痉舒筋为法。处方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生姜3片,大枣4枚,葛根50克。

服后啜热粥200毫升,取微汗避风。6剂后症状大减。又因劳累汗出当风而复发加重,仍守前法治之,复投本方21剂,诸症痊愈。[中医杂志1989,(1),27]《伤寒名医验案精选——金树武医案》

8  (经方——葛根汤)王某,女,75岁。面瘫3个月。自诉3个月前,晨起即感右侧面部麻木,漱口时水往右侧口角漏下,鼓腮漏气;并自感味觉减退,不能闭目,舌的右边也感觉麻木;吃饭时,舌活动不灵活,食物留滞于右侧腮部。面色暗黄,时时感觉恶寒发热而无汗;口苦、胃部不适1个月;大便秘结,三日一行;右侧乳突前下方翳风穴处胀痛,背部至阳穴处压痛。舌红苔黄,脉浮紧。腹诊:心下压痛,胸胁苦满,腹肌结实。太阳少阳并病,具备葛根汤证与大柴胡汤证。根据日本汉方家藤平健先生的经验,太阳与少阳并病,一般先治疗太阳病,所以给予葛根汤3剂。

2个月以后,患者带他人来诊,我发觉患者面瘫已经痊愈,就询问其服药后的情况。患者说:“服完第一剂药,第2天一觉醒来发现面瘫已经痊愈。剩下的2剂药我就没服了。”

我问:“为什么不继续服用以求巩固?'想不到她的回答是:“本来嘴巴向左歪,只服一剂就好了,再服的话嘴巴向右歪不就完蛋了吗?”真令人啼笑皆非。

这个覆杯即愈的病例为什么不用合方,必须要去研究《伤寒论》中三阴三阳的理论与“合病”“并病”“坏病”的诊治规矩,包括研究主症、客症、缓急标本等问题。《娄绍昆经方医案》

六,中医,你是否还在畏惧麻黄如虎狼之药

一,伤寒提纲,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疼,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注解一下;太阳病,就是皮毛病,俗称感冒,此为寒邪伤人,毛孔关闭,气血内郁,刚开始恶寒,时间稍长不解表,则会发热,但此病由于寒气伤人,寒从外闭束,人身里气透不出来,故必见恶寒,寒性收缩,人体皮毛肌肉收紧,体疼,毛孔关闭,表里之气,不相互交通的,则肺胃之气上逆,故见呕哕或喘证。寒性收缩故脉紧,表闭则脉浮,伤寒之脉,从寸口到尺中,俱见脉紧。

购书学习,进群,请加好友  (微商—勿扰)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面瘫不要怕,中医最擅长
《伤寒悬解》太阳篇——桂枝汤
(12)《伤寒论》第三十七条解密
中医——是一门跨越时空的物理科学
《伤寒悬解》桂枝汤——营卫不和
医学入门2(1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